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6/733

  入城的确实是关将军,只不过是关平而非关羽。
  但此时假关羽的威风,正是恰到好处。
  就在廖化的视线中,便有将校脸色煞白,浑不顾上司的吆喝摧战,抱头鼠窜。
  廖化乘机往前猛攻。
  这时候,他正带人冲向城池西北面,诸多守城军将和文武大员的府邸所在。
  廖化等人来势猛恶,而各处里坊间也陆续有反应过来的私兵徒附,手持刀枪出来阻拦。
  就在高耸的坊墙之间,数百人混战一团,鲜血四溅,染红了地面的淤泥,甚至使得淤泥被血水冲刷,再度流动。
  这数百人,彼此很多都是认识的熟人。但因为各自族长、宗主的不同选择,又不得不彼此厮杀。只是,双方的士气到底不在同一水平,荆州军多日的攻城,已经给襄阳守军造成的极大的伤亡,此时众人都道关羽已经进城,将士们皆道大局已定,愈来愈乏斗志。
  哪怕一些宗族专门豢养的剑客、刀客,也开始丢盔卸甲而走。
  廖化乘势猛冲,所到之处,耳闻远近喊叫失措,眼看遍地败兵。
  几乎就在瞬间,便到了兵败如山倒的时候。
  廖化催兵继续前进。
  转过一个街角,正撞见一名身着戎服的矮小老者,栽倒地上。这老者干瘪的身上、脸上、花白胡须上都遍布泥泞,大概是刚才被逃亡的士卒们撞击踏过。但他仍努力从遍布泥水和血水的泥塘里爬起来。
  分明身上武器都没了,头盔也掉了,甚至戎服衣襟都破开,露出沾满泥水血污的胸膛,瘦得可以看到一根根突出的肋骨。甚至当他站起的时候,身体晃晃悠悠,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走。这样的老儿,明摆着已然病入膏肓,不用厮杀恐怕也没几天可活了。可他握着双拳,对着廖化怒视,眼里仿佛要喷出火来。
  廖化觉得这老者有些面熟。但他忙着领兵前进,并无意为难这等老迈之人,于是略止住脚步,沉声道:“老儿,曹军败了!你这年纪,赶紧回家吧,免得死在外头,身首异处!”
  老者怒吼一声,跌跌撞撞地向廖化冲来。
  廖化冷笑着拔刀相迎。待要挥砍,老者猝然倒地,没了声息。
  廖化摇了摇头,待要继续前行,只见身边几名豪族部曲首领忽然聚拢过来,看自己的眼神古怪。
  “怎么了?有什么不妥?”
  那几人彼此对视一眼,直接在泥泞中拜倒:“恭喜!贺喜!廖主簿,你斩杀了敌将乐进!”
  廖化按着刀,看看那几人,再看眼前的老者:“这便是乐进?”
  他今日立下夺城之功,再来个阵前斩将,必定会得到厚赏,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但此刻他看着乐进的倒伏的身躯,猛然间觉得有些惶恐,有些凄凉,也有些敬重,种种情绪混杂交织,使他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计划
  近几年里,廖化极受关羽信重,几乎无役不从。所以他在战场上见过乐进好几次。
  最后一次见到乐进,是前年初一次两军会战时,当时乐进亲领甲士三千压阵,在青泥隘口与关羽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廖化眼中的乐进,虽然体格矮小,却精神矍铄,声若洪钟,其人率军作战,颇显指挥有方。纵不如关羽的神威赫赫,也堪为一军之胆、天下名将。
  廖化蹲下身,看看这老者的面庞。
  如今眼前这个瘦的皮包骨头、满脸泥泞血污的老者,其面庞渐渐与廖化记忆中的曹军大将重合。
  廖化喃喃地重复了一句:“这便是乐进?”
  “真的,真的。”有人在廖化的耳边连声道:“廖主簿这下立大功了!”
  说话的人,便是襄阳城中一名郡兵司马,姓李。早两年前,廖化与他联络的时候,他还颇有几分高傲姿态,尤其贪图财货。但襄阳城一旦动乱,这位李司马立即就恭顺了起来。到了此刻,简直有些五体投地的意思了。
  廖化站起身来。另几名宗族首领、部曲头目也都连忙聚到身边,兴冲冲地等着他的吩咐。
  过去的许多年里,虽说天下英雄惟有曹刘,但曹刘之间的强弱分野,其实很明确。哪怕后来玄德公括取荆益,自立为汉中王,在很多将领心中,北方曹氏的力量,仍然是己方难以比拟的。
  终究他们手里有汉家的皇帝,终究他们是朝廷,终究他们是雄踞八州的庞大势力。
  所以每当与曹军作战的时候,将士们难免有些无形的压力,仿佛边鄙之人对中原的敬畏,本能地就不敢稍有轻忽。
  直到此刻。
  曹氏政权最重要的防御支柱、被视为不可动摇的襄阳重镇,仿佛忽然间就到了它坚持的极限,就这么轻飘飘地即将易手了。
  而据守襄阳十年的方镇大将、假节的前将军乐进,则毫无威风,也毫无声息地死在了街道上。武人马革裹尸,本没什么可遗憾的,但如乐进这般……
  廖化甚至并没有与他厮杀。
  这位曹营重将,死得固然壮烈,而又未免带着些许无奈。
  襄阳城如此突兀地易手,固然出于关羽行险一搏,却也与襄樊守军内部的裂痕和动摇息息相关。这在两个政权的力量平衡,彼此相持的时期,本来是难以想象的。
  廖化忽然生出一种强烈的预感,仿佛从此以后,某一位曹军名将,或者某一支曹军,再也无法给将士们形成额外的压力了。正如汉中王的诸多檄文中所称,我们才是吊民伐罪、兴复汉室的汉军,而敌人都是贼军、贼将!
