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733

  但他是曹操,皇帝又能如何?他甚至不敢板起脸,更没有胆量斥责。
  “当年我到雒阳迎奉陛下的时候,陛下才十六岁。如今陛下年近四旬,我又怎么能不老呢?”曹操呵呵笑道:“何况,这二十年来,我东征西讨,风霜频年,虽未诛除刘备等逆贼、一统天下,却为汉室恢复了中原、河北,终究不似陛下在宫中垂拱南面的清闲自在呀。”
  刘协颔首道:“魏王说得是。”
  过了会儿,他感慨地道:“我闻圣王以五刑纠万民,舜诛四凶而天下服。如今的魏王,有五刑之威,亦有诛四凶之功绩,天下万民服膺,朕是知道的。可惜,朕以庸弱之才而得帝位,数十年来,竟没有能帮助魏王一丝一毫。”
  “陛下过谦了。若无陛下在许都主持,我又哪里能够安心的东征西讨呢?”曹操哑然失笑:“何况,老臣此来许都,便是为了寻求陛下的帮助。”
  “哦?”刘协挺身坐正:“魏王请讲。但有所请,必无不从。”
  “天下陵夷至今,已数十年了。祸乱之奸逆,如董卓、李傕、袁绍、吕布、袁术等等,都已败亡。唯独那刘备,几度折而不挠,渐成大患。陛下还记得刘备吧?”
  “当然记得。我还听说,如今刘备得荆州、益州、交州和扬州之半,拥众数十万,几有与中原抗衡之势。”
  “那倒也不至于。”曹操摇了摇头:“此前他领兵数万进入关中,便遭我迎头痛击,军溃而败,可见其实力终究有限;只是乘间阻远、依托险塞以规抗中国,一时间颇难剿绝罢了。”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刘协想了想,问道:“那,魏王需要我做什么呢?”
  “不瞒陛下。我毕竟年迈了,也不知还能劳碌多久。而世子曹丕虽有些文武才能,却未必能与刘备相比。刘备这厮又动辄说什么讨曹兴汉,引得朝廷上下人心危怖,不知何所去就,这就迫得我呀……唉!”曹操叹了口气:“这就迫得我抓紧时间,尽快消除朝廷内外的祸患。陛下,你得帮我。”
  “却不知,魏王打算怎么消除祸患?”
  曹操轻松地道:“办法很简单。我已经遣人在南阳设坛,准备一应所需,请陛下不要嫌弃,这就随我领兵南阳、襄阳一带巡视。巡视地方之后,你我便在汉室帝乡升坛禅让,明示天下以朝代兴替。”
  终于来了。
  果然来了。
  刘协沉默以对。
  他的手在抖,脸色慢慢地变白,浑身上下的冷汗则不断地冒出来。
  而曹操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的时间有点太长了,以至于曹操几乎想打个盹。
  过了许久,刘协轻声问道:“这样做,魏王眼中的祸患就会消除么?”
  “刘玄德到处吹嘘自己忠于汉室,天下间的愚民多有遭他蒙蔽的,以为他是汉室的希望和救星。他也靠这面旗帜,招揽、拉拢了许多人为其所用。但这一来,一旦知道我要在襄阳登坛受禅,他就必须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否则,他又怎么维持他的忠臣表象、从而维持他的大义呢?”
  到了曹操现在的地位,已难得向他人说这么多来解释。但皇帝毕竟是皇帝,曹操难得地没有急躁,细细解说。
  “所以,刘备非得兴大军北上,和我狠狠打一仗才行。这一仗,我以逸待劳,做足准备,必取全胜。就算不能宰了他,至少也要打掉他几员重将、几万精兵,打断他的筋骨!让他十年二十年里,都不敢觊觎中原!”
