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733

  “走,我们去看看。”
  “宗主请随我来。”
  两人上马疾驰,穿过还在修建的南门,便看到距离城池三四里的坊市。
  号称坊市,其实分明是个营垒,大概驻扎千余人的规模。营垒中有大量的邸舍仓库,为了防火,建筑材料除了木材以外,也有砖石和夯土之类。
  坊市处在一片台地的边缘,依托地势,外观呈不规则的五边形。墙不高,约莫丈许,因为台地边缘曲折,上方的墙体也随着凹凸,形成许多个墙角,每个墙角上都造了碉楼。
  雷远自己是大行家,一看就知,这是专门留出来用作箭矢覆盖射击的所在。弓箭手站在这墙角上,既能够四向射击,也能够与其它碉楼彼此掩护。这不像是汉家常见的堡垒,也不是原本邓铜的部下习惯的邛笼样式,倒像是自己早年间提起的棱堡……却不知真到了作战的时候,实效如何?
  “这坊市里,日常驻扎精兵三百监管,严防有人闹事。”郭竟解释道:“若真有战事,此地可以进驻千人,作为合浦城外的据点,牵制敌军,与城中守军彼此呼应。另外,这条道路通向珠官驻地,若那边有什么乱子,由此出兵也很快捷。”
  “珠官的驻地离这里还有多远?”
  “不远,约莫十五里。宗主上次来时,是走东面的近道,所以没看到这个坊市。”
  合浦珍珠,是天下皆知的名产。所以雷远在出巡的最初几站,就特地探看过。当时只见数十艘船只飘行于海,数百名采珠人往返于深水和船只,从海里捞出可能结珠的大贝。
  “那个珠官,还可用么?”
  在合浦郡以南的沿海区域,不设县、乡,而以珠官来负责。现任的珠官在此地就职二十多年了,资历很老,也极其谙熟采珠的种种诀窍,所以雷远明知此人背后难免有些不堪,却依旧留他在任上。
  “虽有些圆滑,但还能做事。此前范伯虞来时,与之合作尚属顺畅。”
  “那就好。老郭,最近这几个月,我会加快速度出售种种交州特产,而收拢粮秣和相关物资。珠官这边,你要盯着点,产出的数量要有保障,但也要防着珠官拿我们当幌子去压榨采珠人,生出额外事端。”
  “收拢粮秣?”郭竟敏锐地注意到了关键词。
  他拨马向雷远靠近些,低声问:“宗主,哪里有事要用兵?”
  雷远答道:“最近中原有传闻说,曹操重病不能理事,已经很久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了。”
  骤闻此言,郭竟吃了一惊:“当真?”
  雷远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或许是实,但……也未必。”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对曹操的寿命并没什么印象,只觉得他死得并不早。眼下来说,曹操才六十岁,好像并没到那个年纪。以他的狡诈,焉知没有什么图谋?但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偏偏却又很确实。而消息来源更散布在许都、雒阳乃至邺城等地,可以彼此印证。
  “你还记得宋琬么?”雷远问道。
  “便是那位坑了文聘的仁兄,我自然记得。”
  “前阵子,成都中枢传信来,让庐江雷氏的商队也帮忙打探情形。我让宋琬想办法。他在襄阳,拿了合浦郡本季所出的精品大珠三百颗,贿赂了奋威将军满宠的亲信下属。据那下属所说,满宠有意回朝,致书曹操恳请,随即曹操亲笔回书。那信中提到几句自己的身体,大致是讲,近来老病,渐就衰损,每以药石见救,而恐天下之事未定。”
  “这……”
  “总之,我们提前做些准备吧。”雷远道:“此前孔明来信予我,他的意思是,就算此事为真,要发展到动兵的程度,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其中更有众多纷繁芜杂的考虑。如果消息渐渐明朗,他会建议中枢以召集交州二千石真除实授的名义,让我带着区景等人去成都一趟。连带着荆州那边,也会有人去往成都。”
  他拨马回来,继续道:“待我确知中枢的意图,回来再作军事上的安排。我不在的时候,便由你和元雄两人全权负责交州军务,保持地方平靖,练兵屯粮,做万一的准备。”
第七百六十二章
欢迎
