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733

  丁奉长长地叹气。
  他对一名部将说,赶紧把百姓们释放出来,然后看看从蛮兵手中缴获的粮食可有多的,分一些给他们。
  “其余诸位,陪我辛苦一会儿,赶紧设置大军驻扎的营地吧!这猛陵城里,确实不能待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缓慢
  几名百姓被部将带走了,走了很远,还听到他们的哀恸呜咽。
  交州的百姓,许多都是从中原奔徙逃难来的。
  身逢飘零乱世,人命如草,骨肉如泥。此前数十载天下大乱,亿兆生命死于疫病、饥荒和刀兵。更有数以百万计的流民离开世世代代扎根的故土,前往未知的他乡挣扎求存。
  可他们走了几千里路,熬过了吃树皮草根的磨难,熬过了路途上的重重凶险,没有死在血肉横飞的中原战场,最后却死在一场交州人彼此厮杀的战争中,死在本该保护他们的交州大员手里。
  丁奉有些烦躁,再指了指丁封:“你去,从百姓中择强壮的,组织他们赶紧挖坑,埋人!总不能将死者曝尸在外!”
  “我?我去?”丁封指着自己的鼻子。
  “便是你去!”
  只一会儿功夫,天色渐渐昏黄,各部将士打扫战场已毕。除去向东面前出警戒的一个曲,丁奉专门指了一批人埋锅做饭,以供给军民,更多将士喊着号子,使动斧斤,叮叮咚咚地继续筑营。
  毕竟乱世里头死人寻常事儿,何况蛮夷质野,本来就无有约束。将士们初时有些惊讶,一会儿就恢复正常,各自忙各自的手上事务。
  再过片刻,有一支人马从北面山间来了。
  远远望去,只见旗帜如林,队列严整,约莫两千余众,正是雷远和关平两人所领的本部。
  丁奉连忙迎上前去,将猛陵的情形说了。
  雷远有后世的见识,立即道:“这些尸身得择一干燥的高处深埋,千万不能草草了事。我立即遣医官去,督促百姓们挖深坑。另外,百姓们安排专门营地安置,请百姓中年高有德的,连夜祭祀死者。”
  他说的两项,前一项是出于防疫的要求。荆州、交州土地湿润,地下水位很高,如果随便挖坑埋葬,很可能污染水源,闹出大事来。
  后一项,则为安抚百姓所用。汉人多信奉神鬼之说,以为战乱后的死者如果不能入土、不能得到祭祀,则死者的灵魂就会不满,进而散播疫病。到桓、灵帝时,中原屡发瘟疫,某种程度也导致了太平道藉此大肆传播。
  雷远虽不信这些,但做些小小安排,就能使百姓安心,惠而不费。
  至于发生惨剧的猛陵城……
  雷远看看关平,关平微微颔首。于是他道:“待到百姓们都出来,就把这城烧了吧!如此既能避免疫气传播,也让步骘、士燮等人都知道,我们就在这里!”
