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733


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宁
  雷远拿着书信愣了一愣。
  几名信使已然微笑躬身:“恭喜君侯!”
  新宁侯?
  这不仅是意蕴美好的名号,而且是汉家列侯中最高一级的县侯,还是个有实际封地的县侯。
  这规格,实在够高。汉中王的拳拳厚意,雷远深深感受到了。
  新宁是苍梧郡范围内的一个县,与广信隔郁水相对。
  县中山区甚多,有一些露天的铁矿和采石场。吴巨据有苍梧时,这里被当作与高凉、临允等地士家势力的隔离带,除了一些乌浒人部落以外,少有汉家。
  雷远进驻交州以后,在城池、道路修建上广泛应用石料。新宁作为毗邻广信城的石料采出地,采出石料又可以通过郁水便捷输送到交州各郡,故而受到格外重视。
  雷远统合交州之时,虽以怀柔为主,也不少用霹雳手段,故而两三年间,陆续抓捕、搜罗到了许多散落深山的汉、蛮人丁。其中有一部分,就被雷远安置在此地,初时以军事化的屯田方式管理,所有壮丁半数时间耕作,半数时间轮流采石、开矿。后来逐渐转为正常的乡、里、社三级管理,而由郡府出钱,雇佣壮丁采矿。
  负责矿业生产的,是左将军下属的司金校尉徐说,而负责管理各地军屯和俘虏,并逐渐使之转化为编户齐民的,则是两年前就任州从事的士燮旧部,著名儒生薛综。
  在他们的管理下,新宁县的户口增长很快,又无豪强瓜分,存者皆入版籍。雷远记得,今年的户口当在五千户左右。
  自今以后,新宁县中的三千家民户的赋税所出,便成了雷远的。
  雷远素来公私分明,把宗族的收入、自家的收入分得很清楚,故而虽然庐江雷氏领民数万,本人生活上并不宽裕。这下有了三千户的食邑,他顿时便财务自由了。
  当然,对雷远来说,这又不只是钱的问题。
  只凭这个新宁侯的爵位,他在汉中王政权中约莫仅次于关羽,可以说代表了汉中王的极度信任和赞赏。从此以后,如彭羕之流想动摇雷远的权柄,那简直形如不知死活了。
  雷远立即又问:“侥幸薄有微功,而得大王厚待,着实愧不敢当。却不知关将军……”
  军使满面红光地挺起胸膛,朗声答道:“我家将军仍为汉寿亭侯,以汉寿县为食邑。”
  听到军使说前半句,雷远略微吃惊,待到后半句出口,他笑着连声道:“正该如此,实至名归!”
  玄德公进位汉中王时,对部下皆有升赏,其中封侯者十余人。雷远此前便赶在那一波,得授都亭侯的爵位。与此同时,关羽的爵位却并不调整,皆因关羽的汉寿亭侯乃汉家朝廷所封,较之其余诸人私相授受的爵位,格外彰显尊荣。
  此番荆州之战,从初时猝不及防的极危险局面,一路厮杀到现在兵逼柴桑,几乎扼住江东的咽喉,若论功大,莫过于关羽、雷远。
  雷远是领数万部曲远来投奔的大势力首领,故而汉中王一向优容,遂有新宁侯之封。而关羽的汉寿亭侯名号虽不动,实际上却授予武陵郡的汉寿县为食邑,名为亭侯,实为县侯。
  汉寿县旧日曾为荆州治所,又通沅水,百业繁盛,非寻常小县可比。关羽具体的食户数,必定会超过雷远的三千户,牢牢占据着汉中王麾下首席重将的地位。
  雷远与军使对答几句,周边随行的扈从等人,已大致知道情形,这时候也都纷纷贺喜。众人俱道,既然关君侯有请,那雷君侯还是赶紧去江陵,正式接受封拜吧!
