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33

  就在两人将要交手的时候,他们身侧不远处忽然传出大响,又有两扇栅栏轰然倒地,激起一片烟尘。那是曹军将士们继续以铁钩和长索发力,在第二道栅栏中央打开了一道缺口!
  这个情形立刻吸引了张辽的全部注意力,他毫不在意地撇下了邓铜,顺着暴跳翻卷的汹涌人流,向第二道栅栏之内冲锋。
  随着栅栏倒下,曹军们发出震天的呼喊,而邓铜所部、陈夏所部全都士气大沮。他们终究只是地方豪霸的部曲徒附,终究只是数日里连续遭受攻打而连连退后的败兵,当局面占优甚至平手的时候,他们可以在首领们的激励下奋勇厮杀。但当局面渐渐不利,有些人开始掉头奔逃,甚至互相挤挤挨挨地溃散开去。
  而原本还在第一道和第二道栅栏之间战斗的人,包括邓铜本人在内,很快就像海边的沙砾堆那样,被洪流冲垮、淹没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死,只有少数人或许可以逃到侧面巉岩林立的陡坡间苟延残喘。
第七十四章
孙刘
  “前线战局吗……”
  简雍直率发问,而陈兰也在一旁盯着,辛彬终究绕不过这个问题。
  辛彬很清楚,就在自己与孙刘两家使者谈笑会面的时间里,小郎君雷远正带着千余名的残兵败将在擂鼓尖死战。自己说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时间里,都有战士在牺牲流血。紧迫到无以复加的前线,和如履薄冰般维持局面的大营,两头都使自己焦虑,偏偏这种焦虑,又不能在外人面前露出半点。
  他最终决定如实阐述,只隐瞒有关小将军雷脩的部分:“不满宪和先生,据说尾随而来的曹军大将乃是张辽,我军将士与之苦战,颇有折损。三五日内或者尚能坚持,时日再长,恐怕会很艰难。”
  简雍沉默片刻:“所以,真的要尽快决定了啊。”
  “决定什么?”陈兰立即问。
  “决定撤离的线路啊?”简雍答道:“我来时沿途估算民众们此刻所在的位置……究竟应该往西,还是往南,今日,至迟明日就该决定了吧。否则,数万人迁延顿挫于山中,难道坐等曹军追及吗?”
  简雍的姿态较之于冯熙,明显粗鲁很多,言辞也显得莽撞。辛彬不禁暗想,都说此人出身贫贱,这一身习气,果然真是穷苦黔首那般。
  他正色问道:“那么宪和先生所说的往南如何?往西又如何?”
  “往南自然最是省事,由此往南,直抵松兹,再经松兹至寻阳渡江。寻阳的对岸就是柴桑,吴侯在柴桑设有大营,屯驻精兵,再以水军艨艟扼守大江上下,仿佛金城汤池。各位到了那里,自然就安全无忧了。至于往西的那条路线,就远了些,而且途中需要绕过弋阳等地。虽然可以至江夏……嗯,江夏现有孙将军麾下大将程普驻军……也算个去处,但那里太靠近与曹军的作战前沿了,着实不如柴桑安定。”
  简雍翻起眼看着天,仿佛虚空中挂着一幅舆图,说到兴起,还伸手指指点点,加重语气。
  “南面的柴桑?西面的江夏?”辛彬有几分愕然地问道:“然则……”
  简雍理所应当地继续道:“是啊……哦对了,辛公,我得和你说件事。来此之前,我听到消息说,曹军已经击败了孙将军麾下大将韩当的兵马,近日里将会增兵皖城。到那时,他们便可从东、北两面挟击雷将军的部众了……所以接下去的路程准备怎么走,诸位确要快些决定,一丁点都耽搁不起了。”
  “韩当的军队也败了?这是真的?”陈兰吃了一惊。
  简雍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只不过各位近数日里囿于深山,所以才不知道罢了。韩当是被徐州刺史、威虏将军臧霸领兵击败,折损兵力甚是惨重。后来吴主亲自提兵往攻,这才稳住阵脚,双方正在对峙。”
  早知道吴侯的军队如此不济,当初就不应该答应他们起兵,梅乾这蛊惑人心之辈,活该被杀!怪不得冯熙适才的言语中徒然吹嘘吴侯势力,却并没有半点实际的内容……他们连遭失败,恐怕已经拿不出足够力量支援我们!
