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7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1353

  只要有粮食,即便是发生了大灾祸,最起码还有粮食吧?最起码能吃上一口饱饭吧?
  百姓们也不会直接暴怒,多多少少会给朝廷时间。
  所以粮食这一块,必须要抓紧了,而且要死死抓住,并且广屯粮。
  “让异族国将所有存粮一半送到大魏。”
  “国库开支一笔银两,收购各地富商手中的粮食。”
  “挖地下粮仓,严格进行存粮保护,各地都放置好,做好随时应对灾祸准备。”
  许清宵将这些全部写了下来。
  “水车工程第一批粮产已经收割了,这几日应当会送到朝廷来,这也是一笔海量的粮食。”
  “至于除恶,让刑部加强各地郡府县,务必要彻底除恶干净,至于妖魔,敢来就杀。”
  “这些妖魔也不敢直接乱来,起初应当是试探,所以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不惜一切代价,斩杀妖魔,让他们忌惮。”
  “这样也可以稳定局势。”
  许清宵笃定这两个主意。
  一个就是屯粮,一个就是除恶了。
  这两件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更加稳固国运,同时也是为了降低大魏文宫脱离所带来的影响。
  可思来想去,许清宵都明白一个道理。
  还是不够。
  这个是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大魏文宫脱离所影响的国运,是人力不可及之范围。
  你在如何逆天,也很难更天斗啊。
  想想王莽和刘秀,几十万精锐大军打不过几万普通将士?
  你大军再猛,陨石砸过来,你怎么玩?
  说来说去,还是要成圣啊。
  许清宵将笔缓缓放下。
  因为越想越有一种无力感袭来。
  让自己束手无策。
  但许清宵也明白,不管如何,自己还是要尝试的搏一搏,最起码事情到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余地之时,自己就更不能犯错了。
  “朱圣一脉。”
  “若吾成圣,尔等所作所为,吾定当以十倍偿还。”
  许清宵心中咬牙。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无助和无力。
  因为这一次许清宵不是跟人斗,而是跟天斗。
  很快。
  许清宵又捡起笔来,写下一些东西,随后让人将内容秘密送到陈正儒手中。
  不管怎么样,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而就如此,转眼之间,一天的时间过去了。
  整座守仁学堂已经被搬空了,全部搬到了侯府之中。
  望着空空如也的守仁学堂,许清宵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许清宵没有前往侯府。
  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学堂当中。
  倒也不是琢磨着什么,而是独自一人静一静。
  细细想来,自己穿越至今,也已经有九个月了吧?
  三月四日,穿越而来的。
  不知不觉就过了九个月。
  认真想一想,这九个月的时间,自己一路可谓是无比艰苦啊。
  异术之灾,自己开局只有十二个时辰活,为求活命,修行异术,牵扯上了白衣门,招惹到了程立东。
  而后入了南豫府,聚会上念下千古名词,算是第一次扬名,随后府试之上,更是写下安国策,因不知朝廷情势,被女帝说成是论圣之言。
  新学之术,导致惹来大魏文宫一些人的不满,紧接着又惹来一些是非,害的一些无辜之人遭到牵连,要发配边疆,甚至斩首处置。
  为无辜之人伸冤,自己怒怼严磊,更是牢中明意,懂得知行合一。
  入朝堂,闹刑部,斩郡王,杀番商,才镇十国,废大儒,平内乱,灭天地大儒。
  每一件事情,都让大魏上下惊动,任何一件事情随便放在一人身上,都是了不得的事情。
  可当所有事情放在一个人身上时,就莫名显得有些神话了。
  而且前前后后,也才不过九个月啊。
  九个月,对于很多正在备战科举的读书人来说,可能弹指之间就过去了。
  而对自己来说,这九个月过的比以前九年还要漫长啊。
  砰砰砰砰。
  也就在许清宵静静沉思之时。
  街道之外,传来了各种爆竹声。
  子时已过。
  武昌二年到了。
  新的一年来了,整个大魏京都,不少地方都响起了爆竹声。
  正月十五是过大年的时候,而今日是迎新节,再加上昨日册封大典,所以京都早已经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都显得无比喜庆。
  百姓们不会想太多的事情,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在他们眼中,无非就是讨论出个对错,然后便当做谈资。
  或许有人知晓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但大部分人还是一如既往,迎接着新年到来。
  许清宵缓缓站起身来,听着爆竹声阵阵响起,莫名之间,他想出去走一走了。
  散散心也好,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好。
  眼下烦心的事情太多了,一直这样也没有意思,与其紧绷着一根神经,倒不如尝试性放松下来。
  或许有不同的收获。
  走出守仁学堂。
  街道当中,到处都是鞭炮声,这种大日子,许多孩童都不用早睡,尤其是放鞭炮。
  一串鞭炮打完之后,散落在地上还有不少小鞭炮,一些孩童拾取着小鞭炮,手中拿着一根点燃的香,将小鞭炮点着后直接一丢,然后一群孩子捂着耳朵跑。
  胆子小点的负责捡鞭炮,胆子大一点的就负责点鞭炮,显得无比喜悦。
  大人们站在自家院子里笑呵呵的聊天,妇女们温着酒,照顾着孩童。
  有些人看到许清宵后,更是激动无比地喊道。
  “许侯爷,迎新如意啊。”
  他们十分激动,毕竟看到了许清宵,这位大魏新侯爷,也是大魏新的天地大儒。
  甚至有些人看到许清宵后,更是带着自己孩子,来许清宵面前磕了几个响头,喊着迎新如意。
  “各位也如意,孩子照顾好,莫要有什么闪失,注意鞭炮,别伤着了自己。”
  看着周围涌来的人,许清宵露出笑容,同时也不忘告诫这些大人们,将孩子们照顾好来,不要出什么差错。
  许清宵如此随和与儒雅,赢得了不少百姓的称赞,虽然他们本来就对许清宵充满着好感,但不妨碍他们更加赞赏许清宵。
  越过一条条街道,过来贺喜之声络绎不绝,一般都是有人主动过来打招呼,然后接二连三更多人过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