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733

  信使毕竟是吃公家饭的,眼看这农夫竟敢在自己面前说什么“闹一场”,显然无视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有些生气了。他大声道:“你可知道,庐江雷氏的小郎君,马上就要来了!这位雷家小郎君手持一根长矛,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
  信使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长枪模样,向那农夫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农夫刚说了句硬话,忽见信使瞪着眼,对准自己冲过来,便十分害怕,不敢再说,转身走出屋子去了。
  信使吓退了这人,这才志得意满地兜转回来落座。
  屋子最外侧,靠大门不远的地方有个榻子。榻上一名中年吏员腿上盖着毯子,呲溜呲溜喝着热水,瞥了一眼信使,大声安慰众人:“大家都是寻常的驿人、农夫,操这份心作甚?乐乡县的范围里,又是溃兵,又是宗贼豪帅,又是五溪蛮,南面还有东吴的驻军,这些都是大患,谁见了不头痛?就算庐江雷氏来了,不得先应付那些货色?那些就足够让他们焦头烂额了,到时候,哪有精神与我们这些蚁民为难……”
  雷远踏进驿置正门时,正听见厅堂里传来这番话。
  樊宏哈哈冷笑一声,李贞连连摇头。
  驿人们此前谈得起兴,全不曾注意外界官道上的动向,偏偏负责观察的叱李宁塔还走了神,于是竟然被雷远等人直闯进驿置内部。这时候有人在前院冷笑,他们如何听不清?
  有人从对着前院的窗棂间探看,只见雷远等数人骑策良驹、挟弓带刀,个个气势不凡。正门以外,还有披甲的武人陆续近来,如何不知是有贵人来到?顿时慌了神。
  只听到厅堂里一阵轰隆乱响,大概是驿人们慌忙整理房中摆设,顷刻后,一名吏员模样的中年人,从厅里出来迎接。这中年人个子甚矮,额头上有一处刀疤,体格十分粗壮;虽然一边收拾衣服、整理冠带,但脚步不乱,神色倒还镇定。
  他向雷远行礼问候,又自称乃是暂时负责此处驿置的小吏,名唤刘郃。他的嗓音有些嘶哑,雷远一听便知,正是适才叙说溃兵、宗贼豪帅云云之人。
  雷远也不急着报名,只道:“我们要去乐乡访友,欲在此地借宿。如驿中尚有空闲的房屋,还请足下安排。”
  “是。”刘郃道:“请随我来。”
  刘郃领着众人转到后院,那里有空闲的房舍,还有一处单独的马厩。
  刘郃抱歉地道:“可惜房舍破败,我们尚未来得及维修……只好委屈贵人。”
  确实是破败不堪。这驿置原本的规模不小,但是好些房舍都已坍塌,其上荆棘灌木横生,有几处墙体也摇摇欲坠,临时用木桩子支撑着。后院里能够住人的,只剩下了正面的这间大屋。自从丧乱以来,各地的邮驿大多如此,雷远在汝南时,甚至见到过驿置被猛兽据为巢穴的。
  雷远往大屋里踏了一步,只见打扫得甚是清洁,于是微笑道:“无妨。刘君在此处维持不易,辛苦了。”
  此时樊宏等人开始安置行礼马匹,又在偏房铺开被褥之类,动作格外麻利。在江面上吹了几天彻骨寒风,众人都已难耐,这驿置虽然破败些,但也足够让人好好睡一觉了。
  李贞带了几人,往正房里摆放了席垫等用具,又有其他驿人端了火盆奔来。
  “不瞒刘君。我姓雷,名远,字续之,乃是庐江雷氏之人;你们适才所说的雷家小郎君,便是我了。”
  刘郃微微吃了一惊,苦笑着再度行礼:“见过小郎君。”
  雷远伸手虚扶:“不必多礼,我有事想要请教,能否进来稍坐?”
  “不敢当,贵人尽管问来。”刘郃连忙进来,恭谨落座。
  两人先随意闲聊几句。
  雷远这才知晓,原来刘郃本是荆州军中吏员。曹军南下时,荆州军各部多有溃散,他也脱离所属军队,转而携了乡里数十人渡江避难。当时此处驿置已经完全荒废,所以便被乡人们占据下来,聊以存身,过程中的筚路蓝缕也不必多谈了。
  后来玄德公渐渐安定荆南,就在数月前,派遣督邮巡行各地,因为刘郃应对得当,便被任命为驿置的小吏,暂且负责运营。他的乡里若干则成了驿人,开垦出的田地被划为驿田,算是得到官方承认了。
  区区一名逃亡的军吏,能在乱世里竭力保全自身、庇护乡人,着实不易。雷远赞叹几声,又诚恳问道:“适才我听刘君说到,乐乡县中,有溃兵,有宗贼豪帅,有五溪蛮,南面还有东吴的驻军,都是大患……不知能否为我细细讲来?”
