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555


吕布没再说话,只是闭目沉思,似乎在盘算着这件事的得失。
“不知……”蔡邕终是忍不住先开了口:“邕虽年迈,但若温侯还看得起邕这身骨头,邕愿入朝。”
吕布睁开眼,看着蔡邕摇了摇头道:“伯喈公乃当世大贤,若是入朝为官,终日算计反而失了那份高洁之气。”
不用自己入朝?
蔡邕有些疑惑的看向吕布,此前吕布对他放任自由,双方是两不相欠的关系,蔡邕可以随时走也可以一直留在长安,吕布对他的态度是无视,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
但现在蔡邕主动开口相求,那这关系就要变一变了,蔡邕已经做好了重新出仕的准备,但吕布却并未要求自己出仕,蔡邕也想不出自己还能做什么?
“布欲在长安开设一处书院,教授有功将士子弟学问,只是一直苦无名师,不知伯喈公可愿屈就?”吕布看向蔡邕。
现在他可以通过打压大世家,拉拢小家族来稳定治下,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并不足够。
他需要更多人才,他也想学模拟世界中大乾那般开科举士,废除如今的举孝廉之法,然而若深究这两套制度就会发现如今的大汉并不具备像大乾那样科举的条件。
选拔人才可以通过科举的方式来选拔,但想要像科举那样天下人都参与进来,大汉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如今百姓吃饱都成问题,谁会专门耗费钱财来让家中子弟进学?
若是朝廷出这笔钱,修建书院,聘请名师哪个不需要钱?
这段时间吕布一直在想这件事,最终想出这个方法来,如今就算他弄出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把书籍发往全天下也没用,没人教的话,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说就是天书。
倒不如以书院的方式将有功将士的子女送来读书,将来若通过考核,也能走上仕途,这对于将士来说,也是一条出人头地的途径。
毕竟军中将士杀敌立功,成了将军,但想要家中孩子读书识字也很难,如今朝廷专门为有功将士子女建立书院,统一教授,对于军中将士来说,便是多了个盼头。
至于效果,吕布觉得可行,也跟几个将领在私下商议过,应该是有用的,当然,光有书院不行,搞学问,最重要的是有个好老师,而蔡邕无疑就是这么一个好老师。
除了蔡邕之外,还有一个路粹,之前那路粹可是说过只要自己能救出蔡邕,就愿意为自己所用,之前吕布没空安排,如今或许可以跟他商量一下来书院教学的事情。
“温侯此举乃是百年大计!”蔡邕感慨道,吕布这已经是为十年乃至百年之后考虑了,书院中教授出来的弟子,一来都是将领子女,对吕布而言更为可靠,二来也能让那些将领更有归属感,而最后便是无形中让麾下将士有更大的动力去建功立业,不一定是全部,但至少有进取心之人,会不惜一切的拿到让子女进入书院的资格!
到这里,蔡邕也不得不佩服吕布的远见。
“那蔡翁是否答应?”吕布看向蔡邕笑道。
蔡邕点点头:“此事老夫愿意略尽绵薄之力。”
“好!”吕布抚掌笑道:“既如此,伯喈公先回,此事先莫要与人提及,杨彪和赵温之命可保,不过有些东西得交出来!”
“不知是何物?”蔡邕奇道。
“家业!”吕布起身,看着蔡邕道:“我留他性命名声,但杨家家业不还朝廷,于我而言,便是一处隐患!”
蔡邕闻言也只能点头,命保住就行了,至于家业这东西……蔡邕自己是对这些看的不重,杨彪怎么说也是累世公卿,心胸开阔,想来也是不在意的。
“如此,老夫且先回去整理些书籍,待温侯需要之时,可派人前来告知老夫。”蔡邕起身告辞道。
“好,伯喈公慢走!”吕布点点头,起身相送,一路将蔡邕送到门外方才回来。
送走蔡邕之后,次日一早,便见段煨前来拜见,对于这些已经投入自己麾下的西凉老将,吕布还是给出了足够的尊重,也正是这个态度,才让西凉众将对吕布归心。
“主公,有一事有些难于启齿……”见吕布情绪不错,段煨小心的道。
“有事便说,你我皆是行伍出身,何须如此扭捏?”吕布笑道。
“那弘农杨氏与末将颇有交情,此番杨彪下狱,其子杨修几次三番前来央求,希望能够见主公一面,不知……”段煨说这话,小心翼翼的看着吕布神情变化。
“杨修?杨德祖?”吕布看向段煨道:“听说此人自幼聪慧,能识人心?”
“正是此人,不过是否能识人心末将便不知了。”段煨摇了摇头道。
坊间将杨修传的神乎其神,这小子也的确聪明,但段煨总觉得这小子有股子说不出的讨厌劲儿,他若真能识得人心,就该知道自己很讨厌他那么一副我很牛的架子。
“正好,杨家之事也该处理了。”想到答应蔡邕的事情,吕布点点头道:“他既然要见我,便叫他明日来卫尉府见我便是。”
“喏!”段煨松了口气,这也算是还了杨家一个人情了。
“这一路奔波也疲乏了,今日便不留你,且先回去休息,待得后日众将到期了,再设宴款待诸位!”吕布看着段煨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微笑道。
“谢主公!”段煨点点头,对着吕布一礼道:“末将告退!”
