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733

  邓范继续砍着,好几次因为用力过猛,他自己几乎失足,滚落到旁边激流中去。
  而邓范的护兵们站在稍后方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去劝说,也不敢上去护持住自家的校尉。
  距离稍远处,姜离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到处奔走,忙着填堵堤坝缺口,也已经一夜没睡了,眼里满是血丝,走路都有些打晃。看着邓范如此失态,他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
  身边有个都伯模样的中年人匆匆奔来,脸色惶急地低声禀报:“校尉,咱们拆了半边营地的栅栏,临时捆扎了一些木筏。实在不行,请各位将校先上木筏,以防万一。”
  姜离抬手一巴掌扇在他的脸上,将这都伯打得趔趄倒地。
  “木筏能顶什么用?我们这里有四千人!还有民夫和俘虏一千多!”姜离咆哮道:“为今之计,只有保住堰堤!这水势不会延续很久,坚持到明天,大家就有希望!”
  骂过一通,他才发现这都伯不是自己的部下,而是任晖的下属。
  姜离把那都伯一把揪起,咬牙切齿地低声喝问:“谁让你准备木筏的?”
  姜离用的手劲太大,那都伯半边脸肿得厉害,勉强在姜离耳边道:“是任将军的意思!从半个时辰前开始,堰堤东面有个口子怎也堵不住……我们用尽办法,可是水已经涌进来了!任将军说,他会坚持到最后,请姜校尉和邓校尉作其它的准备!”
  姜离狂怒地将那都伯推倒在泥泞中。
  “娘的,你不懂吗?一旦拒柳堰东面溃塌,瀴水、澳水、赭水皆从东面经过,一路汹涌向南……正南面四十里,全是洼地!洼地后面的鸡鸣山,是排山东南面唯一一处高坡!这一路大水是要断绝我军主力退路的!”
第九百八十七章
胜负
  道理许多人都懂。
  可是天地之威,实实在在的无法可挡,任凭姜离再怎么暴跳也没有用处。
  哪怕他急赶到堤坝东面,一度拔出刀来喝令将士们都去填补缺口,可堤坝下方的那个小口子里,咕嘟嘟往外冒的泥水怎也阻不住。
  众人眼看着缺口深处的沙土则被某种巨大的力量不断顶出来,在缺口周围形成一个个环形。顷刻间泥水从流淌到喷溅,从喷溅到倾泻,再从倾泻到汹涌滔滔。
  几名站在水流正前方的将士只来得及惊呼一声,就毫无抵挡之力地被冲到了低洼处。他们竭力在湍急水势中稳住身体,却一次又一次被冲翻。然后,上方数丈方圆的巨大堰体整个都开始晃动,土块和石块悉悉索索地往下滚落。
  正站在上头的任晖骂了一句,踉跄着往边上逃。
  下个瞬间,水势轰然爆发,将上方的堤坝不断冲开。
  无数土石被撕裂、冲散,发出沉闷而可怕的巨响。任晖、姜离和他们的部下们狂喊着四面奔逃,竭力与水势赛跑。到了这时候,军官顾不上部下,士卒顾不上同伴,所有人把所有的力气和精神,都集中到了逃命上头。
  也不知逃了多远,姜离觉得他的身体已经成了空壳,仿佛刚才的全力动作把他体内一切的凭依都抽空了。因为适才逃窜的动作过于猛烈,他的左腿抽筋了。这时他双膝一软,扑倒在地面上,不顾肮脏泥泞,大口大口地喘息起来。
  地面仍在颤动,原来那个小小的管涌之处,已经成了宽达数丈的巨大缺口,瀴水从这个缺口涌出,顺着任晖所部的来路,一路向南,把将士们视线所及都化成了泽国。
  原本规模庞大到足以容纳一座军营的拒柳堰,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都有水流汹涌,现在成了个水中的孤岛。幸运的是,这座修建于后汉初年的堰堤比任晖预测的要坚固许多,东面的堤坝并没有进一步垮塌。
  而且随着东面的缺口扩大,北面原本的河道上,水流猛然减缓。这一段的堰堤似乎也暂时安全了。将士们、民夫们和曹军俘虏们这时候顾不上规矩,也顾不上敌对,所有人密密麻麻地站在水边,就这么看着水流滔滔。
  任晖强打精神,号令将士们从营地里拆下木栅之类,用绳索编结起来围在水畔,防止堤坝进一步崩落。
  有些将士们按照任晖的吩咐,提前做了一些木筏之类。这时候他们茫然地问道:“将军,这些木筏,还要用么?”
  任晖没好气地道:“继续做,有备无患!”
  姜离喘了好一会儿,才勉力坐起来。他压抑着沮丧的情绪,低声问道:“鸡鸣山那边会怎么样?排山那边会怎么样?”
  任晖无法回答。
  姜离苦涩地笑了两声,又道:“若排山那边有事……我们可就成了孤军!”
  这两个月来,邓范固然殚精竭虑,姜离和任晖也不轻松。可他们毕竟自觉身为整个荆襄大战的枢纽,怀抱着建立奇功的强烈期盼,这种期盼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现在这个期盼已荡然无存,于是人就不免泄气。
  而一旦泄气,姜离随即就想到之后可怕的未来。曹军在荆北,分布在从宛城、新野到襄阳的广阔区域,其中尤以宛城兵力最为雄厚。这场大水再怎么肆虐,至多对襄樊曹军造成重创。新野和宛城两地,随时能动用十万以上的兵力填补。
  可荆州军、交州军的主力,此刻尽数集结在襄阳周边!这两个大州的数万人马如果被水势吞没,那岂止荆襄战事延续不下去,峡江以东各地全都会陷入巨大的被动。
  在这样的局势下,己方这四千人,则成了放在曹军嘴边的一小块肥肉,谁都可能来咬一口!
