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443

  司马昭鱼道:“目前唯一还未停战的就只有赵国与燕国、中山国。”
  姬定笑呵呵道:“而齐国是肯定不会帮助赵国吞并中山国的。”
  司马昭鱼道:“秦国肯定也不愿意见到燕国被赵国削弱。”
  “他就是我们在等的人。”
  姬定嘴角一扬,立刻道:“快快有请。”
  大戊午来到厅堂,与姬定只是稍稍寒暄几句,大戊午便开口试探道:“如今尚未停战的唯有我国与燕国和中山国,此次大会也必然会说到此事,不知楚相对此有何看法?”
  姬定眸光闪动了几下,道:“那是你们的事,我们楚国对此是毫无兴趣。”
  大戊午心中暗自一喜,又问道:“如果我们赵国吞并中山国的话,贵国也没有意见?”
  姬定反问道:“难道赵国对于我们吞并越国有意见吗?”
  果然没有找错人,我们才是同道中人啊!大戊午叹了口气道:“若是其他人也如楚相一般明事理就好了。”
  姬定是明知故问道:“怎么?谁反对你们赵国吞并中山国?”
  大戊午道:“齐国和秦国。”
  姬定皱眉道:“秦国。”
  大戊午点点头。
  姬定立刻道:“那我们楚国必定支持你们赵国。”
  大戊午心中一喜,又道:“那秦君野心不小,对于贵国,对于我们赵国是虎视眈眈,何不我们结为盟友,共同抗衡秦国。”
  姬定毫不犹豫道:“只要对抗秦国,我们楚国必然愿意。”
  大戊午明明说得是齐国和秦国,但是姬定完全忽略齐国,意思非常明显,我只针对秦国,我不想与齐国为敌。
  对此,大戊午心里也清楚的很,但如果只有齐国一家干预的话,那赵国也不是很怕,毕竟齐国与赵国还有盟约的,齐国也不敢轻易出兵支援中山国。
  只要楚国能够在南边牵制住秦国,那赵国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北方问题。
  姬定又道:“赵相,如果我们两国要结盟对抗秦国的话,必须要再将魏国拉进来,否则的话,秦国可从魏国借道进攻贵国,而我国却难以支援贵国。”
  大戊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楚相说得极是,我找机会先去试探一下魏相。”
第113章
教会徒弟打师父
  待大戊午离开之后,在旁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子槐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
  “周客卿可真是料事如神,赵国果真主动上门要求与咱们结盟。”
  因为之前姬定就分析过,与其主动出击,就不如在家等待。
  但是王子槐对此还是有些保留的,他认为在被动的情况,就应该主动出击,可是没有想到,还真将赵相大戊午给等来了。
  姬定笑道:“王子过奖了,这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秦国在此战中大获全胜,必然会表现的比较强势,这也是为什么张仪要带头驱逐郑氏。
  然而,强势就会令人感到畏惧,故此我们只要在针对秦国方面表现的更加强势,那么我们就将会成为诸侯心中另一个选择,同时我们在涉及到他国的事务上表现的低调,这自然又会给人带去好感,再加上我们楚国的实力,我们自然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王子槐、司马昭鱼皆是听得频频点头。
  如果赵国倒向楚国,这无异于缓和了楚国的危机,楚国现在非常需要盟友。
  这也由此可见,姬定并非是信口雌黄,他是真的有能耐扭转目前楚国的不利局面。
  王子槐对于姬定的存疑,也渐渐消散。
  如果楚国主动去追求与赵国联盟,成不成另说,但效果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
  正当这时,法克突然走了进来,在姬定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我知道了。”
  姬定点点头。
  王子槐好奇道:“什么事?”
  姬定笑道:“没什么事,就是有一位故人想要见我。”
  ......
  那边大戊午回到住所,突然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坐在厅堂内。
  正是那秦相张仪。
  大戊午不禁有些心虚,那边刚刚与楚国商议着如何对付秦国,这边秦相就找上门来。
  张仪笑道:“赵相方才是去见楚相了吧。”
  大戊午微微一怔,先是跪坐了下去,然后笑道:“我去见谁,犯不着向秦相通报吧。”
  张仪点点头,笑道:“这是当然,我也并非是为此而来。”
  大戊午稍显诧异,道:“那不知秦相是为何而来?”
  张仪道:“我是为称王而来。”
  大戊午不禁是大惊失色,道:“你说什么,称...称王?”
  张仪点点头道:“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们秦人都是非常坚定的尊奉天子,但是齐、楚、魏三国厚颜无耻,相互称王,且不把其它诸侯的质疑放在心上。
  就拿此次会议来说,齐国是以王的号令召开的,在名义上这就是天子号令诸侯,我主对此自然非常不满,我秦国凭什么屈居于齐国之下,相信贵国亦是如此,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既然他们不肯撤销王号,那只有我们大家都相互称王,如此才能够平等,故此我主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与其余诸侯国一块称王。”
  大戊午没有想到秦国会来这么一出,既然你都认为齐国是以王的号令,召开此次会议,那你若要在此称王,岂不是打齐国的脸。
  这...这对于赵国而言,还真是一件好事啊。
  这秦国和齐国刚刚联手扼制赵国的扩张,他们两家关系若变得很好,自然是不利于赵国的发展。
  张仪瞄了一眼大戊午,又道:“如今韩国、魏国、燕国皆以答应,就差贵国了。”
  大戊午道:“是吗?”
  张仪点点头。
  大戊午思索半响,道:“若是他们都答应的话,那我赵国当然也愿意。”
  张仪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大戊午点了点头。
  殊不知大戊午的心思,张仪是了如指掌,他之前答应与齐国介入北方战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借此告诉赵国,如果秦国与齐国联手的话,赵国是肯定没有好日子过,然后借此游说赵国跟他们秦国一块称王。
  而最终目的就是要离间中原各诸侯的关系。
  齐国召开此次会议,野心昭然若揭,这令秦国当然感到有些不安,如果三晋倒向齐国,那对秦国相当不利的。
  齐国的目的是要整合中原势力,而秦国的目的就是要破坏齐国的整合计划。
  对于秦国而言,其实无所谓跟谁交好,跟谁交恶,最重要得是,你们几个不能团结一起,将我给排挤在外。
  虽然秦国有意与齐国结为抗楚同盟,但如果齐国要整合中原势力,那么秦国也绝不会答应的。
  至于赵国与楚国勾搭,暂时来说,张仪还是能够允许的,如今要对付的是齐国,赵国倒向楚国,齐国的算盘就要落空。
  另外,张仪认为楚国也会坚决反对他们称王的。
  毕竟齐国称王,楚国都非常不爽,更何况是燕国、韩国这样的国家。
  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诸侯国之间,越多矛盾,对秦国就越有利。
  ......
  第二日,姬定便出得门去,会见那位故人。
  而这位故人倒也不是别人,正是郑公主姬舒。
  姬舒没有在第一时间召见姬定,还真不是为了避嫌,而是因为生气,这姬定失踪大半年,连封信不都来,弄得她差点都决定退位让贤。
  虽然姬定及时出现,挽救了一切,但她心中的委屈也随之都涌了上来,她认为姬定应该主动上门道歉和安慰她。
  哪知姬定好似忘记了她,完全没有见她的意思。
  最终还是如以前一样,姬舒先低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