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33

  这时候,雷氏部曲的骑兵、步兵、辎重,一队队地起身出发。
  刘郃也不收拾什物,只与驿置中几名亲近人告别,便跟在雷远的扈从之中。
  有人问他:“可懂得骑马?”
  “懂得,懂得。”
  便有人牵了备用的从马来。刘郃翻身上马,动作很利索,显然是练过的。
  正在这时,驿置后头忽然有人腾身而起,向着队伍的方向跑来。
  这人身材极其高大,比常人高出一个头甚至更多;一步踏出,步幅如常人两步那么大,向着队伍奔跑时的气势,简直像是一头巨熊或者山魈之类的恶兽,向着食物发起凶猛的冲刺。
  “什么人?”前方扈从们纷纷抽刀搭箭。
  “是叱李宁塔!”刘郃认出了这身影,一时间反倒惊呆了。这蛮子,疯了?还是想寻死?竟敢冲击庐江雷氏的部曲?
  策骑走在队伍前方的是樊宏和李贞,两人都被这猛冲出来的怪人吓了一跳。李贞瞬间就张弓搭箭,瞄准了此人胸膛,樊宏也手握刀柄。
  李贞待要放箭,却听此人一边跑着,一边大吼大叫:“干活!吃饭!”
  叱李宁塔可没有想死。
  此前他一直在驿置后头瞌睡,而刘郃跟随雷远的行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突然间想到:眼前这个队伍,显然就是传说中汉人大渠帅的队伍了。这么大的队伍里,一定有很多力气活儿要干;应该也有足够的吃的,能让人吃饱……否则刘郃为什么摆出恭敬的样子,还跟到队伍里?一定是的,在那里能让人吃饱!
  那还等什么?叱李宁塔大吼大叫着跑了出来。
  他的嗓门太大了,吼声响得像是炸雷在耳边轰鸣。李贞下意识地顿了顿,去看樊宏:“他在说什么?”
  “干活?吃饭?”樊宏想了想:“这厮是来干活吃饭的?”
  两人看看眼前这人的长相。只见他的身材魁梧得吓人,手里没有武器,身上披着的衣服就像是破布,满头长乱发用一根肮脏的皮索捆在头顶。脸上很脏,但是没有胡须,看起来还是少年;咧嘴笑着的样子,像是个傻子。
  李贞把弓箭放下,失笑道:“荆州这地方,还真怪啊。”
  身后传来刘郃的怒吼:“叱李宁塔你住嘴!站住不要乱跑!”
  又听得他竭力向扈从们解释:“这是在驿置里干活的蛮子,有点憨傻,不是敌人!他……他应该是饿了,想干活,换点吃的。”
  “这人一看就是有力气的,不是要干活吃饭吗?那就让他过来干活。”樊宏做了决定。
  “好。”李贞策马向前,大声道:“你来吧,先干活!然后才有饭吃!”
