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33

第五十三章
梅乾
  叹气的动作可能扯动了梅乾在六安守城作战时产生的伤口,剧痛使他佝偻下身体,踉跄了几步。身边的护卫们慌忙要奔来搀扶。
  梅乾用双手支撑膝盖,向护卫们摆了摆手,让他们不必过来照顾。他深信,身为一名首领,不该把虚弱、忧虑或畏惧之类的负面状态表现在将士们的面前。
  他慢慢挺直腰杆,让自己站得笔直。这个动作使得颈部暴露在山中凛冽的寒风中,那风呼啸着刮过干燥松弛的皮肤,就像刀割一样生疼。自从上了年纪,梅乾已经习惯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好几年没有遇到这么辛苦的日子了。往年这时候,他已经把自己裹得暖和,靠在火炉边打瞌睡,身边还有几个会疼人的小娘子陪着,偶尔暖杯热酒来饮。可现在,他只能穿着一身戎服,在戒备森严的山野间往来巡视。
  毕竟这次失败太惨重了,所有人都在狼狈万分地挣扎亡命,梅乾也难辞辛苦。
  梅乾非常明白,江淮豪霸的这次投机失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因为各家豪霸家族之间只是联盟关系,没有实际统属,所以雷绪在灊山大营军议时,对梅乾并无指责。但他随即任命自家长子雷脩为断后部队的主将,而以梅乾为副,这就将他的态度表达得至为明显。
  这个任命,既是以梅乾宗族首领的身份来抬高雷脩,也是以雷脩作为雷绪之子的身份来压低梅乾。更重要的是,原本举凡机密无不参予的梅乾,就此被赶出了江淮豪霸的核心圈子。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只会是个在前线作战的军事指挥官,作用与贺松、丁立等曲长一般无二。这样的任命,不仅是惩罚,对自恃资历声望的梅乾来说,几乎也称得上是羞辱。
  只是,这种手段与雷绪素日里的行事风格大不相同,恐怕不是出于雷绪本人,而来自于他的幕僚辛彬。说起来,随着雷绪的身体渐渐衰弱,辛彬的地位愈来愈高,眼看着都要凌驾于几位宗族首领之上了。
  想到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梅乾不满地摇了摇头。
  好在,这样的日子很快就可以结束。虽然被赶出中枢,但梅乾有足够的人脉来保证自己耳聪目明,据某个老朋友通报,江淮豪霸们派出的使节已经成功接触了吴侯,吴侯会立即派遣使者来接洽,同时再调动军队接应。待到豪霸们归属吴侯麾下之时,原本的联盟自然瓦解,各家豪族自凭本事在吴侯手下发展,梅乾可不觉得自己会输给旁人。
  梅乾听人说起过,在吴侯那边,士卒部曲都由家族世袭,身为武将者能直接领县,自征赋税,如果驻军的地点合适,还可以讨伐山越充实自身的力量。如此看来,吴侯真是个宽厚之主。既如此,梅乾格外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多的收揽实力,这样的话,在向吴侯请求授官的时候,也好多些份量。
  所以他从六安城撤离以后,并无意与曹军积极作战,而是竭力稳住阵脚,一路后退……这得感谢雷绪,若非雷绪把自己派来,哪来那么好的条件行事?现在他在台地聚拢的部下超过一千人,这些人虽然都是败兵,但本是各家豪族凑出的精锐,无不久经沙场,只消稍稍加以编练,就是一支善战的军队,再加上他保留在本队的五百人,这是他从来没有拥有过的强大实力。
  更重要的是,实现这一目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因为有雷脩那个好战的勇夫在前头顶着呢。按照梅成的判断,雷脩还能坚持一天或两天。这个时间足够梅乾彻彻底底把部队整合,然后,当雷脩终于坚持不住溃败回来的时候,梅乾将会拯救彼等,并且凭借着早就据守要隘的先见之明,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再往后,就可以昂首重回淮南群豪们的核心圈子,先在天柱山中尽快重开军议;再说动与自己交好的宗族首领们,大举攻讦雷脩作战不利、损兵折将,从而一举恢复、甚至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最终要和曹军斗上一场的,梅乾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为此,尽快加固防御措施是当务之急。梅乾转身过去,扫视着横贯在狭窄山道和台地之间的三道木栅,考虑是否来得及搬运土石,把木栅后的地面垫高。到时候将士们站在垫高的地面上,无论射箭和是砍杀,都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你!过来!”他随手指了一名正带领部下们搬运木料的什长。
  那什长满身大汗,一溜小跑着赶来,梅乾并不看他,而是指着木栅吩咐:“从这里,到这里,地面都要垫高,土石就从前方挖取,连着挖,挖成壕沟。你自己去叫五十个人来,马上就干,动作要快!另外……”
  正在盘算的当口,忽听得台地入口处的箭楼上有人大声叫嚷。数十名弓箭手连忙从后面的堡垒里奔出来,沿着木栅列开队伍。
  梅乾不再理会那什长。他紧走几步,从两名弓箭手当间挤出个空档,扶着木栅往下探看。
  昏暗的天色下,只见一支队伍在岩崖沟壑间穿行,沿着山道迅速接近台地。
  “梅成!”梅乾挥手唤来梅成:“你去问问!”
