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214


出乎李忠的意料,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
“宿国公家的程处默、鄂国公家的尉迟环和房相的二郎房遗爱在前段时间结伴去了登州府,想必这次楚王府在洛阳、太原开了海产屋的分店,和他们也有关系。”
“朝中最近气氛有点诡异,朕已经收到好几分弹劾宽儿的奏折了,内容五花八门,看来那些人快要忍不住了。”
……
太极殿。
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算是大朝,京里主要的官员都来参加朝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会的开场和往常没有两样。
“咳咳!”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简单的说了点事情。
“咳咳!”
有一名官员出来说了点鸡毛蒜皮的事情。
“咳咳!”
就像是得了传染性感冒一样,出来说话的官员都要咳一句。
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场景,其实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
朝会的官员比较多,要是不注意的话,就会出现好几个人同时出来说话的场景,那样既有点失仪式又有点尴尬。
慢慢的,谁准备出来说话了,就咳一下,就变成约定成俗的潜规则了。
“启奏陛下,微臣杨本满弹劾楚王殿下枉顾长安城百姓性命,纵容属下贩卖咸鱼,导致发生普通百姓受伤乃至死亡。微臣建议朝廷应该严禁贩卖咸鱼。”
“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陛下,末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贩卖咸鱼是危害百姓的,这杨御史颠倒黑白的本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程咬金别看五大三粗,实际上聪明着呢,一听杨本满出来弹劾,就猜到了缘由,所以也不等李世民说话,直接怼上去。
“程将军,老夫所述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靠的,长安县县令昨天应该也已经接到了消息,不信你可以问一问?”
杨本满准备给自己拉一个背书的出来,不过人家长安县县令也聪明着呢,愣是低着头,站在队伍后面装傻。
“哼!吃咸鱼噎着就禁止卖咸鱼,那吃饭噎着了,是不是所有粮铺都要关了?”
“程国公,杨御史,其实依下官看来,这也不一定是咸鱼的问题,说不准是腌制咸鱼使用了不好的盐巴,导致吃了的人身体不适。”
礼部尚书卢宽似乎很公道一样的站出来说了一句话。
“对啊,听说那咸鱼是使用海盐腌制的,自古以来,有谁是吃海盐的?海盐不能吃,这几乎历朝历代的共识啊。”
礼部主事桂填艾也站出来力挺自家老大。
李世民坐在正上方,看着下面下面越来越多的朝臣参与到这个似乎很可笑的弹劾,心中明白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
“陛下,长安城中卖咸鱼的百姓有很多,到底是咸鱼有问题,还是腌制咸鱼的海盐有问题,亦或是它们都没有问题,是有些百姓自身身体有问题,微臣觉得有必要详查一下,然后在还大家一个清清楚楚的答案。”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安静的坐在那里,再考虑到长安城的那咸鱼是楚王府名下的铺子贩卖的,而自家二儿子现在还跟着去了登州,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要怎么做。
打太极,拖字诀。
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几乎是每个官员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啊!
第138章
献礼
朝会上纷纷攘攘的吵闹,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盐商们也不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早在半个月前,江南道的几个沿海州县,就有好几路商家去购买大片的海边沙滩,准备模仿登州晒盐场来制作食盐。
但是,要想用粗盐来打败同等价位的精盐,显然是不可能的。
顶多也就是早期东海渔业的咸鱼还没有充分流通的情况下,还能有一些市场。
至于李宽,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光棍的把东海渔业三成的份额送给了李世民,二成送给了户部,另外一成五分给了程家、尉迟家和房家,自己只拿三成,留着半成用作未来招募的掌柜等高级管理人家作为奖励。
当然,程咬金几个是需要出钱才能拿到这个份额的,至于他们接受不接受,那就另说了。
反正东海渔业的核心其实是盐业,李宽从来没有想过要垄断大唐的盐业,这根本就是在作死。
只要李世民他们这些大股东不干涉自己管理东海渔业,自己分多少钱,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剩下的,就慢慢和那些盐商及其背后的世家扯吧,反正大唐的盐价,必然是要继续下跌的了。
……
渭河上面,一艘船只缓慢的靠近码头,王玄策站在船头,准备指挥船员搬运物资。
“这些骨头都有标记,大家一定要小心摆放,不要弄错了。”
把鲸鱼弄到长安城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把鲸鱼骨架弄过来,搞个展示,让朝廷的那帮人见识一下不一样的世界,这个还是没问题的。
李宽也是认真考虑过这个事情的意义,才专门让王玄策再次回一趟长安,以自己的名义搞一个献礼。
毕竟李世民的寿辰马上要到了,虽然他没有打算大搞,但是作为亲王,李宽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更主要的是,李宽想让朝中的那帮大佬们,将注意力也转移一点到大海上去。
虽然现在谈海权有点早,但是如果大唐能够早一点将触角伸到大海各处,那个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
“陛下,你看承乾送的这块白玉,晶莹剔透,完美无瑕,实在是难得的佳品。”长孙皇后站在一块白玉面前,脸含微笑的说着。
“嗯,算他有心了!”
李世民不打算过寿辰,所以各个皇子把礼物敬献上去之后,就在宫里简单的参加了一个家宴,就算是完事了。
“泰儿这幅亲自作的贺寿诗也很不错,小小年纪就有此文笔造诣,很是有几分陛下年轻时的风采呢。”
家宴是在中午举办的,下午不用上朝,李世民难得的陪着长孙皇后闲聊。
“丽质这幅画,画的倒是非常别致呢,很有点……”长孙皇后意识到李世民似乎兴致不是很高,陛下,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李世民强颜欢笑:“没,没有!”
“陛下,你的不开心都写在脸上呢。”长孙皇后嗔怪着说道,“听说前段时间很多大臣弹劾宽儿,应该都没什么事了吧?”
“哼!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宽儿,朕过寿,他连点动静都没有!”
“噗呲!”长孙皇后忍不住笑了起来,“臣妾知道陛下为何不开心了。”
“观音婢,朕也不是说稀罕他的礼物,可是你看他,整天给朕惹麻烦,现在却……朕能不生气嘛!”
长孙皇后想了想,开口道:“你把宽儿派到登州去,一个州府事情那么多,他一时忙不过来,也是不奇怪的。”
虽然长孙皇后也觉得李宽连李世民的生辰都忘了,似乎有点奇怪。
正常来说,哪怕是李宽自己忘了,他身边的人也会提醒他的。
莫不成楚王府那帮人做事都这么不靠谱?
心里这么想,不过嘴里面长孙皇后还是得提李宽找个理由;做什么事都能替李世民考虑,这也是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那么深厚的原因吧。
“陛下,朱雀门出事了!”
兰和匆匆的来到李世民身边,脸色有点紧张。
“出事了?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有点搞不明白情况。
朱雀门是皇城的正门,出去就是朱雀大街,里面住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中大臣,这种地方能够出什么事情?
“据说是楚王府的人在那里撘了个不知道什么东西,吸引了无数人围观,为了维持秩序,金吾卫都出动了。”
“楚王府?”李世民面色不善的说,“宽儿不是在登州吗?怎么还能在朱雀门搞出大事?”
“陛下,事关宽儿清白,要不过去看看?”
长孙皇后觉得这个事情似乎有点蹊跷,边想过去看看。
“走,摆驾朱雀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