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43

  邹忌点点头道:“故此我们还得与秦国继续保持很好的关系,可不能闹得太僵。”
  正当这时,一人走了进来,道:“启禀主公,中山国相邦司马赒求见。”
  那门客立刻道:“据说赵国还在与中山国、燕国交战,这司马赒定是来向我们求援的。”
  邹忌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吧。”
  “是。”
  过得一会儿,那司马赒便入得屋内,寒暄两句之后,便急不可耐地表示希望齐国能够援助中山国,抵抗赵国的入侵。
  在别人眼中,是赵燕之战,但几乎所有的战争就在中山国进行,中山国迫切希望能够停战,中山国对于此次相邦会议,也是充满着期待啊!
  而一直以来,齐国都在支持中山国,只不过与赵国关系好的时候,就暗中支持,与赵国关系不好时,那就直接出兵支持。
  双方是有着传统盟友的关系,司马赒自然也就不需要拐弯抹角。
  邹忌很为难道:“如今我们齐国与赵国是盟友,如何能够支持你们。”
  司马赒道:“如果赵国吞并我们中山国,那么也将会威胁到齐国,近年来,赵国四处攻伐,其野心不小啊!”
  邹忌想了想,道:“你去找燕相,让他去求助秦相。”
  司马赒迟疑片刻,道:“若求助秦相的话,一旦秦相答应,那么秦国必然会选择出兵攻伐赵国,而贵国与赵国又是盟友,岂不是让我国与贵国为敌,我们中山国从未想过与贵国为敌啊。”
  中山国心里非常清楚,目前而言,在诸侯国之间,唯有齐国是最值得信来,虽然目前是燕国一直在保护着中山国,但是中山国心里清楚的很,燕国也想吞掉中山国,但不管赵国或者燕国,吞并中山国,都是齐国不愿意见到的。
  故此齐国是最为可靠的。
  邹忌笑道:“秦国若想出兵,早就出兵了,岂会等到今日,燕相去找秦相,秦相必会来找我,我才好出面调解赵国与你们的关系,如今你们与燕国共同对抗赵国,我齐国怎能直接出面帮助你们。”
  司马赒恍然大悟,拱手致谢后,便离开了。
  然后他马上去找到燕相子之,让他去求助秦相张仪,这燕国与秦国的关系一直不错,此次大战也是结为盟友。
  就算司马赒不去求助子之,子之也打算去求助张仪。
  而当燕相子之找到张仪求助时,张仪是二话不说,就立刻答应下来,并且表示,他将会去找齐相谈判,如果谈判破裂,秦国必然发兵进攻赵国,以解燕国之急。
  秦国是非常看重与燕国的关系,因为燕国刚好在齐国与赵国的中间,拉拢燕国,同时能够牵制齐国和赵国,一石二鸟,而同时燕国暂时与秦国没有半点利益冲突。
  在张仪来之前,嬴驷也交代过,一定要维护好与燕国的关系。
  在得到张仪的保证之后,子之自然是非常开心。张仪顺势向子之推销自己的称王计划,我们一起携手称王,不然的话,齐王总是比你们国君高一个等级,这你受得了吗。
  子之是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双喜临门,谁不想称王,但燕国若是独自称王,显然实力不够,要是有秦国牵头的话,那就没啥可怕的,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公仲侈也在与惠施商议称王一事。
  “称王?”
  惠施诧异地看着公仲侈,浑浊的眸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公仲侈道:“秦相已经明确表态,秦君一定会称王,如今我们三国结为联盟,你们两个都是王,而我主却是侯爵,魏相认为这合适吗?如果秦君称王,我主也必然要称王,我希望魏王也能够支持我们。”
  惠施沉思半响,点头道:“韩相言之有理,如果韩君要称王,那我们大王一定是第一个支持韩君的。”
  公仲侈面色一喜,道:“要不我们借此机会互相称王。”
  惠施点头笑道:“这还用说吗!”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一言为定。”
  等到公仲侈告辞之后,惠施身边的谋士便道:“主公为何答应韩相,他们韩国凭什么与我们大梁平起平坐,大王也不会答应的。”
  惠施苦笑一声道:“当今天下,诸侯中称王者,唯有我主,齐王和楚王,而齐国和楚国实力强大,无须惧怕什么。但是我魏国实力已经是大不如前,别说秦国,就连赵国都要强于我们,故此这王号顶着头上,那就等于是在自己头上竖了一靶子,招惹别人来打我们,但如果大家都称王,这个问题就将不存在。”
  那谋士道:“可是齐楚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称王的背后都是硬实力,如果是三十年前,魏国绝逼不会同意的,韩国、赵国凭什么跟我们大梁平起平坐。
  但如今魏国实力大不如前,要还独自顶着一个王号,赵国、燕国、韩国都会不服气。
  同理而言,如今齐国和楚国乃是大国,秦君要称王,那他们没有办法,就好比这回姬定游说楚王承认齐王,那也只是因为齐国的实力,但小小韩国也敢称王,楚王和齐王能答应吗?
