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673

  虽说彼此是君臣,但在一个屋檐下为这个帝国共事这么多年,自然也有了不少的情谊。
  故而,朱由校一脸担忧地朝袁可立奔了来,两脚慌乱的下着台阶。
  王承恩想搀住他也被他推开了。
  袁可立也是两眼闪着泪花,咬牙迈了几步,就觉得头晕目眩,两脚发软,而倒向了台阶。
  毕自严和刘鸿训年龄也较大,自然也就没拉住。
  朱由校只得迈得更快些,同时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昔日君臣间的一幕幕。
  不过,在朱由校来到袁可立身边,准备搀扶起他时,却发现他已没了体温,两眼紧闭,胸口没再起伏。
  朱由校愣在了原地。
  又一个首辅走了。
  天启朝又要翻开新的篇章了。
第四百九十章
敢对国士不敬,流放海参崴!
  “传旨,辍朝三日,赐祭兴国公五千元银币,追封新宾王!令王公及王公以下到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大臣,皆需路祭凭吊!”
  虽说异姓生前不封王,但在大明朝死者还是可以追封王爵的,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
  不过,朱由校似乎有意勉励未来的内阁首辅像袁可立一样敢于大刀阔斧的改革,哪怕是落下个“袁屠夫”的骂名,甚至被自己宗族抛弃,而给突然去世的袁可立给予殊荣。
  “遵旨!”
  毕自严和刘鸿训愣了片刻后,就拱手作揖了一下。
  而朱由校则独自一人回了大殿,看着空空荡荡的政事堂,不禁两眼热热了起来。
  他知道今后又要少一个熟悉的身影了。
  从方从哲到袁可立,接下来,不知道又会是谁消失不见,谁也会以新成员的方式进来。
  大明现在的执政模式有点内部君臣一起谋议的味道。
  而不像以前一样,首辅基本上也只是通过太监传递密贴与皇帝决议天下大事。
  如今的大明,基本上君王和几个重臣在一处决议。
  所以,君臣间的感情自是更浓厚些。
  而朱由校也因此暗下决心,以后得换个地方做政事堂的办公地。
  ……
  接下来,朱由校下旨让毕自严顺位接了袁可立的班。
  而朱燮元则补进了政事堂。
  因为政事堂决策层内需要一名熟知兵务的人。
  其枢密使官职由孙传庭接替,卢象升则接替孙传庭的兵部尚书一职。
  在重臣的接替方面,目前的大明倒是没出现人才不够的情况。
  袁可立的突然离世在整个大明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的震动。
  朝臣们大多都还对袁可立昔日悍然斩杀许多反对他政令的宗室、勋贵、文武官员的行为记忆犹新。
  即便是现在,他们每次来到千步廊,都会想到昔日的一幕,而不禁感到胆寒。
  所以,当得知袁可立突然离世后,许多只想岁月静好、不喜欢因革新除弊而大动干戈的保守派权贵大臣皆因此高兴不已。
  甚至有个别与袁可立有仇的,还悄悄放起了鞭炮。
  “放得好!他袁可立仗着圣宠,飞扬跋扈这么多年,可以说,比方从哲还过分十倍!宗室参政,武官掌文事,文官封勋爵,这些紊乱朝纲之事,全都在他秉政期间发生,纵观国朝两百多年历史,历任首辅秉政时,就没有坐下如此多的乱朝纲礼法事的!”
  李康先在听到城中一些零星而起的鞭炮声后就不由得激动地说了起来。
  “圣上要王公及王公以下到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大臣都要设路祭,并凭吊,足可见圣上对其恩宠!而且他竟能善终,也真正让吾感到惊讶!不过,死者为大,有些事还是不说了,阁老家准备何时设路祭?”
  李标说着就问了起来。
  “仆不赶这个热闹,等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先设了再说。”
  李康先说着就又道:“现在最让人不安的事还是学部已经由信王接管的事,信王是代表皇族的人,他这一来,只怕不会像仆一样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毕淄川长于钱谷之事,为政柔和,于军中没有威望,他做首辅倒是不用担心过激如血流成河这样的事出现,但眼下,大量像信王这样的皇族,以及像孙传庭这样的新晋勋贵,充任要职,只怕以后的朝堂变革的还要更激烈。”
  李标叹了口气说道。
  ……
  “令各布政司提学官必须严格监督各处社学推广拼音句读之事,如果大户人家的私塾,朝堂管不到,但各社学必须这样做!一旦哪处社学没有这样做,那该提学官就直接上报撤掉该社学学正的官职!如果哪一省的提学官没有严格监督,一经本官查知,本官就奏请圣上罢他的职!”