  原本打算攻占猛陵,立足此地以向东西两面的。结果拿下城池的当天,竟要放火焚烧,这个命令使得丁奉有些垂头丧气。但他也知道,这是当前最安全、最妥当的办法,当即领命。
  而各部继续建设营寨。
  既然县城不能用了,营寨就得用心。丁奉此前择的高地很合适,各部在这片高地划出干道、辅路、营区,然后首先建立栅栏、壕沟和望楼等防御设施。
  工程进行到一半,黄晅带了几名猛陵境内的俚人首领来到。他们看这情形,于是介绍说,猛陵西面不远处的白藤山里,遍生坚韧长藤,正好用来捆扎竹木。当下雷远赐了他们几匹绢帛,他们便唤动自己的族人部属,去替荆州军干活去了。
  待到晚间,丁奉遣人放火。
  各部将士们站在高处,看着城池建筑一一被点燃,最终烧成耀目火海。而黑烟腾空而起,在城上形成低垂的浓云,随即被郁水上的风吹散了。伴随着火焰轰鸣声的,是撤出城外的百姓在哭。
  毕竟时间紧张,兵卒们勒令他们退出城外时,态度粗暴得很。看到动作慢了、或者意图留在原地不走的,直接就用刀鞘、枪杆劈头盖脸地乱打,打到他们头破血流。
  好在有一场稍具规模的祭祀作为补偿,否则百姓们几有才出虎口,又陷狼窝的感慨。当百姓们开始拜祭,却又看着自己的家园化作火海,更难免情绪复杂。
  与此同时,距离猛陵三十余里的广信城外。
  士燮所部大军的营地原本很平静,可这场将天边染成鲜红的火焰就像是一颗小石子在水面扰起涟漪,使各处营地都躁动不安。
  一位褒衣博带的老者站在营帐外头,凝视着西面红色的云层,久久不语。可能是眼神不大好,他看一会儿,瞑目歇歇眼睛,然后抬起厚厚的眼睑继续看。
  也不知云层反射的是夕阳还是火光,这光芒跃动着,照射到他的面庞上,愈发显得容颜苍老,须发稀疏。
  这名老者,便是近乎实际掌控半个交州的大豪强,士燮士威彦。
  士燮这个名字,直到孙刘两家把荆州的权益瓜分干净,眼光开始投向更南方时,才渐渐被人所知。其实他曾在雒阳为尚书郎,在巫县作县令,更担任交趾太守二十六年。屈指细算,他踏入仕途整整四十年,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
  士燮去雒阳的那一年,正是桓帝与宦官五侯携手,诛杀跋扈将军梁冀的那一年。当时天下百姓弹冠相庆,都以为当道的豺狼既除,太平治世又可以延续。
  然而此后宦官与士人互相攻击,中枢卖官鬻爵,而官吏贪暴倾逼,使百姓生活日渐艰难。偏偏各地灾难频仍,边疆战事一度波及三辅。
  士燮担心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灾祸波及自身,于是多番活动,终于在中平四年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得以回到熟悉的故土,远离愈来愈危险的中原。
  此后数十年下来,他一方面以朝廷命官的身份治理汉家百姓;一方面以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影响力,结好千百蛮夷钟落,驱使他们为己所用。数十年里,他一点点地扩充力量,终于使士氏家族化身为盘踞在交州的庞然大物。
  可惜,这数十年的耕耘动作太缓慢了。
  中原已经天翻地覆,原有的汉家秩序彻底被粉碎、摧毁。在汉室政权倒伏的躯体上,站起的是更加凶狠而不讲规矩的割据政权。
  士氏家族的力量自然很强大,他们据有四个郡,可以影响三个郡,直接指挥的各部蛮族约有五十万人,通过经济手段拉拢策动的更倍之。士字旗号从南海,可以一直走到极南的扶南、林邑等国,尊贵拟于王者。
  可这样的力量并不足以对抗北方强权。
  荔浦那边,区遵败得干脆利落,随即猛陵也丢了。
  士燮心中猜测,或许猛陵这场火,就是放给自己看的。
第六百五十八章
余地
  “我们谁也没想到,荆州人这么快就来,更没想到他们会不理会广信,而先攻猛陵。想是王金疏忽了,才被敌人所趁。”一名身高八尺的昂藏大汉按刀立在士燮身侧,这时候道:“在广信这里,有我南海郡万余人,有兄长领来的汉蛮驻军两万人,还有步骘的武射吏……之后两家认真厮杀一场,胜势依旧在我!”