第九十八章
乐乡(三)
  过去这段日子,荆州各地风云变幻,刘景升之后是曹操,曹操之后是孙权,每一次的变动都伴随着腥风血雨、生灵涂炭。直到玄德公在油口立营,各地才渐渐看到了安定的曙光。
  刘郃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凭借数十年来的见识积累,判断力可不差;他能够感觉到,有些人只是荆州的匆匆过客,而新的主人已经来临。
  他更明白,玄德公既然以乐乡县来安置庐江雷氏的人众,那么今后雷氏必定就是此地说了算的大豪。这种豪族一旦落脚,日后庄园阡陌横跨数乡或数十个亭,部曲徒附无数,兼具强大的武力、财力和影响力;整个乐乡县都会匍匐在庐江雷氏的羽翼之下。能够提前和庐江雷氏的小郎君结下一点小小的情分,那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刘郃是个有经验的老吏,却不是擅长周旋应对的书生。他与雷远对坐相谈,本就有些拘谨,雷远如此问来,像是上官考较下级,仿佛要他组织出一篇大文章来,这便叫人为难了。他愣了半晌,眼看着额头上急出一层汗滴,又慢慢地随着刀疤往下淌。
  雷远见状,知道是自己问得不妥。
  最近几日在船只上,与蒋琬谈论得多些,不知不觉间,言辞也显得正式、持重。然而与士子书生相处的方式,却不能用到田间地垄中,更不能施加于草野中人的身上。
  他立即示意刘郃放松些:“刘君,你既然担任本地驿置的吏员,一定很熟悉乐乡的情况;适才你对同伴们说的,想来也出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不必紧张,我只想听听你的所见所闻,能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可好?”
  说着,他换了个略微惬意的坐姿。
  这种手肘支着案几,侧身盘腿的姿势,放在士子眼中恐怕会被当做侮辱。
  但刘郃见了,果然就放松了很多。他摸了摸身下的席子,发现那席子是用牛皮做的,连忙把腿伸出来,撇到地面上,然后低声出了口气:“要说所见所闻……确有不少可说的。小郎君如果不嫌我啰嗦,那我就零零碎碎地说些。”
  雷远笑道:“不嫌,不嫌。今夜投宿在此,正愁无法消磨时间呢。或者……驿置中可有吃食?我们边吃边谈。”
  驿置本有提供食物的职责,这却是刘郃忘了。他连声致歉,亲自出外,唤同伴们为众人取了晚餐来分发。食物简陋,每人唯有腌菜一盏、麦饼两个,豆粥一勺。樊宏只觉食不下咽,拿了些肉干出来佐餐。
  豆粥煮得不透,豆子在嘴里骨碌碌滚来滚去。雷远费劲地将之一一嚼碎,重新提起原来的话题:“我听刘君说起那些‘大患’,语气中颇显愤懑……想来是吃过亏的?”
  “岂止吃过亏……还死过人,死过很多人!”刘郃长叹一声,把手里半块麦饼放下:“小将军你不知道,此前曹军南下的时候,襄阳至江陵各处的军队,或者投降,或者逃散。因为曹军凶暴之名,逃散的更多些,其中大部分,都劫夺船只渡江,在江南各地陆续驻足。像我们这些人,骨子里还是想过安稳日子,只要抵达曹军威力不及之处,就慢慢收拢百姓,开荒种地;有些性子凶悍的,纠合部众聚啸于险阻之处,隔三差五向各处村庄聚落征集物资……他们总还讲些规矩,不至于刻意残害百姓。”
  雷远点头。刘郃说的后一种,分明与灊山中的淮南豪霸们等同。都是以败兵、溃兵为部伍核心,逐步聚集亡命之徒,最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军组织。只不过淮南豪霸们身处曹孙两家之间,在相当时期内左右逢源,因此规模发展到了极其庞大的地步,而乐乡县的这些……随着玄德公渐渐整顿荆南各地的治理,他们的末路就快到了。
  “刘君说的这些,就是所谓宗贼豪帅吗?”雷远问道。
  “没错,但宗贼豪帅们可不止这些,还有其他的……小郎君,我们先讲溃兵。”刘郃三两口咽下肉干。
  “好,好。”
  “……但是还有些溃兵,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正常的营生,他们一味以杀戮劫掠为能事,已经习惯于肆无忌惮地为恶了。他们……他们已经不是人了,是贼,是畜生。”刘郃说到这里,嘴唇有些哆嗦:“那些人,都是疯的!”
  他拨开乱发,露出额头斜长的伤疤给雷远看:“小郎君你看,这就是那些人砍的。当年和我一起渡江南来,聚集在这个驿置的,最初有十几个军中的老兄弟,后来才陆陆续续聚拢了周边百姓们,等到收粮的时候,那些溃兵就来了,他们连种子粮都不给留,还要抢夺女眷!我们只好联合了周边几个村社和他们厮杀。虽说溃兵们来的只是小股,可前后斗了几次,军中的老兄弟死得只剩三个,周边无辜百姓也折损甚多。要不是后来机缘巧合招了些荆蛮护卫,只怕所有人都活不下去。”
  “那应该是去年的事?还是今年?”雷远看着刘郃额头处皮肉翻卷的刀疤,像是有些日子了:“应该是去年吧?”
