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733

  “多谢丞相。”
  餐食已毕,继续军议。
  开拓西域的计划愈是落到实处,愈是有无数的细节需要落实。此前汉家插手西域,都是在国力富强的时候,对西域的经营并不基于经济考量;而此时的汉家朝廷,却如大病未愈之人,指望用西域得来的利益补益自家。
  根本目的不同,手段自然也就不同,很多事在军议中也只能商量出个雏形,具体如何应对,非得事到临头才能决断。
  这场军议开了许久,好在第二天是休沐日,晚些睡也没什么。
  一直到月上中天,参加军议的众人才各自回府。
  姜维骑着马,沿着街道慢慢往家中去。途中只听巡夜士卒,敲着梆子声响,在夜色中久久回荡。
  这一晚,姜维辗转反侧,没有睡好。
  似乎每隔一会儿,就会做个梦。梦境有时候关于西域万里迢迢的风情,有时候是大军驰突的战火,到了后来,却不知为何梦见了自己成婚的日子。古怪的是,这梦境翻来覆去,姜维总没看到新娘子的面貌,他有些心急,在梦里想了好些办法,一直到最后……
  姜维浑身大汗,猛地挺身坐起。
  他睁着眼发了会儿呆,才反应过来,哦,那一整夜反反复复的,都是梦。
  他少时读书,常仰慕冠军侯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这些日子参予西征规划,对自己也有扬威异域,凯歌而还的期许。孰料事到临头,自己却做不到冠军侯那般洒脱,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家婚事。
  姜维连连摇头,为自己的小儿女态觉得有点羞耻。
  可下个瞬间,他忍不住又想,丞相所说的那位重臣,是谁?那位重臣的女儿,又是哪一位?
  姜维反反复复地想着自己知道的,有女儿的朝廷重臣。可他终究来到成都才半年,平日里接触到的,又以同为皇帝扈从身份的年轻人居多,一时竟想不出个结果。
  按丞相的形容,这重臣莫非是关将军?
  可是关将军的女儿多么温柔可爱,哪里会是丞相说的娇纵高傲?
  丞相所说的,肯定不是她。
  当他反复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又有个全新的念头,忽然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一些原本被他忽视的,或者说有意排斥的蛛丝马迹,慢慢地拼凑成型,让他猛然间想起了一些其它的事,想到了晚上梦中自己纠结的内容。
  天气已经很凉了,他在床上坐了很久,只披着件单衫,结果受了凉,开始连连打起喷嚏。
  喷嚏声惊动了在门外等候的老仆。
  老仆端了热水进来,让姜维沐手、洗脸、更衣。
  如姜维这样的皇帝侍从,在皇宫西面有一片集中的住宿处,仆役也都是官派的。这老仆办事很周到,就是嘴碎了些,站在姜维身边,絮絮叨叨地抱怨着姜维昨晚回来晚了,近来也不知有什么好忙的。
  姜维“嗯嗯啊啊”地应了几句,也不吃早饭了,急匆匆往外走。出了院门,他直接向右转弯,走了百余步,便到另一个院门。
  他的脚步稍稍一顿,然后踏上台阶,伸手拍门:“伯松!伯松!”
  虎贲中郎是比六百石的官员,作为虎贲中郎将的助手,协助管理宫中宿卫亲兵。皇帝上朝时,虎贲中郎也负责在朝堂上维持秩序。如今姜维和诸葛亮之子诸葛乔,皆为虎贲中郎,两人彼此友善,宛如异姓兄弟。
  诸葛乔很快迎了出来。
  这年轻人有些瘦削,但很精神。这会儿穿着一身隆重服饰,还难得地配上了玉带:“伯约来了?正好,我准备去见伯父。咱们一起去,也让我伯父见识见识凉州俊彦。”
  诸葛乔口中的“伯父”,便是他的生父诸葛瑾。诸葛乔多年不见生父,这阵子诸葛瑾驻留在成都,诸葛乔常常前去问安拜见。
  换作平日里,姜维并不会打扰,但今日事情非常。
  姜维抓住诸葛乔的胳膊,将他拉回到院子里:“伯松,你稍等一等,我有要事问你。”
  他将昨晚诸葛亮对他说的那些,有关自家婚姻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伯松,我问你,丞相所说的这位重臣,是谁?”
  诸葛乔看看姜维,脸色古怪:“我大概知道说的是谁……伯约你竟不知道?”
  姜维咬了咬牙。不待诸葛乔再讲,他拽着诸葛乔往厅堂里去,先把诸葛乔按在席上,返身把门扉阖拢:“伯松,你我情谊非常。故而,有件事我从不曾对他人说起,今日坦诚相告,恳请伯松指点。”
  这话说的可就严肃了,显然姜维要问的,绝非小事。
  诸葛乔褪去脸上笑容,端然正坐:“伯约,有什么事,只管说来。”
  “其实,丞相所说的重臣是谁,倒不重要。我……我……”姜维犹豫再三,把嘴凑近诸葛乔的耳朵,低声说了几句。
  “什么?”诸葛乔吃惊地叫道:“你是说,关将军的女儿?”
