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733

  士武蹙眉深思,片刻后道:“韩文约与马超决裂,是自弱其势、自取其死?兄长能够控制交州数千里沃土,是因为宗族齐心?”
  士燮怫然不悦:“胡言乱语!”
  “请兄长指教。”
  “韩文约操纵羌胡,一如我操纵交州各部蛮夷。羌胡叛军势力强盛时,兵威自西海而至河东,三千余里,屡败大汉官兵。可是当他站到了曹公的对面,区区数载间,势力就分崩离析,自己身死而为天下所笑。这告诉我们,大汉虽已日薄西山,却有强权继之而起。操纵异族的乌合之众若与之相抗,或会得逞一时,但迟早难逃败北!”
  士燮盯着士武的眼睛,继续道:“与韩文约不同。士氏的力量扩张,靠的是仰仗北方朝廷体制,而非对抗;靠的是与北方往来时处处留有余地,从不将局面推进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士武把这段话听得清清楚楚,却并不以为有理。他心中暗道:“兄长怕不是老迈昏聩,竟说出此等丧气言语!这档子事进行到如今地步,本出于兄长的推动,现在他却怕了,真是奇怪。”
  这么想着,他委婉道:“兄长,韩遂是贼寇、是叛军,又反复叛卖主君、同伴,以至于部属人心四散。他再先后与曹公、玄德公两家为敌,实属自不量力,难免落得那样的下场。我士家的情形与他大不相同,或者,不能一概而论。至于您说的余地……那步子山为了吴侯的势力扩张,才不得不倾力一搏。而我士家……”
  他觑了眼士燮的神色,勉力把话说完:“我们深耕地方,负南图北,进退自如,怎会缺乏余地呢?”
  士燮暗哑轻笑。
第六百五十九章
对抗
  “此前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如我这种处在边鄙之人,只要稍稍自抑,不随意向中原伸手,自然就有余地。如羌胡叛军,他们在凉州肆意横行,却不该关中去,因为关中是他们与中原强权之间的余地。如我等,数十年来向南扩张,唯独留了紧邻荆州的苍梧郡,因为苍梧乃是我们与荆州强权之间的余地。”
  士武微微颔首,这他能听明白。
  士氏是苍梧的大族,论及在苍梧郡的影响力,着实比吴巨这个外来户强大太多了。但士燮这么多年来,只在交州南部沿海地区发展,极少主动与吴巨对抗,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留着吴巨这位玄德公的旧友,士燮和荆州之间就有个余地。双方力量在此周旋回转,纵有得失,彼此都不失脸面,不伤筋骨。
  “可是……”士燮耐心地等待士武想清楚,然后继续开口。
  士武急道:“我明白了。韩遂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在关中纠合部众,而关中又为曹公所必得的核心之地,韩遂的势力遂与曹公碰撞。可他无论兵力还是计谋,都远远不及曹公,那失败就成了必然。”
  士武边说边想:“可是我们现在围攻苍梧,不正是重蹈韩文约的覆辙么?咳咳,兄长,你既不认同我们能与荆州会战取胜,又为何出兵发起苍梧的攻势,一口气打了大半个月的恶仗?这……这不是您自家召来的灾祸么?”
  士燮轻笑:“你也太小看我家的力量了。我们若全力发动,广信城旬月之前就已易手,吴巨的脑袋已经摆在桌上了。何必等到现在?”
  士武吃了一惊。
  他是士燮的得力臂膀,从前年开始,就隐约听到风声说,士燮与江东势力往来,意图驱除苍梧吴巨。这风声足足吹了两年,到今年终于付诸行动。为了支持这个行动,包括合浦太守士壹、九真太守士(黄有)和士武在内的士家有力人士俱都动员,一时间声势惊天动地。
  此前士武亲领兵马攻打苍梧郡中各县,也颇经历了几场硬仗。然则,士燮竟说,他并没有全力发动?
  士武连声叹气:“兄长,您的意图究竟为何?我愚钝,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呢?”
  “我问你,江东图谋交州许久,你知道么?”
  “那是自然。我在南海郡,久闻江东人屡次攻打江淮而不克,甚至去年还被合肥守将张辽以八百人击破十万大军,可谓奇耻大辱。如今放眼四望,他们除了交州,也没什么可供扩张的地方了。”
  “既然江东人想要图谋交州,荆州的势力就不可能置身事外,对么?”
