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733

  可李齐昨天上午放出消息,直到现在,一天半的时间,赶到的才这么几个人。
  李齐大踏步在主席落座,再度扫视他们。
  为首两人,一个是焦石山来的,还有一个是双鹤岭来的,后头还有几个,大致是端山和高良山来的。端山来的那两人,还带了山中特产的五色石为礼物。
  本该来得更多才是,现在这样,一定有哪里不对劲。
  雷远在就任左将军,进驻苍梧以后,还是第一次正式出巡各地。交州范围内的许多地方格局,将在这次出巡过程中底定,所以端溪县内的吏员们对此很上心。
  而对李齐这样的亲将来说,这也是难得的,证明自己治理才能的机会。他们在短短数年间,眼看着雷远扶摇而起,所以几乎下意识地坚信雷远还会继续向前。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自己展示能力,就一定有机会!
  郭竟同样扈从出身,现在已经是偏将军、合浦太守,正正经经的二千石大员了!
  之所以赶在这几天里,召集山间聚落的首脑们,李齐便是抱着在雷远面前展示的机会。想一想,待到雷将军来时,山间逃民上千、乃至数千人蜂拥而至,夹道欢迎,齐声歌颂,岂不是美得很?
  吸引逃人,重建交州编户齐民的体系,就是所谓“获流”,本来就是雷远交给各方军政要员的重责大任。能够用这种方式展现成果,才当得上雷将军出巡的第一站!
  想到这里,李齐决定暂时不去考虑今日的古怪情形。
  他双手按着案几,探身向前,沉声道:“在坐各位既然来此,都是能看清局势的聪明人。眼下有一桩事,要拜托给各位,若能办得好,我自有回报。嗯,今后高官显宦姑且不论,百石二百石的吏员或亭长,我还是能推举几个的。”
  李齐是军官,严格来说,并不应该插手地方政务。但他管着军屯和部曲徒众,这些军屯民和部曲徒众的数量至少占了端溪县的半数;新的端溪县城,又是李齐一手营建起来的。所以他在县中必定具备极强的影响力,甚至很可能如左将军雷远架空交州刺史赖恭那样,架空日后到任的县长。
  李齐这说法,便等于把诸多县中吏员的职位摆了出来,任凭选择。前提是,要办好那桩事。
  听他说完,坐在客席靠前方的两名汉子对视一眼。
  上首一人问道:“校尉但有吩咐,我们无不听从。”
  “果真无不听从?”
  “自然。”
  “那好。”李齐沉声道:“我要你们化山间逃人,为编户齐民!”
  话音刚落,堂下数人一齐道:“愿遵校尉之令!”
  李齐全没想到他们答应得这么容易,顿时愣了愣。半晌后他道:“那,你们能带来多少人?”
  几名聚落首领低声讨论了一番,先前那人答道:“雷将军威令所至,交土无不景从。想要重归朝廷治下,本来就是我们的愿望。李校尉,多得不敢说,一个月内,我们至少能召集五千逃人!”
  “五千!”
  五千人,再加上现下的丁口,一个县的规模就出来了啊。李齐心中一喜。他随即想到雷远即将到来,当即追问:“一个月,能有五千人?那么,五天之内呢?”
  “五天之内,至少能有一千五百人。”
  李齐又是一喜:“好!”
  “只是……”
  “只是什么?”
  几名聚落首领拜伏道:“只是,山间流人辛苦经载,家计始立;若妄加驱逼,恐生事端。所以,最好能得一个朝廷名义,以便我们说服他人。”
  那就绕了回来。他们想要先得到县中吏员的职位,再拿这职位,以朝廷威严去催促他人了。李齐想,这倒也并无不可。
  正要答应,外间一名士卒禀道:“校尉,都伯黄小石说,有急事求见。”
  李齐稍稍迟疑,随即道:“请他入来。”
  都伯这种中低级军官,在李齐手下怕没有五六十个。各个都有职司,若无缘故,并非随便就会求见校尉。但黄小石是跟从郭竟与虎豹骑作战,又在极艰难环境下抢回郭竟性命之人。便是雷远也见过他,还专门为他安排过军校的培训,故而虽只是个都伯,倒也不能轻视。
  须臾间,黄小石来了。
  这年轻人近来蓄了须,看起来老成很多,一举一动都很严整。他大步上堂,拜过李齐。
  “小石,有什么事?”李齐笑问。
  黄小石道:“今日正在城池西面安排屯垦,无意间发现,有山间盗贼流窜出外,埋伏截杀向我们输诚的逃人首领们。我容留了侥幸脱身的数人,特意带他们来见校尉,禀明他们的委屈。”
  堂上瞬间起了一阵骚动。李齐面色不变:“竟有这样的事?怪不得今日来人甚少……带他来,我来问问!”
