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555


此后十年,大魏都没有对外有过大的动作,赋税除了必要的开支外,都投入在了这种阴阳炉的用途上。
十年看似很长,但对于大魏来说,这十年真的不长,阴阳炉似乎遇到了瓶颈,材料商无法做到完全隔绝,运用过程中会有不小的损耗,不过体积倒是在这十年中,缩小了不少。
而且从一开始驱动船只、车后,之后的阴阳炉却渐渐用到了开矿上面,使得大魏的矿产开采率大增。
尤其是铁矿和碳的开采量加大,以往觉的是最大问题的铁轨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
第三百三十七章
脱缰
“太子请看,此内部以五行运转之法,将火力融入水力,进而驱动阴阳炉,带动车轮运转,这条铁轨铺设足有百里之遥,阴阳炉运转开,只需一个时辰便能抵达百里之外!”
依旧是运用阴阳炉做的车,然而这次能够明显感觉内部阴阳炉占的位置小了许多,但力道却不小,只是这产生的蒸汽让整个车厢内烟雾缭绕。
一路开至百里之外,果然只需一个时辰,吕布从车上跳下来,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看着已经湿的不成样子的图纸,皱眉看向对方道:“回去后这个图纸再画一份,另外想个法子,把这些蒸汽引到外面去。”
“太子放心!”大匠连忙点点头,这次的阴阳炉车总算是成功了。
“如何回去?”吕布是不想再坐一次这个了,虽然速度确实快,但整个人好似被蒸了一遍,这样很容易染上风寒的。
采矿、阴阳炉车、五行船,水纺机,还有火药、火神砲,吕布觉得这些东西带回去,在大汉,只要给自己十年时间,至少关中可以换一副样貌,因为不像如今这样光是思考如何改良运用就用了十年时间,到了大汉可以直接动手,所以十年应该会有极大地改善。
当然,若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阴阳炉至此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大魏经过这十多年的积累,国力稳固,吏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已有盛世之相。
不过正当吕布准备带领工部开始将这铁轨在西北铺设时,西面却是传来消息,吐蕃的松赞干布派人前来大魏求亲。
不过吕家三代都是男的,没个女人,吕忠虽已娶妻生子,倒是有个女儿,也就是吕布的孙女,今年才三岁,吐蕃人若敢提这个要求,吕布便要直接打过去了。
“我儿以为,与这吐蕃该如何相处?”吕古看着吕布道。
“新出的阴阳炉车可以往西域通车,建成之日,从长安到西域可能只需两日便能抵达,吐蕃乃西域大国,扼守西域要道,若愿作为我大魏藩属,自然是好事,若不愿,最多十年,我大魏打吐蕃,将不比剿匪难多少。”吕布笑道。
阴阳炉车出现,最大的改变就是让这天下变小了,只要能铺设足够的铁轨,以阴阳炉车的速度,去任何地方都用不了十日。
同时也代表着运输粮草对粮草和人力的消耗降低,如此一来,大魏对西域也好,对草原也罢,都将拥有更强的控制权,当然,要铺设这条铁轨可不是小事,工程量比之当年杨广挖通运河少不了多少,而且大魏近年来开采出来的铁矿也需都投入这西北铁轨的修建上。
“不是征战?”吕古笑道。
“以武服人,终不能长久。”吕布摇了摇头道:“十年后要拿吐蕃不难,但于我朝而言,最好的选择,是与之合作,将吐蕃作为我朝在西域的属国与前站,若有敌军来犯,可为我朝格挡,同时西域若有矿脉,也可为我朝所用。”
如今随着阴阳炉车、五行船的出现,对碳和铁的要求逐渐攀升,五行船的船身大半是由铁制的,大魏虽然地大物博,但开采这些东西需要的人力也不少,可以用交易的方式,将开采这些东西的人力下移到藩属国,同时也可用丝绸、茶叶等如今成本越来越低廉的东西来换取对方的矿藏。
如今昔日上品丝绸已经能做到量产,以前一天一匹,如今一天十匹乃至更多,但放到西域各国,价格却跟以往一样,吕布敏锐的察觉到这其中有巨大的利润,可为国牟利!
