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264

  骡马化的军队就这样,一路上不光要此后火炮,还要伺候这帮拉火炮的畜生……
  人拉火炮可不行……
  不是汉军舍不得,而是效率太低!
  此时,天津城下已经聚集了五千多兵力,以及费尽力气拉过来的5门75毫米野战炮!
  天津城上有居高临下射程较远的红衣大炮,掷弹筒上去对射的话,会对己方士兵造成不小的伤亡,对于兵力并不是太宽裕的汉军先锋而言,能用炮弹解决的问题,自然不愿意用士兵的生命!
  更何况,75毫米野战炮,直接就能将古老的城墙轰垮!
  在一小时的火炮轰击下,天津城的城墙有一处轰然倒塌,上面的守兵更是早已被轰的脑袋嗡嗡作响,连滚带爬的不知何去了……
  在城墙倒塌后,城墙上已经没有几个还在值守的兵丁!
  跟大沽口炮台绿营兵丁的勇武恰恰相反,在黑色军装的士兵威名通过溃兵传入天津城后,已经没有几个官兵还愿意打这场必败的战争!
  “进攻!皇帝万岁!”汉国先锋军的军官,拔出指挥刀,向城墙的缺口狠狠挥下!
第413章
取而代之五
  在城墙告破的那一瞬间,天津城就已经预示着沦陷!
  手提上了刺刀的大汉一式汉军士兵,层层叠叠的涌入城墙缺口,攻陷没人把守的城门枢纽,将大门开启!
  于是,大队大队的黑色浪潮涌了进去!
  天津城的商贩走卒平民纷纷紧闭门窗,在屋子里静静听着外面纷乱的军靴踏地声,和零星出现的枪声以及惨叫!
  ……
  “那些海外汉狗要来夺取我们满人的江山,伟大的八旗子弟,为皇上尽忠的时刻到了,弟兄们,随我杀敌!”
  天津满城里的旗人将军,穿着祖传的铠甲,在一群八旗世袭军人子弟面前,举着战刀大吼着!
  他们已经得知攻城的正是海外汉人帝国的军队,理由则是前段日子里惹怒了督抚大人,被关押起来的汉人商贩!
  上面的人物都知道,这只是那个大汉帝国制造的战争借口罢了,一切就跟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一样,在汉国商人被收押的第二天,大汉帝国就向天津督抚递交了最后通牒,不是赵杜天不想给乾隆老儿发最后通牒,而是汉国大使进不了北京城……
  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大汉帝国的办事效率,最后通牒递交24小时后,天津督抚上交北京城的八百里加急文件还没有进入北京城,汉国的先锋部队就开到了大沽口炮台!
  而拿下天津城时,乾隆爷才刚刚看到这份特殊的八百里加急通牒……
  只是,在乾隆爷思索大汉帝国是什么鬼的时候,天津督抚发出去的大沽口炮台丢失,天津城被兵临城下的八百里急讯已经送了出去……
  满清帝国为了加深对中华大地的统治,在每一处原本的汉人大城市中,都修建了一处内城,也就是专门供给八旗驻军及其亲属家眷的满城!
  满城内全部都是旗人子弟和亲眷仆从!
  每一座满城也是当地旗人最后的据点和安乐乡!
  满城拥有比外城更好的城防,角楼等设施,甚至有条件的话,还会拉上一条护城河!
  当大城市陷入叛军围攻时,满城就是内心开花配合外军里应外合的依靠!
  只是,在枪炮面前,这个在冷兵器时代非常有用的设施,变成了一个笑话,防御力强大的满城,也成为了瓮中捉鳖……
  在满清帝国,每一座满城驻守的八旗将军,都不得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之外,擅自离开,否则,会判处比汉人督抚离开驻地还要严重的惩罚!
  其实,满城驻守的八旗将军基本上不得皇帝诏令,一生都无法离开这座城池,除非他想死!
  这种土皇帝一般的位置,也算是一个枷锁,将各地满城的将军们牢牢捆在当地!
  这些旗人将军也是没办法,整日里只能在满城花天酒地,过着宅居生活,对位高权重的他们,想要出城可是一件大事!
  多少双眼睛盯着那个位置呢,一旦犯错,立马就有打小报告的送到北京城!
  满城将军虽说不自由,但确实当地比督抚还要大的一把手!
  满人节制汉人已经成了满清帝国的惯例!
  汉国先锋军攻入天津城后,只在督抚衙门打了一仗,一群督抚的亲卫家丁,脑子犯抽一样,非要为自己的主子效死,结果在排枪和手榴弹的攻势下,连敌人的边都没摸到,就魂归天外……
  当汉军士兵踹开督抚卧室房门时,只看见了一个一身正装,头戴宝珠的督抚大员,乃至……
  一地的妻妾儿女尸体!
