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733

  一行人折返回宜都城里。刚到太守府门前,一名扈从快步上来禀报:“宗主,伯瞻将军已经来了。”
  雷远深深地吐气,有些头痛。
  马超忽然来了这么一手,对玄德公来说,影响在于凉州方面的盟友身份出现疑问,益州、凉州两面威慑关中的局面,成了关中、益州、凉州三家彼此忌惮对峙。而对身居千里之外的雷远来说,影响在于马岱的态度。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扶风马氏宗族的干将。此前马超在关中失败的时候,部众凋零殆尽,唯有马岱、庞德二人不离不弃,支持他从汉中一路杀入巴西。
  后来雷远击败马超,俘虏了断后的马岱,马超又接受了玄德公粮秣物资支持,于是马岱便以客将的身份长期留在宜都,如今俨然成了雷远麾下最得力的骑兵将领。无论玄德公还是马超,似乎都忘记了马岱的存在。
  然则,如今马超的身份不同,这些事,就须得向马岱说个明白。
第六百零三章
大事(下)
  这段时间,马岱一直在宜都北面的百里洲牧场。
  邓铜战死以后,原本由他负责的马匹牧养事宜,转到了马岱手中。马岱并将北上江淮夺取的大量军马,都安置在百里洲,据说有独特手段能使战马渐渐习惯水土。
  雷远接到宗预携来书信,便立即遣人去请马岱。
  待到雷远送别宗预,马岱已经来了。
  分明上百里路途奔驰下来,这年轻将领的周身兜鍪铠甲却都一丝不苟,此时按剑而坐,周身收拾得利索。阳光斜照入厅堂,愈发显得他剑眉星目、英气勃勃。
  见雷远快步登堂,马岱恭敬起身,站到堂中行了个军礼:“见过将军。”
  雷远挥手,使伺候的下人都退到远处,随即扶起马岱:“伯瞻,请坐下说话。”
  雷远麾下将校,多有才能出众的。但如马岱这般勇锐过人、武艺出众,又精通骑兵战法,堪为沙场锋镝的,委实屈指可数。
  故而,马岱做俘虏的时候,雷远便以客将相待;待到马岱身处宜都,雷远对他的任用与校尉们等同。连带着凉州骑兵们所获待遇,俱都优厚。
  毕竟他是史书留名之将,雷远虽无集邮的癖好,也难免暗地里稍稍偏爱些,便如他对待丁奉、王平、马忠等人一般。
  而马岱在江淮等地也屡建战功,雷远能击破夏侯惇、威慑文聘,多赖凉州骑队的悍然军威。
  只是,此刻马超从丧家之犬一跃为汉室建封的凉州诸侯,地位大是不同了。连带着马岱,似乎雷远也不能再像此前那般,待如下属了。
  马岱沉声道:“将军召见,不知何事?”
  “尊兄马孟起,近在凉州做了一桩大事。”雷远将宗预携来的书信交给马岱:“伯瞻请看。”
  “安西将军?假凉公?”马岱吃了一惊。
  “恭喜伯瞻,尊兄如今已是天下第一等的诸侯了。”
  “……”
  马岱许久不语。
  而雷远也不催促,只端坐主位,毫无不耐的意思。
  过了半晌,马岱缓缓道:“我兄长自幼雄武,志向远迈他人。他常与诸兄弟说,我家乃是马伏波之后,是光武帝中兴大汉的元勋之一。虽然后遭破败,沦为边郡小吏,却不能甘于下僚,务必要奋击于乱世,屠戮丑类,重振扶风马氏的雄风。现在看来,他这志向已经实现了。”
  雷远颔首:“我与尊兄曾兵戎相见,彼此死伤惨重,但却也佩服他的勇猛强悍。尊兄此番有了统辖四郡的名头,必能威行陇上。在我看来,已不止于令祖马伏波了,便是隗嚣的功业,也不在话下。所以,伯瞻是否有意回往凉州呢?”
  马岱眼神一闪:“将军的意思是?”
  “昔日尊兄稍稍困窘,我遂冒昧挽留伯瞻,自以为能给伯瞻提供另一条建功立业的道路。如今马孟起煊赫至此,伯瞻,你若有意回返凉州,为尊兄效力,我绝不阻拦。”
  马岱神色一动,抬眼看了看雷远。
  雷远面带真挚微笑。
  马岱问道:“将军此言,可是真的?”
  雷远连声苦笑:“我虽不舍伯瞻,却断无阻绝兄弟血脉之亲的道理。”
  “我要回凉州,总不能孤身回去,须得带上追随我的凉州骑士们。”
  “伯瞻果然要走的话,我留他们何用?”
  马岱俯身向前,正色问道:“我兄长有绝伦之勇、熊虎之心,即使就任为假凉公,也没有久居陇上,坐观天下的道理,他必定将图大事,将建大业。将军就不担心,我回到兄长麾下以后,某日里与玄德公为敌,与将军在沙场相见?”
  雷远道:“既担心,又不担心。”
  “何谓既担心,又不担心?”
  “伯瞻,你我在江淮并肩作战,有一份同袍情谊在,日后若要兵戎相见,我难免会要担心。然而……”雷远挺直腰杆,面色严肃地道:“决定天下大势的,从来都不止于绝伦之勇、熊虎之心。就算勇若霸王,最后不还是四面楚歌,辞世于乌江么?到了近世,温侯吕布的下场又如何?伯瞻,若马孟起与玄德公为敌,输的一定是马孟起。我对此毫不怀疑,毫不担心。”
  马岱仰着脸,目不转睛地看了雷远许久。
  而雷远坦然从容地直视着马岱,依然面带微笑。
  马岱长叹一声。
  “伯瞻?”
