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733

  他掀开帐幕时,外界景色吸引了刘备的注意。于是刘备急起身出外,撩起帐幕,探看对岸暮色中的苍茫天际。此时夕阳将堕,但天空中的浓云反射阳光,还带着金红色的光芒。浓云覆压之下,东面的连绵山头愈发显得峥嵘高峻。
  “就是那里!”刘备凝视良久,沉声道:“那里就是定军山!”
  次日清晨,忽有大风从西北方呼啸吹来。风中挟裹着巨量沙土,使得天地一片昏暗。横野将军帐前,刚升起的将军旗裹在狂风中噼啪作响,带着碗口粗的旗杆左摇右摆。
  几名士卒赶过去,试图收起军旗,却来不及了。只听咔嚓一声响,旗杆从中折断,整面军旗晃晃悠悠地落地。
  将校们狂奔出外,却见狂风呼啸,挟裹的沙土瞬间将旗帜上的“徐”字掩埋了大半。
  这是不祥之兆!
  所有将士们俱都变色,谁也不知该怎么向徐晃回报。
  偏偏这时有凉州军官来报:“清晨风起,恐怕蜀军借势强袭。我家韩将军已领兵前往防备,请问徐将军是否阵前观战?”
  帐中传来徐晃平静的声音:“劳烦韩将军和诸位了,我随后就到。”
  顷刻间,一抬步與出帐,数十名甲士持刀挎弓扈从两侧。
  步與经过那落地的将旗,徐晃俯身看了看,并没多说什么。这时风吹动他稀疏的鬓发,也不知怎地,许多部属们都觉得十分苍凉。
  广石周边的地形并不开阔。又因为被蜀军所迫,防线慢慢后移的缘故,此时大帐距离前线,已不过两里多。
  整条前线依旧是由凉州人负责守把,而曹军在后督战的格局。
  韩遂就在昨日那处徐商殒命的荒滩后方,设下了他的穹庐。这种半圆形的帐幕是羌人用惯了的,内侧以烘烤成型的树枝或牦牛之类大牲畜的肋骨作为支撑,像个巨大的伞盖,搭建起来非常快捷。穹庐周围,环侍了雄赳赳的数百精兵。
  当徐晃来到的时候,韩遂和李堪、梁兴、阎行等人出外迎接。
  过去一年里,关中十将的联盟分崩离析,韩遂等人从雄踞关中的羌胡大帅,沦落为受曹军驱使的走狗,这巨大的反差,委实让人不好受。作为首领的韩遂尤其承受压力。
  一年前徐晃见他时,只觉这老儿精力旺盛,身形矫健,虽然年已七十,看起来却仿佛只有五旬。可现在他明显老了,胡须掉了很多,剩下的也都变得苍白,脸上的皮肤毫无光泽,像是要脱离面庞,垂坠下去的样子。唯独厚重眼睑下的眼神依然锐利,颇显气势。
  徐晃叹了口气。
  韩文约固然狼狈,我徐公明比他还要惨得多了。局势如此,这一年间,谁又过得轻松呢。
  韩遂亲切地向前几步,扶着徐晃的步與,客气地道:“好在蜀军尚未发动,还有时间准备。我们几个适才想了个主意,或许能让蜀军吃点苦头。来来……公明将军,请进帐听我说来。”
  “我就不进去啦!”徐晃叹道。他拍了拍步與的边缘,示意托举步與的四名士卒止步。
  韩遂一愣。
  “文约先生想要做什么,不妨现在就做。若动作慢了,只怕刘备不快。”
  徐晃的语声不高,中气更弱,可话语中的内容,却使穹庐周边不少人瞬间变色。
  韩遂露出惊诧的表情:“公明将军,此言何意?”