  梅成立即攀下山道,身影在石梯后方晃了晃,看不见了。
  梅乾往木栅的另一端紧走几步,才看见梅成快步下了石梯,沿着不断转折的山道向前小跑。梅乾眯缝着眼眺望,看到那队快速接近的队伍里有人发现了梅成,于是分出几个人快步向前,双方在山道的中段碰上了,交谈了几句。然后梅成又一溜小跑着折返回来。
  他气喘吁吁地重新攀回台地,向梅乾禀道:“宗主,呼呼……来的是丁立、邓铜和他们的部下。他们今天损失很大,因此小将军让他们退回台地休整。”
  梅成回来的这段时间里,这支部队又靠近了许多,梅乾可以看见这队人的数量并不多,大概一百出头,大部分人都衣甲破碎、身上染血,有些人甚至空着手,没有拿武器。
  梅乾记得,邓铜和丁立二人是昨日午间随着小郎君雷远,经台地支援前方去的。当时这两人各自领了部下一百人,都是从自家属下精选出的善战锐卒。这才一天工夫,两百名精锐就只剩下了半数么?恐怕前方战况的惨烈程度,要超乎自己的想象,以雷脩的执拗性格是不会轻易言退的,可他越是坚持,折损越大。
  他又想到,邓铜和丁立两人素来都是雷脩的忠实支持者,也是雷氏部曲中的得力干将;他们两人实力折损严重,这对自己来说,反倒是个好事。如果趁着两人痛惜部下折损的时机以怀柔抚慰,或许还能有点意外之喜……就算不能动摇他们两人的立场,在他们心头埋个小小的钉子也不差。
  想到这里,他唤来一名扈从,令他带些士卒到台地后方去,尽快收拾块空地出来,再准备食物、饮水、柴禾等物,预备安排邓铜、丁立的部众到那里休息。
  又过了片刻,那百余人陆续登上台地。
  梅乾的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笑容,远远地加快脚步迎接。
  这时,最先上来的数十人,正靠着第一道栅栏喘息。
  梅乾绕过栅栏,亲切地道:“各位都辛苦了!且到后面去歇息罢,我已令人准备了食物!”
  那些士卒参差不齐地或站或坐,人数虽然不多,沿着木栅铺陈出老远。有几个比较靠近些的人看看梅乾,随即垂下头去,并不说话,也并不按照梅乾的呼唤往后面去歇息。
  这情形让梅乾有些不舒服。虽然这两年里地位下挫,可明面上,梅乾始终是淮南豪右联盟的大首领之一,所到之处,将士无不尊崇。现在这算是怎么回事?跟着雷脩打了几天仗,就真不把老前辈放在眼里了?
  梅乾心念电转,瞬间已经冒出了几个杀人立威的主意;但他既然是来安抚败兵的,总不见得当真拂袖而去,于是索性继续往前,想找个自己认识的军官出来好好聊聊。
  没走几步,忽然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甲士正在左顾右盼。这甲士肩宽背阔、手脚都很长大,掩藏在盔檐下的面容极瘦、颧骨高耸、眼神倒是锐利如电。略一思忖,梅乾便记起这个年轻人是丁立的左膀右臂兼同族的幼弟,现在担任都伯的,名叫丁奉,字承渊。丁立本人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也能亲身搏战,但长处毕竟不在血肉横飞的厮杀战场上;因而素日里冲锋陷阵之事,都仰赖这个颇具勇力的幼弟。
  梅乾向丁奉挥了挥手,亲切地道:“所幸承渊安然无恙,很好,很好。你那兄长呢?”
