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733

  他的性子本不耐烦日常琐事,平时随侍在父亲身边,又格外拘束;早就盼着今日痛快玩乐,哪里有兴趣听关平和霍峻一板一眼谈话。
  关平大笑:“好,好。今日不谈这些枯燥乏味之事!”
  他手搭凉棚,看看四周地势:“我上次搭船来此,便听向导说起过,从这里往西南二十里,有几片连绵湖泽。湖泽周围沼泽密布、林木丛生,各种野猪、野鹿成群结队,甚至还有熊虎出没。一会儿让续之带路,我们尽情纵马射猎,定然愉快!”
  霍峻问了句:“不是说续之会遣人引路么?”
  关平看看天色,对扈从们道:“估摸着也到了,你们沿前路去迎一迎吧。”
  几名扈从应声往低处去牵马,没走几步,却见一名身着葛衣粗布的高瘦年轻人正从岸边攀上来。一名机灵的扈从见了他面容,老远便躬身行礼:“见过乐乡长。”
  关平连忙抢前几步,正逢那年轻人抬起手来,向下方的修筑堤坝的民夫们道别。回头一看,只见此人没有戴帻,头发松松地挽了个发髻,额头上满是汗渍,眼神却极明亮。可不正是如今荆州首屈一指的豪族首领、左将军从事、乐乡长雷远么?
  关平连忙为双方介绍身份。
  “坦之兄、伯昇兄、仲邈兄与其他各位,都是贵客。我本想着,遣人来迎不如亲自迎接来的尊重。”雷远笑了笑,将湿漉漉的手掌在身上擦了擦,向关平等人分别客气行礼:“谁知来次以后,眼看部曲宾客们劳役辛苦,我这代理宗主便不好袖手坐视,结果弄成了这副狼狈样子……哈哈,事先并没料到,各位莫要怪罪。”
  霍峻好奇地问道:“续之,何事如此重要,以至于你要亲自劳苦?”
  这些本是雷远日常熟思的内容,霍峻既然问起,他便不假思索地回答:
  “仲邈兄请看,眼前这条河,原是前汉时洈水直通大江的旧河道,后来地貌变迁,洈水大部向南汇入油水,此处河道就干涸下来,但每逢春夏涨水时江水大股漫入,仍能通行船筏。所以我以为,必得在此处配以堡垒和桥梁,才能封锁水道,确保乐乡的腹地安全。可惜之前忙于它事,动手晚了,如今难以施工,已生生耽搁了一旬。”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来客(三)
  霍峻初时以为雷远只是作出胼手砥足的姿态拉拢人心,结果听他这么说来,竟似真的是参与其中,还下了大工夫的?再想想适才他向民夫们告别的时候,那些民夫快活挥手的神态怎也伪装不来……这便有点意思了。
  他问道:“既已耽搁了,现在这是……?”
  “之前有位大匠提议,可以制作杩槎挡水,然后再下桥桩,再以竹笼和碗兜等物围拢加固,今日正是试行的时候。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仲邈兄请看,从那里到这里……”
  雷远兴致勃勃地比划着:“三十余步!便是我们一早上的成果了,比寻常做法快了岂止一倍?过几日再看看是否牢固,果然可用的话,之后除了架设桥梁,或可用此法增加分水堰堤,再配上翻车,正好灌溉附近田地。”
  霍峻看得出,雷远是真的乐在其中,不禁失笑:“续之,你竟是个亲民官的材料。”
  雷远想了想:“如若天下太平、刀兵不动,能做个亲民官难道不好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是善事。”
  方才他站在河水及膝的浅滩处与工匠们商议,所以脱去外服,只着葛衣短衫。这时李贞带着几名扈从自河道边攀登上来,替雷远换回比较符合身份的服饰。雷远舒展了下腰身,只觉江风吹拂宽袍,带来微微凉意,令人油然而生惬意之感。
  霍峻说的没错,这两个月里,雷远确确实实地把自己当做亲民官,也扎扎实实地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固然辛苦,却给雷远带来了快乐。
  这种快乐和武人在战争中厮杀破敌的高亢情绪大有不同。战争是对抗、破坏,是你死我活。打胜仗是为了让敌人死,让自己活命,让自己和自己的同伴能够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但是生存下去以后呢?人不是动物,人除了生存以外,还会保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而要让尽量多的人得以满足这种期待,终究只有靠劳动,靠建设。
  此时李贞取出黑绶、铜印、大氅等为雷远一一佩齐,于是雷远便配合着抬手举足,转眼间就恢复成了官员姿态。他本人没有注意到,当他着回袍服的时候,双手伸展抬高,手臂上那条从上臂直贯至手背的狰狞伤疤便完全显了出来。
  这条疤痕几乎占据了半条手臂的宽度,内侧有明显的凹陷,显然已经损伤到了筋骨,而边缘呈锯齿状,显示出当时受创的情形必定极其惨烈。随着雷远的动作,这疤痕仿佛一条惨白色的丑陋恶兽在臂上扭曲蜿蜒,最后潜回袍袖之下。
  关平此前与雷远见面时乃是秋冬季节,天气寒凉,雷远当时因为疲惫和伤势的影响,还病了一场,因而全身裹得严实,并未露出过这条疤痕。这两人都是久历厮杀的武人,对此最是敏感,瞬间对视一眼。
  关平心中暗道:“续之虽然忙于地方治政,可他终究是上过战场、有出身入死经历的武人,行事风格与寻常文官大不相同。”
  刘封性格直爽,当即便问道:“续之,你胳膊上怎么回事?”
