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555


“你懂个屁,以往朝堂之上,皆是名门望族,如今却要我士人与那些寒门子弟共同角逐?他们是何身份,也配与我等共立于朝堂之上!?”司马防将碎掉的诏书扔在地上,破口骂道:“自古以来就没有这个规矩,吕布国贼,他是何出身,有何资格擅改祖宗之法!?”
司马朗被骂的噤若寒蝉,不敢吱声,一旁的司马懿连忙上前,一边给父亲顺气,一边安抚道:“父亲莫要动怒,不过依孩儿看,我们去也无妨。”
“怎的,你想为那国贼效力?”司马防冷哼一声,看向司马懿道。
“非也,孩儿想看看这所谓科举,究竟是否真如那吕布所言,公正取士?若此番取士只取门下功臣之后,那自然有失公允,若真的公允,却又令门下那些追随吕布之人寒心,父亲,这所谓科举所谓公正,却没那般容易的,有时候公正也是不公。”司马懿笑道:“父亲说是也不是?”
“也有几分道理。”司马防听完,心中怒火松了些,随后看了司马朗一眼,重重的闷哼一声,转身回屋去了。
司马朗:“……”
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踌躇
此番推行科举之事,吕布可不只是面向治下,朝廷诏书是发往天下各郡县的,诸侯刚刚吃了一场败仗,加上吕布是以天子名义传诏天下,至少明面上,没人敢驳吕布这个面子,现在的吕布,不是当下任何一家诸侯能够扛住的。
鄄城,曹操默默看着诏书,随后递给荀彧问道:“文若以为如何?”
之前在南阳讨不得好,回来后袁术又命人送上重礼主动认怂,加上袁绍那边帮忙说话,让曹操现在很被动。
袁术打的什么主意曹操哪里不知,孙策死了,袁术这是看上人家地盘儿了,想要趁机拿下江东,但如果袁术拿下江东的话,刘备就夹在了自己和袁术之间,刘备显然也不想让袁术再度壮大。
不过刘备显然是不具备染指江东的能力,无论名义上还是水军能力上,刘备很难渡江,所以刘备的策略是联合江东,限制袁术,让袁术不能以武力强取江东,这是刘备现在唯一能做的,若是太过,曹操这边也可以用帮助袁术的名义来牵制刘备。
至于袁绍,之前虽然二袁争的厉害,但既然袁术已经彻底跟他这个兄长认怂并愿意向袁绍称臣了,袁绍自然没理由看着别人打自家兄弟,但同样也不希望袁术再度壮大起来,所以这件事上,袁绍的态度最为暧昧。
有时候曹操也觉的很心烦,吕布带来的压力显然所有人都看到了,所以现在中原各大诸侯都在疯狂的想要扩张势力,但又怕动作太大,再度引来吕布。
如果吕布东征,关东诸侯恐怕很难再来一次联合,所以这次孙策死后留下的地盘就成了导火索,哪怕知道此刻内耗只会让关东势力受损,但没办法,若不能整合力量,他日更难面对整合后的吕布。
“此乃……”荀彧目光复杂的看着诏书,良久方才道:“此法若兴,百年内,吕布不必担心无人可用,此乃废除察举制,建立属于吕布的新制。”
“百年之后如何?”曹操好奇道,他也能看出这是吕布要废旧立新,但百年之后的弊端却还未看到。
“在下也很难说,这科举终究还是用人之法,这世间有法便有漏,若君上可以控制局面,这科举之法平心而论,要比察举制更好,然而法治亦无外乎人治,百年之后,朝中新贵成了似如今的权贵一般,这科举制出来的人才想要攀升,还是要通过这些朝中权贵,到那时,察举制与科举制,实则并无差别。”荀彧叹了口气道:“或许还不如察举制。”
“法治无外乎人治,这世上怕是难有完善制度。”曹操摇了摇头道:“况且你我也活不到百年之后,操那份闲心有何意义?我是说这科举制于眼下如何?”
“至少吕布不会无人可用。”荀彧迎向曹操的目光道:“只要吕布不是盲目冒进,此科举制足以为他搜罗天下人才。”
不是说天下人才都会跑吕布那里,但那些在诸侯治下因为种种原因不被重用却有才能和抱负之人,怕是都会被吸引到吕布那边。
吕布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帐下始终无人可用,哪怕有贾诩、郭嘉、法正、李儒、荀攸这些顶尖人才,但中层和底层一直是不够用的状态。
尤其是拿下蜀地之后,吕布人才不够用的情况就更严重了,这也是吕布之前明明力压群雄,却并未夺太多地盘的缘故,不是不想,只是夺了也无法治理,反而会让原本高效的朝廷运转变的困难起来。
这科举一出,吕布只要不是太急,在关中发展个十年,人们心中可能会形成一种共识,有能力的去关中,有家世的在关东,当这种共识形成的时候,吕布就不会缺人才了。
这无疑是很危险的,但却也是无解的,因为如果关东不想被吕布吸走人才,那就必须也搞那一套。
但科举这东西,在关中可以搞,没人会反对,会反对的人,基本都无力发声了,但在关东不行,这等于是削了世家的根,这世家会愿意?