  “去年的事。”刘郃道:“今年以来,周边原本还有的几个聚落,或者被杀尽,或者投靠宗帅去了。那些溃兵们渐渐抢不到什么东西,很多都退入蛮部去了,但每隔些时日,还会出山劫掠粮谷、财货之类。”
  “这些便是溃兵之患了……然则,玄德公既治荆州,未曾试图剿除彼等吗?”
  “玄德公自然想过办法。两个月前,刘封将军曾经带领部众人巡行此地,攻破了一处溃兵们聚集的山寨,斩杀百余,又收编了余部……然而玄德公有荆州各地要管,军马也不能长驻在此,所以刘封将军一走,溃兵依然肆意妄为。”
  “原来如此……”雷远笑道:“不妨事的,今后我会想办法解决。”
  经历了灊山中那场厮杀之后,雷远从外表看来与此前并无不同,还是一副客气有礼的姿态,可实际上,亲身参与残酷搏杀带给他带来了勇略、统领数万人丁的经历培养出了他的自信,身为曾经和张辽正面对敌过的人,怎么会把散兵游勇们看在眼里?
  从雷远轻描淡写的言辞中,刘郃感觉到他的强烈信心,于是有些诧异地抬眼看看雷远。
  “刘君,接着说宗贼豪帅。”雷远提醒他。
  “是,是。”刘郃连声道。
  对于刘郃来说,那些名为溃兵,实为贼寇之辈,是给他带来惨痛记忆、难以抵挡的恶人。但对雷远来说,这些人徒然依仗武力,却没有地方的根基,很容易应对。因为庐江雷氏最不缺的就是武力。反倒是其他的,宗贼豪帅、五溪蛮乃至武陵的东吴势力,说不定要难对付些。
  “至于那些宗帅们……”刘郃想了想:“此前提起,有些是荆州溃兵转变来的,但大部分,还是襄阳等地南下的豪族,比如梁氏、黄氏、杜氏、程氏等。这几家都是规模较大的,其他还有十余家。他们都能够动用上百名、数百名徒附宾客,兴修坞壁,占据地利,彼此呼应。虽然打着庇佑一方的旗号,其实形同割据,也有纵横劫掠的斑斑劣迹。”
  雷远问道:“本朝以来,地方上豪族大姓的势力就很猖獗。然而,这些宗帅的势力再怎么强盛,不过是一偏僻小县中的乡间恶霸而已,若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但付县中一狱吏足矣,何至于成为刘君口中的大患呢?”
  刘郃连连摇头:“对于孱陵、夷道、佷山等县来说,乐乡所处的位置,诚属偏僻。然而现在不是有了乐乡县吗?乐乡县的膏腴之地,可几乎全在这些宗帅们的掌控之下,甚至……”
  “甚至就连乐乡县的县城,如今都在一名叫梁大的有力豪帅掌握之中。”刘郃咳了两声,俯身向前:“小郎君,他们可不是暂居县城栖身。梁大的下属宗族、宾客、徒附合计数千余人,已经将整个县城当做了自家庄园。我曾听说,因为梁氏是从江北鄀县迁移过来的,而鄀县古名乐乡关,所以玄德公才会给新设立的县起名叫乐乡。嘿嘿,老实说,之前我们都以为,那梁大可能出任乐乡长的……”
  有些尴尬,有些尴尬了。雷远此前曾听蒋琬提起,有鄀县流民屯驻于县城,却没有想到是这等情况。原来预定担任乐乡长的自己,竟然连县城都提前落在别人手里了。
  这当然不会是操作失误,想来左将军府上下对此情形早就明了。
  数月前,玄德公立营油口,将之改名公安,随即自周郎手中获得南郡南部诸县的管制权。但因为这数县原有的地方治理体系已经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所以至今为止,能够扎实掌控的只是公安、孱陵、佷山、夷道这几座城池罢了。在城池之间的广阔区域,绝大部分都尚未得到有效管理。
  这种局面绝不可能延续下去,而各县令、长们的职责,就是尽快统合破碎的基层政权,重新建立郡府、州府的威严。在此过程中,对于宗贼豪帅之流,或者铲除、或者降服、或者收编,各自想各自的办法。
  雷远哈哈一笑。或许左将军府正等着看呢:本身就是强大豪族首领的雷续之,会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这其中的意蕴,可就很深了。
  然而没什么好犹豫的,雷远很快就做了决定。他转而向刘郃询问另外两项“大患”。
  夜色渐渐深沉,两人仍在谈话。
第九十九章
乐乡(四)
  就在雷远在驿置中与刘郃谈话时,一名骑士从距离码头不远处的隐蔽树林中奔出,借助着月色,向西面疾驰。
  这一骑不走官道,而是沿着江畔的起伏缓坡行进,奔行数十里之后,在驿置附近稍作停留。又有一人,悄悄牵马从驿置后方绕了出来,与之汇合。
  两名骑士都带着从马,马术也颇高明,沿途换马奔驰,速度极快。不过大半个时辰,就奔到一处城池,在城门下高声呼喊。
  城门开启,有人迎出来。为首骑士从马上俯身下来急问:“宗主在不在?”
  “所有人都在,就等你们的消息。”
  两名骑士扬鞭催马,急奔进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