  没有问题,一点都没有问题。于是叱李宁塔乐呵呵地扛着两个极大的包裹,跟着队伍向前了。那两个包裹是樊宏和李贞的随身行李,本来由从马背负着。两人心疼马匹,就让叱李宁塔来做这个苦力。
第一百零一章
乐乡(完)
  队伍沿着官道继续向前,行军速度很快。大约申时前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雷远举目眺望,可见到乐乡县城的全貌。
  县城的西面有连绵起伏的山脉,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仿佛与那些雄峙荆益之间、绝壁峭耸的大山相连;山脉在靠近寨子的地方分成间隔数里的南北两股,向东渐渐没入纵横沟壑间,仿佛一个庞大无比的巨人,张开双臂,拢出一片平缓的坡地。
  坡地西面是崇山峻岭,东面有漫淌的河流和连绵的湖泽;正值深冬时分,黄梗衰草覆盖了整个坡地,其间零散有开垦的痕迹。
  雷远估算坡地的规模,东西约有六七里,南北略窄些,差不太多。扣除城池、道路、关隘和必要的空地,这里大概能开辟出百余顷的田地,如果增加一些基本的水利建设,仅仅这些田地,就足够支撑一支小规模军队了。
  城池的位置在坡地的西北角,恰好俯瞰整个坡地。城池本身规模不大,夯土包砖的墙体已经陈旧得不像样子,许多地方横七竖八地倒塌下来,缺口处用木栅封闭着。透过木栅,可以看到里面重重叠叠的屋宇。
  “看来当地人不太欢迎我们,队伍已经接近了,居然一个迎接的都没有。”雷远看了看城墙后方晃动的身影,笑着对刘郃道。
  ……
  在远方平缓丘陵的尽头,渐渐看到飘扬的旗帜出现,奔走如龙的战马和骑士出现,密举如林的矛戟出现,无数顶铁兜鍪出现。那些士卒们就像深灰色的潮水涌来,行动间却蕴含着独特的韵律,他们手持的武器、身披的铠甲反射着阳光,有些刺目,愈发森寒。
  一名宗帅探出头去看了看,不知为何,脚下有些发软。他犹豫问道:“要不,我们去迎接下?”
  另一名素以勇猛自矜的宗帅大怒:“昨天不是说好了,在城下摆开队列,让庐江雷氏也看看我们的实力吗?怎么就变成迎接了?你的脸面呢?”
  他大步走到通往城楼下方的坡道口:“现在开启城门,我们出去列队啊!”
  没人响应他,甚至昨夜另几名对抗情绪强烈的首领也不说话。亲眼目睹了庐江雷氏部曲之后,大家都明白,在这种真正经历过战争磨炼而成的军队面前,自家零散的部属们就算聚合成大队,又能算得了什么?猛兽与豺狗之间的差距,到时候一望而知,反而惹人笑话。
  城墙上寂静了片刻。
  另一人恼怒地道:“我不去了!我要走了,回自家寨子里去,随便你们怎么样!”
  “是啊是啊,要不,散了吧……”好几个人七嘴八舌地道:“先散了,看看风色再说,毕竟我们这么多家,几十个庄园、寨子呢,难道庐江雷氏还能把我们吃了?”
  唯独梁大用双手支撑着垛口,凝视不动。
  他感觉越来越冷了。就好像有人用冰水从头顶上浇灌,顺着身体流淌下来,带走了身上所有的热气。太冷了,以至于他的双手在发抖,为了遏制住抖动,他不得不用尽全力按着垛口,直到手掌在粗糙的夯土上磨得生痛。
  他也越来越害怕了。他害怕那些步步迫近的庐江雷氏部曲,那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队伍,绝不可力敌。
  他又害怕自己身后的这些同伴们的愚蠢,这些人始终不明白,庐江雷氏此来,必定会贯彻左将军、玄德公的意志,必定会清扫宗贼豪帅们,任何妥协、逃避,都没有意义。过去那些年,所有横行不法、跋扈一方、鱼肉乡里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拿出来一一清算,让他们死得臭不可闻。而在他们的尸骨上,庐江雷氏将会建立起属于左将军的乐乡县。
  梁大想过,可以趁着庐江雷氏立足不稳,施展奋死一搏,然后整合所有宗帅的力量,再试图获得玄德公的谅解。
  但这可能吗?就凭身后这一盘散沙?
  当然不可能,我又不傻……那怎么办?
  庐江雷氏,就要来了!
  梁大苦笑了几声,他转身面对一众豪帅,沉声道:“诸位莫慌,我另有一策。”
  宗帅们继续喧闹着,有人对梁大喊道:“梁宗主,让人把北门打开,兄弟家中有事,先走一步!”
