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673

  “还是用现今的办法,让国内权贵有想法者申请出资征募军队,另外就是让那几个奉朕为圣皇的藩国出资出兵,朝廷也可以抽出少部分精锐来,组成联盟军,下西洋!”
  朱由校早就有让重下西洋的意图,只是因更要紧的事太多,而未来得及付诸行动而已。
  何况下西洋前期也的确需要很大的成本。
  朱由校知道,大明要想再次下西洋,怎么也得积蓄更多的国力才好,毕竟这次下西洋可不只是像历史上一样,到达红海海岸,还得穿过好望角,过直布罗陀,去欧洲,最好横跨大西洋,去美洲。
  所以,他的这个下西洋的想法,也就耽搁到了现在。
  但现在,朱由校既然摸索出了一套新办法,即以宣扬儒家文明的名义,动员东方所有儒系国家,且以允其自立藩国为诱饵使国内权贵出资,一起下西洋,进而分担下西洋的成本,而不用大明朝廷独自承担下西洋的成本,自然也就可以提前进行下西洋的活动。
  “是!”
  辅政大臣们并不反对,毕竟现在朝廷的确需要去西洋夺占贸易航线,而可以进一步主宰全球商品市场。
  毕自严还主动建言道:“正好,奉旨去澳洲的舰队眼下已回濠镜,可以待其休整一段时间后,就负责下西洋之事。”
  “准!”
  于是,大约一年后,奉圣皇朱由校之旨,来自各方的下西洋舰队于此地集结完毕,并在大明将领沈寿峣的率领下,正式开启了下西洋的军事行动。
  这次下西洋的目的虽然是维护现有的贸易航线,缉拿西班牙国王,并让西班牙国为此事付出代价,和其他欧洲国家一起与大明派去的人,确立全球贸易与人权规则,从而减少屠杀,实现世界文明的进步,但在本质上,是要夺占一些区域为大明等东方国家的殖民地的,毕竟贸易线不能只控制在西洋人手里。
  现在没谁不知道从大明、日本、印度这些地方到欧罗巴的这条航线可以带来多少利润。
  所以,在朱由校下旨着各藩国与大明一起组成舰队下西洋后,这些藩国都是积极响应。
  尤其是倭国一些大名,在看见萨摩藩参与了吕宋岛文明改造计划的行动而得到的好处后,都非常愿意和大明帝国一起去争夺全球利益。
  许多倭国大名已经不再奉天皇为君,而改奉大明皇帝为君。
  也有不少大名因为现实利益而在奉天皇为君的同时,也该奉大明皇帝为君。
  就连幕府现在也是在奉天皇为君,挟天皇以令许多大名的同时,而奉大明皇帝为君。
  而便于可以跟着大明一起夺占全球利益。
  吕宋岛的文明改造计划已经进行到第二步。
  朝鲜人、日本人等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开始构建儒家文明,立儒家圣人雕像,建孔庙,创建科举制度,确立士农工商的等级秩序。
  朝鲜人和日本人等之所以会这样做,和马轩等投靠过去的儒士有关,他们利用了这些国家派来统治这里的官员对大明的仰慕、对中华文化的尊崇,而忽悠这些官员复刻了朱由校即位之前的缩小版大明,准确说是缩小版大宋,因为大明有锦衣卫和东厂等,而朝鲜人和日本人等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统治体系,没有锦衣卫和东厂。
  为什么在吕宋岛,统治各自势力范围的朝鲜官员、日本官员等会被马轩等儒士忽悠成功?
  原因很简单,这些官员在他们的国家也是士大夫,他们的屁股也坐在士大夫这边,很愿意接受这种独尊儒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制度。
  也因此,马轩等儒士在朝鲜、日本等的势力范围内很受待见,几乎已成为这些地方的二号人物。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样会使得朝鲜、日本等会对大明更加尊崇。
  反而有这些人的存在,使朝鲜、日本等国对大明的崇敬感在下降。
  因为这些儒士比朝鲜人、日本人还要仇视已经开始出现除皇帝外士民平等的大明。
  因而这些儒士会一个劲等在朝鲜官员、日本官员面前黑大明,认为中华之真正道统已经由他们带到了朝鲜和日本,而大明和推行大明现有制度模式的藩国已经不是纯粹的礼仪之邦,且说大明现在是奸臣当道,昏君当朝。
  当然,基于大明强大的国力,朝鲜、日本等国还是对大明有敬畏感的,不敢有怠慢和轻视之心。
  不过对于朱由检所建立的崇祯国,因为朱由检受朱由校影响颇深,而复刻的是现在的大明,且又是比较小的藩国,所以也就被马轩等投靠朝鲜或日本的儒士疯狂鄙视,甚至可以说是仇视,比朝鲜、日本等人还恨不得崇祯国从地球上消失。
  这也不奇怪,不爱家乡的人,往往比外乡人更加痛恨家乡。
  朱由检在马尼拉建立崇祯国的确没有立儒家圣人像,也没有对士绅免税,且受朱由校的影响,认为中华之文明源于伏羲所创八卦阴阳,故而一开始将所收税赋用来营建了水利工程,工程符合八卦之术,以顺应自然,也利用自然,并分田于民,且鼓励民众开垦荒田,且成立互助社,以使各家有不同农具者互补,还广兴教育,普及汉文和数学,对青壮进行技术培训和军事训练,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教育体系,所立雕像也只是朱由校的像和炎黄像和郑和像。
  这里面与朝鲜、日本等国在吕宋岛的势力范围所行统治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因为不对士绅免税,所以税赋收入虽然比朝鲜、日本高,但平民的税负却相对较低,而且税赋收入也更多的用到了促进民生身上,使得在这里的平民生活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
  虽然只一年时间,但无论是汉人还是土人,生活条件都比西班牙殖民者当政时代好得多。
  而在朝鲜、日本等国的平民反而比西班牙殖民者当政时代的生活还要糟糕许多,因为朝鲜人、日本人以及投奔他们的儒士、汉人都得剥削压制土人,使得当地土人不得不往崇祯国逃。
  为此,朝鲜、日本等国在当地的官府颁布了逃人法,对逃去马尼拉的土人实行非常严厉的惩罚,逃者必杀!