吕古点点头,他也觉得吕布此举可行,当下按照吕布所言,开始在西北铺设铁轨,往来运输北方的碳石、铁矿。
事情也如吕布所想的那般,西域各国开始开采自家矿脉来与大魏交易,使得大魏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不但朝廷因此得了大量的财富,民间也因为往来西域而出现不少拥有大量资产的商贩。
这些商贩开始大量聚集劳力,在各处开办工坊,招募或者干脆自己培养工匠。
同时吕布几年未能开通的航线,随着五行船的出现,南方吃不上丝路好处的商贩在得知走海路也能连通西域后,开始主动去探索航线,有的倾家荡产,但也有的真正探索出了航线。
吕布发现,工匠们不再专注于研究技术,而是开始疯狂敛财,朝廷掌控天下的缰绳,突然有种要脱缰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止吕布有,朝廷不少人也有,很多人拥有大量的财富之后,对朝廷开始轻慢起来。
群臣对此一筹莫展。
“奉先,可有解法?”吕古皱眉看向吕布,眼下的局势,随着这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出现,朝廷开始无法控制天下了。
“有。”吕布摸索着下巴,突然发现父亲的头发白了不少,这么一想,自己年纪似乎也不小了,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太子有何妙计,不妨直言。”房玄龄看向吕布,询问道。
“他们无视朝廷的底气在何处?”吕布没有回答,反问道。
“手中拥有大量财力,雇佣大量百姓,百姓得靠他们吃饭。”杜如晦叹了口气。
“所以,朝廷只要站在这些百姓这边,他们又能如何?”吕布笑问道。
群臣闻言,目光一亮,似乎抓到了什么。
“据我所知,以纺织厂为例,随着技术不断革新,一个纺工一天能够做的量从最早的一匹到后来十匹、二十匹、三十匹,然而他们获得的酬金却从未变过,甚至为了获更多的利益,让纺工每日劳作时间更长,从最开始的三个时辰到如今五个时辰甚至更长,朝廷保护的从来不是这些豪商,而该是这些纺工。”吕布笑道。
其实虽然关系改变了,但利益纷争却从未变过,不过是从以前的地主和佃农变成了如今的豪商和小工。
“朝廷下法令,保护这些工匠,包括相应的薪酬该如何分配,工匠最多做多长时间。”吕布说到这里,看向众人微笑道:“还是那句话,朝廷鼓励百姓探索海域,也不介意他们凭借勇气获得财富,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泱泱华夏的商客,不该只知敛财而不顾旁人生死。”
“若是无人来告,这法令岂非形同虚设?”一人皱眉道。
“那就等到有人来告!”吕布冷然道,规矩不能坏,大魏如今确实是通过这些豪商从四海来迅速提升国力,这个时候如果强制干涉,那会打消这些人的积极性,所以朝廷在这件事上,必须是保持中立态度。
但如果有人违背朝廷法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朝廷很快拟出相应法令,并让人去各城乡之间为人诵读,然而多数百姓习惯了豪商的压榨,无人敢真的来告,生怕丢掉了饭碗,豪商也因此有恃无恐,甚至见朝廷每有进一步动作,更加肆无忌惮。
如此一直持续了三年,终于有人不堪疲惫,生生被累死,其妻子来到官府告状,朝廷立刻派兵清查,当地官员想要阻拦,这次朝廷派去的可不只是执法的衙差,更有军队护航。
阻拦官员直接下狱,同时压榨死劳工的豪商被下狱,清查之后,朝廷三年前的法令一条都没有遵守。
朝廷勒令将三年来欠下劳工的钱一并发还,另外在朝廷四个时辰的工时制度下多出来的时间按照两倍来给,只是这么一下子,加上对朝廷的罚金,这豪商虽没有倾家荡产,但家财散去近半。
这边的消息在朝廷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传开,越来越多的劳工不满跑来告状,这几年来朝廷科举取士积累的人才迅速走马上任,一批批官员被拿下,查抄家产,该砍头的砍头,该抄家的抄家。
经此一事,朝廷基层官员被清空了九成,虽然损失也不小,但最重要的是这规矩必须立起来,豪商有钱也不能凌驾朝廷律法之上,财可通神这一条,在大魏不够资格。
这一棍子下来,也让很多被财富迅速膨胀而产生膨胀心态的人冷静了许多,有人远走海外,想要在海外建立家业。
