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733

  “他们在叫些什么?”
  满宠年纪大了,听力不是很好。
  一名荆州本地出身的将校连忙道:“像是在喊什么,敌军势大。又说,阻拦不住我们,要快跑。”
  满宠催兵向前,侧耳倾听半晌。
  他这个汝南太守,驻在襄阳多年了,也学会了些襄阳当地的口音。听了一阵,果然如此。
  满宠虽然出城,行军速度并不极快,前后队的距离拉得很开。他纠结的心思很明显,是作足了情况稍有变动,立即收兵回襄阳的主意。为此,他也沿途细查蛛丝马迹,唯恐自家偷鸡不着蚀把米。
  然而前队的后尾遭到袭击,由不得他不催兵救援。一旦赶到战场上,亲眼见到荆州军只留下两千人的小部队阻击,亲耳听到这些阻击部队一击不逞,便图后撤。
  满宠心中的犹疑,到此去了七八成。他沉声喝道:“莫要耽搁,不必收拾战场,继续追击!”
  当满宠所部渐渐远离襄阳城的时候,襄阳城的守军数千人,再加上临时调集的壮丁民夫之类,皆在城上全神据守。城中原来有六座京台,遭大水浸泡后,垮塌了两座,还有两座也摇晃不堪使用。剩下两座,现在都安排了耳聪目明的士卒,四面探看敌情。
  满宠之子,校尉满伟身着甲胄,铿锵巡视城头,沿途督促将士,不使稍有松懈。
  此时满天都堆着阴沉沉的云,阳光昏暗。当满伟巡视到正对汉水的襄阳北门方向时,只见宽阔的水面灰蒙蒙的一片。
  京台上的士卒忽然摇晃旗帜,吹起哨子。
  满伟看了旗语,转回身再看水面:“有船接近?在哪里?”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廖淳
  满伟凝神观望,只见一行木筏正从上游万山方向顺流而下。
  木筏上有人正在挥舞旗帜,当距离慢慢接近的时候,满伟看得清楚,那分明是一面曹军的军旗。
  过去两日里,曹真在上游动用大量小舟、木筏频繁发动袭击。荆州军的水军战船横江而战,竭力阻截,但架不住曹军的船只数量太多了些,不断有小舟运送士卒,被接应入襄阳城里。
  但像这样数十艘木筏,近千人规模的大队赶到,这还是头一次。
  看到这情形的曹军将校皆喜悦不已,互相庆慰地道:“看来荆州军的水军也无斗志了!”
  满伟自然也心中喜悦,但他身荷守城的重任,不敢稍有放松。
  他凝视了来船半晌,再看上游。洪水虽然过去,水势依旧浩淼,天色又阴暗,看不清远处的情形。水面上的风势渐强,岸边重新冒出来的无边芦苇丛随风起伏,发出簌簌的响声,掩盖了江上的其它声音。
  “没有交战?他们直接就来了?”满伟喃喃自语。
  他唤了两名扈从来,分别道:“你去京台上亲自眺望一番,看看万山方向,两军水战情况如何?你带轻骑,出西门,走陆路,往水道上游探看……快去快回。”
  两名扈从应声去了。
  此时那一行木筏打头的几座,已经穿过岸边密密麻麻的芦荻丛,木筏上下起伏着,向水畔的池沼深入,距离襄阳城的北城墙不远。
  前几日汉水暴涨的时候,水浪直接冲刷城墙,仿佛要将城头整片推倒。其实襄阳城的北城墙,并不完全紧贴着汉水。这段城墙是初平年间刘景升派遣人手修筑的,为了稍稍节省人力,北城墙的西段与汉水平行,而东段则顺着水畔的池沼地形向内稍稍收拢,与汉江拉开一段距离。
  襄阳城的北门就开在大片池沼的边缘,那行木筏进入池沼范围的时候,城头上的满伟等人,已经可以依稀看到木筏上将士的相貌打扮。
  “廖淳,你来看看。”满伟招呼一名曲长近前:“那些船上的将士,可有你的熟人?”
  被唤作廖淳的曲长,是前日里从上游抵达襄阳的。
  曹真所领的兵力,相当部分是原来驻在樊城的州郡兵,普遍水性不错。过去几日里,他们乘坐的木筏遭到荆州军船的冲撞,死伤十分惨重,但很多人落水以后,竟能凫水逃命。
  廖淳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木筏在战斗中遭荆州水军撞毁,他自己抱着一根原木浮浮沉沉飘荡下来,途中救助了好几名同样在水中挣扎的同伴,然后带领他们迫退了追击的荆州军船,最终收拢了二十多名部下,安全到了襄阳城。
  曹真所部援军不断突破阻碍,顺水进入襄阳城,固然大大提振了守军的士气,但也带来不少麻烦。因为其部的建制大都在水战中被打散了,零碎抵达城里的援军,一时间很难捏合成团,而且还要防备其中隐藏着荆州军的奸细。
  故而满宠没有急于调用他们作战,而是令他们统一驻扎在城北的营地,先把编制和上下阶级安排妥当。
  过去两天里,廖淳在这方面出了很大的力。但因为他原本的职位只是都伯,好几次引起了地位较高的曹军军官不满,反而生出新的事端。其间连续出了三五条人命,也不知道死的真是荆州奸细,还是纯粹出于仇杀。
  故而昨日晚间,满宠把廖淳和倾向于他的部下抽出来单设一营,暂以廖淳为曲长。
  廖淳所部的营地,就在北城墙内侧不远,这时候满伟巡视此地,他也随侍在侧。
  听得满伟询问,廖淳眯眼看了一会儿,沉声道:“不瞒校尉,没有我认识的。不过,他们都是曹真将军的部下没错,旗号、戎服都对得上。”
  满伟本是随口一问,听廖淳这么说,随意摆了摆手,让他退下。
  廖淳却不离去,站在满伟身前,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
  “怎么?你还有话要讲?”