第五百四十七章
立国本的事
  “现在吕宋岛的诸藩国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情况,朝鲜、日本等国统治的地区,以儒道礼教纲常治国;
  而信王之崇祯国则以法治国;
  信王在他的藩国立法立规甚多,从官员到平民,都得守规矩,对于汉人而言,差别不大,在这些地方都因文化上的优势,而担任官员或官商,唯独土人,如果是生活在朝鲜、日本等国统治的地区,运气便没有在崇祯国的那些土人运气好!”
  毕自严向朱由校汇报道。
  朱由校听后便道:“这倒是在预料之中!”
  “我们没必要要求朝鲜、日本等和我们一样,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反而不是好事!所以,朝廷不但不要干涉,还要主动邦他们维持好现状,以使市场繁荣;”
  “至于土人生活的好坏,与我们无关,反正都是要被汉化的,也算是殊途同归,只是在信王那里的人要生活的好一点,更有智慧一点而已。”
  朱由校接着谕示道。
  “陛下说的是!所以,臣打算,对吕宋岛一带的朝鲜、日本等国统治区,主要是出售粮食和兵械,以利他们镇压当地不听话的土人;而对信王的崇祯国,则是让官营资本去开办大学堂和工厂,以利信王汉化改造那里的土人。”
  毕自严回道。
  “就得这么做,信王这边,就得多派本朝的人去办学开厂,以利于这些地方将来可直接变成我大明在海外的飞地。”
  朱由校点头说道。
  “陛下,吕宋只一岛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式,此事让臣想到了我大明国内近些年的一些现象;
  以臣之见,在我大明国内,像马轩这等利己者并不少,且还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在陛下大力兴办教育,随着读书人增多后,即便像皇家书院这种地方出来的士子,也有很多虽表面上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但内心也毫无家国之念,与马轩等儒士一样,皆只为满足自己之欲而善于使用各种伪装之术的士子;
  臣认为,陛下不能不察,也不能不警惕这些人一旦窃据高位,而使朝廷再次变成利欲熏心之地,甚至成为他们穷奢极欲之器也!”
  刘鸿训这时候突然神色凝重地说了一句。
  朱由校听后倒也很以为然,道:“刘卿所言甚是,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教育只是让人有思考的能力,有智慧,有知识,但具体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还得由他自己选择,克己奉公自然比骄奢淫逸要难!”
  “好在大明如今读书人多,甚至有贩夫走卒也能通些经史子集者,且陛下圣明,使士民于法前平等,故而,良善者,贫贱者,也没那么好欺,多有聪慧而善辨者,有私心而只知利己者倒也不敢太把自己的真实目的表现的太张扬,以免贻笑万民,名声臭于地!”
  刘鸿训又回道。
  毕自严这时候则跟着说道:“要说眼下这样的人真正想做些什么的话,只怕还是会在皇嗣身上想办法。”
  朱由校听后点首:“想让朕立储的可不少,朕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但朕偏不如他们的意!”
  “但陛下此事也不能一直这么僵着,立储到底是国本,还是尽早给出个明示出来,以免人心浮动。”
  毕自严回道。
  “立了储,还是会人心浮动。”
  朱由校回了一句。
  ……
  “也不知道辅臣们在御前可有提确立国本的事,这都天启二十五年了,依旧未定国本,这让天下人心如何能安。”
  翰林编修张天植这里就对少詹事王崇简说起了立太子的事。
  “如今天子,果然和神庙一样,过于聪明!方大兴当年定然是教了他不少。”
  王崇简听后感叹了一句。
  “此言何解,缘何不是徐上海和孙高阳?”
  张天植问道。
  “徐上海和孙高阳教不出这样的天子来!”
  王崇简回道。
  张天植点了点头:“虽说陛下无意确立国本,但天下人未必高兴,就算是皇嗣们只怕也不乐意!”
  “尤其是皇长子!他可是嫡长子,如今已过弱冠之念,竟依旧未被立为太子,只怕就算藩邦各国也不能理解的。”
  王崇简回道。
  “公现在为诸帝子先生,当知道皇长子习性如何?”
  张天植这时候又问了一句。
  王崇简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天植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