  黄小石领命出去,带了杜狗儿来。
  杜狗儿磕磕绊绊地把事情说了。他显然仔细回忆过整桩事,说的虽然慢,却很完整,并无遗漏。
  待他说完,李齐睨视堂上的宾客们,问道:“你是说,令尊知道凶手是谁?”
  “是。家父临死前说了,敢这样动手杀人的,必是焦石山或双鹤岭的贼徒。因为县中要聚合各地逃人,重建地方,会要任命县、乡中的诸多官吏,所以,那些贼寇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杀了我们这些零散聚落来人,那些县中要职便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李齐冷笑了数声。
  他转向堂上宾客:“薛君,戴君,两位怎么说。”
  “那焦石山、双鹤岭的贼徒,便是指我们的部下了。”先前答话的中年人躬身道:“说我们截杀逃人首领,图谋垄断县吏职位,这实系污蔑。但,这少年的父亲,西源山的杜鸦儿,确实是我们杀的。”
  他平伸双手,向李齐示意:“不瞒校尉,开弓射死杜鸦儿的,便是我薛宁。”
  “你好大的胆子!”李齐拍案而起,戟指怒喝:“来人,把这厮拖出去,斩了!”
  “今日我们来此,是为了替朝廷效力,替校尉分忧,绝无丝毫恶意!”薛宁大声道:“请校尉听我一席话!听完之后,若校尉觉得我胡言乱语;我,连带着焦石山、双鹤岭上下千余口,愿引颈受戮,绝不给校尉添麻烦!”
  李齐挥了挥手,让涌进厅堂里的士卒退出去。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薛宁好几眼,才慢慢道:“你们焦石山、双鹤岭的部众,全都是手上沾血的强贼,这我早就知道。却不曾想,你们敢在我眼皮底下杀人?有趣,有趣。你想说什么?”
  薛宁应声道:“我等部众,确实都是贼。可校尉觉得,端溪县中这么多聚落流人,他们一个个都是本分良民么?杜鸦儿在西源山,难道就只保境安民?他们难道没有做过杀人放火的勾当?他们的手上,难道没沾过血?”
第七百五十六章
结果
  “贼寇我见得多了,可以喜欢讲道理的贼寇却很少见。”李齐的嘴角露出一抹笑:“继续说,我听着。”
  “李校尉,你知道焦石山、双鹤岭这许多人都是贼,却不知道我们在做贼之前,原来都是端溪当地的平民。我们都是建武年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最晚也是永和前后来此,大都是汉家军士的家属,也有牵扯朝案而被流徙来的士人之后。”
  “哦?”
  “自古以来,这些平民里,或有如我这样的铤而走险、胆大妄为之徒,更多的,都是安分守己的百姓。在迁来交州之前,他们从未离过家,出过远门,来交州之后,他们也谨守本分,安居在自家开垦的土地,从不敢妄生事端。因为端溪位于广信和番禺之间的水陆要道,百姓们开垦的同时还能与往来客商做些生意,得些好处,数十上百年经营下来,虽不敢说与北方膏腴之地相比,倒也堪称苍梧郡中富庶之县。”
  “然后呢?”