  他虽显衰老,但当年身为凉州名士的风度犹在。换作不认识的人,断然想象不到,这是无数次出卖同伴、威震关中的羌胡叛军大帅。看他的表情,都为以为这恂恂若温厚书生的老者受了委屈。可是,但凡对他的为人稍有认识,谁会相信他呢。
  “昨日,徐商不该死的。”
  “什么?”韩遂茫然问。
  “徐商是我的老部下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他素非粗猛匹夫,作战时进退都很快捷,便是蜀军大进时,他也不会把自己陷在敌人手中,何况蜀军败退?以他的身份地位,难道要和你们争几个首级的功劳?”徐晃握了握放在身边的刀柄,慢慢地道:“你太急着要剪除我身边羽翼了,这件事,做得太粗糙。”
第五百六十一章
发难
  徐晃虽病,毕竟是天下名将,威风犹在。他身在步與,居高临下,眼神平静中带着爆裂的怒火。从知道徐商的死讯以后,徐晃心中的这股怒火就熊熊不熄,简直烧透他的五脏六腑,烧穿他的头顶。
  现在这股怒火被韩遂感受到了,韩遂隐约有些畏惧。
  他下意识地退开半步。
  在他的脸上,那种刻意装饰出的笑容、那种温厚的伪装慢慢褪去,留下的只有漠然和冷酷。
  韩遂总是生活在伪装之下。凉州酷烈的环境和永无休止的攻伐杀戮塑造了他,使他时时刻刻都隐藏着真实的自己。非如此,则无以自保,更无以战胜那些凶残的野兽。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伪装渐渐不像当年那样好使。无数次谋划所带来的胜利之名,某种角度反而成了拖累,使得他人对韩遂越来越防范。
  那也没什么,韩遂对自己说。徐晃有所戒备,那又如何?终究他已经落到了我韩文约的手里。少了徐晃,夏侯渊只是莽夫,汉中的曹军就全在我掌中。以凉州军为基本,曹军降众为羽翼,之后可做的事还有很多。虽然年纪渐渐老迈,可我韩文约始终还是那个搅动天下风云的大人物!
  “公明将军勿怪。”韩遂摇头道:“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徐晃冷笑。
  “确实是不得已。”
  “愿闻其详。”
  “中平元年时,我被羌胡挟裹入军,又因朝廷援救不及,被迫当上叛军的首领。后来转战凉州、三辅,一眨眼快三十年过去了,其间多少次起伏成败,已不须再提。去年得到曹公招抚,我遂统合关中诸将,为曹公击退马超,又统兵入汉中,其间多少辛劳,此时我也无意夸耀。”
  韩遂缓缓道:“公明将军,我年已七十,时日无多,所求岂是自家荣华富贵?不过是希望数万凉州将士们能有个好结局罢了。他们跟随我多年,我实在不忍心见他们像我一样,一辈子都在造反作乱。”
  “然则,韩文约你此刻的安排,不还是在造反作乱么?韩文约,你的儿孙,可都还在邺城。你不要他们的命了?”
  “我想做朝廷的忠臣,可做忠臣的结果是眼前就要死!我自己的命,这数万将士的命都要保不住了,还顾得上儿孙吗?”
  韩遂略微提高嗓音:“自从投入曹公麾下,我们这些凉州人哪一次作战,不被逼在最前?大概直到我们这些人死尽死绝的那一天,曹公才会放心吧!过去这几日里,凉州人在阳平关左近死了多少?说一句血流漂杵都不为过!徐将军,这都出于你的手笔!”
  徐晃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也有几分道理……”
  “可这些道理又有什么用呢!”韩遂长叹一声:“动手吧!”
