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264

  内线调动可要比外来入侵者方便不知多少倍!
  并且,这个优势还会随着汉军深入中华内陆,而不断加大!
  因为汉军占领的地盘越多,后勤体系就会变得越脆弱,除非赵杜天能获得全体汉人的支持!
  不过,赵杜天要能获得全体汉人的支持,满清帝国不用汉军打过来,自己就会崩解……
第418章
取而代之十
  轰~轰轰轰……
  十门耗费大量物力人力拖拽过来的75毫米野战炮,以远超过这个时代火炮的频率,不断将黄色炸药装填的先进榴弹射到北京城城墙上,掀起一片片碎石和惨尸!
  好在北京城历经数百年的加固和满清帝国危机意识下的不断投入修缮,墙体还是非常牢靠的,并且采用的是数层墙体并用结构,轰垮一层还有一层……
  要不是一战时期的75毫米野战炮的威力实在是太大,北京城的城墙根本不用担心被轰垮的问题!
  在冷兵器时代中,满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城的城防,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程度了,坚固程度要比白人吹嘘的菱形堡垒防御体系强得多!
  可惜,自从火炮大量普及,威力巨大的榴霰弹、爆破弹等不断升级后,哪怕是欧洲强国,也不得不放弃看似完善坚固的菱形堡垒体系,在与时俱进的火器时代,再坚固的城墙面对足够大当量的火药爆破,也显得那么的脆弱,这还只是黑火药的时代,当黄色炸药普及后,菱形堡垒体系剩余的那点防护能力,也彻底消失!
  城墙的作用逐渐演变成防御装备落后的暴民,镇压民乱,至于真正的俩国交战,基本上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了……
  在赵杜天前世的地球历史上,到了拿破仑时代时期,菱形堡垒的防御能力就被极大的削弱,在拿破仑的大军面前,那些贵族堡垒变得不堪一击,还不如运动战消灭的法军多……
  也只有还停留在冷热兵器交替时期的满清帝国,对北京城保留着不少的期待……
  汉国大军比乾隆大帝想象中来的还要快,在王起明的命令下,以大汉御林军为主体的远征军日夜赶路,直抵京师城下,沿途的州县清军,猝不及防下,被汉军一顿炮火全都收拾干净……
  本来双方战斗力就不在一个等级上,再加上汉军的进发速度惊人,清军连组织防御的能力都损失殆尽!
  当乾隆爷听到北京城外隆隆的炮声后,非常果断且明智的做出了一个选择,带着一些重要的满清权贵和禁卫军,连夜悄然离开了北京城!
  乾隆从汉军兵临城下的速度和战报上,已经体会到了汉军的强大,他很清楚,在数万汉军兵临城下之际,北京城陷落只是汉军死多少人,花费多长时间的问题!
  满清皇帝可没有君主守江山死社稷的慷慨气节,他们自己在心里都认为是窃取了汉人的江山,一直用封锁的手段保留着东三省的黑土地,以防在未来坐不住窃取的江山后,好有一条退路!
  当然,不光是东三省,蒙古这个不断被满清拉拢的小伙伴,也是满清权贵逃亡的方向!
  在不断的联姻和势力渗透之下,满清权贵实际上与蒙古王爷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一荣俱荣个一损俱损!
  在赵杜天前世里的那个满清朝代,蒙古骑兵可是没少帮满清帝国镇压太平天国,与外国侵略军对抗!
  连蒙古最能打仗的王爷僧格林泌都死在了镇压叛乱的战斗中!
  蒙古骑兵更是在为满清帝国卖命的途中,死伤无数!
  可以说,满清能以少数人统治多数汉人,蒙古这个铁杆小弟功不可没!
  正因如此,满清权贵在看汉人时,是用看待奴隶的目光,但在看蒙古人时,是看待朋友的目光,这一点在满清统治时期对蒙古人的各项优惠政策里很容易能看出来,蒙古人可是有着很多自主权利呢!