  这条大汉,便是南海太守,士燮的幼弟士武。
  交州乃边鄙之地,少有士人。地方家族扩展势力的最好办法,便是努力多生子嗣。比如士氏从鲁国迁来七世,如今枝繁叶茂,上下五世同堂百余人。只士燮的父亲士赐,便有七子,幼子士武比长子士燮足足小了四十岁。
  士武人如其名,勇悍胆壮。士燮自己坐镇交趾,而将户口众多、商业繁茂的南海郡交给士武。士武在南海经营二十年,自恃兵强马壮。
  驻守猛陵的王金,便是士燮派给士武的副将。王金如此轻易战败,士武未免面上无光,遂这般说来,鼓舞自己,也鼓舞兄长。
  士燮微微摇头。
  他凝视着夕阳渐落于山外,暮色苍茫四起而火光依旧。许久之后才缓缓开言:“荆州人特意放起这把火来,你以为,他们会害怕与我们决战?他们是有备而来!”
  他侧过身,看看士武,说话的声音浑浊而压抑:“倒是王金这厮……他在猛陵干了什么?如此行事,是想让你我兄弟都被荆州当作十恶不赦之贼吗?”
  士武愕然半晌,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干脆躬身。
  此番士氏起兵,动用汉蛮各部数万人。交州这边,郡府的掌控力毕竟不似中原,所以起兵的时候就得额外发放赏赐、礼品,作战过程中也难免对掳掠屠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士武想了想,自己就放手大掠了一回,后来王金守城,据说行事有些苛暴,无非杀了些人,并无别的不妥。若能驱除吴巨,控制苍梧和郁林两郡,户口上的收获至少能有几万。眼前死一些蚁民,很麻烦么?
  士燮看得出来,士武虽然躬身而谢,其实并没有将此当回事。
  终究交州人物太少了。当年士燮收容的北方士人数以百计,可这些年陆陆续续,都启程北返。留下来的程秉、薛综等,不过一儒生尔,非方面之才。而武人当中,区景、夷廖、钱博等人有些能力,却不能为士氏所用。以至于士燮派给幼弟的副将,只能是桂阳贼寇出身的王金。这样的人,稍稍缺乏管束,就会干出肆无忌惮的事来。
  而士燮自己的兄弟辈里,亦无出色人才。士武已经算其中佼佼者了,士燮对他曾有厚望,可他终究只是个缺乏政治眼光的武人。
  在这乱世中,想要扛着整个家族向前,难啊。
  士燮自顾转身,回帐中落座。
  士武慌忙跟上,殷勤地为长兄放下帐幕遮风,再将帐中的铜灯挑得亮些。
  士燮叹了一声,终究是自家族人,总还得尽量提点几句。
  “你坐下,听我说几句话。”
  “是。”士武对长兄十分敬畏,当即恭谨落座。
  “中原板荡至今,已数十年了。我却能控制交州诸郡,以少量的汉家依附百姓为基础,操纵数倍、十数倍的各路蛮夷,维持交州版图,一如汉室极盛之时。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兄长的雄才。”
  “笑话!”士燮呼噜呼噜地冷笑了几声,好像嗓子眼里带着痰:“我士彦威无德无能,哪来的雄才?当年在雒阳时,亲眼见到英才胜我者数以千百计,可那些人,现在十有八九都死啦!”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那种老人特有的怀念神色:“那些离世几十年的前人,我说了你也不认得。说个近的……韩文约,你可知道?”
  士武虽在交州,日常与北方商人往来甚多,这方面的见识不差:“我知道。”
  “光和七年的时候,我赐任巫县令,在雒阳四处求告,试图某个交州的二千石职务,然而因为身份低微,几次求见大将军何进而不得。当时韩文约为凉州名士,也在雒阳,我曾与他往来数回,深觉此君气高志远,胜我十倍。后来他得大将军召见,据说当场劝说大将军诛灭宦官,结果语不投机,遂还凉州……”
  士燮笑了笑:“之后韩文约投入羌胡叛军,数十年间挥军十万纵横,闯下了赫赫声威。可最后呢?韩文约的下场如何?”
  士武小心地道:“我听商旅们说,就在数年前,韩文约受曹公引诱,与马超反目。之后势力很快衰退,与玄德公作战,死在了汉中。”
  “没错。”士燮颔首:“那么,你想想韩文约,再想想士氏的局面,能想到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