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555


这辈子,当个大将,衣食无忧段煨也就满足了,实在不想再闹腾,所以杨修一进来,段煨就是开门见山,小忙可以帮,但这种忙他帮不了。
“将军,在下并无此意,只是希望将军能为在下引荐温侯,不知可否?”杨修连忙一礼。
“这……”段煨有些犹豫。
若是其他人,他拒绝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但杨家对他多少有些恩惠,只是引荐也不答应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也罢。”迟疑半晌之后,段煨还是决定答应他,如果成了,那也算还了杨家人情,以后也别有这许多牵扯了,以吕布如今对世家豪族的态度,像杨家这样的大世家,注定是不会活的太痛快的。
伸手扶起杨修后道:“德祖啊,非我不愿相助,只是我与主公其实交情也不算深,帮不了你太多,不过我正要去往长安拜会主公,德祖若是愿意,便与我一同出发,我会向主公引荐,只是主公是否见你,我实在难做保证!”
“将军愿意引荐便已是大恩,修必不敢望!”杨修躬身道。
“那就请去准备一番,一个时辰之后,我们西门汇合如何?”段煨看着杨修笑道。
杨修点点头,再次拜谢过后,这才躬身离去。
“家主,此举会否引起温侯不快?”管事送走杨修之后,回到段煨身边,有些担心的询问道。
“这事儿……主公回朝已有数日,却迟迟未动,我估计还真不一定想杀,此番过去,探探主公口风,若有此意便将那杨修引荐给主公,若主公无此意,便跟那杨修说主公不见便是。”段煨笑道,他才不想真惹吕布呢。
管事闻言一脸敬佩的道:“家主高明。”
“快些去准备吧,将我为主公备的礼物备好。”段煨摆了摆手道。
“喏!”
其实吕布还朝后,杨修找的可不只是段煨,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之家,故交遍天下,这次虽然朝臣几乎全军覆没,京兆士族、豪族也几乎被杀绝,但还是有些够分量之人因为未曾参加而脱难的。
长安,吕府。
“主公,伯喈公来访。”正在跟女儿一起斗白狸,却见一名亲卫进来,对着吕布抱拳道。
蔡邕乃文坛大家,平日里就是一心编纂汉史,尤其是经历了王允之事以后,甚少再参与到朝堂纷争之中,只想编纂完汉史后,带着女儿回乡去,如今突然跑来,显然不止是来拜见吕布的。
“请他进来吧。”吕布起身道。
这朝臣虽然杀了许多,但还有很多没有直接证据的朝臣或者影响力太大的朝臣没有被杀,如今都关在大牢之中。
不一会儿,蔡邕在亲卫的带领下进来。
“老夫见过温侯。”蔡邕见到吕布,对着吕布微微颔首道。
“伯喈公无需多礼,可曾用膳?”吕布笑问道。
“用过了,多谢温侯关心。”蔡邕微笑道,或许立场有所不同,但吕布待他却是甚厚,不限制自由,只要不违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是要走,吕布都没有拦的意思。
这自然是好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可说吕布并不看重蔡邕。
这一点,蔡邕多少也有感觉,吕布敬重他,但很少如昔日董卓一般找蔡邕商谈国事,谈论治国之道。
当然,吕布除了嗜杀之外,治理手段上比之董卓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点得承认,之前乱糟糟的关中,吕布执掌数月便安稳下来,足见其手腕。
“见过蔡公~”吕玲绮好奇的探头看了看蔡邕,见蔡邕发现她了,乖巧的一礼道。
“玲绮回去。”吕布对吕玲绮摆了摆手,虽然不太凶,但以吕布平日对女儿的态度来说,已经有些严厉了。
小玲绮有些委屈的缩了回去,被追上来的侍女带走。
“礼数不周,伯喈公见谅。”吕布对着蔡邕笑道。
“不妨事。”蔡邕叹了口气道:“这一年本不算长,但好似过了很久。”
“经历的事多,自会觉得时日长,若是都是一般的日子,那也是时光飞渡。”吕布点点头,这一年来先是董卓被杀,后是吕布周转各军之间联合西凉军反攻长安。
这中间还夹杂着水灾,吕布接掌朝廷后便是马不停蹄的赈灾,没多久袁术又跳出来搞事,吕布出征南阳,再到长安生乱。
这些事情,任何一件发生都足以叫人记忆犹新,更别说这些事情发生在同一年中,跌宕起伏之余,也不免叫人感觉这一年时间比往年长许多。
“温侯正是壮年,但不知为何,许多话说来却好似历尽沧桑一般,颇为发人深省。”蔡邕跟吕布分别坐下,接过侍女奉上的茶汤,看着吕布笑道。
“或许吧,布这一生,虽说短暂,但经历的事情也不少。”吕布看着碗中茶汤,略带些感慨道。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蔡邕学富五车,见多识广,吕布经历之丰常人难以想象,两人聊着聊着,到好似真是两个老头儿在追忆古今一般,两人或许没什么感觉,但从门外进来本是来听听这高士言论的典韦,在进门的那一刹那就感觉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主公?”典韦不确定的看着吕布,若非吕布身强体壮,精神烁烁,他都以为自己看到了老年版的主公了。
“何事?”吕布扭头看向典韦道。
“那个……”典韦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灵机一动道:“刚刚段煨派人来报,明日便可抵达长安。”
“这等事情,等他到了长安再说不迟,你现在说与我有何用?”吕布瞪了典韦一眼,虽说也是麾下大将,但难不成还要他出城十里相迎?徐荣、张辽、高顺都没享受过的待遇吕布觉得段煨是享受不来的。
“哦。”典韦点点头道:“那末将告退。”
“典韦虽有些鲁莽,但心地不坏!”吕布看向蔡邕笑道。
“老夫观温侯也非嗜杀之人,甚至民间颇有温侯仁义之名,却不知温侯何故……”蔡邕点点头,随即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之上,这也是蔡邕此来的目的。
“若伯喈公所言乃是此番长安叛乱中所杀之人……”吕布看向蔡邕道:“公然叛乱,此等罪责本就是死罪,有何不妥?”