  到那时候,任晖和姜离如何抵敌得住?邓范那小子就更别指望了!
  姜离意气沮丧。任晖听不下去,厉声斥了一句:“孤军就不打仗了吗?”
  姜离垂首不语。
  片刻后,任晖握紧了拳头,口中喃喃自语道:“雷将军总有办法!”
  雷将军真的会有办法?
  任晖也不知道。
  只是,他从建安十四年跟随雷远,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前,本人如丧家之犬的任晖亲眼目睹着庐江雷氏被曹军追杀得焦头烂额,随时有倾覆之危。而此后的重重险阻障碍,雷远不是带着所有人一步步地闯过来了么?
  以雷将军的英武聪察,或许这一次也能有应付的办法?
  “雷将军总有办法!”
  任晖提高嗓音,对自己说了句。
  可他又觉得,这场暴雨、这场洪水来得太突然了。雷将军怎么可能有办法?这种时候,将一切寄托在雷将军的应对,实在让人心虚之极。
  任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怀里一座木头雕刻的神像。
  神像两三寸高下,制作很粗糙,大约是某种神灵。任晖的妻子辛月半生漂泊,一直靠着这种虚无缥缈的信仰支撑自己,放在任晖眼里,有些神神叨叨。她还亲手做了神像,要求丈夫随身携带,以保佑化险为夷。
  这一带就是八年。任晖自己从来不信,可这时候的他,心中也茫然失措,以至于真的想乞求命运的庇佑了。
  任晖身边的将士们静静地看着他,期盼自家主将能说出几个鼓舞士气的好消息。
  邓范愣愣地看着大水,像个泥塑般一动不动。
  姜离揉着腿,慢慢站起来。他是真正从底层士卒做到军官的老行伍,稍稍缓过劲,立刻想到许多后继的事情。他招手换来一名小校,低声道:“万一水势迟迟不退,我们没了柴禾,就没法起灶做饭了。你赶紧带人把营地里能用的木料收拾收拾,不能全用来捆扎木筏,想办法晾干一批……”
  姜离能想到、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
  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等待着大水汹涌而下的结果。许许多多的人心中纠结,不知道襄阳城外的荆州军、鹿门山下的交州军会如何。
  而地位较高的将领们无不明白,这场水灾不仅将决定襄樊周边无数将士的性命,更将决定曹刘两家在荆北又一次决战的胜负。
  曹军若胜,则汉中王政权继三年前关中之战后,再度损失数万精锐。这不仅是伤筋动骨,简直是直捣膏肓的沉痛失败。由此,曹刘之间的实力对比将再度失衡,曹氏挟此声势,足以践祚代汉,稳定住暗潮汹涌的河北、中原局势,内部再无动荡。
  而刘军若胜,曹操挟持汉帝下南阳的举动,就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从荆州到关中,数千里范围内,他们将再难阻挡汉中王政权的攻势。
  只是,天地之威究竟何人能挡?
  荆州军和交州军究竟有没有哪怕一点点的可能来应付?
  就在任晖焦躁不安的时候,雷远站在水畔,神情松快地张开五指,将一副尺许大小的舆图扔进水里。
  舆图看起来很陈旧,表面的字迹和图案都模糊不清。它坠落到水面之前,恰有一阵风吹过,将舆图翻了个面,李贞便看到舆图的背面似乎写了很多小字,字迹深浅不一,有的潦草,有的端正。像是许多年前某人分了好几次,陆陆续续写上的。
  舆图落在浑黄的水里,很快就被水流带走了。
  “宗主,这是?”李贞忍不住问道。
第九百八十八章
大潮
  “没什么……无用的旧物而已。”雷远笑了笑,不经意地答道。
  李贞很细心,但跟随在雷远身边,是从建安十四年曹军攻入淮南开始的。那时候雷远已经搬出了雷绪的宗主府邸,在灊山坞堡中有个自家使用的独门小院,并且在身边聚集起了二十名忠诚扈从。
  如果郭竟这个扈从中的老资格在此,就很可能会想起,这是雷远少年时在江淮游荡,随手写画的许多舆图之一。
  在郭竟眼中,当时雷远之母郁郁病亡,雷远自己因此受了刺激,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举措古怪,还连着生了几次病,病发时胡言乱语,不知说些什么。后来雷远身体稍稍康复,便离开了灊山,游荡在江淮各地。
  游荡时,他常常随手画些图、写些字,那些东西他都不给外人看,自家密密收藏着。郭竟也不以为意,只当是病后的怪癖。
  曹军攻入灊山的时候,雷远收拾家中什物,随同淮南豪右联盟的部曲们翻越灊山。后来郭竟便再也没有见到雷远随时写画的习惯。
  就在这次撤退的过程中,庐江雷氏遭曹军追击,小将军雷脩战死,诸多附属宗族心怀恶意,而雷远应时而起,统合诸军,最终率数万之众抵达荆州。
  到这时,雷远少年时那段异于常人的经历就再也没人提起。新的部下们想象不到雷远的狼狈情形,而郭竟等旧部则有为尊者讳的本能。
  而雷远自己很清楚,那段时间,便是一个后世的灵魂艰苦挣扎,不断适应这个时代的过程。
  雷远在前世,只是个极寻常的小职员,既无出众的见识,也无闯荡社会的经历,说实在的,亿万人潮中不起眼的一介俗人罢了。
  他确定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第一反应绝非振奋、欣喜,而是极度的恐慌。前世里活得虽然辛苦,终究活命不成问题。可此世是什么世道?雷远哪怕再不熟悉历史,也知道这是数千年中罕有的大乱世。他将要身处的,是血肉填沟壑、白骨蔽平野的可怕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