  丁奉见到梅乾,脸上露出喜色。
  他向着梅乾走过,似乎漫不经心地答道:“兄长还在下面,你往前走就看到了。”
  “好,我去迎一迎。”梅乾笑着说道,从丁奉的身边经过。
第五十四章
擒贼
  又走了几步,梅乾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妥。
  他在这群撤退至此的败兵中穿行,近距离地看到这些士卒的神情和姿态,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过去许多年里,江淮豪霸们参加的战事极多,哪怕梅乾不以雄武著称,也算得上身经百战。当然,他们的兵力和训练程度都很寻常,参与进真正的大军对决之中,结果往往都不如意。正因为此,梅乾特别熟悉的便是各种各样的败兵。
  自古以来,兵以治胜。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也。与之相反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军队,一旦在战斗中败退,就像是被打断了脊梁的恶犬,威风丧尽,行动也再没有规范可言。梅乾见过因为袍泽战死而嚎啕痛哭的败兵,见过为了发泄恐惧而嘶声喊叫的败兵,见过失去思维能力如同行尸走肉的败兵,见过无法在受伤的痛楚下坚持、一心求死的败兵……太多了,那些林林总总的惨状,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梅乾正是抱着这样的心理准备,来到败兵们中间的。
  可眼前这些人,他们的神态不是那个样子的!梅乾从他们或站或坐的姿态中看到了疲劳、紧张、戒备甚至是跃跃欲试,却唯独没有半点丧失斗志的样子!
  怎么回事?梅乾心念电转,突然冒出一个荒诞至极的念头:难道雷脩已经投降了曹军,准备引着敌人斩关追击,摧毁他亲爹数十年经营起的基业?这不可能!雷脩的性格明摆着……不,无关性格,雷脩就没有那样的头脑!那还能是什么情况?丁立叛变了?这有可能?这些读书人,从来就和我们不是一路!可是,他家人亲眷都还在雷氏宗族本队里呢,竟然有这么狠的吗?
  转瞬之间,梅乾的脑海中来来回回兜转了七八个念头,与这些念头疯狂生灭的速度相比,他的身体动作就慢很多了。他大声咆哮着,竭力扭腰转身,向来处狂奔。然后,两名空手的“溃兵”从左右两方扑上来,猛地抱住了梅乾的腿,将他掀翻在地。随即第三个、第四个人扑上来,按住了他的肩膀,将他狠狠地压在地面,丝毫动弹不得。
  “混蛋!你们干什么!”梅乾狂吼了两声。
  背后立即有人用力按着他的发髻,将他的面庞整个压入了浮土,干燥而粗砺的尘灰掩进口鼻,几乎要把梅乾呛死。
  这一举动完全猝不及防,几乎让目睹情形的每个人都愣住了,只有几名随在梅乾身后的精悍护卫反应了过来。
  他们毫不迟疑地抽刀拔剑,向着梅乾被制的地方疾冲。
  拦在他们必经之路上的,正是那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甲士丁奉。
  “闪开!闪开!”一名护卫大声叫喊着。虽然事发仓促,可他们总算记得眼前这些都是本方同袍,并未急着猝下杀手。可丁奉牢牢站在原地,并没有半点让开道路的意思。
  护卫们不禁怒骂出声:“找死!”
  下个瞬间,五六把刀剑一起向着丁奉身上挥落。
  护卫们发足奔跑的冲力,再加上全身发劲挥动武器的力量,又是五六人从一个宽大的正面同时来袭,任凭身手再怎么超群绝伦,也得暂避锋芒。可丁奉依然站在原地不动。眼看护卫们就要将他砍为几段,忽然一道匹练般的耀眼刀光从丁奉的腰间飞出,在他身前飞舞一圈。叮叮当当的密集脆响声中,那些护卫的刀剑齐断!