  随着韩遂的话声,一名身披鱼鳞甲的壮汉闪身向前。只听他霹雳也似地一声大喝,双手握持开山巨斧,直劈徐晃。
  这名壮汉乃是韩遂亲族中的著名勇士韩德,常领精锐扈从韩遂左右,也在战场上担任先登。此时突然发难,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安排。
  巨斧直落,为徐晃抬着步與的四名士卒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动都没动。徐晃倒是握住了长刀的刀柄,但他太虚弱了,提不起刀。
  韩德所持的巨斧并非战阵厮杀的制式武器,而是仪仗所用。长约八尺,厚背利刃,斧面形如一轮弯月,通身精钢打造,怕不有三五十斤重。被韩德全力挥舞时,巨斧来势之猛,真有横扫千军的气概。
  徐晃虽病,眼力还在。他立时便知就算自己处在巅峰状态时,想要收拾这韩德也要费些手脚;而直面这一击也不容易,稍有应对不慎,怕有筋断骨折之危。此刻既然体弱,便根本拦不住他,只要巨斧一落,连人带步與都要被劈成两段。
  “当”地一声大响。
  兵刃交错的声音就在徐晃的头顶爆发,劲风从他顶门四散落下,吹得他须发飘拂。
  四名抬舆的士卒终于反应了过来,他们惊呼一声,有人想往前,有人想往后,结果使得整个步與猛烈晃动。徐晃侧身抱紧边缘,轻声道:“不要动!不要慌!”
  忙乱间,徐晃抬头瞥了眼,看见一杆大槊正从上方探过,挡住了韩德的巨斧一击。
  持大槊之人身披铁铠,体格高大,相貌堪称英俊。他横向里拦截巨斧,竟只用单臂持槊发力,赫然是韩遂部下的头号猛将阎行。
  再看周围,韩遂所布置下的发难人手尸横满地,无复孑遗,视线所及,到处都是殷红的血迹。而梁兴、李堪两人,各自都被十几把刀枪逼着,一动都不敢动了。
  “彦明!你……”此举完全出乎韩遂的意料,他瞪着阎行,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阎行是西凉军中屈指可数的骁将,名声仅次于马超。昔日韩遂与马腾敌对时,阎行曾与马超对决,双方厮杀到枪矛俱断而不分胜负,阎行随即以断折的矛杆痛砸马超的脖子,几乎杀死马超。
  当然,这次对决在马超口中,又是另一番场景。但无论是谁都承认阎行之勇,他也是韩遂能成为关中十将之首的最大凭依。
  后来阎行代表韩遂拜谒曹公,受到厚待。阎行遂将自己的父母安置到邺城,又力劝韩遂遣子为质。
  此举使得韩遂怀疑阎行的忠心,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阎行,双方结为翁婿。
  此番韩遂试图接连刘备,吞并汉中曹军,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昨夜特意召了阎行深谈,之前还策动了阎行的手下去解决徐商,以坚定阎行的信念。
  韩遂还格外答应阎行,若吞并汉中曹军以后,将会把其中大部交给阎行,并推举阎行为自己的后继,成为关中诸将的下一任首领人物。
  谁知道阎行昨夜答应得好好的,这会儿却突然翻脸?这么多年的老部下,老同伴,多少腥风血雨都一起闯过,临到这时候,怎么就成了敌人?
  韩遂踉跄了几步,抚着胸膛猛喘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彦明何以如此?”
  阎行虽控制局面,脸上却毫无喜色。
  听得韩遂问话,他摇了摇头:“马孟起不要父母,韩文约不要儿孙,你们都是枭雄,心硬如铁石,我万万不及。我的父母家人都在邺城,须得保他们安然无恙啊……”
第五百六十二章
背叛
  “那这数万凉州将士的性命又如何?”韩遂反问。
  阎行面不改色:“身在这种乱世,能在战场上痛快战死,我以为,反倒是好事。”
  “彦明,你当年劝我依附曹公时,就已经想到了现在的局面吧?你说我心如铁石,你呢?”韩遂仰天大笑。
  阎行张了张嘴,想要说几句,可忽然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只是长叹了口气。
  这两人既是主从,又是翁婿,彼此紧密合作多年。韩遂以智略机变见长,阎行以雄武善战著称,放在关中诸将里面,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但要说心硬心软,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韩遂固然是惯于向盟友捅刀子背反的大行家,阎行也未见得不如。中平五年时韩遂、马腾推举前任信都令、凉州名士阎忠为首,统领三十六部叛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