  然而,就因为蒙古人和满清权贵关系密切,咱满清帝国被革命党掀翻后,整个蒙古都对中原革命党充满了敌视情绪,最终在沙俄和苏联的帮助下,外蒙古彻底从中国版图上独立出去!
  乾隆皇帝逃亡的方向就是内蒙古区域,汉军既然能毫无压力的从天津大沽口登陆直抵京师,自然也可以从中国的任何沿海地区登陆,所以乾隆帝没有选择更加富饶的南方逃亡,而是选择牢靠且有着大量蒙古骑兵的土地逃跑!
  当然,乾隆皇帝不可能一口气逃亡蒙古,他的第一个站点是山西,恩,用的巡狩的名义,乾隆皇帝将在山西首府组织对汉军的抵抗,以及希望缥缈的和谈……
  至于首都丢掉对大清帝国造成的威望损失,乾隆皇帝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至少,丢掉首都总比皇帝死了这件事影响小得多……
  只要皇帝不死,满清帝国就从法理和忠于帝国的人心里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抵抗和战争就能维持下去!
  一旦皇帝死了,最高权力就会出现真空,会让大量的下层人士失去奋斗的方向,也会让野心家看到混乱的征兆,到了那时候,恐怕对满清帝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在明末年间,崇祯在北京城上吊自杀后,南明小朝廷之所以面对满清铁蹄抵抗程度弱的令人发指,正是因为正统皇帝一死,继承权变得模糊,被扶植上去的年轻皇帝不足以服众,导致南明朝廷心不齐,在外领兵的大将渐成军阀之势,中央朝廷的威望与日剧减!
  甚至,在南明时期,还有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的战争!
  可想而知,这种状态下的南明朝廷之所以存活那么久,只是因为入关的清军幸福来得太快,吃的太撑,消化不良,用了大量时间理清内部罢了……
  当北方的清军理清了内部,巩固了统治后,大军南下,顷刻间,南明小朝廷彻底败亡!
  跟南宋时期面对蒙古铁蹄,不死小强一样的生命力,南明朝廷简直就是个典型反例!
  这就是失去正统皇帝的危害!
  在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和平时期皇权更迭都要小心翼翼的进行,老皇帝都要事先一再给太子铺路,为太子培养心腹,并立下明确遗诏。
  和平时期尚且如此,更何况战乱时期的皇权更迭?
  特别是在首都丢掉后,换皇帝真心是个要命的差事!
  乾隆帝和满清权贵很清楚这一点,才毫无心理压力的放弃了北京城!
第419章
取而代之十一
  乾隆皇帝逃跑的消息虽然一再封锁,但乾隆帝逃离北京可不是几个人逃跑,而是带着一大队禁卫军护卫,满清重要权贵,以及少数的子女和妃子!
  人数加起来也有个上万人了,这么多人哪怕是陆陆续续离开的,想要瞒天过海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外面看不到听不着的汉军攻城部队来说,瞒过去不难,但对于北京城内门路通熟的土耗子来说,这种消息简直就是亮瞎狗眼!
  因此,在乾隆皇帝离开北京城后第二日,那些消息灵通的大臣和城防军官,就得到了皇帝老子跑路的噩耗!
  随后,数日的发酵时间,几乎大半个北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乾隆皇帝离开北京的消息!
  虽说乾隆跑了也留下了威望很高的王爷和军机要臣统属北京城防御事务,但皇帝就相当于人心里的一个旗帜,这面旗帜一倒,味道就变了个样子!
  本来面对汉军的火炮掷弹筒,清军守卫的就吃力且每日都会死伤大量人员,结果这皇帝老子一声不吭的就离开了,那些大头兵会怎么想?
  或许,八旗子弟为了自己的江山,在王爷们的安抚下,咬咬牙还能坚持下去,但是那些绿营官兵和‘北京城管’们,心态可就一个天一个地了!