  刘协颔首道:“原来如此。”
  曹操急促地喘了几口气,低沉地笑道:“不止如此。”
  “魏王请继续说。”
  “前些日子,我打着关中方向军务所需的旗号,几番调动了邺城和许都周边兵力出外。故而,此刻颍川周边的兵力颇显空虚。我想,许都城里的有心人,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与陛下一同前往南阳的消息传出去以后,一定会有许多陛下的忠臣志士跳出来,想要藉着这个机会袭杀我曹孟德,夺回陛下。”
  说到这里,曹操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愉快地笑道:“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在我掌控之下,各路大军其实也并未全部调走,仍在周边枕戈待旦……”
  他没有注意刘协愈发惨白的脸色,自顾说道:“他们闹不出什么花样的。这一次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彼辈若能迷途知返,还可以为魏室开基建业之臣;否则,便尽数追随汉室列祖列宗于地下去吧,没有第三条路好走!”
  说到这里,他转向刘协,和气地重复道:“陛下,你得帮我。”
  刘协有点想哭,然后又笑了起来。
第九百零三章
嬗替
  这数年来,襄阳作为军镇的防御体系愈来愈严密。
  荆州方面要打探曹氏中军精锐的动向,需要派遣相当的精干部属,沿途伪装成各种身份,潜过各处要隘守备,才能联络到北面的接应的人手,然后还要藉着商旅或逃民的掩护,才能安然折返。
  每年曹氏游弋在襄阳宜城一线的小股巡逻哨骑,都会上报杀死或捕捉到荆州密探的功绩。虽然其中杀良冒功居多,但也确实有些真的是荆州侦谍。
  这就导致荆州方面对北方军伍调动的情况,很难获得完整的信息。此前关羽和雷远对北方传来的只言片语反复猜测,其实是隔三岔五都会发生的常事。
  然而在五月前后,有个消息从中原方向冲破了层层阻碍,山呼海啸般的传到。无论商旅、还是生活在两家边境的屯垦百姓,人人口口相传,个个惊讶万分。
  这消息实在过于惊人,江陵方面负责情报汇总的主簿廖化得到前线驻扎军官飞骑禀报以后,专门派人查问核实,这才匆匆赶到前将军府。而这时,与荆州军府关系密切的商贾如宋琬等人,依托自身隐蔽商路发来的消息,也放到了关羽案头。
  消息在传扬的过程中,还衍生出好几个堪称惊悚的版本。不过,这一次北方本无刻意隐瞒的意思,而许都朝廷又大概是天下最难隐藏秘密的地方,拿多个渠道发来的信息归并对比,并不需要多么麻烦,就能推测出真实情形了。
  “这消息,雷将军知道了么?”关羽问道。
  “已派人送出副本。另外,宋琬那些人,估计同时也会急递文书到岑坪去。”
  关羽点了点头。
  廖化问道:“要请雷将军尽快回来么?”
  关羽将文书一掷,没好气地道;“出了这样的事,续之还能坐得住?我们谈话的时候,他大概已经往回赶啦!”
  嚷了一句,他把文书拿回来,重新再看一遍。
  “我素知曹孟德行事大胆无忌,但没想到,他竟然大胆到这样的程度……这,这……”关羽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过了会儿,他又把文书掷下,沉声道:“这是大逆,是要遗臭万年的!”
  坐在一旁批阅文件的长史杨仪起身捡起文书看了看。
  “君侯,到了曹操这样的身份,若不能更进一步,总是要遗臭万年的。”
  关羽愣了愣神,长叹道:“威公,你说的很对。只是……”
  四百年汉室绵延,权倾天下、将皇帝置于掌中的重臣不止一个。他们当中,可有任何人得到好下场的?那些身死族灭之人,日后在史书上会得到怎么样的评价,根本不用猜测。
  对曹操来说,从他迎接天子都许的那一天起,他能走的路就只有一条了。
  在这乱世中,汉家权威已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曹操另起炉灶的决心,也早就昭然若揭。可关羽实在没有料到,曹操居然会拿出这么激烈的手段!
  这样做,等若是曹操向着天下人,主动撕开自己数十年的伪装。他肆无忌惮,连最后那一张遮羞布都不要了!
