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733

  曹操摇了摇头:“孙刘两家彼此呼应,长远下去,毕竟是个麻烦。”
  他忽然扬声问道:“文和可有高论?”
  太中大夫贾诩年纪很大了,已经须发花白。他在日头底下站了许久,精神也不充足的样子,细眉长眼半开半阖,也不知是在瞌睡还是在做甚。
  听得曹公询问,他慢吞吞地作了个揖:“离之而已。”
  “如何离之?”
  贾诩摸了摸胡子:“之前尚书令董公仁提议,宜修古建封五等。我以为,此议甚佳。”
  曹操凝视了贾诩半晌,颔首道:“此议确实甚佳!”
第五百九十章
厚爱
  曹操低下头,陷入沉思。
  文武们以为他还有吩咐,俱都闭息凝神,小心等待。
  孰料过了会儿,曹操忽然道:“都在这里做什么?军情如火,都去准备!”
  众人慌忙作揖而退。
  曹操挥了挥手,自往厅堂中去。适才一气说了这些,他觉得有些累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离开。
  许褚依旧侍从在后,而贾诩拢着双手,站在院落中发愣。
  曹操止步,狐疑地看看贾诩。
  贾诩是凉州武威郡的名士,后来察举孝廉,入朝为郎官,之后多年历任文武各职,周旋于虎狼之间而屡有奇计。世人都认为贾诩乃是智谋杰出之士。后来贾诩为宛城张绣的谋主,一力策动了张绣降曹,以此功勋,被任命为执金吾、都亭侯,又迁冀州牧。
  待到曹操自领冀州,贾诩转任太中大夫。
  然而曹操毕竟多疑,张绣降曹以后,虽颇建功勋,却盛年病亡,不少人猜疑他是因为与曹子桓有矛盾,被迫自杀。而贾诩这个太中大夫,一当就是八年了。虽然曹操极其信赖贾诩的谋略,常常向他请教,却始终没有授他以额外重任的意思。
  而相应的,贾诩则愈来愈显出垂垂老态,大概不久之后就会像程昱一样阖门不出了。
  这时候曹操望着贾诩,沉声问道:“文和还有什么事?”
  贾诩垂着双眼,口唇翕张,似乎念念有词,却不回答。
  许褚踏前半步,曹操摇了摇头。
  过了会儿,他又唤道:“文和,文和!我叫你呢,何不回答呀?”
  贾诩像是方才反应过来那样。他吃了一惊,恭敬地施礼道:“啊,丞相,我适才有所思忖,故而没能及时回话。”
  “你在想什么呢?”曹操饶有兴致地在台阶上站定。
  贾诩平和而诚恳地道:“不瞒丞相,我在想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之事。”
  曹操脸上的怒容一闪即逝,旋即大笑。
  “哈哈哈哈,文和真是妙人,妙人啊。”顿了顿,他招手道:“文和随我进来坐。”
  “是。”贾诩亦步亦趋地跟着曹操,踏进厅堂。
  随着夕阳渐沉,厅堂中愈发昏暗了。两人落座之后,谁也看不清对方的身影。
  曹操斜倚着软榻,徐徐道:“文和呀,你的心意,我很明白。这是忠直之见,我会深思。然则,以你看来,刘景升二子,刘琦和刘琮,是何等样人呀?”
  贾诩答道:“刘琦庸弱无能,徒然被刘玄德当作幌子。刘琮,豚犬尔。”
  曹操又问:“不错。那么,袁本初二子,袁显思和袁显甫,又如何呢?”
  “袁显思虽有小计,奈何天性峭急。而袁显甫,乃一勇之夫也。”
  “那么,以足下所见,就算刘琦刘琮携手并肩,袁谭袁尚进退如一,他们能是我的对手么?”
  贾诩苦笑:“此辈都是常人,怎能与丞相这样的英雄匹敌?”
  曹操悠然道:“既如此,吾儿子桓、子文、子建之流,日后又该如何匹敌刘备呢?”
  贾诩大吃一惊。他只觉得后背发冷,不及细思,立即以超过年龄的矫健动作跃起,伏地叩首。
  “丞相,是何言也!贾诩不敢与闻!”
  “文和请坐,不必多虑。”曹操冷静地道。
  “这……”
  曹操拍了拍案几,加重语气:“文和,请坐!”
  “是,是。”
  贾诩落座。
  “刘景升就罢了。袁本初倒可以谈谈。”曹操不再理会他,自言自语道:“袁本初素有高名、大志,堪称一时之杰。因他长我九岁,昔日我在雒阳时,事之如兄长。后来天下丧乱,本初平定河北,遂拥四州之众,南下以争天下。然而官渡一战,他败于我手,两年后忧愤病亡。他那两个孩儿,嘿嘿,诚如文和所说,虽有才能,终究都是常人。最终难免兵败身死。”
  贾诩垂首,黯淡灯火摇曳,使他的神色看起来捉摸不定。
  而曹操仰首,望着厅堂顶端的雕镂柱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本初五十五岁,之后忙乱了两年,死啦!赤壁的时候,我曹孟德五十四岁,之后也是疲于应付,忙乱了几年,到现在……”
  话说到这里,连许褚都觉得意头大是不好。甲胄铿锵声中,他大步绕到前头,跪地喝道:“丞相!许褚愿领虎士为先锋,踏破江陵,斩杀关羽,平定孙刘逆贼!”
