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0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5/2214


所以,身边有仆从是必然的事情!
“我来天竺,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我是为了取经而来。如今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天竺所有的经书,我能收集的都已经收集起来了,我一定要把它们带回大唐,让更多人能够见识到佛经的真实面貌,接受真正的佛经教诲。”
玄奘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徒,这一生都在为佛法奔波。
他的思想,怎么是一个普通弟子能够理解的呢?
要不然,才华横溢的他,为何要堕入空门?
“师父一心向佛,弟子不如也!”
“悟心,佛法博大精深,终其一生,我们都没有办法完全领会。佛祖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才有了我佛门的诞生。但是佛门历经各种苦难,如今已经有许多流派,我们此次回到大唐,就要从纷繁复杂的佛经之中,找出佛祖当初的真谛,并将这些真谛传授给大唐的百姓。”
玄奘虽然对这一趟的回国之情充满了担忧,因为当初他离开大唐,其实是违反了朝廷的规定的。
因为当时西突厥雄踞西域,为了国防的需要,朝廷是严厉禁止百姓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大唐的。
但是,玄奘当时利用朝廷允许饥民四处就食的机会,化作一名饥饿的百姓,跟随寻找粮食的队伍,溜出了长安城,一路向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玄奘是偷渡出国的!
在费时四年,行程几万里,玄奘才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天竺。
如今已经是玄奘离开长安城后的第十四年,他也不知道大唐已经变成什么模样了。
自己回去会不会受到惩罚?
朝中是否还有人记得自己当初是没有得到允许私自出国的呢?
大唐还是当初的那个大唐吗?
一切的一切,对于玄奘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玄奘还是选择了回国,选择了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这种做法,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毕竟,回去的一万多里路,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里面要经历的各种风险,是后世的人完全没有办法想象到的。
“师父,听一些天竺商人说,在天竺南部的港口,已经有一些来自大唐的商人出没,如果我们去到那里,乘坐船只的话,路途应该可以缩短很多呢。”
“回去的路虽然充满风险,但是每一步路都是一个磨砺,越是辛苦,越是能够磨砺我们的心性,这未尝不是一种另外的修行呢?”
玄奘在天竺享受了很高的待遇,能够了解到的信息自然也是非常丰富的。
他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南部港口有唐人出没的消息,但是乘坐船只回大唐,在他看来还是风险太大了。
万一遇到了风暴,自己十几年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
他倒不是真的怕死,而是害怕手中的佛经没有办法顺利的带回长安城。
而走陆路回去就不一样了。
虽然路途遥远,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是终归是来的时候走过一趟,路况比较熟悉了。
而且,一路回去的路,这个时候还没有受到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基本上都还是属于信仰佛教的地区。
凭借着自己在天竺混下的莫大名气,根本就不需要太担心安全问题。
甚至进入各个王国的时候,还能得到非常高的礼遇。
这种情况下,你让玄奘去玄奘走海路回国?
他会愿意吗?
完全就是弊大于利啊!
他又不傻,怎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
第888章
太平洋一点也不太平
太平洋这个词是李宽在推出地球仪的时候起的名字。
不过,李耿却是觉得这个大洋一点也不太平。
“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刚刚从一个风暴中穿过,如今李耿正在指挥着众人计算损失。
“李郎君,失踪了五名兄弟,估计是昨晚被大风浪卷到了海里面了;另外还有十几名水手受了些伤,但是问题都不大。”
听到只是失踪了五名兄弟,李耿松了一口气。
昨天的飓风是离开大唐以来,碰到的最大的一次。
李耿一直担心会不会有哪艘船只顶不住风暴的袭击,那个损失可就大了。
如今只是没了几个人的话,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人在海上漂,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生死离别。
特别是远洋航行,哪怕是已经有成熟的航线了,也时不时的会有人员死于各种伤病。
至于新开发航线,这本身就是大冒险。
冒险,能不死人吗?
要不是观狮山书院为这一次的出海做了完全准备,估计李耿带领的这支船队,还没有到达美洲就死光了。
“组织兄弟们把船上受损的地方修补一下,然后给每人发半瓶葡萄酒,好好庆祝一下。躲过了这个大风暴,我们离美洲越来越近了,成功就在眼前,让大家不要松懈。”
葡萄酒是李宽专门让船队携带的,这种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败血症,又能给船员们解馋的东西,每艘船只都专门腾出了一个船舱来装载。
“李兄,既然是庆祝,那就干脆每个人都发一瓶吧。反正我们离美洲也不远了,到时候有新鲜的淡水和食物补充,葡萄酒的必要性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再说了,船舱里还有不少茶砖,到时候肯定够大家回程食用的。”
李义协忍不住劝说了两句。
无他,想酒喝了而已。
“还是得省点用的。虽然根据楚王殿下提供的海图,我们只需要再往前行走一个月左右就能到达新大陆,但是这片大陆太大了,哪怕我们只是沿着海岸线行走,也会花费掉好几个月的时间。万一不能很快的找到土豆等高产农作物,我们的回程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李耿很清楚茶叶、葡萄酒这些东西,对于远程航海的重要性。
这可是东海渔业的船员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要是回程的时候缺少这些东西,那么可能到时候折损的人手会是出发的时候的好几倍。
明明回到大唐就可以享受胜利果实了,偏偏死在了路上,多可惜呀?
“说的也对。楚王殿下虽然说了土豆和玉米这些农作物的特点,也给了画画让我们参考。但是到底在哪里可以找到,谁的心中都没有谱,希望后面的航行能够一切顺利!”
李义协如今是作为李耿的助手存在于船队之中。
虽然他刚才提议发给船员的葡萄酒数量翻一番,但是李耿反对的话,他肯定不会继续坚持。
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
……
蒲罗中今天迎来了一支新的船队,船上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
作为大唐在南洋的一个支点,几乎所有来往南洋的船只,都会蒲罗中进行停靠、补给。
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唐人,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再考虑到其他各国的商人和奴仆,这里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是南洋第一大城。
在这里,商铺林立,许多江南道的商家下南洋,基本上就是到蒲罗中,然后就返程。
虽然这样子采办或者售卖的货物,会比自己直接去到林邑各国去收购要贵一些,但是却是省了非常多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这种操作的风险非常低,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蒲罗中市舶司下属的水师,已经是区域内最强大的存在,一般的海盗根本就不敢轻易的进入蒲罗中市舶水师管辖的海域之中活动。
至于其他海域,那就另说了。
“杨提督,对方的船队靠岸了!”
只见码头旁边,早已经得到消息的杨七娃,带着一帮人在那里迎接。
“走,我们上去尽一下东主之谊吧。”
杨七娃深呼吸一口气,挺了挺胸,往前走去。
虽然李承乾已经是一个废太子,如今只是一个庶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