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0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3/2214


说话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
在巢方心中,也没有把吴起当做一个身体不健全的太监看待。
这种平等相处的感觉,是吴起最喜欢的。
正是巢方这种没有因为自己是太监,说话从来不会特别的避讳一些词语的做法,让吴起把他当成了人生的知己。
所以,他跟巢方的聊天也跟一般太监之间很不同。
“那是自然!五合居的爆炒羊鞭和红焖驴鞭都是长安城一绝,要是碰上虎鞭或者熊鞭之类的有货的话,更是菜难得。平康坊里,忠爱这些菜肴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作为长安城青楼最密集的坊,平康坊是文人士子和勋贵子弟的最爱。
这里的消费能力也是大唐首屈一指的。
销金库的叫法,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而就在吴起跟巢方品味着“生蚝蒸鸡子”的时候,郭得志正式开始了今天的说书。
“各位客官一定好奇为何小老儿我今天突然又出来跟大家说书,我也不卖关子,实在是有一个特别好的故事想要跟大家分享。这故事的精彩程度,让我自己都忍不住拍案叫绝,忍不住立马说出来跟大家分享!所以在接下去的一个月,我每天都会在五合居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作为大唐第一的说书人,郭得志控场的本事自然是极高的。
不过是短短的几句话,他就吸引了五合居内所有食客的注意。
“上遣枨枨取人心肝,以祠天狗。前段时间,这个谣言大家肯定多少都听说过,有没有谁是完全不了解的,举起手来我看看?”
郭得志的话音刚刚落地,巢方就愣住了。
作为太医院医正,他实在是太清楚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了。
这种话,岂是可以随便说出来的?
一不小心,脑袋就要和脖子分手了。
“一个都没有,跟我预想的一样!那么我今天要说的故事,跟这件事情有一定的关联,故事的名字就叫做‘一代神犬金毛大王’,这是一个……”
郭得志开始在台上侃侃而谈。
“吴公公,郭得志的说书内容总是别具一格,但是这一次,我觉得他选错了题材,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啊。”
“巢医正,我的观点跟你恰恰相反!”
吴起脸上的表情很是平静,显然在这件事情上面,他知道的信息要比巢方要多。
“哦?愿闻其详!”
“巢医正,你想一想,郭得志多么聪明一个人,他会不知道这个案子背后的意义?他会莫名其妙的去碰这么一个巨坑?会自己主动的跳进去吗?”
“你的意思是有人指使他去做的?谁敢这么大胆?”
“枨枨取人心肝的案子闹得沸沸扬扬,一味的压制其实是起不到太好的效果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嘛,所以要快速的降低这件事情的影响,那就可以考虑反其道而行之。大家不是对这件事情很在意,很担心吗?那我就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大家,当这事情成为众所周知的故事之后,还能再闹得沸沸扬扬吗?”
吴起的话,让巢方沉默了片刻。
当一粒鸡子从盘子里移动到巢方嘴中,最终进入到肚子里的时候,巢方才说道:“吴公公,你的意思郭得志是得到了谁的授意,然后才在不是他正常说书的日子里紧急回到五合居,并且还要接连说书一个月,这明显不是正常的情况。”
“这个案子是狄仁杰主办的,而这狄仁杰是楚王殿下的得意门生。不管是楚王殿下亲自出手还是狄仁杰的手笔,要指挥动郭得志这么一个说书人,其实是易如反掌的。巢兄,我们可以打一个赌,不用几天,长安城主要的酒楼,说书人都会讲类似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到枨枨杀人案背后的‘真实故事’,让大家知道这件事情都是高句丽余孽为了败坏陛下的名声而做出的事情。”
作为十岁就进宫的老太监,在宫里复杂的环境下混了三四十年的吴起,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显然比巢方这个技术官员要深刻很多。
只是简单的推测,基本上就把事实搞得差不多了。
难怪刚才他说“真实故事”的时候,还故意加重了音调。
想来他对类似的手法是再熟悉不过了。
九分真加一分假,普通人家要是能够分辨出来才怪了。
“今年实在是太难了,尽早平息这事也好,要不然大家都睡不好!”
巢方叹了口气,显然也是理解了吴起说的话。
“都说今年很难,指不定明年更难了!”吴起莫名的感叹,“算了,我们还是好好的品味美食吧!”
第886章
你跟和尚有仇吗?