  “将军,昔日我随兄长在关中时,动辄纠合十万之众,凭勇锐陷阵,以铁马横行,四处斩杀不服,只觉热血沸腾,痛快自在。当时只道,所谓英雄便是如此。然而,过去这一年来,我从益州到荆州,跟从将军,亲眼目睹了如何安抚百姓,如何治理地方,如何经营军队。”
  马岱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他止住话语,向厅堂边角看看。雷远先一步,倒了茶水递给马岱。茶水是雷远喜爱的口味,只冲泡,不烹煮,水里还加了橘瓣。
  马岱端着茶盏一饮而尽,咂了咂嘴。
  他很喜爱甜食,顿时想起,这味道有点像他在峡江中吃过的拐枣,香气很是清新。
  百里洲上也有些橘树,此前有农人每隔数日便来百里洲上浇水施肥。前些日子收获的时候,马岱还专门买了些来吃。
  据说郡府之中专门有官吏负责收购橘子,再通过种种贸易手段转售。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样的橘树数十株的收益,便可以使一户人家过上富足的生活。当时那些农人欢欣喜悦的面色,是马岱在凉州、在关中时从来未曾见过的。
  “将军,你是玄德公麾下的二千石,治理宜都一郡,便能如此。我在江陵时,见到南郡百姓随同关坦之守城,甘愿舍死忘生,这也是民心所向。与之相比,我兄长,包括关中诸将所有人,比如韩文约之流,从来都没有为百姓做过什么事。”
  马岱端起杯盏,雷远再给他倒上一些。
  马岱继续道:“这样的势力再怎么庞大,只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迟早有被天下人唾弃的时候。我为扶风马氏的后人,却不愿跟从兄长卷入这种毫无意义的狂欢,最后使宗族血脉为之断绝。”
  说到这里,马岱避席起身,向雷远行了端正的大礼。
  雷远惊喜地道:“伯瞻?”
  马岱斩钉截铁地道:“马岱愿为将军效力,不愿回返凉州。”
  雷远搀着马岱的手臂,将他搀起:“有幸能与伯瞻携手,真是,真是……”
  雷远一时没有适合的词汇,就只大笑。
  次日奋威将军颁下军令,正式任命马岱为校尉,统领骑兵。
  听到马岱决心投效的消息,诸将都很高兴,几名校尉轮番请马岱饮宴,连重伤卧床的郭竟也陪着喝了一点。
第六百零四章
东西
  当然,哪怕没有马岱决心投效之事,近来雷远部下的校尉们也往来甚是频繁。
  倒不是说要彼此串联图谋大事,而是因为此番部曲将士们征战的经历、功勋已经大体统计完毕,军府提供的奖赏和抚恤,都在陆续颁下。在此期间,还将进行更大规模的部曲拆分、重整。
  这项工作可不是文吏在纸面上调动数字就能完成的。各部校尉们,乃至雷远本部的军官们都要参与其中。
  战场上彼此救助是一码事,这会儿将校们却难免要彼此勾心斗角一番,关起门来好好谈判。
  将校们为的,为了部属们的前途,更是为了自家所能领有的实力。
  而普通将士们所想的,就要简单很多。他们只希望能在这一次的赏赐中获得更好的土地,至于归属哪位校尉麾下,都是小事,最终不都是替雷将军,替玄德公卖命么?
  两年前,雷远在击败了江东兵马以后,被玄德公任命为宜都太守,奋威将军。随即雷远拆分宗族部曲予郭竟、邓铜等部下,使得庐江雷氏的徒附百姓规模,由极盛时一度逼近四万,缩减至四千户,两万两千余口。
  与之同时,不仅郭竟、邓铜、贺松、丁奉等人都拥有了自家部曲和庄园,还有数以百计的中级军官,全都成了宜都郡内身家殷实的小地主。所以才引起了后来宜都郡内百姓与武人联姻的热潮。
  此番雷远前往江淮作战,留守宜都的文武按照雷远事前吩咐,一方面继续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另一方面按照处置秭归文氏、邓氏之例,清算了不少违法乱纪的土豪,又攫取了不少田地。
  雷远已经向部属们吹过风了,这一次,分配的田地规模将会更大,更多部曲将士将获得真正属于他们的产业。
  此前分配田地时,大致每一荫户皆以二十亩田地为基础,家中若有从军或服役者,额外增加军田三十亩。这几年来,许多将士一来有战争中的缴获,二来因为郡县与荆蛮往来密切,不少将士家中开始有收容荆蛮为农奴佃客的,所以这回对有功将士的赏赐,大致以五十亩到七十亩田地为限。
  乃至吴班、雷铜等益州将士、马岱等凉州将士,也有同等的田亩分配。
  所以吴班和雷铜都已经火急从益州召集自家宗族民户,以便在荆州占下一份家业,以使宗族开枝散叶……这在乱世之中,是极其重要的保障,谁也不愿意错过。
  至于马岱和他的凉州将士们,普遍都没有耕作的经验。所以雷远已经与之说好了,由庐江雷氏宗族代为招募佃户,管理这份产业。
  按照惯例,为了便于人员管理调动,也为了便于水利开发,同一名校尉下属的将士,所分配的田地都聚拢在一处,形成连绵田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