  雷远先折返下雉,给诸将定下各自的防区,做好各种应变安排,这才往江陵去。
  因为鄂县以西的大江航道已经全数纳入控制,雷远直接在富口登船,在夏口入汉水,再折入夏水直达江陵。
  当他抵达江陵城下时,可见大队东吴降众自纪南城方向来,往江津港以东的俘虏营区去。
  降军两手空空,保持着什伍编制,沉默着蜿蜒前进。
  有一队骑兵在道路旁的原野上往来奔驰,时不时下达指令,催促某部降军加快速度。当他们看到雷远等人时,便从远处赶来。待到稍近处,雷远认出了为首之人便是马玉。
  两人在路边闲聊几句。
  而降众依旧前行,并不因为少了督促而松散些。
  偶尔有些人认出了身着便服的雷远。他们稍稍驻足,想要再看清楚这个在江陵城中硬生生扳回局面的江东死敌,然而立刻就被同伴牵拉着,继续前进,绝不回顾。
  见雷远注意到了这一点,马玉解释道:“和议既然达成。两军便不在作战状态,这些降众抵达营地以后,陆续都会被发还江东……这时候没什么可闹腾的,愈是服从,愈能及早回乡。”
  雷远对和议的内容着实很有兴趣,他与马玉再谈说几句,便往城中前将军府。
  见了关羽,雷远先恭贺县侯之封,又赞了一遍关羽的功勋。
  这一战中,关羽从宜城火速折返,以少量兵力阵斩贺齐、俘虏董袭、摧破江东五校精兵、迫得孙权弃众逃亡,江东人心就此一蹶不振……其赫赫军威自可以被视为大胜的关键。但关羽老于行伍,当然知道若非雷远,只怕自家结局很是不妙,故而雷远恭贺的时候,他捋着长须,矜持地谦逊了几句。
  雷远接着问和议情形。关羽便亲自带了雷远,转往荆州牧府,去见诸葛亮。
  诸葛亮在府邸的一处偏厅办公。据说此地既是玄德公初入江陵时,诸葛亮、潘濬、廖立三人合并处置公务的场所,也是数月前诸葛亮用来安置潘濬,最后使他自尽的场所。
  这时候偏厅里重新张挂了各种卷宗、舆图,似乎诸葛亮并不介意厅堂里死过人。
  因为天气燥热,诸葛亮站在几副舆图下方,走来走去看着,手里的羽扇时不时轻摇。在诸葛亮身旁又有一名身材壮硕高大、须髯丰沛的中年官员,他偶尔指着舆图与诸葛亮对答几句,然后把从盛了凉水的木盆里取出布巾擦脸降温。
  早有侍从通报关羽和雷远来到。
  诸葛亮和那中年官员一起回头,都道:“云长公和续之将军来得正好。”
  雷远认出了,中年官员乃是黄权。此君原是刘季玉部下的益州主簿,后来投效汉中王,历任偏将军、护军等职,曾随同掌军中郎将董和、大司马西曹掾刘巴同来江陵,迎孙夫人入蜀,据说兼资文武,是极受汉中王倚重并亲近之臣。
  两人见过,诸葛亮笑道:“黄公衡便是携来王命封赐诸将之人。他等了续之好几日,总算等向续之当面贺喜了。”
  雷远笑着向黄权施礼致谢,黄权闪身避让,连道不敢当。
  四人各自寒暄几句,诸葛亮又道:“不过,我知道续之不会着急,咱们还是先谈正事。”
  雷远也笑:“本就是为正事来见军师。”
  这时黄权另外取了一副最大的舆图,将之挂在墙上,缓缓拉开。
  这舆图足有两丈许宽阔,由几副绢帛拼接而成。在舆图上,数以千百计的线条和方形圆形的标识,囊括了天下九州无数山川河流、城镇要隘,又以不同色泽标识各家的领地范围,乍一看去,只觉密密麻麻,令人头晕目眩。
  好在在场四人都是见惯了舆图的,并不迟疑。
  诸葛亮往图上比划着,言简意赅地道:“因为关中之战耗竭益州粮秣物资的缘故,荆州、交州这里,没法得到中枢更多支持。况且再打下去,若曹氏真与孙氏合流,反而不美。故而,我已代表汉中王,与江东达成和议。有赖云长公和续之的军威,江东日暮途穷,只求停战;故而,我方与孙氏的疆界得以继续东移,划在这里!”
  他倒转过羽扇,用扇柄在舆图上划过,然后轻轻敲打两下:“赣水沿线!”
  雷远有些惊讶地注目诸葛亮,又看关羽、黄权两人,问道:“赣水沿线?那就是说,豫章、庐陵和鄱阳郡也是我们的了?”
