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733

  郭祖是曹军中资深的校尉。此人原本是泰山一带的海贼,后被太守吕虔召抚,遂从征伐。此番曹军南下,郭祖所部两千人驻扎在宜城和鄀县之间,负责监控汉水和夷水的水口,严防荆州方向的探子偷越。结果他自己的营司马反倒被探子所擒,实在有些可笑。
  营司马的职位不低了,因为是校尉的重要辅佐官,自上传达的军令必定要完整发到这个层级。抓了此人,问出曹军的动向便不为难。
  听黄小石这般说,部下们也都眉开眼笑。
  一行人回到自家营地里,医官等待已久,连忙上来包扎救助。
  他们是前日晚间出发的,出发时共有二十余人。半路上撞见曹军哨骑,折损半数,偷入曹军营地再折返,又折损数人。此刻众人看似轻松,其实精神和身体都已经疲惫不堪,兼且个个带伤。
  有几名士卒回到营里就开始摇摇晃晃,然后摊倒在地,任凭辅兵们忙碌着替他们除去戎服,清洗伤口。
  黄小石光着膀子,箕坐在一张马鞍上,背后的医官正从他右肩起出一枚入肉极深的箭簇,顺手拍了几团黑黑的糊状草药,封住他周身多处创口。
  这样的伤势,对黄小石来说全不必在乎。当年在江淮时,郭竟所部遭到曹彰率虎豹骑突击,全军崩溃。黄小石又惊又怕,一度被吓得大哭。但此后多年,他从小卒一路被提拔到曲长,在荆州和交州参与过许多次战斗,已经被锤炼成了真正的武人。
  他叫嚷着,把或坐或躺的几名同伴聚集到面前,然后把手里的布袋打开,让部下们看贺松将军赏赐的钱币,立即引起了周边一整圈将士的赞叹。
  “先留一半出来,那是给老葛他们的抚恤。”黄小石把钱币一枚枚看过,将一批品相较好的单独分开,其余的均分给五名随他同返的将士。
  最后留下两枚益州所出的直百大钱。
  罗柯看看这两枚金灿灿的大钱,再看看黄小石。
  黄小石冲他笑了笑,罗柯便往营里大喊:“罗阿惮宁!罗阿惮宁!”
  有人远远应道:“在!”
  片刻后,从帐后转出一名高大的越人战士。此人光头纹面,相貌甚是丑陋可怖,两耳都挂着镶金象牙耳环,腰间悬着一柄剑、一柄手斧。
  这个名叫罗阿惮宁之人,也是黄小石在交州招募的蛮夷部下之一,与罗柯不同的是,罗阿惮宁不仅是越人中的勇士,还是廉水部的酋长之子,自领部族兵二百人。他在响应了交州军府征召之后,从二百人里择出五十精锐,成了黄小石的得力部下。
  此番出兵北上之前,罗阿惮宁看中了高凉郡中一名汉家郡吏的女儿,所以一直在努力积攒钱财,以备提亲。黄小石知道他的心思,每次得到像样的大钱,都专门为他留着。
  拿到这两枚大钱,罗阿惮宁嘿嘿笑了笑,向黄小石郑重地行了一礼。黄小石拍了拍他的臂膀,让将士们各自忙着。
  昨晚一场雨,波及了广大范围。黄小石本人不在,将士们收拾物资营帐、填埋水坑之类的事情做得就不积极,营里乱哄哄的不像样子。这会儿眼看曲长来了,他们才一个个大干起来。黄小石看在眼里,也不说破。
  三年前交州军与江东作战,动员的兵力虽众,但战斗的激烈程度严格来说,并不算高。再往前推数年,在益州、在江淮乃至入交州的作战,有激烈的时候,但动员的兵力又相对较少。
  另外,距离淮南豪右联盟翻越灊山抵达荆州,已经十年了。作为交州军骨干的淮南将士,这些年里陆陆续续退伍了很多,这也是黄小石能从士卒一路升迁道曲长的原因。
  新卒们或为荆、交两州的汉人良家子,或为荆蛮或南蛮、百越之民。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能否与当年血战余生的精锐老卒相提并论,黄小石还没什么把握,至少,这时候没必要苛求。
  虽然将士们始终都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和高水平的装备配给,但接下去面临的将是真正的大战。在战前,让将士们见一见曹军的血,紧一紧自家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由此造成的人员损失,那简直微不足道,如果黄小石会将之放在心上,他也当不了曲长。
  好在将士们的斗志都很旺盛。毕竟过去数年间,武人在交州得到了极优厚的待遇。每一名士卒都期待着通过战斗立功,进而获得田地和高出众人的身份,如果能像黄小石这样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曲长,那可就更妙了。
  待到医官替黄小石拾掇完了,他起身披上干净戎服。
  立即又有好些士卒围了过来:“曲长,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我去!我去!”