李宽被李世民给叫到大明宫了。
这段时间,楚王府可是没有少搞事。
特别是最近吸引了朝野内外所有人关注的敏感案子,更是楚王党一手处理的。
“宽儿,现在大家都觉得那个‘笑刑’是你创造出来的,看你的眼神都变了,你就不怕到时候大家都忌惮你?”
李世民跟李宽说话,已经不需要考虑什么话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说实在的,他自己听到“笑刑”的威力居然这么大的时候,其实也是不大相信的。
为此,他甚至让人专门准备了蜂蜜和羊羔,让兰和去试验了一把。
搞的兰和不到十分钟就大小便失禁了,算是刷新了李世民对这种温柔的刑罚的威力的认识。
“陛下,维护《大唐律》的威严,不是单靠一部法典就可以的;我们得让大家意识到违反《大唐律》,不管你使用什么办法,最终都是逃不过处罚的。”
在这个时候,李宽并不需要大家都支持自己,对自己一片赞美。
那不是在帮自己,那是在给自己挖坑呢。
至于忌惮不忌惮的,无所谓了。
强者才会被人忌惮嘛。
“你这个做法,朕是支持的,不过最近长安城中有好些高僧,或明或暗的对你提出一些质疑,看来狄仁杰带人强硬的包围、搜查西明寺的做法,人家是把账算到你的头上了。”
僧人的数量,放在长安城中一百多万人里面,不算什么。
但是这些僧人背后,往往都跟一些香客的关系很密切,对于一些王公贵族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力。
人家虽然比较难直接出手对付你,但是要恶心你,给你使绊子的话,方法其实是很多的。
很显然,这一次就有人出来恶心李宽了。
要知道,别看人家一副不问世事的态度,实际上看问题看的很清楚。
狄仁杰的那个做法,虽然他们不好直接说什么,毕竟最终确实从西明寺里头抓到了凶手。
但是这件事情的背后,却是让那些僧人看到了楚王府一系人物对僧人缺乏敬畏之心。
偏偏楚王府的影响力很大,他们生怕这会给大家带一个坏头。
“陛下,微臣今天正好也有一个提案,是跟这些寺庙僧人密切相关的。”
“哦?什么提案?”
“佛教虽然传入我中原的时间不算特别的漫长,但是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追加几十年,他们的发展特别的迅猛,如果朝廷不加以控制的话,假以时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土地成为寺庙的土地,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成为僧人,而在他们的蛊惑之下,信佛的百姓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毕竟,人家讲究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是你之前犯了多大的罪恶,只要进入寺庙,就什么都消除了。到时候,这些寺庙必定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李宽肯定都是不支持的。
要支持肯定就支持观狮山书院的“科学”。
不过,考虑到佛教和道教的巨大影响力,李宽肯定不能简单的说一句不支持,然后李世民就会听他的去安排一些事情。
只有把他们对大唐发展的不利影响描述清楚了,才能真正的获得李世民的支持。
“长安城的寺庙虽然不少,但是僧人们普遍都还比较遵规守纪,一心精研佛法,很少听到他们闹事的传闻。宽儿你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李世民也算是个念旧的人,当年少林寺的僧人帮助过大唐,这个恩情他是一直记在心中的。
“陛下,这正是佛门最迷惑人的地方。看起来,他们都是在劝人向善,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对于朝廷稳定社会控制有好处。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子。不管是西明寺还是法华寺,各个寺庙下面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香油钱’,里面的佛像都制作的金碧辉煌;而且各个寺庙名下的良田数量现在是越来越多,许多勋贵为了表示自己向佛的诚心,捐赠了大量的钱财和土地,而朝廷对于寺庙拥有的土地是不征收赋税的,对于僧人也没有征收任何的赋税。
微臣听说一些百姓已经开始主动的将家中的‘良田‘捐献’给寺庙,实际上却是还是自己在耕种,每年只需要缴纳一定的粮食给到寺庙即可。这么一来,他们不仅规避了朝廷的赋税,还变成了寺庙的人,获得了双赢的结果,只有朝廷在其中是受害者。这种事情虽然目前只有一个苗头,但是一旦其他百姓看到朝廷对这种事情的纵容,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有样学样。特别是今后如果赋税的缴纳变多之后,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仿效。”
李宽可是很清楚历史上佛教影响力最大的年代,是有多么的疯狂。
如今朝廷的威严还在,控制力还比较强,危害可能还看不到。
但是谁能保证大唐真的一直长盛不衰呢?
“居然有此等事情?”
李世民是聪明人,自然一听就明白了这个事情的危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