  辛彬觉得大事不妙:“这个消息十分重要,多谢宪和先生提醒,我定会尽快报知宗主。”
  他犹豫片刻,又绕回原来的问题:“柴桑、江夏两地的情形我们大概也知道些,宪和先生解说以后,我们就更加清楚了。只是……除了柴桑和江夏以外,夏口又如何呢?”
  “夏口?”简雍露出愕然的样子:“夏口此时尚在我主玄德公的掌控之下,诸位既然意欲投效孙将军,往夏口去作甚?”
  “你不是刘豫州的使者吗?为何这般说话?”
  简雍此言一出,陈兰不禁叫了起来。
  他恼怒地瞪了辛彬一眼,心中怒骂:你这厮号称自己与刘豫州接洽往来数月,早以达成种种默契,刘豫州急切欢迎之心与吴侯一般无二……原来刘豫州的使者全无此意?你过去数月里都在忙什么?
  辛彬也有些慌了手脚。
  陈兰是个武人,不明白这些折冲樽俎的道理,辛彬却是明白的。
  简雍是刘豫州的使者,来都来了,难道会不知道己方有投效的意愿吗?如此作态,显然是对淮南群豪们重视吴侯而轻视刘豫州的想法有所不满。
  毕竟吴侯乃是近邻,双方多年来都有往来,更兼其北上的兵锋直抵合肥,怎么看,都似乎是更加适合于淮南豪右的选择。所以,此前雷绪、辛彬二人在两边下的功夫确有轻重之分。可再怎么说,刘豫州也是雄踞荆南的一方雄主,万万得罪不得。
  他苦笑道:“陈校尉性子直率,宪和先生莫要怪罪。也请您不要开玩笑吓唬我们这些乡野之人。我们此前确实尊奉吴侯号令,但如今穷迫局势之下,同样有投效刘豫州的想法。若非如此,断不至于前后数次遣人求救于刘豫州,更断不敢枉屈先生辛苦跋涉来这深山。”
  简雍看看辛彬,又看看陈兰,眼神有些玩味:“前后数次遣人求救这事,我倒是知道,玄德公也是这么对我说的。不过……咳咳……辛公,那时你只是拿我们作为在孙将军面前讨价还价的借口罢了,何尝真有投效我主的诚意?至于现在,辛公只不过一时被吴军失败的消息吓住了而已,等到缓过神来,大概还是会觉得孙将军更可亲些?”
  辛彬老脸通红:“宪和先生,何必如此。”
  陈兰垂下厚重的眼睑,仿佛坐在这里的只是个泥塑木胎,谁也不知他究竟在想什么。
  半晌之后,简雍叹了口气:“来此之前,吾主特地交代我几句话,请我转告给淮南的各位豪杰。”
  “宪和先生请讲。”
  “吾主有言道:孙刘两家联盟,是为了扫灭凶逆、安定社稷,非图一人、一家、一姓之私利也。因此,虽为两家联盟,然勠力同心,好恶齐之,实如一家。孙将军继父兄余烈,跨有荆、扬,而我只有荆南四郡栖身,这是孙将军领地胜于我;孙将军麾下集众十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而我唯有精兵四万,这是孙将军兵力胜于我。故而,兴复汉室的大业,必定有许多借重孙将军的地方,孙将军得到淮南各位豪杰的投效,实力必将更加强盛,更能与曹贼抗衡。我只会欢欣鼓舞,绝不会因此对各位心怀不满。只盼日后天下重归太平盛世,我等都能建功立业,名书史册。”
  这番言语当真是宽容大度到了极处,漂亮到了极处。辛彬连忙识趣地赞叹:“刘豫州真是仁厚之主,名不虚传。”
  陈兰松了口气,频频以目光投注辛彬,意思是差不多可以告辞了。
  辛彬却端坐不动,皆因这种漂亮话之后跟着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言语。
  果然,简雍轻轻一笑,继续道:“吾主固然宽仁,但我简宪和为人部属,却想额外说几句公道话。论及领地广阔、兵力众多,孙将军确实远在玄德公之上。但玄德公却也有几项远远超迈孙将军的优势,两位不可不查也。”
  “敢请宪和先生讲来。”辛彬连忙道。
  陈兰起身到一半,讪笑两声,再度坐回草席。
  简雍伸出一根手指:“吾主帝室之胄,英才盖世,遂与曹操并争天下,当世之人,皆知吾主为英雄也。孙将军虽也年少英迈,毕竟继承父兄基业。故而,以声威,才能而论,吾主胜过孙将军远矣。”