但残酷的现实告诉他,原材料只有大魏这边才能找到最全的原材料,同样生产轨道、五行船这些也只有大魏才能生产,离了大魏,他们自以为的能力什么都不是,甚至连一台简单的水纺车都造不出来,这已经是十年前的东西。
认清现实的人想要回来,却发现自己户籍已经被注销,想要继续在大魏做生意,办厂,不但要足额交税,没有任何政策减免,更重要的是,采购各种东西都处处受限,要别人买完他才能买。
总之外商想要在大魏境内做生意,不是不能,也不是赚不到钱,但绝对是最少的那一批。
这一场权与财的角逐说着简单,但等到所有人对大魏生出敬畏感,足足用了十年,打完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吕布已经六十一岁,吕古更是八十一岁高龄……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后
“奉先啊。”吕古看着吕布,已经年过八旬,精力什么的已经大不如前,哪怕有吕布帮忙调理,如今也有些力不从心了,看着自己儿子,吕古笑道:“你也该继承皇位了吧,这天下哪有六十岁太子啊。”
吕布没有回答,看了看身旁四十岁的太孙还有已经三十五岁的太皇太孙……
“算了,让忠儿继位吧,孩儿这一生散漫惯了,皇位非我所愿。”吕布叹了口气,谁想到自己放出这么一头巨兽出来,而且他觉得这巨兽虽然暂时被摁住了,但未来恐怕还是有重新出来的时候。
吕布现在的心情很纠结,既想继续集结工匠、医者探讨更深的东西,又担心放出更强大的东西来,趁着这是模拟世界,好好在这方面努力,做好提前应对的准备,哪有心情去当什么皇帝?
“那就传位给忠儿吧。”吕古点了点头,两人谈论下任皇帝的事情,感觉上像是在谈论今晚吃什么一般随便。
吕忠年近四十,其实执政能力是有的,做过多地郡守、总管,跟着打过突厥,在六部都待过,这么多年下来,执政能力其实未必比吕古差,眼界甚至更远,由他继位也放心。
吕忠闻言有些懵,他其实已经做好了跟自家爹一样当六十岁太子的准备,毕竟他们吕家医家出身,至少吕古和吕布是不折不扣的医者,命长。
尤其是自家父亲吕布,六十岁年纪看着跟自己差不多,这样的情况,他实际上是有当一辈子太子的觉悟的。
谁知皇位就这么隔过自家父亲落自己头上了,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半晌才茫然的看着父亲:“父亲,这……孩儿恐难以胜任。”
“我教你四十载,若你还不能胜任,那这辈子也难胜任了。”吕布看了儿子一眼,平淡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
吕忠只能闭嘴,他有预感,哪怕自己做了皇帝,也没办法反驳自己的父亲。
皇位就这样定下来了,选了一个吉日,吕古功成身退,将皇位传给了吕忠。
不过,吕忠想象中的处处掣肘并没有发生,自家爷爷每日跟一帮老臣闲聊,或者给人看病,父亲跟以前一样,不是研究器械,便是在边疆拿突厥人做实验,有时候会抓几个昆仑奴回来,虽然有些残忍,但对自家臣民,吕布却向来十分宽容。
吕古也很快开始习惯了自己的执政,除了朝中老臣不时以先太子功臣自居,倚老卖老之外,吕古掌权出乎意料的顺利,这根他想象中皇位交接有些不太一样。
“放心吧,你爹若是想要皇位,当年便可直接做天子,老夫也做不了这么多年的天子。”吕古看着自己的孙子,摇了摇头道。
“祖父,父亲他究竟要什么?”吕忠不解,天子啊,天底下最具权势之人,唾手可得的权利,父亲就这样丢掉了?
“以前我也不太懂,你爹他自小就有大志,并非要揽尽天下权,他要的比这个更大,只能说,你我站的太低,能看到的便只有这世俗权力,而他要的东西,已经超脱了世俗。”说到最后,吕古叹了口气,活了一辈子,也是到晚年,才看清楚一些自己儿子淡然背后的孤傲。
但自己有这份心态是做了几十年天子然后放手之后才有的那种超脱感,自己那儿子为何会有这种感觉?看样子,小时候就有,甚至若非杨广当年瞎胡闹,天下一直是盛世的话,都不会有后来这些事儿。
想不通。
吕古都想不通的事情,吕忠自然更想不通,虽然他已经足够成熟,但还没办法舍弃世俗权势,再跟爷爷一番畅谈后,也放下了心结,继续开始自己的执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