  虽然如此,廖化眼看乐进的尸身,难免恻然。
  “你们都记住了,乐进乃是奋战力竭而死,非我所杀。且留一队人在此,谨慎看护,再取些什么东西遮盖尸身,莫要让人滋扰。待到完全拿下襄阳城,由关将军决定该如何处置。”
  廖化能在短短三五年内,从一个帐前吏做到前将军主簿。靠的不仅是他有文武才具,更因为他为人精细,很知道分寸。几句话吩咐,身边几乎被冲昏头脑的人们立刻便清醒过来。众人皆道:“是,是。”
  “再分派人手,往各处传此消息,就说,乐进已死,降者不杀。”
  “是,是。”
  片刻之后,十几队人手分往城中各处,沿途大张旗鼓,使得人尽皆知:“乐进死了!”
  虽然去年以来乐进已不实际负责军务,可他终究是名义上的襄樊主将,是与关羽抗衡了十年之久的老对手!这个消息就像海啸一样在所有荆州军将士心中澎湃,又如泰山压顶一般,使得曹军将士愈发震惊、动摇。
  关羽缓步下山。
  他的体格庞大,体重也远远超过常人,额外缠绕了麻绳的军靴踩在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得泥水四溅。
  在他身后,杨仪亦步亦趋地跟着,以周仓为首的诸将在后头鱼贯而行。
  听到了襄阳城中的震天大喊,杨仪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他下意识地站住脚跟,想要侧耳听得真切,又想要组织辞句赞叹,背后周仓有些不耐烦地道:“跟上,跟上。”
  杨仪赶紧加快脚步:“君侯真是神算!”
  顿了顿,他提高嗓音又道:“这样一来,曹军就算聚集数十万众于樊城,也奈何不了我们了!从今后,我军与曹军以汉水划界,向宛、雒又逼近了一大步!”
  杨仪的语气都快打颤了,毫不掩饰自家的崇敬之情。
  关羽有些自得地捋一捋胡须,随即又摇了摇头。
  杨仪是个精于处置事务的吏员,习惯于凡事做足事前的准备。又因为关羽总是摆出胸有成竹的姿态,所以他也就认为,此战一切都在关羽掌中。
  他却不知道,关羽的胜利并不源于事前多么周全的计划,而是被曹军的突然南下逼到了险境,不得不出奇招。而这个奇招能够执行成功,靠的是荆州军对关羽毫无保留的信赖。
  出于这种信赖,数万荆州军才愿意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强攻坚城,荆州水军才能够不顾疲劳、以剩余的舟师反复鏖战。
  与此同时,关羽身为全军统帅,也对部属的能力施以了完全的信赖。他相信廖化能够成事,相信马玉能够与廖化成功协作,相信习珍能够诱骗出曹军,相信关平足能控制襄阳。
  最关键的是,昨天晚间,关羽选择了相信雷远提出的计划。
  南阳曹军初南下时,关羽决意强取襄阳,遂请雷远无论如何阻截曹军三天。此举必然会大大地消耗交州军的力量,使交州武人付出惨痛的死伤,但关羽权衡利弊,觉得为了襄阳,付出这些损失是值得的。
  孰料雷远并没有照办,反而在昨日晚间遣使回来,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他告诉关羽,己方的目标可以不限于襄阳!
  荆州、交州两军分在汉水南北作战,彼此协调需要时间,而北方曹军争分夺秒南下,又并没有给关羽和雷远留出时间。所以当雷远提出建议的时候,他事实上就已经在按照新的计划行事了。
  所以今天早上,新野、南阳方向的曹军先头部队已经开始进入樊城。襄阳守将满宠由此确认己方的局势大优,进而相信荆州军的撤退是实,他一旦出城追击,便给关羽制造了夺城的机会。
  现在,襄阳方面的局势大致已定,而满宠所部出城容易,回来却难。皆因荆州军后继的李严所部,已经火急赶到。此时桃林亭方向,同样已经杀声震天。
  以李严的文武之才,恰能与满宠相抗。此时他率部横向冲击,已经把满宠所部逼到了汉水转折处的狭长自然堤上。之所以仍未拿下,只不过是顾忌将士折损,不愿与身陷绝境的敌人苦战罢了。
  于是关羽的注意力,便转向汉水的北岸。
  他加紧走了几步,沉声问道:“船队都已经集中到洄湖了?”
  “到了!除了李正方携来的船只,交州军的船队也已连夜到洄湖汇合,足能装载大军。”杨仪答道。
  关羽好半天没说话。
  过了好一阵,他从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续之这厮,真是……真是……”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纠缠
  汉水以北。
  交州军确实并未遵照关羽的吩咐,阻击曹军于半途。
  关羽不在现场,并不知道雷远所部分散得厉害,又受地形所限,一时难以集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6/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