  陈兰、辛彬一齐点头。哪怕他们这样的山野之人也知道,天下间常以曹刘并称为英雄,至于孙将军,终究在名望上逊色一筹。至于才能……刘豫州这等纵横天下数十年的人物,想来会比孙将军老到些吧。
  简雍伸出第二根手指:“吾主兵众虽少,却精锐善战,麾下关张二将军,皆万人敌也。去年以来,吾主屡败曹军,于博望破夏侯惇,于乌林败曹公,关将军又于当阳败徐晃、乐进、文聘等辈,横绝北道,曹军莫敢当者。而此时孙将军受挫于合肥,周郎受挫于江陵。故而,以兵精而论,吾主胜过孙将军远矣。”
  这倒也不算吹嘘,甚至可称得上持平之论。想到吴侯在合肥城下闻风而逃的表现,想到数万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后果,再想到适才简雍说起,韩当的兵马又被臧霸所败……简雍再怎么贬低吴军,辛彬都觉得有道理。
  简雍伸出第三根手指,略微压低了声音:“吾主宽厚好士,求贤若渴,虽比岁以来,荆楚士人归之如百川归海,而吾主犹设高位虚席以待贤士。至于孙将军……父兄所遗二张、周郎、鲁肃等满布厅堂,尚有江东冠族络绎来投。公等若投孙将军,欲为肱股乎?欲为爪牙乎?欲为走卒乎?故而,以用士而论,吾主胜过孙将军远矣。”
  这番话就更加实在了:刘备虽然在荆南获得立足之地,但麾下文武官员的数量毕竟单薄,可用之人尚少。所以,以辛彬、陈兰等人之才,必有高位相待,这其中或许还会有千金买马骨的宣传需要,淮南豪右们绝无可忧心之处。与之相对的是,孙权的幕府中早已布满了父兄两代的旧臣,这些年又忙于拉拢江东的地方高门。此刻固然能够空口白牙许以好处,可是真到了淮南群豪投入麾下以后,能得多少,只怕大有可疑。
第七十五章
援军
  刘豫州宽仁贤德之名布于四海,哪怕辛彬、陈兰这等山野之人都曾听说。无论是在怎样的传闻里,也无论是对待朋友、对待下属、对待百姓,甚至对待敌人,刘豫州总是一派敦厚风范。纵使面临千难万险,他都从不改变初衷。
  陈兰这种粗猛武人倒也罢了,他压根想不到这些细处。有时候辛彬却怀疑过:如今这等酷烈的时局,如果刘豫州只凭着性格讨人喜欢,究竟怎么做到纵横南北、一次又一次起兵争雄的?不应该的,这样的人在乱世中几乎瞬间就会被出卖、被背叛、被利用、被胁迫……应该根本活不下去才对。
  直到这时候见了简雍,辛彬觉得自己突然有几分明白。刘豫州自然是仁厚无双的君子,只不过在敦厚君子指明的大方向之下,有精明强干的下属为之补阙拾遗甚至推波助澜罢了。而以刘豫州为首的强大势力所能做到的,或许比自己当初想象的要多得多。
  辛彬突然觉得自己的盘膝坐姿实在失礼,他挺直了上身,工整跪坐妥当,向简雍躬身施了一礼:“宪和先生的意思,我已经领会了,必定会将之完完整整禀报给我家宗主。另外,我个人还有一些小小的疑惑之处,想要请教。”
  简雍见辛彬如此庄重,便也端容正坐……可他的腿脚似乎有些不便,一条小腿总是撇在外头,最后不得不伸手将之掰直:“辛公,请讲。”
  “如今曹军大集于淮南,我等无力与之争衡,唯有狐奔鼠窜而已。只是,曹军大将张辽率军追击而来,如今已经深入天柱山中,致数万人众危如累卵。我家小……小将军带领部曲与之鏖战数日,始终难以取胜……当此时局,刘豫州有什么办法能助我们吗?”辛彬恳切地望着简雍。
  这位宪和先生已将投靠孙刘两方的利弊谈得清楚,但如果落到实处,终究绕不过淮南豪右们如今面临的险境。如果无法击退张辽的追兵,所有人都会在天柱山中成为曹军的俘虏,后面的事情也不用再谈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显露无疑:刘豫州有能力保证所有人的安全吗?甚至更进一步,刘豫州有能力保证庐江雷氏的宗族安全吗?