  雷远抬起胳膊看看,叹气道:“这便是在天柱山中与张辽对战时留下的伤势,直到现在,这条手臂还曲伸不利……怕是很难痊愈了。”
  他想了想当时场景,不禁满怀余悸,随即又想到兄长和身边无数同伴的牺牲,心头又是一痛:“张辽真是熊虎之将。那几日里,我方苦苦支撑,从我的兄长到寻常士卒,战死者不下数百。若非主公遣了子龙将军千里来援,恰好就在那时赶到……我自己也断然毙命了。”
  关平颔首道:“看这伤势,可以相见当时的危险情形。家父曾说,那张辽有贲育之勇,乃是曹营中屈指可数的善战之将。续之与他对战,不死就已经值得自夸。”
  刘封大步上前,不由分说地捧起雷远的手臂仔细端详,羡慕得恨不得抱在怀里狠狠揉搓:“好男儿才能有此等伤疤!唉,我刘封参与的厮杀也有数十场,却不曾与此等大将对决!”
  四人又聊几句,第二批渡河的人们陆续登上河岸。关平为雷远一一介绍。
  之前那位渡河时特别谨慎小心、以致被关平嘲笑的,是襄阳宜城人向宠。向宠的叔父向朗向巨达,师从于名士司马徽,原仕刘表为临沮长,去年受命督领夷道等县军民事,与张飞搭档。向宠本人虽然年少,已任刘备帐下部曲督,因为行事勤谨仔细颇得好评。
  向宠的神情有点腼腆,看到雷远注视到他,连忙紧走过来施礼。雷远并不怠慢,客气还礼。
  在向宠之后登岸的青年神采飞扬,乃是马谡马幼常。马氏是襄阳宜城冠族,马谡之兄马良现为左将军掾,是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的重要助手。向朗素来推崇马氏兄弟的才学,因此向宠对马谡也格外尊重,马谡下船时,向宠特意挥退扈从们,亲去搀扶。马谡倒也并不客气,显然两家人非常熟悉。
  还有一名颇显活力的武人,乃是向宠的同僚好友习珍习文祥。习家也是襄阳大族,以声名而论,习珍的兄长习祯名声比马良更加显赫。习珍之长姐,嫁给了荆州名士庞林。
  向宠、马谡、习珍三人都是荆襄大族子弟。此等家族分支诸多,又凭借婚娅形成盘根错接的关系,庐江雷氏意欲在荆州立足,就不能不与彼等亲近。而他们会来乐乡,足见关平处事细密周到。雷远向关平微微颔首,两人彼此友善,倒不必刻意感谢了。
  众人谈笑间,待到后继的队伍全部过河,便再度启程。
  这时候一行人不再沿着江边官道前行,而是走上另一条大路。这条道路宽阔程度几乎与官道一般无二,但路面明显是新夯成的。
  “续之,这条道路也是新开辟的么?”关平问道。
  “正是。”雷远道:“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南,行八十里就到洈水。零陵、桂阳等地的商旅如果从此条道路前往巴蜀,可以节约一百多里的路程。然则……咳咳,眼下似乎还没什么用。”
  或许是因为战火对商业往来的摧残超乎想象,这条道路修通以后,往来的行商并不如想象中多,一行人纵骑于路上,沿途毫无阻碍,反倒是接连撞见好几拨军府的信使。
  众人且谈且行,没过多久,就从乐乡县城附近经过。
  因为春耕开始,县城的修筑工作暂时停歇了,堆积如山的木制栅栏正等待安置,还有几处夯土工坊铺开了场地,晾晒草茎等物。县城下方的广阔坡地间,只见一块块农田被阡陌分割整齐。耕种下的作物从土里微微透出绿色,有些长得高的,已经随风摆动。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来客(四)
  这时有钟声响起,数名身着吏员服饰之人沿着道路,向着众人身边的一个亭舍狂奔,有人看到了雷远,连忙躬身为礼,却继续奔走,并不停步。
