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733

  若非满宠,换了任何一个人在襄阳,哪怕是曹仁复生、乐进病愈,曹军也不一定能支撑到现在。为何?因为满宠是毫不犹豫杀人的酷吏。
  凡是将士有动摇怯战的,有传播谣言的,有不听号令的,立时就被满宠拿下,也不细问,皆按军法处斩。甚至连城中的巨室、豪强但有半点不妥,也是同样下场。
  过去数日里,被满宠杀死的守军将士脑袋,在襄阳四门血淋淋地各挂一排。时时刻刻提醒着将士们,不尽力作战的下场。
  若光是如此,只怕关羽第一日攻城的时候,守军就要暴动。然而满宠不仅对将士们狠,对自己更狠。
  这三天里,他将自家将旗插在城头,自己整日整夜在城上督战,寸步不离战场。他的亲信扈从们第一天就死了半数,第二天便已死尽;他自己数次亲身持矛作战,有一次肩膀被斫刀所伤,流血染红了大片戎服;今日早晨,他还跟着一行轻兵出城巡视,亲自观看荆州军的态势。
  二千石的大员尚且如此,底下的将士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当下无不死战。
  在乐进病重垂死的当口,满宠俨然成了阖城将士们以来的主心骨。真以具体指挥厮杀的本事来说,他和乐进这种百战宿将远不能相比。可他仗着狠劲和韧劲,硬是熬过了这三天。
  在战斗中,有时候狠劲和韧劲这两样东西,比什么战术、武艺都要重要。一支军队,如果能够百折不挠,那么再难的局面,也有熬下去的希望,再摇摇欲堕的夜晚,终究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便如此刻!
  满宠在城头来回踱步,走了两圈,沉声问道:“樊城那边的旗语,确定没有问题?”
  “绝无问题。魏王的大军,已经逼近了!樊城、邓塞两地,如今一片欢腾,张郃将军也已经在组织兵马,预备出城野战了!”一名军官激动地道。
  “关羽的营地方向……”
  另一名军官应声道:“我又派了三批精干人手出外,皆遭荆州军数量上百的轻骑竭力拦截,未能深入探察。”
  满宠颔首。
  荆州军的骑队数量较少,也格外金贵。通常来说,不会随意用在这种时候。而他们的出现,便代表了一个可能:荆州军正在暗中拔营,他们要撤军了。
  饶是满宠深沉,这时候也难免咚咚地心跳。
  是不是再调人手试探?
  荆州军果真要撤,那己方乘胜追击,可得大胜!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满宠有些蠢蠢欲动,又有些犹豫。
  在城头又绕了两圈,脑海中无数个想法旋生旋灭。他想到了大水漫过时的惨痛折损;想到了己方集兵十万,却被荆州军压着面门痛打的耻辱;想到了魏王有意以一场大胜来为代汉践祚扬威的期盼;想到了这几日里陆续入城的上游曹军增援。
  最后,他想到了魏王渐渐年迈,自己以魏王欣赏的酷吏身份做到二千石,以后想要更进一步,却不能只靠着拷打盘问的功劳。
  他下了决心:“点起精卒八千……不,点一万人,由我亲自带领,立即出城,追击关羽!”
第一千零二十章
出城
  曹氏政权据中原、河北向南,绵延数千里的战线大致分为东、中、西三段。而襄阳城,便是中段战线的支柱。
  此地本身又确是南北通衢、水陆枢要,正常情况下,以襄阳、樊城为中心的驻军,至少保持在五万人到八万人的庞大数目。非如此,也不足以和关羽的荆州军抗衡多年了。
  这一次两军会战,魏王自邺城亲提大军南下,襄樊等地驻军为了协调配合邺城中军精锐,经历过好几次调入调出。比如雷远突袭排山时,歼灭的一部便是来自襄阳的守军。
  及至洪水冲过,襄阳周边各处高地守军再遭荆州军的连日痛击,损失将近两万人。但襄阳城里的守军,依然保持在两万之多。
  以两万人的庞大兵力,却遭关羽以约莫三万人的荆州军狠狠围攻三日之久,是因为洪水对将士斗志的摧折太过厉害,也因为关羽万人敌的名头太盛,满宠不敢轻易直撄其锋。
  然而被这样劈面乱打,满宠心里是憋着一口气的。
  他更清楚,这场仗打到现在,曹军的损失十倍于敌,好些个久经沙场的营头、无数堪为骨干的将校、精锐被大水一扫而空。
  到了现在,各路大军再度压下来,虽然声势惊人,毕竟还没拿下什么实际的战果。如果自己如果坐视荆州军安然而退,就算魏王直属大军能在汉水左岸拿交州军作些文章,也填补不了这么巨大的损失。
  放在天下人眼中,这场仗就算是魏王败了。
  魏王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进而可以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一定有人要承担责任。
  满宠环顾襄樊,曹休、曹真等亲族自然无妨,他们犯了天大的事,自有魏王亲自照应。张郃、朱灵等辈还在北面,拿他们担责,道理上说不过去。而身在襄阳的乐进和满宠自己……魏王为难乐进这个垂死老人又有什么意思?
  这样想来,满宠光是守住襄阳城还不够。
  万一魏王遣一近臣到襄阳问一句:伯宁啊,我军各路援军齐到,正要取那关羽、雷远的首级,成就世所罕见的大胜。那关羽畏惧我曹孟德的神威,所以狼狈逃窜。你却按兵不动,视若不见,连尾随追击都不敢。这是为何?