  惠施呵呵道:“那就由他们去反对,他们若与韩赵关系太好,也不利于我们啊!”
  可见国与国的联盟,与义气无关,纯粹就是利益,在称王一事上面,惠施认为选择支持秦国更有利于自己,那他当然会选择支持秦国。
  秦楚之争,他觉得楚国对自己有利,那就选择楚国。
  齐国当然也一样,齐国如今与赵国关系非常好,但是涉及到中山国,齐国就不会跟赵国讲感情,必然选择与秦国站在一起。
  那边张仪也知道齐国是肯定不想赵国吞并中山国的,他们犯不着出兵,他就跑去找邹忌谈论中山国一事。
  “齐相也知道,此番燕赵之争,皆因我国而起,我国也不会放弃燕国的,如果赵国还是不肯罢兵的话,那我们秦国只能出兵赵国。”
  说到这里,张仪叹了口气,道:“但是我国知道贵国与赵国有盟约,我国又不想与贵国为敌,以免让楚国从中得利。”
  邹忌明知故问道:“那秦相认为这事该怎么办?”
  张仪就道:“由我们出面,调解燕赵之争。”
  邹忌思索一会儿,笑道:“秦相,你这可就有些欺人太甚,你为了你的盟友出头,这我能够理解,但是你也不能让我迫使我的盟友缩头啊!”
  张仪问道:“齐相认为该当如何?”
  邹忌道:“赵国与燕国之争,乃是因为燕国先拉拢中山国的,只要他们结盟,赵国就不可能停止攻伐燕国,这是燕国的错,凭什么让赵国退让,如果要停战,首先一点,燕国必须解除与中山国的盟约,不能再干预中山国事务,如此我才能够说服赵国罢兵。”
  张仪早有预料,他们心里其实都有数,秦国不想赵国太强大,而齐国更加不想赵国和燕国太强大。
  大家是心照不宣。
  张仪突然又道:“关于楚相的来历,想必齐相也知道了吧。”
  邹忌不露声色地点点头。
  张仪道:“这位楚相与大梁的关系可不浅,如果楚国与魏国结盟,对我们秦国和贵国都不是什么好事,我以为我们两国在对抗楚国这个问题上,应该携手进退。”
  邹忌叹道:“要说不担心,那也是骗人的,但是我主更希望以和为贵,这也是为什么我主要召开此次相邦会议,这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啊!”
  这只老狐狸!张仪心里暗骂一句,嘴上却笑道:“那是!那是!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
  目前楚相的态度那么明确,就是要对付秦国,齐国自然不愿意与秦国结盟,但是邹忌认为完全拒绝对齐国也不利,这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换而言之,就是打起来,那我们再商量。
  不得不说,由于秦楚交恶,齐国真是游刃有余。
  但是对于北方战事,二国是达成共识。
  于是二人又将赵相大戊午找来。
  张仪主动表示不想与赵国为敌,但赵国如果不愿意罢兵得话,那秦国就只能出兵支援燕国。
  大戊午的态度非常强势,你秦人少来这一套,表示我们赵国绝不退让。
  可一旁的邹忌却是委婉地表示我们齐国如今又要防备魏国,又要防备楚国,实在是无力再与秦燕作战啊。
  言下之意,我们齐国希望北方能够停战。
  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
  大戊午突然醒悟过来,这两个人只怕早已狼狈为奸,其目的就是要阻止赵国吞并中山国。
  其实赵国心里一直都非常清楚,齐国是最不愿意见到赵国或者燕国吞并中山国,当初魏国吞并中山国,齐国也是二话不说出兵与魏交战。
  但问题是他双拳难敌四手,那赵肃侯再勇猛,可也不敢同时与秦齐开战。
  是疯了吗。
  面对两大强国的胁迫,大戊午也只能暂时答应罢兵,但同时他要求燕国必须与中山国解除盟约关系。
  张仪是装模作样,表示自己无权决定,于是又将燕相、中山相找来一块谈。
  在秦国和齐国两大强国的撮合下,燕国和中山国答应解除盟约,而同时赵国也答应罢兵休战。
  这其中得利的自然是秦国与齐国,其次则是中山国,中山国毕竟得到了秦国与齐国的支持,这可比燕国的支持更稳,那么受伤的当然是燕国与赵国,尤其是赵国。
  燕国的话,目前实力还是不如赵国,相比较起来,赵国吞并中山国是更有可能。
  而如今赵肃侯正准备将重心转移到北方,认真对付中山国和燕国,结果秦齐这一脚插进来,赵国不就只能去打胡人了么。
  对此,大戊午心里是非常愤怒,越想越生气,欺负人么,于是在会议结束之后,他连住所都不回,就直奔周宅而去。
  “赵相?”
  姬定得知赵相求见,不禁与司马昭鱼对视了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