  关羽展颜一笑:“续之还真是心急。”
  黄权也笑道:“吴侯这一场输得如此彻底,总得多给一些,才能显出求和的诚意。不过,根据和议的结果,这三郡当中,豫章、庐陵两郡属我方,而鄱阳仍属孙氏。续之将军请看……”
第八百八十六章
未来
  黄权站到雷远身边,解释道:“此时江东人心动荡,孙氏窘迫,西线连败于我军,在北线还丢弃了江北的庐江、九江、广陵郡领地,据说只留下了一个濡须坞岌岌可危。而我方在关中战事以后,急需重整建制、补充兵力,暂时无力在吴会与曹军争衡,故而,就得保障孙氏政权的存在;或者说,让吴侯和他的部下们,认为自身仍具存在的实力。”
  雷远颔首:“江东的实力,无非水军。”
  “正是。”黄权一拍手:“孙氏赖以对抗曹氏和我们的,惟有水军,而其水军的重要驻扎营地,在鄱阳、彭蠡一带的湖泽区域。故而,我们有意在谈判中稍作退让,将彭蠡以东的彭泽县置入鄱阳郡,把整个鄱阳郡留给孙权。有了这里,江东水军便能维持,而江东也能据水为势,继续坚持下去,站在我们和曹氏之间。”
  雷远站到舆图前仔细观看。
  代表汉中王领地的赭红底色,已然西极巴蜀,东抵淮汉,占据了图上极大一块,足堪与北方曹氏政权相比。
  而孙氏政权的力量则蜷缩到扬州东部的吴、会稽、丹阳和建安郡,再加上孙氏自己从豫章郡东北部分出的鄱阳郡。端看领地的面积,与僻处舆图西北角的假凉公马超、舆图东北角的辽东公孙氏大致相似。
  数年前还是天下鼎足之一,如今却因一战而沦落到这种地步,饶是雷远也难免唏嘘。
  他沉吟片刻,又问:“饶是如此,此番扩张的领地人民,也不在少数。只在这图上粗略看来,便涉及五郡四十余县,几乎占了江东极盛时的半数领地、三成户口。却不知,中枢打算如何管控?”
  这个问题十分关键。
  玄德公进位汉中王的时候,领地为益州、荆州和交州。
  其中益州是唯一一个完整掌控的大州,兼之沃野千里、户口百万,故而玄德公将中枢设在益州,意图因此天府而成大业。与益州相比,荆州用武之地,交州僻居南海,故而两地各以重将镇守,两员重将守望相助,这便足够。
  然而,在与江东达成和议以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
  交州新增的四县本来就是南海郡辖地,这还好办。而荆州以东,此番一口气囊括江夏郡大部、长沙郡北部由孙氏所设的汉昌郡全部、蔪春郡全部、豫章郡全部、庐陵郡全部;这五个郡的地盘合计,几乎比中原的一州更大些。而且许多地方都襟山带水,有锁钥之用、形胜之势。
  雷远身在苍梧广信,一旦这些领地有事,断然不相赴及;而关羽身在江陵,既要面对北方曹军,又要兼顾沿江千里,其实也不可能很快反应。
  如果军事上的权责没有及时变动,政治上的治理也就没有倚仗,这一大片领地将会始终处在动荡之中,成为汉中王政权的薄弱环节。
  于情于理,新设一个架构来专门管辖,再派遣关羽、雷远这般重将董督军事,势在必行。
  玄德公素来喜欢新设职位、军号,新设一个州,对他来说大概并不为难。但重将和重兵的调整,则关系到整个汉中王政权的军事重心,关系到从中枢到地方千丝万缕的变动,不是那么容易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够资格董督军事的重将,在汉中王麾下,无非四方和翊军将军。前将军、左将军已经分领荆州和交州,而且都已经深耕数年,部属、部曲、宗族、故吏遍布地方,不便贸然调动。
  但要从中枢调动重将,同样困难。
  右将军张飞所部虽在关中受挫,但仍然是面对关中方向的唯一一支大规模野战集团,不能动;后将军黄忠所部,乃是整个政权最重要的预备队,还负责全军各部的轮训整编,不能动。
  至于翊军将军赵云,他实际掌控着汉中王的中军,同时又与护军将军法正共同执掌右、中、后三军的基层军官选拔擢升。所以,赵云也不能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