  八月初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暖风拂面。
  按照制度,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也就是人口普查。比民的结果,作为对地方上征收人头税的数据基础,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凭据,另外,也是秋收和秋收后征发徭役修桥补路的前置准备。
  通常来说,每年小比,每三年一次大比。大比的时候要案验阅貌,乃至登记家訾。工作量较小比要大很多。刘季玉治蜀的时候,比民荒疏已久,各地拿出来的户口簿册,甚至有光和年间的。
  光看簿册记载,那真是物阜民丰。可惜实际情形全不相同。哪怕益州号称天府,可各地灾疫不绝,战乱连绵,朝廷横征暴敛,地方兼并如狼。百姓不堪敲骨吸髓,纷纷亡散。
  建安十七年的时候,玄德公在汉中、江陵两地与曹军大战。诸葛亮坐镇成都,梳理后方,为调动益州战争潜力,进行了一次大比。大比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许多簿册上记载数万户的大郡,郡府真实掌控的人丁却不到十分之一;倒是豪门贵胄坐拥良田千顷,徒附万计。
  现在是建安二十年。玄德公入蜀以后的第二次大比,这无论对成都中枢,还是对地方官员们来说,都很重要。只看此时成都南门外长星桥上,行色匆匆往来的吏员,就比平日要多不少。
  吏员们代表中枢出行各地,无不冠冕端庄。一个个着官袍,配长剑,骑乘骏马,于路疾驰。好在道路和桥梁都是新修的,很宽敞。道路中央马匹交错,而道路两旁的寻常百姓们一切照旧。
  成都是天下屈指可数的都会,而自秦代以来,长星桥就是成都城外水陆交通的枢纽,道路由此通往益州各地,水路舟船更能直放万里,抵达江东。故而此地往来旅客、商贾极多。
  还有些城外的农夫十人十数人一队,背负着从山间采集的野菜、马料,往城中的各处官衙运送。对这些普通农人来说,这是耕作以外重要的收入来源,足以使他们的生活稍稍宽裕。
  当他们走累了,就在路边葱茏树荫下歇息。因为禁酒令的缘故,原本的酒肆没了,他们不能沽些烈酒畅饮,然则,用一枚两枚劣钱,换几碗凉汤,再吃几个橘子,吃几个饼,也堪称辛苦劳作途中的享受了。
  因为频繁往返长星桥,他们和守桥的士卒熟识。过去几日,他们会趁着士卒查看路引凭证的时候,招呼两句,请一盏凉汤,互相问问家中情形,问问乡间可有什么传言。
  毕竟从近年四五月开始,成都周边各地的军营的操练和调动,就有些频繁。汉中王固然军纪严明,不过乱世中的百姓对此敏感,难免有些人心惶惶。逮着机会,就想问些端倪。
  但今日里,守桥的士卒却不理会他们凑近乎的表现,隔着老远就喊道:“让开,闪得远些!狗日的,动起来!”
  这种场面,大抵是哪里有高官经过。长星桥左近的百姓们都见得多了,知道这些士卒叫唤得吓人,其实并不会殴打百姓,于是一个个懒懒散散地拍着屁股起身,嘻嘻哈哈往后挪几步。
  须臾之后,一支车骑队伍行来,队伍前头有十来个骑着马的官员。
  为首一人年纪不大,双眼朗朗有神。他策马而行,时不时与身边众人攀谈几句,举止颇显从容。在他身旁,陪着一名甲胄鲜明的将军,有眼利的认得,正是汉中王亲将,统领宿卫的辅军将军陈到。
  有胆大的百姓,问道:“陈将军出面郊迎,不知来的是哪一位高官贵人?”
  有个小军官听到了,笑答道:“不是哪一位,是哪一批!是雷将军和交州的二千石们!”
  雷远是一个月前从交州出发的。
  他举荐的交州二千石们,实守之期尚不满一年。汉中王专门颁令,以远郡劳苦为由,提前使他们转“真”。并请雷远领他们前来成都觐见。
  雷远心知,必定有什么关于曹操的最新信息到了成都,关系极其重大。他不敢耽搁,立即行文各郡,召集二千石们。本以为或许有人推三阻四,却不料包括区景在内的诸人全都响应得很迅速。
  于是他按照此前的计划,领着这几位交州地方的豪杰和随行人等,迤逦往成都来。因为沿途水陆道路贯通的缘故,虽然半道上刻意显示悠闲,故而停留两日,带众人见了见昔日荆州战场,抵达成都倒也不慢。
  通报行程的使者抵达成都后,汉中王为了显示亲厚,特意使陈到出城,到长星桥迎接。
  一行人过了长星桥,雷远问道:“叔至,接着是去馆舍么?”