  士武慢慢思忖着道:“确实如此。皆因荆州的势力早就在交州了,便是吴巨。另外,玄德公还收容了交州刺史赖恭……他们对交州也有图谋,布局比江东人还更早些。除非孙刘两家有其它的利益交换,否则他们在交州的争夺,不可避免。”
  士燮微笑颔首。
  这番话说来,脑子还算清醒。看来士武当了这么多年太守,终究有点长进。
  “既如此,你觉得我们与吴巨的对抗,便是孙刘两家的对抗,对么?”
  “确实如此。”
  “错了!”士燮拍了拍自家的腿。他毕竟年迈,正坐了半晌,腿脚有点麻酸,正好用力捶打几下,活活血。
  “错了?”
  “孙刘两家乃是同盟,虽然暗中会有竞争,却不至于明面上撕破面皮厮杀。所以江东的意图,不止要让我们与吴巨对抗,更要让我们攻下苍梧,进而抵在与荆州对抗的最前线。到那时候,江东则躲在后头,给予支持。说不定,会要我们让出南海郡给江东,而把苍梧作为交换……”
  士武尴尬地点头:“兄长明断,之前步子山曾随口问我,是否愿做苍梧太守……”
  士燮喝了声:“以后有这种事,立即报我,休得隐瞒!”
  “是,是。”
  士燮瞪了士武一眼,继续原来的话题:“如果我们果然一鼓作气拿下苍梧,则与玄德公为敌的姿态至为明显,日后不免要在苍梧郡这个荆州必得之地与玄德公的势力正面对抗。我们的实力愈消耗,就愈要仰仗江东;而江东的力量,则由此徐徐渗透到整个交州。”
  士燮沉声笑了起来:“然而,我又为何要遂江东人的心愿呢?江东人想要往交州伸手,就要出兵出力攻取苍梧!我之所以请他们经过灵渠,形成四面围攻苍梧的势头,就是要他们做给玄德公看,就是要让玄德公知道,图谋苍梧的是江东人,而不是我士彦威!”
  “可我们又分布诸军,去攻打苍梧各县。荆州军一路南下,已经击破了荔浦和猛陵两地兵马,这难道不是与玄德公的势力正面对抗?”
  “笑话。我们分派出去攻打各县的,每路多不过两三千蛮兵……荆州军此来,动用的必是精锐,这些蛮夷与之对抗,与送死何异?这样几场玩笑也似的战斗,不会被荆州军放在心上的!倒是我们,可以拿这两场败仗,向步子山说说……”
  “向他说?说什么?”
  士燮手扶案几边缘,向士武探过身道:“自然是说荆州军已经来了,彼等兵威极盛,而我们诸军震恐,不敢再战!告诉步子山,若要拿下广信,就请带着那些武射吏,今夜亲自动手!”
  “然后呢?”
  “若步子山拿不下广信或不敢动手,我们便留他在军中稍稍做客,有他在,我们就对玄德公有所交待。”士燮面不改色地道:“若步子山拿下广信,斩了吴巨。那就更该由他去应对荆州军了!”
  士武面色慎重:“由他去应对荆州军?孙刘两家毕竟是同盟,万一他们谈了个结果出来,而把我们……”
  士燮微笑道:“这样的乱世同盟,哪有靠得住的?你放心,无论他们谈成什么样,都不可能齐心协力,先来谋取我们在交州的势力。这两家的势力存在交州,只会让我们左右逢源。”
  士武竭力动脑:“退一步讲,步子山是个有才的,若他真从荆州手里拿下了苍梧……”
  士燮抚掌而笑:“若步子山能从玄德公手里夺下苍梧,那可太妙了。有这位吴侯的重臣占据苍梧,我们和荆州之间的余地,岂不就从此稳若泰山?有步子山抵在苍梧,我们便可以高枕无忧啦!”
  士武恍然大悟:“兄长高明!”
  “那么,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我懂了,懂了。我立即去找步子山叫苦!”