  再看那亭舍,形制与往来道路上所见的一致,都是一个小院,内设屋宇数间,望台一座。却不知这钟声代表什么意思,这狂奔而来的数人为何如此着急。
  “续之,这是?”关平问道。
  “乐乡县中的社吏、里吏,还包括雷氏宗族中主事的仆役、宾客,大多数都是老卒……彼辈虽然忠勤,却无学识,所以我请了儒士若干,令他们分别驻于各处亭舍,每五日一次召集讲课,教授些基本学问和技能。”
  雷远解释道:“这数人或许是快要迟到了,是以奔走。”
  马谡笑道:“果然解甲归田以后,仍不失武人雷厉风行的本色。”
  待要继续前行,霍峻忽然问道:“续之,我想知道这些学官们教授什么,可否入内一观?”
  “自然可以。”
  雷远下马来,引着众人往亭舍中去。
  两名亭卒这时正在关闭亭舍大门,发现雷远等人,连忙跪伏行礼。
  雷远向他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向内行去。
  走近亭舍内部,只见正堂上分四排坐了数十人。前排的二十余人,都是官吏,适才奔来的数人也在其内。这些人高矮胖瘦不一、年龄有老有少,甚至还有缺损肢体、甚至面部受过重创的残疾之人,但此刻身着吏员的统一服色,神情端严,便自然生出一股威严气概。
  后排的十余人,都是孩童少年,衣着有华贵者,有褴褛者,但也都身姿庄重持正。
  眼见此景,原本面带笑容的关平等人也都肃然,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脚步,站在檐下观看。
  正堂中央,一名宽袍广袖的学官正在大声读题:
  “今有九分之八,减其五分之一。问:余几何?”
  “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
  下方的学员们随即以小木棍在灰盘上迅速计算,再用毛笔将结果誊在竹简上。
  学官的言语不快,每念一题,更稍许停顿片刻。但对于某些吏员来说,可能这样的运算太过复杂了,有几人明显地额头见汗,往竹简上誊写的速度越来越跟不上学官讲述的速度。反倒是后排的孩童们稍微轻松些。
  然而即便如此,学员们也不敢交头接耳,厅堂上除了学官的话音,并无任何其它声响。
  众人不敢打扰这等严肃场景,蹑手蹑脚地顺着廊道鱼贯而出。
  “这是九章算术中的方田之术……是吏员们测算田亩,必不可少的技能。”马谡道。
  “正是。”雷远道:“以老卒为基层小吏,本身是无奈之举,实在是可用之人太少了。他们若不能增长学识,很难长久地履行公务。我们适才见到的,便是学官对他们进行考试……如果连续几项考试不能合格,就会有后继的处罚,甚至开革吏员身份。”
  “倒是个良法。”关平连连点头,又问:“那些孩童,又是什么来路?”
  “那些是本亭管辖范围内吏员、农人的孩子,可惜近来农忙,更多的孩童们都在家中帮手务农,能够坚持来上学的乃是少数。”
  “原来如此。”
  马谡看到刘封百无聊赖地等在一旁,忽然问道:“今有九分之八,减其五分之一,余几何?伯昇,速速来答!”
  刘封对这些庠序所教素来毫无兴趣,满脑子想的全是射猎游玩,马谡忽然发问,他如何答得上来?
  他目愣口呆了片刻,霍峻在旁正色道:“考试不合格了,我们启禀主公,将之开革吧!”
  一行人无不大笑。
  刘封倒也不生气,只是摇头道:“我自用缳首刀杀敌立功,学这些作甚?走走,快去射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