  姜维用力捂住诸葛乔的嘴,厉声道:“伯松,这不能说!断不能说啊!”
  诸葛乔连连挣扎,好不容易摆脱姜维的蛮力:“我不说,不说!你继续!”
  姜维凑在诸葛乔耳边,低声又讲几句。
  诸葛乔伸出双手,用力捂住脸。
  姜维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紧张过。他直愣愣地盯着诸葛乔,眼都不眨,气都不敢喘。
  而诸葛乔捂着脸的双手,一直没有放下。大概是因为姜维的想法过于大胆,他肩膀都抖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姜维忐忑问道:“伯松,你觉得怎么样?”
  诸葛乔继续用双手捂着脸:“伯约的意思是,与其忽然迎娶某位重臣之女,你情愿向关将军之女求婚?”
  姜维岂止脸红,脖子都红了,他喃喃道:“我去求父亲出面。他是车骑将军参军,可以先问问翼德将军的意思,然后,然后……”
  诸葛乔猛地起身:“不行了,我快吃不消了。”
  姜维跟在诸葛乔身后,有些惶恐:“伯松,你得帮我出主意!”
  “你在这里等着!”诸葛乔大声道。
  “什么?”
  “你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回!”诸葛乔看都不看姜维,撩起袍袖往外就跑,一迭连声地令仆役牵马来。
  姜维待要再说什么,诸葛乔一溜烟地策马出门去了。
  姜维追到门边,连声喊道:“伯松,话可不能乱说啊!”
  诸葛乔只挥了挥手,示意知道。
  姜维满腹心思地回到厅堂上。仆役们奉上茶水点心,他便食不知味地吃一些。
  也不知过了多久,街道上马蹄声响,是诸葛乔回来了。
  姜维连忙迎出去,却见诸葛乔纵身下马,神色古怪地回到厅堂里,还郑而重之地让仆役退开。
  姜维亦步亦趋地跟着诸葛乔。眼看情形如此,他心中渐生惴惴,想要说话,却不知说什么好。
  下个瞬间,诸葛乔开始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边笑着,一边用力拍打地板:“伯约你这个傻子!哈哈哈哈!昨日,昨日……哈哈哈哈……昨日里,父亲就是替关将军向你提亲啊!”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春来(上)
  诸葛亮对自家孩子很满意。
  诸葛乔这个过继来的儿子,与他像是亲生父子一般亲密。许多人都说,诸葛乔说话的语气,行事的方式都像极了诸葛亮。哪怕是真的父子一体,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毕竟两人并非亲生父子。诸葛亮很清楚,诸葛乔内心深处,始终藏着对亲生父母的眷恋,对江东的思念。
  他也知道,过去几年里,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曾经几次托人给诸葛乔带了信,那些信件,都被诸葛乔偷偷地藏着,从来不给人看,像是孩童瞒着长辈,偷偷藏起最甜美的糖果。
  所以诸葛瑾来到成都以后,诸葛亮本人虽不与诸葛瑾私下见面,却鼓励诸葛乔去陪伴这位“伯父”。
  他希望,这样能使诸葛乔稍稍得到慰籍,也使血脉相连的亲情不致疏离。
  按照今天的日程,诸葛乔应该陪着诸葛瑾,去看看文翁学堂的遗迹,再到市桥以西,看看司马相如的旧宅。
  却不曾想,诸葛乔忽然催马冲进了丞相府后院,引得院落中人一阵鸡飞狗跳。
  待到他急匆匆地说了一通,又快速策马离开,诸葛亮站在堂前,想到诸葛乔所说的有趣情形,忍不住微笑。
  “乔儿这是怎么啦?说好去陪伴伯父,却来这里……若迟到了,岂不失礼?”身后有人问道。
  “无妨的,乔儿自有分寸。”诸葛亮愉快地叹了口气:“他来这里,是为了关君侯的事。哈哈,这回多亏了乔儿,否则我都要尴尬!”
  “关君侯?关君侯有什么事,能和乔儿牵扯上?夫君,你得注意着点,免得乔儿……”
  “哈哈,放心,放心。”诸葛亮摆了摆羽扇,笑眯眯地道:“夫人,年轻可真好啊。”
  他环望院落,只觉得院落中绽开的花朵都如锦绣妆成,有跳跃的光芒在花瓣上忽闪忽逝。阳光洒落在水池上,倒映出波光粼粼,偶尔听见扑喇喇声响,那是鱼儿在跳跃。
  他难得地生出了闲适兴致,摆了摆羽扇:“夫人,请随我来。你我濠上观鱼,亦乐事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