第六百六十章
交待
  士武一迭连声应了,转身出外去办。
  近年来,士燮一来在交州的权柄兼重,地位拟于一州之主;二来年纪大了,精力毕竟衰退,不耐琐事,所以诸多具体事务,都慢慢移交给诸弟出面。哪怕步骘代表吴侯前来,士燮也只在双方会师的时候出来与步骘会谈。
  又因为合浦太守士壹、九真太守士(黄有)都是雍容书生,只适合留守,此后旬月对苍梧的围攻,都由士武全程指挥。交州地广人稀,上万人的军事行动非常罕见,而老对手吴巨更被自己打得犹如缩头乌龟,遂使士武颇生挥斥八极的自满情绪。
  但适才士燮剖析形势的同时,提到围攻广信旬月不下,正出于他的授意;提到他对士武放纵王金在地方肆意抢掠的事一清二楚;甚至还隐晦地提醒士武,不要上了江东人的当,觊觎苍梧太守的职务。
  这一番话下来,听得士武汗流浃背。他再度确认了,自家兄长始终掌握局面,从来就不会把大权旁落。自己这个南海太守,在经营交州数十年的兄长面前,始终都如孩童一般。
  有些尴尬啊。还是老实点,乖乖听兄长的。
  这么想着,士武一点都不敢耽搁,带了几名部曲,策马去寻步骘。
  步骘的营地在广信城的西北角,由四五座并排的营寨构成。距离广信城的城墙只有七八里,东面与士武的营地相望,西面就是漓水。
  两个时辰前,一支打着荆州旗号的船队顺水而下,在河道上往来航行威慑。所以步骘知道荆州军来到的消息,比士武还早些。
  步骘的营地抵达交州以后,将营寨修筑得距离广信县城很近。明摆着,他丝毫不怕城中守军骚扰或者劫营。
  这次步骘从荆州带来将近六千人的队伍,除了作为核心骨干的一千余江东武射吏以外,其余都是在荆州各地起兵作乱的蛮夷。
  此前他们曾参予猛攻广信,出动的兵力不算最多,造成的战果却大。在他们负责的这面墙头,吴巨所部战死不下数百。
  有一次甚至打上广信城头、占据哨塔,并在城头的惨烈搏杀中,杀死了吴巨的得力臂膀和兄长吴承。若非士氏所属蛮部跟进支援慢了,恐怕广信城已经易手,也没有现在这些麻烦事。
  为何双方动用的都是蛮兵,战斗力却有高下之分?士武一时不解,后来还是士燮的长史程秉程德枢解释道:
  交州蛮兵,大都是士燮兄弟以太守和豪族的身份邀来的,他们保持着原有的部族体系,此来是因为邑豪渠帅们想借机抢掠,分一些好处。到了辛苦鏖战的时候,自然没有斗志。
  而步骘带来的这数千人,全都是参予荆州叛乱,被荆州军所击败的凶悍之人。他们先在荆南厮杀攻劫,养出了杀性,然后再亡命南下,渴望靠厮杀手段在岭南争出一个立身治所,仿佛一群恶狼。
  所以当士燮提出,自家不妨叫苦示弱,由步骘再攻广信的时候,士武并没什么异议。
  因为他知道,以步骘掌握的实力,想要打下广信固然不易,可他们的力量明摆着,相信战果一定比过去数日里的交州蛮兵要丰厚。
  这时候步骘迎了出来。
  步骘身长面瘦,骨架很大,年约三十来岁。虽然身上披着皮甲,看起来却不像武人。
  昔日孙讨逆被刺客所弑,年仅十九岁的吴侯出任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而吴地人情汹汹,侍奉孙氏的重臣多怀去就之意,连孙氏宗亲中也有叛徒。此时周郎向吴侯举荐了鲁肃,并说,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吴侯于是短时间内拔擢了大批新进之臣,以构建自家的羽翼,步骘便在这时入仕。因他是鲁肃的同乡,又是吴侯步夫人的族人,所以起家即为讨虏将军主记这样的亲信职务,后又转任海盐长。
  步骘自以年少名薄,数年后以病辞官,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搏得了“当时英俊”的美誉。当他再度入仕,地位跃升为车骑将军东曹掾、徐州治中从事,成了主掌吴侯麾下中级武官任命、调遣的大吏,再后来担任鄱阳太守,是周郎逝世后的继任者之一。
  自从吴侯数年前谋划交州,与士氏往来接洽的始终是步骘。士武清楚,如果步骘在交州站稳脚跟,就会成为江东势力范围中第一个执掌大州的高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