  尧舜之事,哪里是轻而易举能办成的?
  此前这些年,曹操从司空到丞相,从丞相到魏公,从魏公到魏王,其自身地位的提升,总是与他军政势力的扩张保持同步,而每一次地位提升的同时,都会伴随着反复的进退、小心的试探,伴随着对整个政权内部诸多细节的梳理和调整。
  他看似飞扬跋扈,其实每一个决策都踏在当时环境所能接受的边缘,其中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
  对此,早年间的关羽是不明白的。
  直到这些年,玄德公从左将军到大司马,从大司马到汉中王,也同样这么一步步地向上攀登,一步步地走向关羽此前从没有想过的道路。关羽在这个过程中想了很多,想的愈多,他愈能理解玄德公的大志,同时也愈能理解曹公的难处。
  可是,眼下这样的操作,实在让关羽无法接受。
  这太激进了,也与全天下人能接受的礼制和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这样一来,原本装聋作哑之人不得不表明立场,原本隐藏的矛盾被明晃晃地放到表面,原本的暗潮汹涌,瞬间就会变成惊涛骇浪。
  别的不提,只这份文书上就记载了一桩惨事:
  曹操挟持皇帝,当夜驻于许都城外的军营,而数日之后,便有许都的公卿、名士、汉家旧臣上百人召集宗族、子弟、学生等,意图冲击军营,解救皇帝。
  而曹操立即遣骁骑将军曹彰带人,将他们全部拿获,并关押到了许都城内一处宅邸。
  当夜,这座宅邸忽然起火,而曹军不仅不救火,反而列阵在外围空地,凡有逃出大火的人,都用乱箭、长枪放倒。据说,烈火燃烧了大半晚,楼阁倒塌、伤者惨呼之声阖城皆闻,次日清晨收拾火场,无数焦尸遍布各处,见者无不嚎啕落泪。
  这样的事,必定会被记载到史书上,必定会使曹公千载以后犹遭唾骂。
  以曹公之明智,为什么不稍稍规避?为什么非要做到这么绝?
  是什么使得当年那个豪气绝伦的枭雄,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不管不顾的暴君?
  关羽觉得,雷远的猜测应该没错。
  曹公已经六十五了,他已经感受到了去日无多。
  偏偏汉中王政权的强盛一日胜于一日,由此,天下间讨曹兴汉的声势,也随时可能大振。曹公没有太多时间来慢慢应付,也没有太多时间来慢慢整合人心了。他只能加快动作,趁着自己尚在,把自己数十年来积攒的威望发挥到极处,快刀斩乱麻。
  他强行推动代汉的过程,就是逼迫所有人站队的过程。
  不想死于屠刀的,就得一个个都站出来摇旗呐喊,坐实自己汉家逆贼的身份。等到所有人手上拿了魏室的好处,所有人手上沾了汉家臣子的血,大家就成了同谋。想必大家都不想吐出好处,也不想面对汉中王的追究,那就老老实实地为魏室效力,与汉中王斗下去。
  这个过程里难免波折,曹操不希望有人来打扰。所以他策动了马超南下,又在境内不断调动兵马往来,使得荆州方面疑虑而不敢妄动。
  待到这个消息传到荆州,他已经把该干的都干完了,该整肃的人心都整肃了,该杀的、不该杀的人,也差不多都杀尽了。此时从许都到邺城,无数文武齐心协力,就等着南阳的代汉仪式。
  关羽不通经学,不知道一个正经的嬗替仪式应该是什么样子。想必曹操在南阳安排出来的,是个挺仓促的场面。
  但曹操又何必在乎呢?他走到现在,靠的是兵强将勇、战无不胜。只要数十万大军在手,只要这一趟能够引得汉中王的大军北上然后一举击破,那今后的礼法制度,就该轮到魏室来定了,还有什么话说不圆,有什么仪礼要求不能解释呢。
  倒也痛快。
  不愧是曹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