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673

  “幸而吾皇睿智,才使马尼拉的汉人得以幸免于一场屠杀,才真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另外,接下来,也因为这件事导致国朝对外方略有所改变,以后只怕我大明要藩国林立了。”
  政事堂这里,自然听不到卡特西等佛郎机官员的惨叫声,也不会替他们唏嘘,甚至,作为元辅的毕自严已经开始向大明皇帝朱由校说起接下来的事来。
  “是啊!但从我大明衍生出的藩国还是少的,得多一些才好,遍地开花,这样我中华文明才能在各处生根!朝鲜和倭国这些,虽说也尊儒,但到底不够纯粹,尤其是倭国!要想尽办法涤除其本土文化,用步步蚕食的方式,先支持一些主动汉化的大名独立,使其不统一,最后到彻底操控幕府,接着定要使其天皇消失!”
  朱由校说着就又道:“这些都得循序渐进的来,也不知道朕御弟在吕宋能不能立足,另外他们作为战胜国,关于吕宋岛势力范围吵得怎样,什么时候该给朕报上最终方案来?”
  原来,朱由检并不是受大明朝廷的官方派遣去领导联盟军的。
  而是在朱由校的怂恿下,以个人名义向朱由校申请自建一大明藩国后,并以大明藩国的名义,加入了联盟军。
  然后,才被朱由校任命为联盟军总指挥。
  在这之后,朱由检才用自己的积蓄和朱由校资助的一部分钱财,招募了退伍官兵,组成了一支军队,
  朱由校在准予朱由检去外面自立藩国后,给其藩国赐国号为“崇祯”,且下旨赐马尼拉为大明崇祯国之首府。
  出现这一切的缘由皆是因为朱由校基于大明帝国现在的实际利益出发,而开始鼓励帝国皇亲贵胄去海外建国,以促进汉文明的发展。
  所以,在将吕宋岛的佛郎机人物理改造完毕后不久,朱由检就宣读了圣皇朱由校的诏书,开始在这里建立大明崇祯国,并举行了建国大典。
  一同参加这种文明改造计划的儒系国家官员都被邀请参加了这次大典。
  信王朱由检也没想过他有一天会在朝廷支持下于海外建国。
  但此时的他还是兴奋的,毕竟做一个有实权的藩王,还是和以前不一样的。
  大明的高级官员商周祚也出席了这次大典,他来这里,是将作为大明圣皇派来的钦差大臣,主持接下来这次战争的战胜国对吕宋岛的势力划分之会议。
  朝鲜、日本、琉球等代表都知道朱由检是大明圣皇的亲弟弟,也就默认最富有的马尼拉归信王所有,但对于其他城镇和土地,这些战胜国还是争的特别凶的,可谓是唇枪舌剑。
  但对于他们而言,也很新鲜,因为彼此都没想到,会在谈判桌上争利。
  “我们朝鲜作为小中华,最为接近中华文明的国家,如同一家之长子,巴朗牙一带自当归我们!”
  “小中华?你也好意思,若非是天朝,你们早就被灭了!”
  岛津久通反驳起来。
  如此,各方争了许久,直到一个多月后,在商周祚强制干预下,才最终达成一致,确定了各自势力范围。
  虽说如此,其实依旧是谁也不服谁,若非因慑于天朝之威,早就会自相内斗起来,掐起架来。
  不过,对吕宋岛的瓜分倒是没吕宋岛土人什么事,被自当忽略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信王朱由检怒斥自私士绅
  按照朱由校的谕示,划定势力范围后,在哪里定居的百姓就归哪国统治。
  而因此,居住在马尼拉的汉人和土人都成了朱由检的子民。
  一个国家的建立,首先是建立行政制度和税收制度。
  对于行政制度,朱由检直接照搬了朱元璋给藩王留下的一套官制,以表明自己是大明朱家藩王的尊贵身份。
  而对于税收,朱由检也没定太高。
  这一世,他不是大明的崇祯皇帝。
  没有严重的内忧外患。
  再加上,这一世,他也不再是只长于宫廷的藩王,而是去过地方任官,看见过民间疾苦的藩王。
  何况,他因为是大明圣皇的亲弟弟,所以,其他国家也不敢冒犯他的崇祯王国。
  所以,朱由检没有像历史上加征各种饷一样,不顾及百姓,也就把税定的很低。
  但饶是如此,还是有反对之声。
  “信王殿下!我们皆为汉人,可否对汉人免税,或者对士子免税?士毕竟是四民之首,得士之心便可得天下民心,如此,殿下您的藩国才能长久,不是吗?”
  马轩因此就对朱由检忽悠起来。
  朱由检则回道:“士的确当为民众表率!当主动积极缴税!这是圣皇对士子的圣谕,免税之有无,只能针对其财富之多寡,而非读书之多寡。”
  马轩见朱由检没被自己忽悠成功,只得讪然离开。
  而在回到自己家后,马轩则向自己的小厮扫月问道:“你打听得如何,岛上其他国家征税之制是什么样的,可有优待儒士的?”
