汉鼎余烟(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733

  他虽是外来之人,驻扎此地两年了,也曾听说过淮南豪右联盟昔日在此地的声威。只是断没想到,彼辈时隔许久去而复返,竟还能轻而易举地掌控本地。
  其实倒并不至于如此,褚佑高估了雷远的能力。
  想要做到此等程度,雷远等人前前后后费了不少工夫。
  数日前,他们一行人就潜至了灊山大营周边,先使樊尚伪作猎户出面。
  当卢凯把注意力集中于突然出现的猎户身上时,雷衍、雷淑、梅成等人藉着那场动乱混进了大营里。
  卢凯以为县兵自相惊骇而在山间摔死两人,其实是樊尚当场处置了两名意图告密之人。此后灊山大营中当值校尉杀死的两人,也是他们刻意送到刀下灭的口。
  此后数日间,雷衍、雷淑、梅成仗着己方对此处城寨的极度熟悉,自如游走于城寨,不断联络县兵中的重要人物。虽说这两年来,江淮各地大兴军屯、民屯,原有的社会结构被剧烈摧毁,但以雷氏、梅氏两家的人脉,想要找到一批愿意携手的同伴,进而撬动更多的县兵,并不特别为难。
  到这时候,唯一的阻碍就是卢凯和褚佑麾下的本部五百人。
  卢凯和褚佑都是有经验的军官,而他们占据的,又是庐江雷氏在灊山大营中的府邸,是个极度坚固的堡垒。雷衍等人在城寨中转悠了数日,所见的各处紧要之地都被两名司马的本部将士牢牢看管着,竟没有半点破绽。
  雷远此行只带了三千人,可不愿意将他们投入到惨烈的攻坚战中。
  既如此,就得进行下一步。
  于是雷远本人带着数量恰到好处的扈从,出现在了守将面前。卢凯和褚佑想要歼灭他们,须得动用足够多的本部兵力。要集中本部,就要将一些碉楼、门禁的控制转交给县兵,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然而,曹军精锐离开以后,县兵们肆无忌惮地行动起来,原本堪称严密的防御体系立刻就不存在了。
  当卢凯和褚佑忙于聚集将士,预备出击的时候,停留在城寨以外的雷远等人、潜藏在远方山林中更多的将士,好整以暇地入来。
  而这城寨是庐江雷氏的故宅,虽经改建,大体格局无差,其中适合集中兵力向外出击的地方在哪里,雷远再清楚不过了。他的部下中,又有相当部分乃是庐江雷氏在江淮时的老资格部曲。这处城寨就是他们的家,他们闭着眼睛,都能在其中穿堂过户。
  当卢凯、褚佑二将所部集结完毕,庐江雷氏的部曲们,也已经准备好了。
  只有樊尚等人差点倒霉。
  按照布置,樊尚等人是用来搅混水的。他们前期负责掩护雷衍、梅成等人的潜入;之后则可以和雷远彼此攻讦,互相指认对方乃是奸细,进而给雷衍、梅成等人争取调动县兵的时间。没想到卢凯确实精明强干,竟没能瞒过他。
  好在同伴们的动作不慢,在樊尚将要掉脑袋的一刻,雷远等人部署完成,瞬间形势逆转。
  雷远沉声道:“你们没机会的。投降吧,饶你们不死。”
  话声中,更多顶盔掼甲的将士从他身旁两侧汹涌地冲了出来。
  而卢凯和褚佑只摇了摇头。
  投降是不会投降的。
  卢凯和褚佑二人,算是曹军的中层军官,并且隶属于外军体系。
  建安二年起,曹公因为吃了张绣的大亏而痛定思痛,使中外诸军军官的家眷族亲都在邺城为质任。但有通逃、败战、失期等罪,无不祸及家眷。重者皆斩,轻者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
  他们不愿使家人承担投降的后果,就只有死战,或者说,战死。
  雷远叹了口气。
  卢凯大吼着,带着部下亲兵们直冲向雷远。
  双方接触的瞬间,大蓬的鲜血飞溅而起,十余人倒地。更多的人立即填补缺口,继续砍杀对方。
  两侧高墙上的雷氏部曲们立即向下放箭。
