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733

  半晌之后,雷深眼神一亮。
  “兄长,请看这里。”
  “这是?”
  “这两年来,中枢对关中、凉州的经营很下工夫,派遣往两地的官吏、武人数量非常之多。北地寒凉,赴任者多携厚衣、皮裘,所以在乐乡大市这边,辽东所产的毛皮一直很受欢迎,价格也涨得很高。不瞒兄长,我还专门令人囤积了一些,最初多是熊皮、鹿皮、羊皮之类,后来又有貂皮、狍皮、豹皮、水獭皮、狐皮、黄鼠皮等。”
  当代的巨商多有豪族、官员背景,他们利用信息上的优势囤积居奇,乃是常态,庐江雷氏也难避免。总算皮毛不是什么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雷远的眼皮跳了跳,决定姑且不纠结这个问题:“然后呢?”
  “这些毛皮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江东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大举收购,使得价格更是高得异常。看文书上的价格变动,我估计他们采买的数量足够做成数千人穿着的皮衣,耗费数百万钱。这已不是人弃我取、奇货可居的生财之道,一定是江东人确实有用,才会如此不惜代价地紧急采购。当然,其它物资,江东人也在大肆采购,可……”
  “可南方湿暖,根本用不到毛皮这东西!”雷远下意识地接口。
  “所以我估计……”
  “渊白,我明白了。”雷远瞬间醒觉,抬手示意不必再说:“今日你我兄弟商议之事,莫要宣扬。待我有暇,改日再设宴请你。”
  “我明白了。”雷深起身施礼:“既如此,兄长,我先告退。”
  “去吧。”
  待到雷深离开,雷远在堂上思忖片刻,神情复杂。最终他笑着叹了口气:“江东?辽东?”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生意
  雷深向阎宇拱手告辞,走出骠骑将军府。
  连绵细雨依旧不停,带来些许凉意,以至于这年轻人连着打了几个哆嗦。
  候在门外的雷氏宗族仆役慌忙为他打起伞,又连忙招呼御者催马将车驾赶到跟前。
  好在监门早就使车驾停在近处了。
  监门虽是小吏,但不是谁都能做的,至少眼光要好。
  这年轻人虽是第一次来到骠骑将军府,但进出都有阎宇陪着。再看他身上的衣服虽不逾制,但做工精细,用料昂贵,身上的玉带更是华美。再一问,原来是骠骑将军家中掌管事务的弟弟,监门如何会怠慢?
  车驾须臾就到,雷深下阶的脚步不停,直接就登车起行。
  “公子,我们去哪里?”扈从策马于外,殷勤问道。
  “去南市。”
  扈从觉得,自家主人的脸色有点发白,却不敢多问,当即只道:“遵命。”
  当年麋氏为徐州豪商,号称家财钜亿,僮仆万人。如今汉家朝廷治下的几家大族,规模只怕犹有过之。不过,朝廷对世家豪强的打压一向严厉,尤其在土地买卖方面,更是苛酷异常,动辄深究。所以诸多豪强大族,乃至文武重臣的族人,都愿意将资财和精力投入到商业上头。
  此前朝廷有意凉州、西域,并隐晦许诺了许多好处,于是凉州世家大族群起支持,连带着关中人也有意参予。
  比如那位在上庸、新城对付了多年蛮夷的扶风孟氏族长孟达,就不远千里地往第一批商队里派了代表。
  益州南中那一头,朝廷派出的庲降都督驻地,先是在犍为属国,也就是朱提郡的北部,之后经过两次南进,现在已经安稳扎根于建宁郡的滇池一线。而庲降都督李恢本人就是南中大族首领,与他协作的南中地方世族不下数十家。
  虽说汉嘉金、朱提银这些矿藏多已纳入朝廷统一管理,可大族本身的财力依然雄厚。他们组建的商队,每年都会去几次交州,并有将交州物资经过零关道直接北运成都的记录。可见商途的利益之大,足使各家大族用足力气,使沿途千里肃清。
  荆州、交州这里,更不用说了。
  一来,朝廷向将士们大规模地计功授田,始于荆州交州两地。这两地的军户农庄规模极大、数量极多,而军人立功受赏,家境普遍宽裕,购买力旺盛。
  二来,荆楚世族本身也财力雄厚。作为最早投效皇帝的一批士人,荆楚人贵实非虚言。
  三来,交州物产丰富,海道畅通;荆州得江湖之利,为吴蜀之枢纽;更有江夏这个特殊区域在,得以始终保持与北方的大宗贸易。
  由此一来,商业蓬勃兴盛,江陵、苍梧两地,都已成为天下知名的经济都会。两地市税、工税、訾算所出,国以富饶。
  此时雷深的车驾辚辚向南,出城前往江陵南市。
  早前雷远在乐乡设乐乡大市,作为与荆蛮交易货品的据点,后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还特地开通了洈水故道,以便船运。再到后来,随着蜀中、吴会等地的商贾逐渐加入,雷远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将乐乡大市的运作方法逐步推广,江陵、安陆等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大市。
  江陵城的大市,位于江津港和荆州旧城之间,江陵新城以南,所以被称为南市。