显然不会,哪怕知道这对大局有利也不会如此,那样在关东和关中有何区别?凭什么还支持你?
吕布从一开始就没有世家豪族支持,他是这么一路硬走出来的,江东其实如果孙策还在也可以走这条路,但其他诸侯,包括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刘表都没办法走。
这就像战国时,诸国人才尽往秦国跑道理一样,不是诸国不想要留住这些人才,而是国内已经给不出这些人才未来了。
曹操又看了看诏书,摇头一探:“昔日洛阳见那吕布时,虽然雄壮,却也不过是莽夫尔,如今看来,当年是小觑此人了,此人心机之深,世所罕见。”
吕布这科举之法,曹操其实很认同的,而且他也一直注重对寒门人才的吸纳,但也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像科举这样的办法来废除察举制。
至于百年之后……一个制度维持百年之盛已经足够证明其优秀了,至于百年之后,那就是后人的事情了,就好似如今科举制冲击察举制一般,总不能今天建造的路百年后不修修补补却还能起到重大作用吧?
荀彧默默地点点头,吕布无论能力还是气魄,都堪称当世顶尖,其他诸侯包括曹操能有今日成就,多少都靠些家事,但不靠家事单凭能力一直走到如今的,放眼天下只有两人,一个是吕布,另一个就是刘备,不过相比起来,吕布显然更胜一筹。
只是荀彧有些想不明白,吕布投董卓之前的表现可说是无脑匹夫,杀丁原这件事恐怕是吕布身上永远的污点,投董卓之后,虎牢关的表现也只能说他是一员顶尖将才,连帅才都算不上,但到了关中一直到自立,吕布好似变了个人一般,一下子就从一员武将成长到一方霸主,能力和气魄完全能够匹配,若说这是进步的话,那进步也太快了,早些年干嘛去了?
“你说他会冒进么?”曹操突然看向荀彧,他现在真希望吕布犯浑,冒进一下,因为曹操很清楚,除了吕布自己犯错,科举几乎是无法避免了,关中世家就算反对也没用,从诸侯联手被吕布打退的那一刻开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等于是世家输了。
关中士人这些年在吕布的炮制下本就没什么话语权,或许还有看不清形势的人想要反抗,但根本不可能撼动吕布在关中的地位,至于蜀地……曹操最担心的就是吕布借此机会将蜀地也镇压一遍,那样一来,除非策反吕布麾下像高顺、张辽这样的封疆大吏,否则吕布治下几乎就是铁板一块儿。
“难。”荀彧摇了摇头,只说了一个字。
啧~
曹操无奈的身子后仰,他感觉脑袋有些疼了,皱眉道:“快去叫医匠过来。”
自有许褚去叫医匠。
程昱想了想道:“主公,便是科举顺利,但此番科举之后,吕布恐怕也不能立刻出关,在下倒以为,既然无力阻止吕布这科举,不如趁着吕布专心梳理内部之时,整合中原,他日再战,也有足够兵力!”
上次攻打南阳,固然有南阳军生猛的原因,但曹操不敢调动重兵也是原因之一,若中原只有曹操而无刘备袁术,那曹操调动到南阳的兵力就是十多万而非几万,那种情况下,南阳就算兵强马壮,也定能将其剿灭。
天下诸侯还是太多了,如果天下诸侯只有三个、两个甚至只有他曹操一个,那时候又何惧吕布?
曹操看向程昱,笑着点了点头:“仲德之言,深合吾意,只是如今袁术南侵,若我战他,袁绍必然不满。”
程昱捋须笑道:“主公可先暗合袁术,夺取徐州。”
“为何要暗合?”曹操笑问道。
“若明与袁术结盟,徐州一破,袁术便可鲸吞江东,到时候主公夹在二袁之间恐怕……”程昱看向曹操,也跟着笑道。
破了刘备,完全可以用其它借口,比如昔日联盟却拖后腿,总之是有理由的,但如果是明目张胆的跟袁术结盟,那接下来再对袁术就不太好了,而程昱的意思,就是先打刘备让袁术别担心,然后吞并徐州之后,暗中联合江东孙氏,支持孙氏上位,甚至可将九江郡和庐江划给江东,到那时,袁术就剩下汝南了。
汝南经过这么多年战乱,早不似当年那般人口稠密,到那时,袁术就彻底退出天下之争了。
至于江东孙氏,哪怕坐稳了江东,他们短时间内也没能力渡江北上,所以中原霸主自然就成了曹操。
天下格局,基本就是曹操、袁绍以及吕布三雄争锋,到那时,联合袁绍打关中也好,或者坐观关中与袁绍相斗也好,总之曹操是进可攻,退可守,先一步立于不败之地,到时候三甲地盘相互交错,曹操却可向江东发展。
曹操看了看荀彧,又看了看程昱,点头道:“不知何人可去说那袁术?”