  “中平年间,交趾刺史朱符派遣爪牙,在交州侵虐百姓、强赋于民,意图纠合兵力,北上攻打盘踞豫章的中郎将笮融,引起此地百姓怨叛。于是,朱符派遣骑都尉刘彦领州郡兵扫荡端溪。在这时候,端溪县中又有人与刘彦勾结,他们和州郡兵一起行动,充当眼线,甚至充当杀人放火的主力。这一来,端溪县内各地几乎被州郡兵与本地奸徒一扫而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哪怕县中百余户的乡里,也被杀得一个人不剩,只有少量尚未成年的男童女童,才留下性命,卖到苍梧去做奴婢。”
  说到这里,薛宁情绪激荡,忍不住提高了嗓音:
  “我薛氏宗族便在其中!当日我和族人去往郁水以南采药,回来时发现,族人皆死,家园尽毁,还被放了火,数十口人连个全尸都没有。我杀了好几头啃食尸体的狼,从它们嘴里抢下几个脑壳,却不知道是谁!”
  “我无路可去,只有入山。”薛宁冷笑两声:“在焦石山、双鹤岭等地被称作山间贼徒的,便是那次朝廷官军烧杀掳掠后逃亡的余孽。我们既然被朝廷所不容,自然就是贼,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可笑的是,当年与州郡兵勾结,在端溪杀人放火,最后掠下一片庄园的人,最后却不见容于下一任的交州刺史张津。他们在此后数年遭到苛待,结果自己也陆陆续续逃亡山中,成了朝廷的弃民。”
  薛宁睨视着杜狗儿,沉声道:“这其中,便有你父亲杜鸦儿!”
  杜狗儿怒骂:“胡说!”
  “你们西源山里,还有几个知道当年旧事的老家伙没死,你去问问便知我说的是真是假。杜鸦儿这条老狗,自从当过军官回来,就喜欢装成正人君子,你们这些小儿辈真相信了?你我双方在山间厮杀十余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你真以为,是我们这些贼寇,看中了你们的那些微薄田产所出吗?笑话!”
  杜狗儿连声叫骂,要不是黄小石揽着他,他就已经扑上去和薛宁拼命了。
  李齐皱了皱眉,叫了几名卫兵近来,把杜狗儿拖到外头。
  这少年惊怒交集,口不择言,被拖开以后竟然痛骂李齐与贼寇勾结,黄小石脸色一变,立即向李齐告罪,追了出去处置。
  李齐对此倒不介意,只觉得,本以为出于某些势力的刻意预谋,其实竟还掺和了旧日恩怨在里头,有些无聊。
  李齐自己也是贼寇出身,对这种乱世中的怨仇,早就见得多了。
  当年淮南豪右联盟在灊山附近聚数万人丁自守,形同割据,难道那么多强横凶悍之辈,一个个都是侠盗、义贼?
  庐江雷氏在其中,算名声稍好些的。可当年雷薄、雷绪在袁术手下为将,屠城掠夺之类伤天害理的事,不知道做了多少。雷氏宗族还豢养安丰樊氏这种刀客家族,专门用来灭除异己。
  想在乱世中挣扎求存,最难的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而绝大多数崛起于乱世的雄豪,几乎人人手上都沾着无辜者的血。
  便是李齐的主君雷远……李齐还记得,少年时的雷远有时浑浑噩噩,有时一惊一乍的情形,那时候的雷远软弱异常,别说杀人,就连见到尸体,都会吃惊。可后来呢?
  李齐是雷远的扈从,知道后来的雷远,其实背地里也较常人心软些,并不时刻都像表现在外界那样果断刚毅。
  但雷远在灊山中一口气屠杀了与他为敌的诸多宗族,那是多少条人命?他领着数万族人翻越灊山南下,为了补充粮秣物资,不断攻陷沿途的村寨,这过程中,又有多少条人命?这么多年来,雷远横行各地,攻城作战,手上又有多少人命?
  乱世中的人命,根本毫无价值。乱世中的怨仇,也都是笑话。如果谁觉得,可以在这乱世中做一个秉持正义的地方官,那大概是读书读傻了的缘故。
  李齐根本不在乎这些。他要的,就只是完成雷远交给他的任务,要一个稳固的、能够自上而下如臂使指的端溪县。
  所以他问道:“薛宁,你的意思是说,你杀人,是出自旧怨?”
  “以校尉的明察,想来能猜到我的想法。之所以杀人,既出于旧怨,也有我自己的私心在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