  这样的环境下,箭矢就是最可怕的屠杀工具。锐利的箭簇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曹军将士们射倒。曹军前冲的动作被强行中止,他们的怒吼也被强行中止。许多人的躯体像断线的木偶那样层层叠叠地摔在地面,还没有断气,上面又压了同伴的躯体。
  卢凯所部距离雷远很近,所以没有遭到箭矢密集射击,他带领部属们继续前冲。
  他与一名雷氏部曲贴近搏斗,缳首刀刺入对方的肋骨缝隙后,被骨骼卡住了,一时抽不出来。这时雷远的扈从首领之一王跃奋勇扑到,挺着刀尖向他直刺,卢凯来不及躲避,只能迎着王跃大吼。
  长刀扎进他柔软的下腹部,再朝右侧横向切割,鲜血像瀑布般从伤口喷射出来。但他撑着最后一股子力气,猛地抱住王跃的头颈,用力横扭。
  眼看王跃要被一个将死之人杀掉,李齐从侧面扑来,砍断了卢凯的手臂。卢凯本已油尽灯枯,遭这一击,便不动了。
  王跃羞愧万分推退开卢凯,跳起来。他四面看看,只见雷远已经起步前进,慌忙凶猛大吼着,抢到雷远身前去。
  雷远昂然按剑,沿着这条熟悉的甬道向前。
  曹军虽然竭力抵抗,却每每被头顶落下的箭矢所杀伤,根本无法阻止雷远的脚步。
  就在雷远的视线范围内,褚佑在亲卫们的簇拥下大呼抵抗,可是额头瞬间贯入了一支箭羽。他软绵绵的身体随即被人推挤在地,一会儿的工夫,无数只脚就踏过了他和他的同伴,将他们踏进浓稠的血泊之中。
  此时城寨中其它各处也有杀声传来。想要在野战中取得歼敌数百的战果,己方难免付出相当的折损。但庐江雷氏的部曲在庐江雷氏所建的城寨里穿插杀敌,那优势太明显了。
  在极短时间内,厮杀就由激烈到平缓,渐渐结束。负隅顽抗者皆死,降者莫不跪伏。而雷远足不停步,一路走到甬道尽头。
  雷远抬头看看眼前的门户,还记得这扇门里,就是庐江雷氏的议事大堂。
  当年雷远和兄长雷脩在固始击败了曹军骑将张喜,得胜归来时,便是在这里得知吴侯被蒋济一封书信吓退。淮南豪右联盟的三位首领雷绪、陈兰和梅乾在此反复激辩,最终决定了翻越灊山撤离的策略。雷脩也是在这里受命领兵断后。
  此刻站在门边的,是邓铜和贺松两人。他们单膝跪地,沉声道:“启禀宗主,城寨已经肃清!”
  雷远向他们颔首示意,踏入这座熟悉的议事堂。
第五百零四章
整编
  议事堂是整座营寨中最为宏伟的建筑,三开间,内有抬梁,外有悬山,较之其它建筑明显精美些。但数年不见,屋舍显得破旧了,还有青苔和藤蔓爬上了墙头。厅堂里又分内外两进,当年外进有武士守卫,内进便是淮南豪右联盟决断大事之所。再往后,则是雷绪起居的地方。
  外间传来将士们喜笑欢庆的声音,甚至有人笑着笑着,忽然又号啕大哭起来。
  在身居高位的肉食者眼中,灊山是流民逃亡之地、盗匪横生之处;但对于许多普通百姓,或者庐江雷氏部曲中的许多人来说,灊山大营是乱世中小小的避难所,是代表着安定和温暖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娶妻生子,仿佛可以永远避过外界的惨烈纷乱。那当然是不可能的,灊山大营最终被放弃,将士们的妻子、孩子、家人,有的安全抵达荆州,也有的死在撤离的路上,尸骨坠入深峡。
  即使如此,灊山大营在部曲们的心中始终有着特殊的地位。即使将士们都明白,此番归来只是暂时,可他们的激动情绪怎也按捺不住。
  雷远侧耳听了片刻,再度向厅堂里走。
  阳光被宽阔的屋檐遮挡住了,眼前忽然一暗。他稍不注意,脚踹在厅堂中央什么东西上,打了个趔趄。
  低头一看,才知道是具半僵硬的尸体。应该是邓铜带人沿甬道两侧包抄时杀死的人。
  他站住脚,环视四周,发现厅堂里乱糟糟的,血腥气很重。好几具惨遭乱刃分尸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分布在各处,而两边原本该是席位的地方堆了许多木箱,还有些零散的布匹、粮秣之类。大概卢凯和褚佑只将此地作为囤积军械物资的仓库吧。
  “将军?”贺松跟了上来,叫人点起松明火把。
  他有些汗颜:“我立即叫人来收拾!”