  “诸位的随员且去馆舍,明日会有正式的欢迎宴会。至于诸位太守……”陈到转向雷远身后的区景、夷廖、钱博、士祗四人:“汉中王很想念续之,也久闻交州英杰之名,盼与诸君佳集。听说诸位今日到此,特意吩咐,请直接往汉中王府相会,以解思慕之情。”
  四人连声谦逊,当下车骑越过江桥入城,军吏领着大队转向馆舍,二千石们则继续向北,绕过几处闾里,抵达汉中王府的东侧门。
  一行人在侧门下马,步行越过几处院落,沿途也没见几个拱卫的戟士、甲士。正盘算着这会儿到了汉中王府的哪里,脚步踏过一处月洞门,便见玄德公穿着便服,革带麻鞋,微笑着降阶相迎。而按剑侍从在后侧的,依然是赵云。
  建安十六年时,玄德公取蜀,以雷远为别部,转战巴郡、江州。到九月头上益州平定,雷远遂领兵折返。算来两人已经有将近四年没见了。
  透过屋檐的阳光洒在刘备的鬓角,似乎白色的发丝比四年前密集了些,但那种老兵所特有的赤诚眼光却一如既往。
  四年前的刘备,虽已雄踞荆南,势力终究还只在割据一方的程度;现在却已是统领荆、益、交三州的王者,势若鲲鹏扶摇,再也无需掩饰包举宇内的志向。雷远不敢怠慢,连忙趋前几步行礼,连带着身后的诸郡太守们也都忙不迭拜倒。
  刚俯下身,却听脚步连响,刘备紧走上前,用力揽住了雷远的臂膀,将他扶起:“哈哈哈,好久不见啊续之!辛苦你了!”
  他上下端详着雷远的面容,满意地道:“脸黑了,胡髭变长了!英锐依旧,却多了几分沉稳!好!好!不愧是我看重的左将军!”
  转过头,他向赵云快活地嚷道:“子龙,你别站着啊。你的佳婿来了!”
  雷远又向赵云施礼。
  刘备如此谈笑晏晏,平易近人,一丁点都没有王者的架子。他连一句话都没顾上与交州诸人去说,可区景等人的紧张情绪却忽然消散,这时候全都笑了起来。
第七百六十三章
决断(上)
  自古以来,欲图大业、成大事者,首先要能得人。
  当日雷远在灊山闲居时,竭力招揽可靠的人才。他有后世的见识,有雷绪次子的身份,可前后花了三四年功夫,到赤壁战后,也不过纠合了郭竟等二十名忠诚部下,一度要凭着二十人去冲曹军的骑队。
  后来他的事业渐起,部众从数十扩充到数万,乃至现在董督一州之地,领数十万军民。但无论身份怎么变化,雷远都格外注意克己下士,保障部属的忠心。
  但在拉拢人心方面,刘备的才能仿佛天授,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便如此刻,待雷远与赵云寒暄几句。回头看时,区景等人面带激动神色,恭谨地向刘备行礼、回话。刘备亲热地与他们一一攀谈。明明是此生第一次见面,明明口音很不相合,有时候要连说带比划,可偏偏就热络得像是老友,一点都没有隔阂。
  区景的性格桀骜,哪怕是面对雷远,也绝不轻易屈居下风,骨子里带着蛮人凶狠习气。可现在,雷远只见刘备握着区景的手说了什么,然后区景居然感动地呜呜哭了起来!
  当下宾主尽欢,而雷远简直目瞪口呆。
  欢会过后,天色渐晚,太守们至馆舍歇息。
  雷远在成都有自家宅院,最初属于刘焉部下的校尉贾龙。因为就在赵云宅邸的南面隔邻,所以日常托给赵云管着。
  荆州诸将入蜀之后,多有在成都周边买取田庄,扩充宾客和徒附规模的。唯独赵云丝毫也不添置家产,身边也始终是原先那些部曲老兄弟,因为遣了赵律跟随着女儿,实际上人数比初时还少了些。至于做杂务的仆婢,更只有玄德公分几次专门赐予的三十余人。
  这些人管着翊军将军府,已经忙不过来。故而雷远的宅子,是王虎带着几个军队里的杂役,隔三岔五过来打理。
  军队中做事情的手段,难免粗糙。
  宅邸正门、正堂几处,倒是打扫得仔细。然则雷远往后堂走了没几步,便被房梁上上吊下来一张蛛网拦路。李贞打算去厢房看看,随手拂开一重帷幄,结果帷幄表面的积灰像大雪那样飘洒下来,令他连打喷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