  辛彬觉得心脏咚咚跳动,几乎要从胸中跃出,他害怕自己听到不好的消息。吴侯的援军已经溃败,如果刘豫州再无力支援,他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我道什么难题,原来是这事?”简雍原本绷紧的身躯陡然放松下来,重新化作了疲沓沓的仪态。他将身躯后仰,揉捏着自己的小腿,轻声道:“不必担心,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什么?”陈兰、辛彬一齐吃惊,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援军已经在路上了。”简雍重复了一遍。
  他加重语气道:“无论哪里的百姓,都是汉家子民,玄德公绝不会坐视他们受曹贼屠戮。只要是愿意对抗曹贼的人,都是朋友;朋友有难,玄德公也绝不会袖手旁观。所以,无论各位最终投效于吴侯还是玄德公,我们的援军都会及时赶到,与你们并肩作战,驱逐曹贼。”
  “那么……”辛彬的嘴唇有些哆嗦:“需不需要我们供应沿途粮秣?需不需要向导?宪和先生,这些我立刻就可以安排!另外……另外……”他看看陈兰:“不知援军现在何处?我们还可以加派兵力,以壮声势!”
  简雍看看天色:“应该不需要这些了,援军是吾主身边的精锐,又有大将统领,他们昼夜兼程赶路,行军速度快捷如风。这山里的作战,受地形限制甚多,靠的是兵强将勇、一以当十,所以不必再加派什么兵力。天柱山中的事,有他们就足够解决。至于他们现在的位置……”
  简雍有些玩味地笑笑:“两位请放心,快则今日晚间,慢则明日早晨,援军必至擂鼓尖隘口。”
  “……”辛彬嘴唇动了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忽然感觉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庐江雷氏的力量确实衰弱了,但如果得到刘豫州的兵力直接支持,谁还能撼动它的地位呢?
  他从来没有想到,玄德公竟然会做到这种地步。仅仅与淮南豪右联盟简单接触了数次,就派遣部队长驱数百里,深入到绵延群山之中?他猜不透玄德公何以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更猜不透玄德公何以会有这样的信心……但这样的气魄,真不愧为天下英雄!
  在辛彬等人北方,通向擂鼓尖隘口的山道上,向导满头大汗地瘫坐在地,气喘如牛地道:“走不动了,真走不动了,太累了……”
  一名中年汉子拍拍向导的肩膀,和气地道:“辛苦了,你歇一歇。”
  他注目凝神地向北张望。在北面,隔着一些山头,估计山道上的距离大约二十里左右,应当就是自己此行的目标了,视线被群山遮蔽,看不到什么。隐约地有鼓角之声,还有喊杀声飘来,但随即混杂在山间呼啸而过的风声里面,什么都听不见了。
  “就只要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对吧?”
  “对,对。”向导道:“之后没有岔路了,就这条,一直……一直走下去,今天晚上就能抵达。”
  “好。”中年人返身面向自己的部属们。
  十余名军官按刀带剑,沉默无声地肃立,唯有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