  在黄小石分配赏赐的时候,贺松立即审讯了他们抓回来的那名营司马,而审讯出的结果,又被飞骑送往当阳。
  此前张郃曾率军攻破章乡,并在那里击败了关羽部将赵累的部队。
  关羽立即拔营前出,亲自进抵到章乡以南三十里的当阳县城,前锋直接越过长坂。而曹军在章乡、夹石一带便无法立足,被迫北返。
  这几日里,曹刘两军彼此不断试探,各自派遣精干人手潜伏、抓捕、侦查。不止各路将校的下属,关羽本部的骑兵斥候也分成三班轮番出动,在超过百里的范围内作反复的巡弋,并捕捉机会向北渗透。
  短短数日内,两军之间小规模、小范围的剧烈冲突爆发了不下百回。双方都有不小的折损,也都有相当地位的军官被俘虏。
  从俘虏们的口中,江陵方面渐渐获知了襄阳曹军的大体布置,而今日抓到的这个营司马,带来了目前为止最清晰的情报。
  “浮城?浮桥?发石机?”关羽喃喃自语。
第九百二十六章
平衡
  关平、赵累等人不敢打扰关羽,只静静地站着,等他思考的结果。
  关羽负手踱步,走了两圈,令道:“取舆图来。”
  扈从取来舆图,铺在关羽身前一处大石块上。
  关羽俯身看看。
  “浮城和浮桥,都不是什么新东西。曹军在围困江陵的时候就摆过,另外听说,在合肥的逍遥津、居巢两岸、皖口沿线也有布置。乐进据守襄阳多年,在襄、樊之间本就布置了浮桥,此番大概在前期勘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增修……我估计,曹军或者在襄阳、樊城之间的江面布设浮桥,使两城直接相连;或者将之放在襄阳以西的万山曲隈,经解佩渚连到樊城以西。再没有第三处。”
  说了这些,他捋了捋胡须:“续之以为如何?诸位觉得是否如此?”
  稍稍站在侧方的雷远和诸将都道:“君侯所说极是。”
  关羽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至于发石机……”
  他向杨仪一伸手。
  杨仪立即奉上随时汇总的文报。
  关羽瞥了眼,将之拿在手里抖一抖:“从前日起,我们抓到的俘虏就招供说,曹公为我们准备了独特的手段。直到今日抓了个营司马才晓得,原来……竟是发石机?”
  他皱起眉头,看看身后诸将:“发石机能做什么?那东西,不是攻城所用么?”
  杨仪轻咳一声:“启禀君侯,这呈报上说,曹军意图在汉水水畔的高处兴修营地,用大量投石来阻遏我方水军的调动。”
  关羽抓起文报再看看,终于找到了那个段落。
  他冷哼一声,将文报丢回杨仪手里:“再多遣人手,仔细查探!”
  “遵命!”
  想了想,关羽转而再看舆图。
  雷远徐徐道:“汉水如此广阔,想靠投石来打击军船,乍看有些荒唐。除非……”
  “除非什么?”
  雷远细细看着舆图。他从来没去过襄阳,看了半晌,到底不得其法,于是退开半步,转头看看身后诸将。
  习珍立即出列。
  襄阳习氏是久居本地数百年的大族,至今襄阳城南凤凰山麓,尚有襄阳侯习郁所建的园林留存。荆州武将之中,有资格参加这场临时的军议,又熟悉襄阳地形的,自然非习珍莫属。
  习珍向关羽躬身为礼,探手往图上一指。
  “关君侯,雷将军,请看此这一带。”习珍朗声道:“此地西为岘山,东为鹿门山的余脉,两山夹峙为一个峡谷地带。汉水在其间蜿蜒,上游又有鱼梁洲、南白沙、东白沙等诸多沙洲。那都是纵逢大水也不会被淹没的大洲,常年逼扼航道……在这一带,我方水军大舰能通行的航道宽度甚是有限,顺逆往来的调度也颇不便。”
  “你觉得,曹军会在这一带动手?”关羽问道。
  习珍答道:“可能在鹿门山一带,更可能在上游的连绵沙洲之间。”
  关羽沉吟不语。
  过了会儿,雷远道:“荆州水军若要攻打襄、樊之间的浮城、浮桥,恐怕还得往西深入吧?”
  习珍答道:“正是。正因为我们的水军要往襄阳、樊城之间或者解佩渚一带作战,故而,必定得在鱼梁洲、南白沙、东白沙之间设立水军营地,以免反复通过南面狭窄航道,也避免舟船水夫上下游长途奔波。而鱼梁洲附近能够设置水军营地所在,此前咱们早就勘测完毕了,无非这里、这里和这里。”
  杨仪反应很快,立刻换上来一副襄阳周边水道的示意图。
  关羽眯着眼睛看了半晌:“这几处,若遭曹军发石袭击,倒确实有些麻烦。”
  三年前江东水军群集在江津港,结果被关羽以火船袭击以致大乱。这一段汉水洲渚间的航道,较之于江津港也宽阔不了多少,水军夜间停泊之际,万一遭袭,其后果恐怕也仿佛当日吴军。关羽颇擅水战,在这上头,并不会疏忽大意。
  这舆图上的字有点小,关羽个子又高,站着看不清楚。于是他蹲到图前,慢慢揣摩。
  “若水军驻在宜城周边,每日逆流上溯作战的话,极耗费体力,而且来回都会遭到投石的威胁;若将一部前出到鱼梁洲附近,夜间系泊的时候,投石的威胁更大?”
  关羽的目光打着圈地扫视汉水两岸:“伯玉!”
  “在!”
  “依你看来,这附近,哪里适合摆放投石车?”
  习珍慌忙蹲在关羽身边,为他指点汉水两岸多处:“那得看曹军的发石车能投出多远,威力如何;另外,看得看今年江汉涨水情况如何。若水势与往年仿佛,而发石车的射程以三百步计算的话,这里,这里,这里,都是可以的,若以四五百步计……君侯,那可摆放的范围太广、位置太多,我实在无法推测了……还是得遣人去实地,觑他一觑。”
  关羽微微点头。
  这些年来,他和乐进反复拉锯作战,彼此的用兵套路都已出尽。曹军这边,对荆州军趁着水势北上,以舟师横行汉水,阻断荆襄联系的做法也已经熟悉到无以复加。
  便如此刻,曹军有庞大兵力,再有周全准备,果然便使荆州水军的行动受到阻遏。
  杨仪看看关羽的神色,问道:“谨慎起见,不妨等一等,待局势分明,再行进军?”
  “用兵自然须得谨慎,但不能等。”关羽皱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