  “那可不行!”梁大恼怒地喝道。
  他向前几步,略微放缓语气:“各位,庐江雷氏虽然来势汹汹,他们的意图究竟如何,打算对我们怎么样,现在还不知道。如果就此散了,徒然使人各个击破,反而不妙。”
  “那怎么办?昨晚倒是说好了要列队示威,可有人不敢哪!”
  梁大连连摇头:“庐江雷氏的军势如此,我们示个鸡毛的威风?”
  “那你待如何?没有好办法就快开城门,我们要走了!”有人怒喝,眼看雷氏部曲逼近,这些宗帅都急躁起来,说话也越来越不客气。
  “诸位不必急着走。”梁大叹气:“一会儿,我会出面迎接雷氏来人,诸位不妨就在这里稍候,如果我能谈得妥当,便请各位一同相见,展示下本乡豪帅的气概;如果雷氏居心叵测,我也会遣人引路,使各位安然脱身,再图后举,如何?”
  “你去迎接?我们在此等待即可?”一名宗帅问道。
  “没错。”梁大拍了拍胸膛:“这乐乡县城如今是我占据着,身为东道,自然由我出面。”
  宗帅们迅速交换了眼光,随即陆续道:“也好,也好。辛苦梁宗主。梁宗主千万小心应付!”
  梁大向他们颔首示意,快步走下城楼。
  城楼下,昨夜那名探查雷氏部曲动向的骑士正在左右踱步。他披了一身皮甲,腰间挎刀,看起来甚是威武。此人乃是梁大的族弟,负责带领下属家兵的梁喜。此刻梁喜已经将所有部属全都集中起来,配备了精良武器,聚集在城楼以下应变。
  发现梁大从步道下来,梁喜扶刀向前,躬身道:“兄长,有何吩咐?”
  梁大的眼神凶恶,低声道:“其它的都有我应付。你自己把握时机,一旦动手,就要够狠!”
  “是!”
  ……
  这时一行人已经非常接近县城了。
  向导抬手指划,为雷远解说:“眼下驻扎在这个城里的,是江北鄀县来的流民首领,叫梁大。前日里,军府已经行文通知,令他做好迎接的准备。县君,我们过去看看?”
  “好。”
  通向县城的道路蜿蜒曲折,有的地方铺着石板,有的地方又是土路。将士们于是踏入荒地里,铺开正面徐徐行去,也并不着急。
  此前军队出现在山坳处的时候,坡地上有些百姓扔下农具,疯狂向城池方向里逃窜,有的一边跑还一边哭喊着,大概是以前遭受过兵灾,被吓出了心理阴影。城池里人影幢幢地往来走动,似乎也惊扰了一阵,随即安静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大约数人从寨门出来,沿着道路赶来,像是要迎接。当樊宏李贞所部全副武装的轻骑迫近时,他们被骑兵的威风所慑,几乎不约而同地闪到道路两旁,跪了下来。
  而雷远根本没有理会他们,继续策骑前进。
  如果他们不及时开城,那雷远就攻城,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千余人的队伍,数百匹的战马,矛戟如林,旗帜飘扬,脚步踏地之声如雷,激起滚滚烟尘。
  依照汉家制度,县长乃是黑绶铜印、六百石的官员。出行的时候,可以有骑吏两人,随从若干同行。雷远这个乐乡长,此行绝对是逾制了,但这本来就是雷远的目的,他正是要用这上千人的精锐部队,震骇所有人。
  乱世之中,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超乎想象。此前曹军南下时,以“因粮于敌”为重要的方针,因而所经之处,百姓的积储全都被一扫而空。于是他们不得不聚集在所谓宗帅的身旁,抱团求生、南下逃亡,过程中时有抢掠、火并的行为。而这些豪强宗帅们,则利用百姓、驱使百姓,压榨百姓,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手上沾满鲜血的民贼。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秩序迟迟不能恢复,而宗帅们就更加桀骜,更加大胆。
  雷远不会纵放他们,所有这些豪强宗帅,都要被铲除;整个乐乡县的境内,有一家豪族就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