  “武卫中郎将豪气可嘉。”曹操低声笑道:“起来,起来!”
  待到许褚退回,他继续道:“刘备,有雄才而得众心。如今他居有荆益二州,又拿那套兴复汉室的说辞四处蛊惑……我拥天下之智力,以顺讨逆,倒不惧他。可局势分明已如鼎立,只恐一时间难以平定。另所虑者,无非刘备年少我数岁,万一诸子不肖,则冀州袁氏、荆州刘氏之事复现。”
  “丞相,副丞相恢崇德度,朝夕孜孜,是群下所素知也……”
  贾诩说了两句,曹操截道:“好啦,好啦,此地又没有外人,文和不必如此!”
  曹操挺起身体,一手支着案几,向着贾诩沉声道:“在文和眼中,子桓自是人才。正如子建身边也有一批人,时不时对我说,子建真有命世之才。然则,我总得好好看看才行。我得给他们一些机会,容他们施展,也容我仔细地分辨。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这几个孩儿之中,究竟谁有才能,究竟谁有资格继承我的一番功业!”
  贾诩勉强道:“只是,丞相,万一因此而使兄弟手足之间生出嫌隙……”
  曹操摇了摇头:“文和,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虽厚爱矣,奚遽不乱?”
  竟然已经下了如此的决心么?贾诩不禁震动。他再度躬身:“丞相,我明白了。”
  曹操又道:“文和,你还记得子脩吧?”
  子脩便是曹公的长子曹昂,因为贾诩的故主张绣降而复叛,战死在军中。
  “……自然记得。”
  “建安二年的时候,子脩随我出征,后来战死了。子桓为此痛惜了很久。但因为子脩之死,子桓才得以获得现在副丞相、五官中郎将的地位。我以为,这几年来,他也确实很有长进。”曹操慢慢地道:“如今夏侯妙才和曹子孝战死,子文、文烈、子丹、伯仁他们,乃至其他的后辈,便得以施展。嗯,文和,你只看着就好,不必担心什么。”
  “是。”
  “倒是那个建封五等的想法,着实甚佳。你和董公仁详叙一个方案出来。不止孙权,刘璋、马超,乃至交州那些土豪,都可以封一封,你看如何?哈哈!”
  “是。我会尽快去办。”
  贾诩不知第几次施礼,恭恭敬敬地退出厅堂以外。
  曹操眼瞅着贾诩的身影消失,才吐了口气,仰躺回软榻上。精神稍许松懈,便觉头疼再度袭来。
第五百九十一章
忠勇
  南下曹军主力在荆州城下遭到关羽的痛击以后,张郃所部,足足近万人孤悬在江心连绵洲陆之上,四面都是大水,势同俎上鱼肉。
  荆州水军倒是几乎不来滋扰,于是张郃一度考虑伐木斫竹为筏,先偷袭上游的百里洲,再通过百里洲附近的浅水杀入荆南去。然则荆州人在百里洲上安置了不少兵力,防御十分严密,张郃新建的水师在水面上被乱射一通,旋即溃退。
  这一来,众将士只有在洲陆上苦挨。
  坚持了大半月,眼见着营中存粮将要吃尽,于是将士们每日都只有两顿饭,再过数日,又改成了一顿饭。营地中的牲畜牛马之类,陆续都被吃了,后来又推举出熟悉南方环境的一批人,往洲陆间的浅水泥沼里捕捉鱼蚌。
  然则鱼获并不足支应这么多将士,接着有人开始在洲陆各处打洞挖掘植物根茎,乃至捕捉蛇鼠之类来吃。
  眼看着夏日将过,秋季到来。随着各处湿地渐渐干涸成小水塘,洲陆上的湿气略退,而蚊蝇愈发猖獗。此前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的疫病又有扩散的架势,张郃当机立断,将几名得病的士卒扔进江里喂鱼。如此一来,士气愈发低靡,而张郃的日子也愈发难捱了。
  某一日里,在靠近百里洲的一处小滩上,有一批始终坚守的将士忽然涉水逃亡。许多人在齐胸口深的江水中艰难跋涉,有些人直接被水冲走了。剩下许多人进退不得,于是在江心大声叫嚷着说要投降,终于惊动了百里洲上的荆州军。荆州军用小船把他们接走了。
  此后每日里,逃亡都不停。情势绝望至此,张郃也没脸去阻拦。此前他经常顶盔掼甲,带着亲信甲士们巡行各营,鼓舞士气,这时候他也不去了,只听之任之,随便部下们越来越少,只剩下了不足三成。
  待到九月中旬的一天,负责眺望的主簿卑湛忽然跑来禀道:“将军,有船来了!是荆州人的军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