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
杨修正式来拜见吕布的时候,已经是段煨来到长安后的第三天了,一大早,便见杨修带着人拉着几个大箱子来到吕布府上。
“杨修参见温侯!”没有丝毫四世三公的高傲,杨修在见到吕布时,姿态放的很低。
似杨修这等家世之人,哪怕无官职在身,若在往日遇到吕布,也绝不会将姿态放低,上一次遇上这种事儿还是王允呢。
吕布看着杨修,指了指下手的位置道:“坐。”
杨修依言坐下,对于吕布,他在来之前已经做过详细的了解,这位跟董卓完全是两种人,而且通过吕布的手段来看,世家出身在吕布面前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祸根,他一来就摆低姿态不是为了麻痹,只是单纯为了不让吕布排斥而已。
恭恭敬敬的一礼过后,杨修方才坐下。
“修久闻温侯之名,只恨缘悭一面,今日一见,更盛传闻。”杨修看向吕布笑道。
其他不说,坐在吕布对面,那股来自吕布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压迫感让人明显感觉呼吸节奏都跟平日不同,平日里面对何人都能侃侃而谈的杨修,此刻面对吕布竟生出几分紧张。
“传闻?”吕布闻言笑了:“大概不好听吧?”
哪怕不去打听,吕布也大概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声,多半是屠夫、奸雄之类的。
不过吕布如今对名声这东西已经不是很看重了,外人只要怕他就行,至于关中,要真的有人拿了他的实惠还说他的不是,那就是真该死了。
“温侯何出此言?温侯勇贯天下,箭慑群雄,南阳一战,运筹帷幄,若论治军,当世恐无人能与温侯比肩,堪称项籍在世,然而温侯心怀仁义,关中大灾,数月之内便将水患治理,令民生恢复,若论及治理之功,远在昔日项籍之上!”杨修微笑着赞道。
“这些话就莫要说了。”吕布摆摆手,到底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心有戒备,但吕布不可能因此就让杨修把杨彪带走:“德祖此来为何,我也知晓,文先公我是极为敬仰的。”
杨修点头称是,但没有太多喜色,他很清楚,接下来说的才是重点。
“若是其他事情,我大可揭过,但这次若非我麾下将领机警,看出了不妥,长安一失我在南阳便将万劫不复!”吕布看向杨修,表情逐渐冷肃下来:“若真是如此,莫说为我求情之人,恐怕有的是想在某背后踩上几脚之人!”
“温侯明鉴!”杨修起身跪地,对着吕布拜道:“家父绝无参与此事。”
“我自然希望文先公未参与此事,但只凭你一面之词,如何教我相信?”吕布俯视着杨修,沉声道。
“温侯容禀,修已与家父商议过,我杨家愿全力助温侯推行新政,这些箱子里,是我杨家在京兆、弘农、洛阳、扶风、河东、河内、上党所有的耕田,包括两天一万八千亩,薄田十二万三千亩,愿意全部上交朝廷,供朝廷推行新法!”杨修指着那几个大箱子道。
十二万三千亩是什么概念?
把整个京兆、扶风、冯翊的耕田加起来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当然,这也跟杨家在三辅之地都有耕田有关。
而且不少耕地如河东、河内、上党的地吕布现在还拿不了,河洛一带的地现在也用不了,可以说,若是杨家的田真的都能用的话,南阳迁徙根本不是问题。
见吕布没说话,杨修连忙躬身道:“除此之外,我杨家各地还有家仆七万以及各地粮草共计三十万石献于朝廷。”
吕布看向杨修,他暗中查过杨家的财产,这些基本是杨家的全部了,至少在家财上,交出这些以后,杨家不剩什么了。
吕布不得不重新审视杨修,此子是否如传言一般有盖世之才,但如此彻底放弃家财说明对方已经洞悉了自己的新法。
“德祖,你觉得我定会杀你父亲?”吕布看着杨修道。
“非也,但温侯即便不杀吾父,甚至此番放了吾父,若杨家不交出这些,恐怕也难逃败亡,甚至比今日更惨!”杨修一说到这个,流露出几分自信之色,说话也多了几分傲气和将万事看透的意思。
别说,吕布虽然答应了蔡邕,但还真有类似的想法,如此看来,杨修确有洞察人心之能,或者不能说洞察人心吧,他能从吕布的政策中推断出吕布对大家族的态度和未来可能的执政方向。
但就算如此,也十分惊人了,此子果然聪慧!
“很好,既然杨家已经这般说了,这良田可留千亩、薄田自留五千亩,但税赋需按新税法来交才行。”吕布也没开箱子去看,他相信杨修不敢骗他。
“多谢温侯!”杨修连忙一拜道。
“起来吧。”吕布挥手,示意杨修起身,上下打量片刻后突然笑道:“我麾下最近缺了一个卫尉丞,德祖可愿屈就?”
这算是吕布的正式征辟了。
杨修连忙躬身道:“愿为主公效力!”
“持此令先去请文先公回府吧,记住,莫要出长安。”吕布取出一枚令牌递给杨修道。
既然不杀,那杨彪的名望和地位还是可以用一用的,吕布准备让他继续担任太尉或是司徒什么的。
三公之位吕布没准备给袁术,他已经派人给袁术送去了车骑将军印绶,这个足以让他跟袁绍相抗了,真给三公之位,适合的也就是太尉之职,这太尉在某些权力上是跟大将军重合的。
吕布现在不想招惹袁绍,所以一直没坐这个位子,让杨彪来担任天下人也能信服一些,袁绍也不能因此来讨伐自己。
虽然不怕,但吕布现在对手中权力使用还是相当慎重的,他也担心自己走错一步,使得奉天子这一招不灵了,诸侯不再拿天子当回事的时候,那这天子就真没用了。
他这次大败袁术,可以说是为朝廷,为天子重振声威,这个时候最怕行查踏错。
“谢主公!”杨修连忙躬身一礼,双手接过令牌,而后对吕布一礼告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