“在下去吧。”程昱起身道,这计策是他提的,其他人去,未必知道这其中深意,要是一个头脑发热,直接跟袁术结盟了,那可就坏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起来了
“曹操这是何意?”寿春,袁术最近心情有些不太好,本想趁着孙策死了,趁机把江东拿回自己手中,谁知道那些孙家旧部迅速推了孙权上位,成了新的江东之主。
不过像庐江、九江等地不少家族是站在袁术这边的,孙策一死,便纷纷造反投了袁术,让袁术总算回了些元气,而江东也有不少士族更愿意亲近袁术。
只是袁术想要陈氏拿下孙权,占领江东时,刘备这挨千刀的突然跑出来,也不说要干什么,就是让那红脸贼屯兵江淮一带,让袁术不敢妄动兵马,白白错失良机,只能依靠劝降等手段,来策反各地士族。
但周瑜铁了心支持孙权让袁术变的很被动,在周瑜的指挥下,周泰、蒋钦率军封锁江面,同时又以归还江夏为代价,换取了与刘表之间的和平,对内以贺齐、潘璋、陈武等大将镇压叛乱。
而更重要的是,孙权和孙策不同,对江东士族采取的还是拉拢态度,如此情形下,袁术和孙家的这种扯皮战就耗了两年,现在袁绍急切想要甩开刘备,想要发兵以兵力配合世家把江东拿下,曹操愿意为他牵制刘备这本是好事,但又搞个什么暗盟……
虽然不知道曹操究竟怎么想的,但以袁术对这位发小的了解,多半是没憋什么好屁。
“袁公休怪,我主此番愿意出兵徐州,一者是为袁公扫除后患,二者也是为自身扫除后患。”程昱露出一个大家都懂的笑容道:“换言之……我主欲得徐州,所以……”
“也就是说,他得徐州,我得江东?”袁术觉的这个解释就合理多了,否则好端端的,曹操为何突然跑来要帮自己?真要有心相助,两年前死哪儿去了?但他心中还有疑虑:“为何只是暗盟?”
“袁公可还记得当初我等联盟讨董,我主与孙策亦是有盟约在,你我两家本就是盟友,但我主与江东孙氏亦是盟友,携手欺负孤儿寡母,多少有些……不合适。”程昱无奈道。
各打各的没问题,但如果结盟在外人看来还不就是联手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这说出去有什么牌面?
“唉,孟德就是如此,做事放不开。”袁术摇了摇头道:“也罢,只要孟德愿意为我牵制刘备,其他都好说!”
“主公!”程昱正要答话,却见阎象出列,先是对着袁术一礼后才看向程昱道:“在下也有一问,想请教仲德先生。”
“先生请讲。”程昱微笑着点点头,目光却凝重起来了,袁术麾下其实不是没有能人,阎象便是不错的谋士,可惜早年袁术太过嚣张,空有大好局势,却不能将之转化为实力,到如今大不如前了,才知道如何过日子了,却为时已晚。
“敢问仲德先生,曹兖州如何能够证明是要与刘备开战而非想要骗我军南渡,而后趁机与刘备瓜分我主?”阎象看着程昱问道:“打刘备需耗费兵马钱粮,也未必能将徐州吞下,然而若骗得我军主力离开,来攻我主却是易如反掌。”
袁术目光一凝,他倒是没想过这个可能,此时想想,这种事儿,曹操也不是做不出来,当下看向程昱。
“先生,我主攻打刘备,本初公或许不会在意,但若我主来攻袁公,光是本初公也不会答应,可对?”程昱反问道。
“世事难料,许多时候世事变迁往往越是让人相信的事情越是容易发生。”阎象笑道。
“有理。”程昱点点头,看着袁术道:“为表诚意,我主先行攻打徐州如何?”
阎象虽然聪慧,但眼界看的太近,并未把握到这件事的关键,此人或许高智,然目光短浅不足为虑。
说话的同时,程昱对阎象也做了个评价,此人作为袁术首席谋士,谋略不差,但远见上,却配不上这首席谋士之称。
袁术也就这样了。
“若当真如此,此番盟约可成!”阎象思虑片刻,觉的没问题了,点头看向袁术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