  这个市集是在前次荆襄大战胜利后迅速被营建起来的。州府和郡府划出了土地,组织进行了基础建设;随后在最短时间内,诸多豪商携手建造了巨大的邸阁、高耸的楼宇。
  车驾尚未进入南市的范围,就已可见连通江津港的专用重载道路,和横平竖直密如蛛网的内部通行道路。无论哪一条道路上,总是有许多人匆匆忙忙往来,如蜂群般追逐着可观的利益。
  江陵南市的利益,庐江雷氏的宗族产业始终占据相当一部分。毕竟在这个年代,官商勾结难以避免;而论起官位,三州范围内再没有比雷远更大的了。
  哪怕近年来雷远已极少插手自家宗族在商业上的拓展,但一个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巨大商业架构,就如一个具备利爪獠牙而行于山野的猛兽。不用主人催促,它就会去四处奔走,不断捕猎,不断与同行们彼此挟裹,互相竞争,以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与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庐江雷氏遣出各地的管事权柄极大,自主行事的动力极强,在许多细节上的操作,甚至雷远这个庐江雷氏之主也并不能把握。
  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当年不法豪强遍布地方,肆意辜榷财利,侵害百姓。如今新兴的商业巨头为了利益,也不介意做些规格外的生意。
  雷深看着车外繁荣场景,泛白的脸色慢慢恢复。
  他自幼就极敬畏兄长,深知整个宗族在倾覆边缘的时候,兄长是以何其罕见的胆略扭转乾坤。所以适才雷远召见询问,雷深并不敢隐瞒,立即指出了足以使雷远看清局势的关键点。
  但有些事,雷远没有问,所以他也并没有额外去多说。
  江东人的大肆采购,是从上个月开始的,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诸多豪商的管事,全都是精熟泉货流向的老手,突然发现诸多物资价格急涨,就算一个两个人疏忽,哪里会全都反应不过来?
  要策动辽东兵戈,哪里需要这么多的物资?江东人是准备亲自下场,向辽东伸手了!
  这局面明摆着!
  只不过所有人都觉得,此事无关朝廷;所有人都为了眼前的巨大利益,心照不宣地将这个情况压住了,不使轻易外传到军府、州府罢了。
  若不是州府行事粗疏,以致被江东买空库藏,影响到军队的正常粮秣补充……这个情况,商贾们还能再压一压,也就还能再赚取一大笔额外的利益。
  当然,现在是不行了。
  兄长的耳目毕竟敏锐。
  他既然注意到了,就必定会以此为由,向江东方面发起后继的查问。接下去的所失所得,就在于两方高官的折冲樽俎,而与商贾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好在,无论辽东掌握在孙氏还是公孙氏手里,生意总有得做。
  雷深探出手,用力敲了敲车厢。
  扈从策马过来:“公子?”
  “不去南市了,我有些疲倦,回程吧。现在就回程!”
  “是,是。”
  车驾在路上打了个弯。轮毂碾过路面的积水,溅起水花,有行人抱怨两声,撑着伞,继续赶路。
  半个时辰后,骠骑将军府里,雷远神情复杂。他喃喃地道:“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嘿嘿!”
  过了半晌,他又叹了口气:“总算渊白还知道点分寸。”
  阎宇依旧站在厅堂角落,沉默不语。
  李贞伏地,额头冒汗:“宗主,是我疏忽。”
  “你刚往成都跑了趟,回来才多久?诸事都要重新接管,一时理会不得细务,不怪你。”雷远摆了摆手,徐徐道:“不过,江东既然瞒着我们,做了这么大的动作……他们在江陵,一定派驻有得力人物就近负责。含章,你持我将令,尽快找出此君来。明日,我要请他喝茶。”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边疆
  喝茶的习惯,雷远坚持了很久,但始终也没能引领当代的风气。当代人日常饮用的,冬天是热汤,夏天则是醪醴或柘浆之类。近来也有富贵人家不嫌麻烦,饮用交州所产椰子汁的。
  雷远待客,始终用茶,而且是最简单的那种。不以茶饼,只用热水冲泡炒制过的茶叶。
  昨日雷深倒底还知道轻重,出门没有随意传话。于是雷远便对李贞说了,今日要请人喝茶。
  虽说随着商业往来繁盛,对江陵城内外出入的管控难免松散些。但江陵城毕竟是骠骑将军府所在,南郡太守习珍也有才能,城中守备、警戒、查探的力量都很强。
  既然骠骑将军下了决心,各处力量立即动员起来,大举查问,那个该来饮茶之人,便没有躲过的可能。
  但谁都想到,这个来到江陵城里组织大采购的,不止是江东的有力人物,更是一股政治势力的代表,身份非同寻常。
  此前雷远从涪陵得来一批好茶,越喝越少,越喝越是简省。既然今日要招待贵客,他也就只能拿出来大方享用了。
  此时两人于后院凉亭对坐,稍远处数十名扈从虎视眈眈,错落侍立。
  “伯言,请用茶。”
  “续之将军请。”
  汉家的骠骑将军和魏朝的镇东将军,还是第一次见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