  满宠该怎么解释?
  他得再取功勋,方能自保。
  尾随追击关羽的军功,他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同样,襄阳城中的诸多将校,由此也才能确保自家不收败战的追责。
  好在襄阳城里毕竟有两万人,过去数天连续接战,将士身死、受伤的不少,但剩下能厮杀的,一万五六,绝没有问题。
  终归这也是一支大军了!足够在大战胜负翻转的时候做点什么!
  满宠本打算从当中抽调半数,但稳妥起见,随即又改为动用万人出城。
  出城追击有其讲究,哪怕是在即将大优的局面下行动,也不能所有人一窝蜂莽撞奔行,以免遭到敌军的反戈一击。
  满宠先指一名骑将,让他点起五百铁骑,率先打开城门,沿着高坡呼啸而行。
  战马是很敏感的动物,此前大水漫灌襄阳的时候,城里的军马惊死了不少,这五百骑,也算是襄阳守军的老底子了。
  这骑将从东门向南,贴着岘山绕了个弧线,须臾间狂奔十余里。沿途果然出现荆州军的骑兵,几次横向冲击,试图阻截他们的行动。
  论及骑兵作战的邀击奔趋、驰骋陷阵,曹军骑兵绝不会逊色于人,何况兵力远多些?当下两方厮杀数场,荆州军的骑兵狼狈而退,有的陷入沼泽泥泞,弃马步行逃窜。
  骑将也不分兵追击,过一刻,便抵达荆州军的某处大营。
  他们策骑往高处去,观望营地,只见营中将士纷纷扰扰,乱作一团。全因为地面潮湿,才未能踏出尘烟。再看营外,原本该有的明暗哨卡乃至望楼等,俱都无人。就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有个荆州军将士急于离去,竟然从高达丈许的望楼上一跃而下,滚了两滚,再一瘸一拐地跟上大队。
  那骑将心中大喜,却不忙着厮杀,先指派一名机灵的副手,带百余骑火速折返,将此间情形通报给主将。
  满宠召集的城中精锐万人,已经立在城下。
  他自己一直在城头观望,未曾离去。
  待到那副手绘声绘色渲染了荆州军营情形,满宠心中一喜,将要领兵出击,却再作沉吟。
  一名裨将问道:“将军,这等良机,何以不即追击?”
  “从建安十四年起,荆州南北两分,曹刘对峙。这十年里,荆州军的精锐,关羽的勇悍,我们早就见识过无数次了。荆州军的窘迫之时,我们也碰到过好几次,但我从没想到,他们会狼狈到这种程度……总觉得有些古怪。”
  满宠骨子里是个用兵谨慎之人,守城的时候极显果断,可到了出城逆战的时候,反而逡巡。
  话音刚落,一名将校厉声道:“此战以来,我军处处受挫,总算有一个能够决胜雪耻的时候,哪能犹疑?”
  满宠瞥了他一眼,认得此人乃是乐进的部下。
  乐进之子乐綝,此前在城外野战中被关羽擒获,乐进部下诸将无不以为是奇耻大辱。这时候城外援军将至,敌军余力已然尽竭,阵脚动摇,于是诸将的求战之心,比满宠本人还要高涨数倍不止。
  将士们求战意志旺盛,这本是好事。
  满宠若强自勒令他们不动……
  此前守城的时候督战杀人,已经杀得够多了。这时候再想用严苛手段控制部属,只怕真的要激起兵变。
  满宠起步往城下去。
  走在登城马道上,他吩咐道:“传我将令,出城的万人,分成前后两队。五千人为前锋,五千人在后。乐将军所部皆去前队,我自领后队,拖后二十里行军压阵。”
  待到踏足地面,他又点一名偏将:“城中守军五千,稍嫌不足。你去往城南兵营,将过去两日里,从万山方向进入城里支援的千余人立即整顿,全都登城守备。”
  待那偏将去了,满宠挥军出城。
  此时未时刚过,天空中却有云层集聚,昏暗如酉时前后模样,风也大了起来。大概是发现自家调动已被撞破,原本往来遮蔽战场的荆州轻骑,此时半个人影都见不到了。
  襄阳城外空旷一片,原有的田地、房舍、林木、道路,全都被厚厚的泥泞所覆盖。
  满宠和他的部下们踏过泥泞地面。他听着无数脚面发出噼啪声响,再伴随着身上甲胄兵器碰撞的声音,忽地生出萧瑟而又肃杀之感。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可惜
  关羽正站在凤凰山上,俯瞰山下曹军的行动。凤凰山形如凤凰之羽翼,包含了诸多小峰,山势层叠环抱。
  勒马立于山巅,他的视线越过林木、巉岩,隐约可见襄阳城头高耸的望楼、旗杆,也能见到满宠所部迤逦前行,渐渐离开襄阳,粗略一看便知,这是万人的大军。
  此时关羽的几名部将也都忐忑不安,遥遥远望。有的人下意识地掂着脚尖,也有人满头大汗,顾不得擦。杨仪张着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直盯着襄阳城的方向,是不是点点头,再皱皱眉,好像有什么发现。其实他少年时秉烛读书,眼神不是很好,这个距离上根本看不出什么。
  关羽忍不住捋了捋胡须,笑了两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