  廖淳咬了咬牙:“校尉,要我说,不必让他们进来。”
  “什么?”
  “校尉,眼下将军领兵在外,咱们安安稳稳守住城池,比什么都重要。现下城中人手不缺,稳如泰山。咱们就只要严加防范,坐等将军那边战胜的消息,何必因为这支援军赶到而多事呢?”
  满伟皱了皱眉。他觉得廖淳的话里好像有点别的意思,但一时又没想明白。
  满宠的亲近佐吏陈咨凑近满伟的耳朵,低声道:“守住襄阳城,是我家将军的功劳,却不必急着让中坚将军的部属横插一手。”
  满伟一惊。
  这其中细微的权衡,牵扯到地方大员与中枢重将之间的关系,满宠平时很少谈及,满伟也只是隐约有些感受。倒不曾想,这个廖淳是个聪明人,一语道破。
  他用力拍了拍廖淳的臂膀,连声道:“你说的很好!”
  这时候,那列木筏已经靠岸。木筏上的将士陆续下来,有个军官模样的,带了几名部属到城下叫嚷开门。城上不敢怠慢,先放了吊篮下去,提上来的符信上写,果然这是中坚将军曹真麾下一部,此前驻在樊城的,他们去了筑阳,这会儿又赶到襄阳。
  满伟毕竟只是自家父亲的助手,不便与曹真麾下的骄兵悍将正面对上。
  于是他道:“我不与他们照面。陈先生出面周旋,如饮食之类的需要,务必优渥供给,莫要怠慢。”
  说着,他领着部属们匆匆离去,还特意让人将旗帜收起,免得被曹真的部属看见了尴尬。
  一行人沿着登城马道下来,踏着泥泞的道路往府邸中去。
  过去三天忙着守城,大水淹没的痕迹完全没有收拾。道路沿途,不止淤泥没过脚踝,还有朽烂的木头、倒塌的墙体横七竖八。街边还有临时架设的军帐,大部分都空了,也有一些,里头传出来伤者的呻吟和哀嚎。
  许多伤者甚至和死者放在一个军帐里,密密麻麻的苍蝇绕着军帐嗡嗡地飞舞。那些伤者大概迟早都会死,襄阳城里的医者数量不足,没有人能帮助他们。
  在军帐之外,有些神情畏缩的百姓偷偷觑看。他们大概也知道,荆州军退兵了,但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喜悦,依旧充满了惊恐和慌乱。满伟知道,这些百姓大都是军户,这一场大战如此惨烈,他们的丈夫、儿子或父亲多半已经死了。
  满伟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相对于江陵方面对百姓的宽厚,魏王在襄樊的统治,实在严苛得骇人,最近几年更因大力搜刮以供军用,多次激起民愤,引发民变、兵变。好在,这一仗大致是赢了。说不定日后会有机会,稍稍使百姓得以喘息?
  他这么想着,继续在泥泞中跋涉。
  走了没多远,却听身后的北城墙外传来暴雷也似地喝骂。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马石
  “怎就闹起来了?不是说了莫要怠慢?”
  满伟正踏在一处泥塘里,脚步一停,冰凉的污水往靴子里渗透,让他猛地打了个冷颤。
  他站在路上,正犹豫自己该不该折返回去,一名小校飞奔而来,气喘吁吁道:“校尉,伤人了!伤人了!”
  满伟猛地握紧腰刀:“怎么回事?”
  “咱们请新来的援军在城外等候安置,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快说!”
  “可是那批军将里,有几个邺下武人甚是凶蛮,口口声声非要入城。陈先生往墙外探身出外与之商议,结果被那些人射了一箭!”
  满伟心头一紧。那陈咨乃是满宠的得力幕僚,若他有什么万一,满伟在父亲面前,颇难交待:“陈先生伤了?伤的可重?”
  “陈先生没大事,那箭矢擦着他鬓发过去了。可是……”
  回话这人吞吞吐吐,话只说一半。满伟暴躁道:“可是什么?你把话说完!”
  “可是,那曲长廖淳当即引弓还射。好像,可能,当场将一名城下的军官射伤了!这会儿城外军将无不狂怒,口口声声,要杀进城里,为自家同伴报仇!”
  “这……”
  满伟头晕眼花,一时无语。
  世上怎会有如此荒唐之事?
  大战将近尾声,己方局面占优,正当追亡逐北,这时候就算生出什么矛盾,无非为了争功。彼此同袍,用些小手段也就罢了,何至于为了争功刀兵相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