  这时刀光一敛,重新化为紧握在丁奉手中一柄厚背阔刃短刀。这把刀,竟然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
  兵刃忽然断裂,使得护卫们的动作为之一滞。而丁奉反手收刀入鞘,大踏步向前,便如虎入羊群般挥拳踢腿,左右殴击。这些护卫们,本是梅乾从部曲中精选出的勇士,每个人都至少能够在厮杀格斗中以一敌五。怎奈丁奉手长脚长,动作又矫健迅猛异常,三五记拳脚之后,敢于对抗之人无不倒地呻吟。
  梅乾的护卫自然不止这几个,还有二三十人在稍后方候着。事发以后,他们本待向前护主,可梅乾和亲近的护卫们立刻被制服,他们投鼠忌器,便不敢再向前半步。待要后退,又被登上台地的败兵们四面围拢,刀剑加身的威胁之下,只能一个个战战兢兢地戳在原地。
  这时候,原本在栅栏后面戒备的弓弩手们从惊诧中挣脱了出来,他们纷纷张弓搭箭,指向了聚集在栅栏前的败兵们。
  “放开宗主!放开我家首领!”弓弩手的队长们大声叫嚷着:“否则我就放箭啦!”
  两端箭楼上的哨兵们也注意到了这突发事件。他们在高处大声呼喊着,于是更多士卒被他们的喊声惊动,从台地后方的堡垒处涌出来。那些士卒们惊怒交加地喝骂着,人群还未到来,种种威吓之声和污言秽语就汇集成了声浪,仿佛要将百余名败兵吞没。
  在这巨大声浪的鼓励下,弓弩手们也开始躁动不安了。眼前这些都是敌人吧?你看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肯定是敌人了!怎么对敌人,那不是很简单吗,弓已拉开,箭已上弦,只要对准栅栏后面那个人的心脏,松手……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丁立从石梯后面狂奔上来。他没有披甲,也没有带武器,因为跑得太急,发髻也散了,头发随风乱舞。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大喘着,直奔到木栅前方,挥手向三面包围过来的士卒们高喊:“都……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动手!有话好说!小将军……小将军马上就到!”
  “不要动手!有话好说!小将军马上就到!”丁奉立刻跟着长兄大喊。
  其他人也大喊起来:“不要动手!小将军马上就到!”
  对面嘈杂的呼叫声慢慢低落下来。
  弓箭手们放下了弓,后退了几步。奔跑过来的士卒们也渐渐放缓了脚步。
  “小将军马上就到么?”有人茫然地问道。
  “小将军如果来了,那就听小将军吧!”有人回答。
  另一人反驳道:“不是说梅校尉被抓了?我们不管吗?”
  说话的人立刻被推了个趔趄:“你是不是傻?那都是大人物的事,和你我没关系……”
  江淮豪霸的联盟内部,上层首领之间难免有斗争倾轧,但这些与普通的部曲徒附无关。更不消说眼前这些将士们,都是从六安一路历经血战撤退到天柱山中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小将军雷脩一次又一次地冲杀在前,挽救败局。在他们的心里,身先士卒的小将军,远比位高权重、却只会撤退的某位宗族首领更可亲可敬。
  与之相对应的,沿着山道上来的将士们越来越多,他们显然对这个局面早有准备,手持着武器,却低垂不用,只是靠身体坚决地向前推挤,很快越过了第一道栅栏,又越过第二道。
  当梅乾被擒捉的时候,梅成吓得腿软坐倒。背脊撞在起伏不平的地面上,使他一阵剧痛。他勉强侧身,避开硌着身体的石块。由于他所处的位置就在台地边缘,这个动作使他的视线正好投向下方的山道。在犬牙交错的碎石山坡尽头,更多的士卒们从远方岩崖后出现,排成紧密的队形快速向台地前进。很显然,片刻之前出现的百余人只是伪装罢,更多士卒们早就隐藏在己方视线范围以外,只待时机一至,他们便立即发动了。
  这是早有准备的阴谋!雷脩这厮丧心病狂,竟然想要陷害宗主!梅成气塞胸臆,怒发如狂。他想要跳起来怒斥这种无耻的行为,想要用言语做刀,将这些肆意妄为的混蛋一一砍翻。正待有所行动,伸出的左脚被一名经过的士卒无意间猛踩了下。这一下踩得好重,恐怕骨头都要断几根,梅成闷哼一声,看看全副武装的士卒们,决定不与之计较。想了想,他把身体挪到台地更边缘处,蜷缩成小小的一团。
  有人来到梅成身前,停步。
  梅成小心翼翼地抬头,看见个熟人。这不是雷远么?雷脩的弟弟,挺谦恭和气的年轻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