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7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0/1353

  顾言与张靖率先开口,两人这话不假,大家一直在这里等许清宵,彼此之间都没有什么交流,脑海里面全部都是许清宵这五个方案。
  眼下许清宵来了,六位尚书自然有些激动和兴奋了。
  “诸位尚书,清宵来晚了。”
  许清宵致歉一声。
  陈正儒摆了摆手道。
  “无妨。”
  “守仁,我等就不多说了,先听你说吧,有什么问题,老夫会询问的。”
  陈正儒制止众人开口,先听许清宵的。
  “恩。”许清宵也不矫情什么,望着六位尚书直接开口道。
  “诸位尚书。”
  “其实大致内容,我已写在策论之中。”
  “眼下,大魏王朝历经此战,国威已扬,一举镇压异族国,此番不但得到数不胜数的战利品,使得大魏国库盈满。”
  “更主要的是,解决了异族国的祸端。”
  “而且还压制了各地藩王蠢蠢欲动之心,算是一举三得。”
  “但对于大魏来说,做到这个程度还远远不够,大魏想要鼎盛起来,不可能靠战争发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能力。”
  “所以许某才会制定这五个方案。”
  许清宵这般道。
  六位尚书纷纷点了点头。
  的确,一个王朝想要发展起来,怎么可能靠打仗发财?打仗也要有足够的兵力啊,看似发财了,无非就是拿命换钱,要是赚得多,还不亏。
  但若是赚的少,就是血亏了。
  这一次,大魏是赚了,而且赚的很多,可这种情况复制不了。
  异族国为什么这么有钱?有两个很大的原因,其一是他们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国库有银子很正常,甚至唐国的国库比大魏国库还要富有,这也正常。
  小国的支出不大,再加上国库的银子,存了上百年,才有这么多数量,等同于是提前收割了一波韭菜。
  再加上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的各种援助,粮草兵器,银两等等,才导致大魏这次光白银就收到了三百万万两,如若不然的话,正常情况下,最多两百万万两。
  而且还是最多的。
  靠这个,相当于赚了一波,促进国家发展,但想要长久促进国家发展,几乎不可能。
  农业生产,军事发展,基建工业发展,教育发展,包括医疗发展,百姓福利发展。
  请问那个不要银子?三百万万两投进去,三年内大魏绝对扛得住,可三年之后呢?
  你扛得住吗?这还没有算上养老,官员福利等等事情。
  对于大魏王朝来说,想要花钱还不容易?
  三千万万两大魏王朝都能吃下去,只要你想发展的。
  所以想要走上鼎盛之路,就必须要自补自足,顺便殖民异族国。
  “守仁,你继续说。”
  陈正儒开口,让许清宵继续说下去,他们认真听着。
  “恩。”
  许清宵点了点头,而后继续开口道。
  “先从吏部开始吧。”
  “五个方针中,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选拔。”
  “陈尚书,许某认为,大魏应当建立聚贤馆,增加大量人手,负责考察,审查,各地优秀人才。”
  许清宵开口,这是他第一步,围绕吏部展开工作,想要发展大魏,就必须要人才,没有人才指挥,说什么都是多的。
  可此话一说,陈正儒不由开口道。
  “大魏有科举,也有举贤馆,应当是够了吧?”
  陈正儒倒不是不同意许清宵的主意,而是认为大魏有科举,还有举贤馆,应当可以解决人才上的需求。
  可许清宵直接摇了摇头道。
  “陈尚书,您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许某是要招揽天下有才能之辈,没有任何条件,只需要这个人有才能即可。”
  “是才能,而不是才华,不管这个人有没有读过书,也不管这个人,多少岁,哪怕他已经六十岁了,但他对种田十分有研究,那么就可以招揽过来。”
  “研究农田,譬如说如何让荒田更快变成良田,又如何更好的种植大米。”
  “不止是农业,还有擅于工部,擅于观星,善于策反,总而言之,只要是人才,只要有才能,不管是谁,不论出身,皆可入聚贤馆。”
  “由聚贤馆进行审查审核,确定无疑后,设立官职,如大魏官商一般,可开辟新的一条官道,不同的是,给予相同俸禄待遇。”
  许清宵将聚贤馆的用处说了出来。
  当下,六位尚书皆然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了。
  “聚天下之才能,任其之贤,用其之能,好,好,好,好一个聚贤馆啊。”
  陈正儒彻底明白,许清宵要各行各业有才能者,从这一方面,也可以打压读书人的影响力。
  大家拼死拼活去读书为的是什么?九成九的百姓都是因为,读书可以当官,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许清宵这个聚贤馆一出,天下有能力者,皆来大魏京都,从而善农业者,苦心研究农业,善工器的,可以苦心研究工器。
  有没有效果是一回事,对大魏来说,无非是根据官员俸禄发放银两罢了。
  对以前的大魏,或许有些压力,可对现在的大魏来说,三百万万两白银,你还怕花不完?
  陈正儒既然理解了。
  许清宵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
  “这件事情,就有陈尚书您亲自来处理,建设聚贤馆,由陛下拟旨,吏部发布,大魏文报也会刊登。”
  “务必在一年之内,聚贤百万有才能之辈,到时各就其职,在不同领域之中,大展手脚,同时再设绩察,若无用之人,一个也不要,有才能者,无论男女老少,家境背景。”
  许清宵语气笃定无比道。
  而六部尚书听到这话后,不由咂舌了。
  连女人都用上?这就有些破天荒了。
  但看着许清宵这般笃定的目光,六位尚书没有说什么了。
  “你继续说。”
  陈正儒开口。
  而许清宵将目光立刻看向兵部尚书周严道。
  “聚贤之后,第二步便是兵部的事情。”
  “此战,所有将士给予五倍抚恤金,同时三军犒赏,绝不含糊,以正大魏军心。”
  “而后,麒麟军,天子军,玄武军改善伙食,住宿环境,拨款建造各地军营演武场,进行高强度训练,并且大魏扩军两营。”
  “我会请陛下下旨,三代参军者,三代子孙后代读书入朝,优先录取,将士退役,享各类优先待遇,其三代子孙上学费用皆由大魏资助,直至十六成年。”
  许清宵开口,对于兵部,改善将士伙食,住宿,同时加强训练,这是基础提升,而扩军则是外部提升。
  大魏五大兵营,天子军,麒麟军,大荒军,玄武军,还有北凉军。
  五大兵营是大魏的根基。
  但其中大荒军,北凉军,不属于女帝,哪怕是玄武军,也是女帝通过一些代价和办法得到的。
  女帝登基之时,掌握的也就是天子兵符。
  麒麟军是因为怀宁亲王主动上交而来。
  至于玄武军,就不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0/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