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1353

  可现在一看,这不就是文曲星下凡吗?好好好,哈哈哈哈哈,我儿有大儒之资。
  旁边一些人虽然露出笑容,但有几个人笑的不是特别开心,倒也很正常,毕竟不是自家儿子。
  几个女子更是推了推自己相公,使了两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连忙起身看着许清宵道。
  “清宵兄弟,你能帮我儿子看看吗?”
  “对对对,清宵兄弟,反正看都看了,不如帮我儿子看看,有没有才气。”
  国公的几个儿子都按捺不住了,纷纷希望许清宵帮忙也看看,虽然这有些不礼貌,可哪怕是安国公也不好阻止。
  是啊,自己孙子那么多,说不准还有一个呢?
  然而许清宵却微微皱眉,看着紫衣少年,后者也看向许清宵,突兀之间,眼中露出异样,他记起来许清宵是谁了。
  不就是在城门口被自己打劫的人吗?
  只是话还没说出口,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只是,国公,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许清宵开口,一句话让众人都沉默下来了,尤其是李兵和安国公,脸色则显得有些沉重,毕竟许清宵的脸色有点不太好。
  “清宵侄儿,有什么你就说,没有关系,老夫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是啊,清宵兄弟,有什么问题你说。”
  两人纷纷开口,他们不知道许清宵突然话锋一转是什么意思。
  听到两人之言,许清宵微微咳嗽一番,紧接着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学生就说了。”
  “国公,世子,此子虽有大儒之资,但我方才观他才运,发现他有三个地方断裂。”
  “换句话来说,会有三件事情,导致他无法晋升大儒。”
  许清宵开口,说出皱眉的原因。
  “哪三件事?”
  安国公问道。
  “第一,家势,国公,世子,学生想问一问,是否过度宠溺小世子?”许清宵开口道。
  此话一说,众人一愣。
  “清宵兄弟,这……的确有些宠溺,但打也打了,这孩子皮的很。”
  李兵硬着头皮说道,其实宠溺的不是他,是他爹,也就是安国公了,隔代亲都懂,但他不可能说自己老爹宠溺孙儿,在外人面前还是要顾忌面子。
  “果然。”
  许清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可有人却开口道。
  “清宵兄弟,孩子还小,宠溺一二,也没什么问题吧?”
  有人不懂,如此说道,觉得宠溺一二也没什么大问题,怎么跟大儒扯上关系?
  可此话一说,许清宵立刻摇了摇头,神色坚定道。
  “非也!”
  “所为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绝对不能宠溺,毕竟顽童天性,读书在乎的是天赋与天资,这是先天的,可后天的勤学也不能少。”
  “我举个例子,在我县城当中,曾经出过一个天赋极好的孩子,五岁便能作诗,其父母无比开心,对这孩子也极其宠溺,认为自己孩子天赋极高,未来必是状元之才。”
  “可等到成年之时,这个孩子不但没有任何功名,甚至因为父母的过度宠溺,变得任性妄为,竟与他人偷鸡摸狗,最终被判入狱。”
  “就以兵法来说,初入兵营,想要建功立业,便是上阵杀敌,可学生想问国公,当一个人杀敌到一定程度之后,建立赫赫军功,接下来应该是做什么?”
  许清宵没有直接说出,而是询问安国公。
  “进兵部,学兵法。”
  安国公直接说出这六个字。
  上阵杀敌,建立功勋,说的很热血,但实际上真正的功勋,不是靠杀人获得的,而是根据战争结果而得。
  除非你猛到一个人干翻对方百万大军,否则的话,杀敌一百已经是极限了,至于所谓杀敌三千,杀敌破万,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而是一场小规模战争做到的。
  所以当你屡屡斩杀敌将,你了解战争,你得到提升,那么之后就是学习兵法,如何带领百人队伍,千人队伍,甚至是动辄数万,十几万,百万大军作战。
  “国公所言极是,一个普通士兵,上阵杀敌,了解战争,那么他就必须要学习兵法。”
  “换句话来说,此子有大儒之资,但过分的宠溺,会让他只知杀敌,而不懂兵法,如此一来,撑到死也只能做个先锋将军,却当不了兵马元帅。”
  “诸位明白吗?”
  许清宵为众人解释,而且特意用兵法来解释,免得有人听不懂。
  的确,这么一解释众人顿时明白了。
  “清宵侄儿所言极是,老夫明白了。”
  实际上许清宵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他就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当下安国公恶狠狠地看着李兵怒斥道。
  “平日里,你就百般宠溺范儿,明明有如此大才,差一点就被你害死了。”
  “从今往后,你们所有人听着,不准再宠溺范儿,谁要是宠溺范儿,老夫打断他双腿。”
  安国公怒吼道,把所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众人有些郁闷,明明最宠溺范儿的是你,怎么怪我们了?
  但这话心里知道就好,明面上不敢说。
  “爷爷!”
  李范有些懵了,不宠自己了?那自己咋办?一时之间,李范不由向自己爷爷撒娇。
  “爷什么爷!”
  “给老夫闭嘴,平日你胡作非为,你爹不管你,爷爷管你,闭嘴,站在这里,好好听清宵叔说。”
  安国公是认真起来了,虽然他也心疼自己这个孙儿,但没办法啊,明明有大儒之才,若是被这种家庭环境给害了,那简直是愧对祖宗。
  此话一说,李范有些难受了,他虽然任性妄为,但还是有点脑子,别人的话他不听可以,自己爷爷的话不能不听,要是不听就真的麻烦了。
  同时李范恶狠狠地盯着许清宵,很想骂几句,可又不敢,只能用威胁的眼神去看许清宵。
  “清宵侄儿,你说的第二件事情,又是什么事情?”
  安国公继续问道。
  听到安国公询问,又看到李范的威胁目光,许清宵没有任何生气,而是平静道。
  “这第二件事情就是师道,所为名师出高徒,但我看国公您这位孙儿,未来的师道有些坎坷,若是找不到一位好的老师,估计也成不了大儒。”
  许清宵如此说道。
  这话一说,众人倒是点了点头,毕竟许清宵说的很有道理,名师出高徒,一个学生好不好,不仅仅要看学生自己,更主要的是老师好不好。
  就好像他们一般,若是没有兵家大师指点,懂个屁兵伐,没有国公悉心教导,朝堂上的事情,他们根本看不清。
  就算你是天才,你也需要适应时间,而有一位名师指点,可谓是鱼如得水。
  许清宵此话一说,李兵的妻子顿时不由起身道。
  “妾身徐氏,见过许先生了。”
  “许先生,您现在可是大魏的大才,而且你既然如此看好我儿,不如您当他老师如何?”
  她主动开口,关系到自己儿子的未来命运,她不可能不开口说话的。
  声音响起,安国公也点了点头道:“是啊,清宵侄儿,你不是刚好立言了吗?老夫也看不起那帮腐儒,若是让老夫去找他们,这脸面挂不住。”
  “清宵侄儿,若是你真敬佩老夫,就收下范儿,从今往后,我等也算得上是一家人了。”
  安国公很认真地说道,他这话不开玩笑,如果许清宵收李范为徒的话,的的确确算得上一家人,在这个世界,师父等于半个父亲。
  只是许清宵立刻退了一步,认真道:“不可!”
  “国公,并非是学生不愿,而是有三不可。”
  “其一,学生才疏学浅,育人如笑话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