“但杀戮过甚,终归有违仁恕,而且此番之事,追究首恶便是,何必连地方豪族都杀掉?”蔡邕皱眉道。
“正是因为有仁恕之说,才会让一些人肆无忌惮,以为朝廷可期,但事实上,朝廷不可欺也不该欺,我不否认仁恕,但在仁恕之前,当先有威,没有任何棱角和规矩的仁,便是懦弱,只会被人欺辱,伯喈公以为然否?”
其实不用回答,只看现在关中民生稳固,地方豪族、世家不敢再如过往一般肆意对朝廷法度政令阳奉阴违就知道吕布这一次杀的很有效,至少那些地方豪族不敢一味地以自己为准,不顾朝廷政令去迎合世家。
而世家……经此一战,侥幸存活下来的也都纷纷选择了蛰伏,没人敢再质疑吕布的决定或是背地里搞什么小动作。
以后会不会不知道,但现在肯定不会也不敢。
蔡邕倒也不是迂腐的只以为仁义无敌,但此番吕布借南阳征战,京兆地方豪族几乎被吕布连根拔起,这手段多少有些违背儒家之道……
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求
“温侯既有匡扶汉室之心,可曾想过今日造下杀戮,会令天下士人离心,如今关中虽稳,但天下如何?”蔡邕看着吕布叹息道,一说到这事儿上,便能感觉到吕布那满身杀伐之气。
“就是没有此事,伯喈公所说的那些士人也不可能容我!”吕布笑道:“否则太师也不会死。”
蔡邕摇头道:“但温侯可有想过,这般杀戮下去,还有何人可为朝廷做事?”
“伯喈公,我杀不代表无人可用,如今陇西士族若说本事也不比关中名士差多少。”吕布笑道。
“然陇西士人毕竟有限。”蔡邕皱眉道,陇西士人都拉出来,恐怕也添不满如今朝廷的空缺,更别说将来平定四方了。
“谁说没有?”吕布端起手中的茶汤笑道:“这碗茶汤,若是给寻常人饮,他会否感激与我?”
蔡邕摇了摇头,茶汤苦涩难言,寻常人恐怕宁愿喝水也不会来喝这茶汤,莫说寻常人,许多士人都不喝的,吕布喝这个倒是出乎蔡邕意料。
“那若是一三日滴水未进之人又如何?”吕布又问道。
蔡邕看向吕布,目中闪过一抹讶色。
“那寻常之人就好比这满朝公卿,天下名士,我手中的茶汤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甚至不屑,但我能给的只有这个。”吕布看向蔡邕:“蔡公可懂布之意?”
蔡邕点点头,这已经很直白了,也就是说,吕布跟董卓不同,从一开始,那些名士、大儒或者说他们背后的大家族就是吕布收拾的对象,所以他敢这般疯狂的杀戮。
杀掉那些不可能拉拢的,剩下的为自保也好,为利益也好,都是吕布能够能够控制的。
这天下的确不能缺少士人,但并非所有士人都不可或缺。
很显然,相比于需要高官厚禄都不一定能笼络的世家大族而言,像陇西士族这样能力不差又不需要太多利益就能为我所用的士族更得吕布青睐。
这样一来,也打破了光武以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
蔡邕看着吕布,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人,这是阳谋,吕布现在就算告诉所有人他的策略那又能如何?
经过这场血洗,关中大世家也不剩几个了,剩下的除了迎合吕布之外,就只有灭亡一路可走,知道和不知道对他们来说并无意义!
至于如今投靠吕布的家族将来做大之后是否会对吕布产生威胁……今日这些大世家可能就是未来那些大家族的榜样,只要吕布能再活个二三十年,这种格局就算彻底定下了。
而如今吕布正值鼎盛时期,活个二三十年对吕布来说应当是不难的。
“老夫今日前来,是希望温侯能留文先与子柔一命,不知温侯可否网开一面?”蔡邕叹了口气,吕布已经将话说的这么白了,他再说什么也是自讨没趣,不如直接求情。
杨彪和赵温皆是蔡邕故交,他如今不稳朝堂之事,这种大事他也不好操心,但这两位故友能救蔡邕还是想救一救的。
吕布看向蔡邕,脸上泛起几分微笑:“伯喈公当知道,赵家且不说,单说杨家乃四世三公,便不在赦免之列,伯喈公这是为难于我。”
蔡邕叹了口气,人家已经明确将要杀的和要拉拢的分开了,自己这个时候开口救人就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了。
“当然,伯喈公难得开口,布若是不允,未免有些不讲情面。”吕布笑道。
蔡邕看向吕布静待下文,他很清楚,自己与吕布并无情面可讲,细究起来,人家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吕布此时这般说,显然就算给蔡邕这个面子那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