  雷远点了点头,在原地站定。
  “拿下灊山大营,只是第一步罢了。眼下我们背后是两百里的深山,前方是广袤中原大地和无穷无尽的曹军,将士们不妨稍稍喜悦,诸位千万不能懈怠。”
  贺松的行动很快,立即召来了数十民夫,将厅堂整理完毕,点起灯火照亮。
  常人所见的戎马倥惚,无非练兵习武、厮杀转战,痛快淋漓。雷远的武人生涯,却总是和繁杂事务联系在一起,或许是他自己太爱操心了。
  便如此刻,夺取灊山大营是须臾间事,想要彻底将其纳入掌控,使之成为后继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支撑,有很多工作要做。
  玄德公希望雷远在江淮尽量闹出声势,以吸引曹军主力东进,这任务可不是容易完成的。
  灊山以北的几处城池,诸如灊县、安丰、六安等等,都毗邻豫州腹心之地。其一旦受到威胁,告急信使西行两日就可抵达许昌,向北往邺城也不过五日。雷远自己估计,三五日内,曹军就有明确动向,留给他的时间不会很多。
  所以,雷远一点也不敢耽搁。
  他端坐主位,立即分派人手。
  首先令马忠和雷衍两人立即清点灊山大营中存留的物资。
  因为夺城顺利的缘故,城寨中的粮食、军械等都没有损失。但曹军将士缺乏山间驻扎的经验,保养工夫不到,所以粮秣有不少变质发霉了,军械也有锈蚀,须得尽快分拣明白。
  随后整编兵士。
  曹军别部司马下属的精锐大半战死了,少量投降。这些人都是出色的战士,雷远将之打散了,平均分给下属各将。
  庐江本地的县兵不算投降,而是起义投诚。这些人又多是江淮故旧,须得好生看待。
  于是雷远和颜悦色请来县兵中的十余名头目,与他们聊了很久,询问众人家乡的情况,与他们一同回忆过去情形。因为曾经在江淮间游荡,他总能接上别人的话,说起某里的特色,某乡的景致,都能如数家珍。
  待到谈得愉快,他又叫人取来大量钱财、金帛赏赐给县兵首领们,并对他们道:“此番能够重回故里,诸位并为头功,若无诸君,哪里会有这样易如反掌的胜利呢?”
  相比于托庇于豪强大族的部曲徒附,兵户们的待遇一向恶劣。严格来说,他们就是承担兵役的农奴,是受压榨最重的一批人。所以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响应梅成等人的煽动,主动投靠雷远。
  而雷远对他们的赏赐之丰厚,超乎想象。
  当下县兵们首领们都道:“愿为雷将军效力!”
  雷远请他们稍安勿躁:“适才我听两位雷从事和梅从事介绍过,诸位或者是庐江雷氏的旧部,或者是我的本郡同乡,时隔数载,还能愿意为我效力,诸位的诚意,我已清楚感觉到了,并没有丝毫的怀疑。但我对诸位的诚意,也请诸位听一听。”
  “将军请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