  刀刀致命,下手之人真是一点都没有手软过……
  这也是一个满清帝国的忠臣啊……
  满清帝国百年的统治,可不是白来的,这些受到皇恩提拔的汉人官员,为国效死真心是不要太多,毕竟乾隆在位时期是满清帝国最鼎盛辉煌的时刻,除了受压迫的老百姓整日里无心关心国家大事外,那些文人政客无一不对乾隆大帝的文治武功拜服,心甘情愿的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因此,一路杀过来的汉国士兵,还是有零星几个被满清帝国洗脑的忠臣义士,利用街巷的窄小,偷袭而死!
  对于汉军先锋军官来说,这属于很正常的事情,侵略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要知道,当初攻伐日本国的时候,那些疯狂的武士比满清帝国的抵抗激烈得多呢!
  幸好,赵杜天对这些细节不甚了解,不然的话,他又要刷新一遍对腐朽满清的认知了!
  同时,再庆幸一番自己攒到一战前科技武力,再进攻满清帝国的明智之举!
  这种根深蒂固的庞然大物,必须用雷霆之击打垮他们的威望士气,否则,满清帝国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百年来的奴化教育,拉出千千万万汉人炮灰来!
  当初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之所以没把满清帝国当成印度一样的殖民地,不是因为英法等国良心发现,而是他们发现,满清帝国依靠他们的国力,根本无法消灭!
  攻破一国首都和灭亡一国,是完全俩个概念!
  天津满城的将军一把手,带着一群穿戴祖传盔甲的八旗子弟,站在满城城墙上,如同赴死一般看着黑色的浪潮彻底占领天津城!
  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数百名穿着黑色军装的汉国士兵,在满城城下架起来数十架掷弹筒,一声令下……
  通通通……
  满城将军怀揣着惊骇莫绝的神情,飞上了天空……
  那些穿着在身上的上等铠甲,在榴弹的破片杀伤下,如同破布一般被撕开!
  满城城下的汉国士兵,如同在训练场上打靶子一般,将满城城墙上的傻缺们轰杀,然后用黄色火药制成的大当量爆破弹,将满城城门轰然炸开!
  紧接着,就是‘皇帝万岁’的冲锋声!
  满城内部的抵抗,比天津城内要强烈得多,那些旗人子弟打仗能力不行,但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知道他们败亡之后的下场!
  满城内连绵不绝的齐射声,证实了八旗子弟的送死行为是多么普遍……
  拿下天津城没有死几个人的汉国先锋军,却在一座小小的满城里死伤了近百人!
  在取得了上级同意后,恼羞成怒的先锋军指挥官,残酷的下达了血洗满城的命令!
第414章
取而代之六
  曾经代表着满清帝国统治象征的天津满城,此时已经成为了一处巨大的尸首之处,王起明一行穿着华丽将官军装的高级指挥者,迈步在血腥之味还没有消散的天津满城街道间,周围站满了警戒的卫兵,笔直的腰杆,晒黑的肤色下,肩膀上背挎的大汉一式建立起了一套新的秩序!
  当王起明等人到达天津满城时,战斗早已结束,有组织的满清余孽抵抗已经瓦解,天津城里到处是跑动的汉国占领军以及四处冒泡的黑帮打手!
  当昔日里被当成玩笑之语的反清复汗真正降临时,巨大的反差让城里的汉人百姓富商感到迷惘起来,那些平日里甘为官府爪牙的黑帮打手,摇身一变,成为了汉国军队的带路党!
  天津城内,哪家是满清的忠臣,哪家是受到压迫的汉人商贾,在汉国占领军眼里一目了然!
  使得数万汉国军队以最快速度掌握了沦陷后的天津城!
  这时,天津城的汉民和满清余孽才回过神来,远在海外的大汉帝国早已准备了不知多久颠覆满清的活动!
  不少在天津城内住了十多年,俨然彻底融入当地的平民,在汉国军队入城后,直接剪掉了辫子,换上了汉国军队体系内的紧身便服!
  这一切变化,让那些本来偏向满清一方的人们,沉默了下来,对于海外汉国的苦心积虑,这些人头一次对满清帝国的统治稳定产生了动摇!
  王起明为了彰显汉国军队的鼎盛武功,直接将刚刚经历过屠杀的天津满城的将军府当成了自己的临时指挥部,在这里,王起明甚至偶尔能看到那些苟活被俘虏的满城遗民家眷,一个个哭哭啼啼的被汉国士兵押解到一起,甄别身份!
  要是为旗人服务的汉人奴仆,则只需要服劳逸到战争结束即可,要是是在旗人员,可就倒霉了,哪怕是放弃了所有抵抗,也要被抄没家产,男子变为军队苦役,女子则沦为奴婢甚至军妓!
  当然,汉国军队也不是不给他们希望,只要这些旗人平民俘虏表现良好,是可以获得苦役减刑的,这里的苦役只是针对不抵抗的旗人,对于抵抗的旗人一律就地处死!
  满清帝国的旗人一直属于压迫阶级,汉国军队的这种做法看似很不人道,但实际上对于那些几乎是生活在俩个世界中的汉人百姓来说,影响并不大。
  让王起明感到有些头痛的,则是主要城市外广大乡村镇子的管理方式!
  汉国军队是打算推翻满清取而代之的,而不是像当年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那样,打赢了抢一个爽快就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