  步兵统领衙门,也就是‘北京城管’,几乎一夜之间,军心士气变了个模样,上战场不想着杀敌,先想着如何找地方隐蔽保命,甚至不少人心里打着算盘,一旦汉军破城,第一个站出来投降!
  北京城外的汉军虽然不知道乾隆皇帝跑路的消息,但守城清军抵抗力度的差异还是能看出来的,王起明接到的命令是尽可能快的拿下北京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乾隆皇帝跑路的消息于北京城内传开后第三天,北京城所有的城墙宣告失守,诺大的北京城门彻底开启,在举着大汉一式步枪冲进来的汉国士兵过路俩边,是一排排跪伏着的临阵改邪归正的‘北京城管’!
  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汉人士兵,汉军能这么快打入北京城,与这些人暗地里的投靠密不可分!
  赵杜天对满清帝国的数十年渗透没有白费,在汉军登陆后不久,大汉帝国为汉人谋利益推翻满清鞑子的身份就在民间敲定!
  虽说无法让绿营官兵改头换面集体倒戈,但至少在汉军势大的时候,让许多汉人清军投降起来没有多少心理压力!
  不过,汉军虽然进了北京城,但内城的八旗子弟兵抵抗还是很激烈的,这广大的北京城战役,还要鏖战好些时日!
  满清帝国在中华大地统治上百年,这首都中的八旗军势力自然是最雄厚的,乾隆皇帝可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八旗子弟带走,所以,这些八旗子弟就变成了北京城最后的困兽!
  汉军在天津满城里血洗八旗的事迹,已经被满清朝廷大肆宣扬出去,北京城里八旗的老少爷们已经明白,这个海外的汉人帝国对待旗人的手段有多么残忍!
  这些人毕竟是吃了上百年铁杆庄稼的旗人,在汉军对旗人的虐待宣传之下,抵抗起来还真的像那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城市巷战由于地形复杂,远不如野战中先进武器发挥威力那么大!
  狭窄的地形很难用火炮进行大规模覆盖射击,并且抵抗的八旗子弟兵由于指挥混乱,几乎都凭借着一腔血勇抵抗,很少有扎堆的情况,汉军的火力优势根本造成不了多少杀伤力!
  移动缓慢还需要提前布置阵地的马克辛重机枪,更不用多说了,八旗子弟兵早就领会过重机枪的威力,根本不会正面冲击!
  他们专挑那些汉军步兵下手,不为战争的胜利,只为临死前能拉上几个垫背的……
  没办法,谁叫汉军之前对旗人的杀孽过重,男子杀死贬为奴隶,女子更凄惨,还要被汉军士兵轮着来啪啪啪……
  不少旗人女子活生生的被急于发泄的汉军士兵轮上了西天……
  为此,不少健壮的旗人妇女,都拿起了家伙事,比如说擀面杖,菜刀,锅盆啥的家用工具,愤然跟汉军士兵干了起来!
  哪怕汉军士兵都是美洲大战中历练出来的老兵,但这种跟一帮疯了一样的八旗老百姓对战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旗人女子可没有汉人女子裹小脚保持身材的习俗,不少旗人女子五大三粗的,不比男人力气小……
  王起明惊讶的发现,5万汉军士兵投进了北京城,战斗规模反倒是越打越大!
  后来,汉军士兵实在是无法忍受随便走到一个巷子里都会从天而降各种武器的场面,开始无差别的对可疑目标进行攻击!
  只要汉军士兵认为这出街道或是房屋有可能藏有旗人平民,二话不说,立刻架起来掷弹筒,对着房子开始玩起了暴力拆迁……
  那些主动投诚的汉人清军士兵,也被允许拿回武器,配合汉军士兵对旗人展开围剿!
  王起明算是真的打出了火气,整个汉军士兵也被打出了火气,他们转战美洲大陆那么多年,头一次打如此憋屈的战争!
  短短数日,在北京城里被旗人杀死的汉军士兵,都比从登陆开始一直打到北京城的总伤亡还要高了!
  王起明只有一个感触,北京城实在是太大了,旗人实在是太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