  朱由检这里在凭吊完袁可立后就立即回了学部衙门,并发布了新的部令。
  然后,朱由检又向朱由校请得旨意,以微服私访的形式,开始带着护卫去各省巡视,以力求使拼音句读之法推广下去。
  朱由检可谓是雷厉风行,比李康先要积极得多。
  朱由校即位之初就下旨在全国各里广设社学,并对社学的管理者授予官身,并将地方建社学之成就与官员考成挂钩。
  所以,如今的大明已经不再是官办社学民存实亡,私学遍地,而是官私之学并举,且随着皇帝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官办社学在基层教育方面的规模已经渐渐有赶超民办私学之现象。
  可以说,只要朱由检让各大社学都开始推行拼音句读之教育,推行拼音句读的改革就基本上算是成功。
  因而,朱由检才决定亲自去微服巡视。
  京师近郭的宛平县的社学此时还在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对学部的部令置若罔闻。
  朱由检微服巡视发现后就直接弹劾了北直隶的提学官、知县和该县的所有学正官。
  而皇帝朱由校则直接批复将这些人以玩忽职守罪全部革职,流放戍边。
  顿时因此在民间因此很大的震动。
  其余各地的官员不敢再敷衍行事。
  “皇爷,新宾王薨逝的那天,私自放鞭炮的士子已经抓到了,他叫张弼明。”
  魏忠贤此时正向朱由校禀报着朱由校交代他做的一件事。
  朱由校知道反对眼下这种强化中央王权、严格执行皇纲国法、致力于平民教育和开启民智和解放生产力的执政方式的权贵和士大夫并不少。
  虽然这些人畏惧皇威国法而不敢明着反对,但内心里的不满和不甘很多时候是藏不住的。
  而他这个皇帝,帝国的主宰,需要时刻表现出坚定不移要这样做的意志,也需要用强硬的方式来表态,使这些背后不满的人不得不放弃帝国会不再革新、会渐渐对他们松绑紧箍咒的幻想。
  因为一旦他这个皇帝表现出半点的动摇,这些人就会如狗一样灵敏,疯狂地扑上来,吞噬改革的成果,破坏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成就。
  历史上,这样的事发生过无数次。
  因为熵的增加是不可逆的。
  所以,朱由校即便是得知有人在放鞭炮庆祝袁可立这个铁血首辅薨逝,也要东厂严查出幕后的人,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给继任的大臣们看。
  “居心叵测,对国家勋臣不敬,需要进行劳动改造,方能让他们知道何为感恩!
  传旨,革去这张弼明的功名,流放去抚顺挖矿十年,每年向朝廷上自我反省书,如果十年后反省不够,就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告诉三法司,就这样处置!
  用屠刀只会让冷漠者和自私者畏惧,而无法让他们知道感恩,而现在需要通过残酷的社会改造让他们醒悟!”
  朱由校因此直接下达了处置的谕示。
  “是!”
  魏忠贤回了一句。
  接着,朱由校又吩咐道:“有多少王公大臣如今还没有对新宾王设路祭,并亲自去凭吊?”
  “阁臣李康先、大宗伯李标……”
  魏忠贤说出了一些人的名字,他就知道自己皇爷要问这个,所以,他提前准备着呢,早就让东厂的人秘密做了统计。
  “持朕手谕去政事堂,让他们即刻拟旨,这些个大臣,对勋臣不敬,更无同僚之谊,没心没肺,可见于国于君也无忠心,全部革职,并随近卫军张同敞部去海参崴,在新设安东布政司服役思过!也先服役十年,每年上本反省自我,十年后如果反省不够,就直接安排到库页岛去!”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
  现在的他已开始趁着沙俄还没东进,而整个西伯利亚以东的广袤地区,已没什么强大的势力,也就让枢密院派一些军队北上筑城,对当地的原始住民进行强行同化,并因此在今天的西伯利亚以东包括库页岛一直到北极的的区域新设了一个布政司,叫安东布政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