  “回老爷,有!”
  “细细讲来!”
  “朝鲜优待儒士,言汉人中的儒士,可凭在大明的功名在朝鲜获得散官,其中,生员和监生,七品,举人五品,进士直接三品,杰出可直接被聘请为堂上官,去汉城辅佐国王,有官身者,皆免赋税徭役。”
  “另外,倭国幕府和萨摩藩则是对所有汉人免税免徭役!说是为了治下有更多汉人,好带来更多更好的手工艺和学说思想。”
  扫月回道。
  这个时代,朝鲜的确崇儒,而且也是文人当政,也最为仰慕中华文化,所以,对大明的文人自然特别礼敬,也愿意用各种高官厚禄,招揽更多的汉人文士过去。
  而倭国幕府和萨摩藩也是一样,但他们的统治者在这个时代正是几位锐意革新的明主,也就不仅仅是愿意招揽更多可以带来中华文化的汉人文士,还更愿意招揽普通汉人。
  因为他们知道普通汉人中,与不少手工艺者,拥有着他们国家没有的先进手工艺技术,所以也就用对所有汉人特殊对待的方式,意图吸纳更多的汉人。
  不过,作为举人的马轩对倭国幕府和萨摩藩的这种把汉人士子和平民一同对待行为倒是感到很不满,也就说道:“这倭国幕府和萨摩藩怎么能对汉人中的儒士和平民一视同仁!开化不及朝鲜远甚,如今看来,真正的儒学其实是在朝鲜,告诉家里人,把马尼拉的香料坊关了,举家搬迁到朝鲜王国的治区为民!”
  “信王想让我们交税?没门!”
  ……
  “你说什么,许多马尼拉的汉人举家搬走,就是因为本王征税?过分!”
  “佛郎机人征那么高的税,他们都能忍,本王征收这么点税,他们都接受不了?!”
  “如果不是皇兄宽仁,为了救他们,不惜让利于外藩,他们现在早做了佛郎机人的刀下亡魂!如今竟然为不交税,而背叛真正传承于大明之藩国,而去朝鲜这些非真正一族的国家为民!他们怎么这么自私,而毫无廉耻感恩之心!”
  朱由检知道这一情况后颇为愤怒。
  “殿下息怒!人性使然,不如将这事上报圣皇吧,我们倒是没什么,好好造福留下来的人就是,只是不知道中央朝廷如何看待此现象。”
  朱由校的长史,相当于崇祯国的丞相,刘理顺劝慰起朱由检来。
  朱由检因此便向朱由校上了一本,禀告了这一现象。
  ……
  而朱由校在收到朱由检的奏报后,只笑了笑,然后对毕自严等说道:“自阳明心学出现后,读书人开始关注内心,因而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的则更加的克制自己,摆脱一切欲望的束缚,甘愿为理想而献身,伟大无私;而有的则开始极端利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什么都可以背叛和抛弃,弃国弃家也在所不惜,而马轩这些人就是这类人,这也是他们迁居于马尼拉等地,虽人多势众,但依旧被佛郎机人统治甚至任意屠戮的原因,他们不愿意出头牺牲自己。”
  “那以陛下的意思?”
  毕自严此时问了一句。
  “随这些利己主义者去吧!”
  “杀了他们也无益,到底还是会长出新的来,龙生九子,个个不一样,这种是难以避免的。”
  “他们当中,大部分不是推崇仁恕之道嘛,正好,让他们去朝鲜、倭国后,利用朝鲜、倭国给他们的特殊待遇,以及对他们的尊崇,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宣扬这些思想,使这些国家更加的儒家化,从而减少侵略性。”
  朱由校说道。
  刘鸿训此时有些不忿地道:“但若不是大明的强大,和对汉人尊严保护的重视,朝鲜、日本这些不会这么礼待他们!他们不会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却依旧不知感念皇恩!真正是枉读了诗书!”
  “不说他们了,造福治下之民才是正经!”
  “这些趋利避害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在看见好处会回来的,不过,他们回不回来,这对我们来说不重要!”
  接下来,朝鲜、日本、琉球等会向吕宋岛移民,朱由检、朱由崧他们也会在自己的藩国招募民众,而这样一来,吕宋岛的市场只会因为佛郎机人的消失而壮大,而不会因为佛郎机人的消失而没有,这是利于我大明出售商品的。”
  朱由校说道。
  “陛下说的是,但现在问题是,我们以前通过佛郎机人出口商品去欧罗巴这条买卖已因这次儒家联盟军出兵吕宋岛而中断。”
  毕自严说道。
  “没了张屠夫,难道就得吃带毛猪?他佛郎机商人能来我大明,我们就不能下西洋去?朕还想着让他西班牙国王为他底下官员擅自屠华的事付出代价呢!顺便让他们懂懂规矩,该贸易就贸易,别玩屠杀那一套,真屠起来,他们可不是赢家!”
  朱由校说道。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同的治国模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