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214


……
长安城分为外城、皇城和宫城三个城池,外城就是一般长安百姓和勋贵们居住的地方,皇城则是太庙、鸿胪寺、太常寺等朝中机构所在地,而皇城里面还有一个宫城,那就是太极宫。
从太极宫到朱雀门,距离并不算远,很快李世民就出现在皇城的城墙上面。
而在朱雀门前面的广场,王玄策正满头大汗的组织人手将最后一块鲸鱼的肋骨固定好。
紧赶慢赶,还是差了大半天啊。
陛下寿辰是今天,现在搭建好,勉强也算赶上了献寿礼。
不过,这个鲸鱼骨架搭建的时候引起的百姓围观就超出了王玄策和李宽的预料。
原本以为朱雀门这边主要是官员在行走,不至于搞出太大的动静来。
谁知道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各家勋贵的丫头下人全部都跑过来凑热闹了。
“来福叔,这给陛下的礼单,就只能麻烦你递进宫里了。”
眼看着鲸鱼骨架总算是搭好了,王玄策松了口气,才想起礼单都还没送进宫呢。
来福:“王管事,似乎是陛下出来了。”
只见一队千牛卫的兵马快速的从朱雀门当中冲出,将围观的人群往外驱赶了上百步,之后才是一群人拥护着李世民来到了鲸鱼骨架前面。
“草民王玄策见过陛下。”
“来福见过陛下。”
“来福,朕可是好多年没见到你了,身体还好吧?”李世民克制了观看鲸鱼骨架的好奇,跟来福打了个招呼。
作为李智云府上的老管家,李世民自然是认识来福的。
“托陛下洪福,一切安好!”
“那就好。”李世民颔首,然后转过身,“你就是王玄策?朕听说过你的名字!今天是怎么回事呢?”
第139章
给李世民扫盲
李世民出来的时候,心中是带着气的,跟王玄策说话就更不会客气了。
他可是很清楚,王玄策这家伙就是那个孽子的狗腿子,任何朝廷的官职都没有。
“启禀陛下,楚王殿下远在登州,却是日夜思念陛下,为了给陛下准备一份富有纪念意义的寿礼,楚王殿下不畏艰险,亲自带领船队出海。
庄子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次楚王殿下为陛下准备的寿礼,正是如同鲲鹏的鲸鱼,其身高两丈,长八丈有余,重达百万斤。”
面对李世民的天子之威,王玄策不急不躁,指着旁边的巨无霸骨架,缓缓的解释。
“这个就是你说的鲸鱼?”
听了王玄策这么一番话,李世民的怒气虽然还没有消,不过好奇心倒是给提起来了。
“没错,陛下情况,这是鲸鱼的头,单单这幅头骨就重达八百斤;这鲸鱼乃是海上霸主,游动的时候头部还会不断的喷水,尾巴扫动的时候可以轻易的击碎小船,一口可以直接吞下几百斤的食物。楚王殿下听闻大海之中有此巨物,特意出海……”
“行了,那个李宽是什么德性,朕还不清楚?”
李世民显然不想听王玄策在那里吹嘘,虽然他不怀疑这鲸鱼是李宽带人捕捉的,但是并不相信李宽真的是为了给自己献寿礼才这么做的。
无利不起早,这是那个李宽的本性。
这只鲸鱼一定也是这样的,只是自己一时半刻还并明白鲸鱼的“利”在何处。
“观音婢,走,跟朕一起过去看看。”李世民说完便直接往鲸鱼骨架走去。
朱雀门就在朝廷各个衙门的旁边,鸿胪寺也好,太常寺也好,附近那些官员听说朱雀门发生了奇事,都纷纷的跑过来凑热闹,美其名曰:视察。
“刚刚陛下还在责怪宽儿贵人多忘事,现在看来人家是早有准备呢。这鲸鱼骨架如此巨大,如同《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神物,若非宽儿,终其一生,朝廷百官也不会相信世间既然有如此神物呢。”
长孙皇后轻抚着鲸鱼的尾骨,对这庞然大物充满了敬意。
“这鲸鱼体型巨大,必定也是力大无穷,朕倒是好奇宽儿是怎么捕捉回来的。千钧之子,不坐垂堂,他怎么就一点也不长教训呢。”
越是见识到鲸鱼的不凡,李世民心中的气就消失的越快。
再加上来福在一旁适时的献上鲸鱼的画像,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鲸鱼的样子,李世民心中剩下的就只有担忧了。
“王玄策,这鲸鱼有何作用?”
感受完鲸鱼骨架的壮观,李世民开始询问心中的疑惑。
“启禀陛下,楚王殿下说,这鲸鱼浑身是宝,对我大唐的繁荣昌盛意义重大。”
李宽早就意料到李世民肯定会问把鲸鱼捕捉回来有什么用,所以王玄策听了李世民的问题,立马就能回答。
“嗯?此话怎讲?”
“鲸鱼体型巨大,一只鲸鱼就可以提供少则几十万斤肉食,多则上百万斤,只要每天捕捉几只,就可以解决登州府大部分人的食肉问题。”
“这个倒是有道理,还有其他用处吗?你不是说鲸鱼浑身是宝?”
李世民觉得如果只是解决肉食问题,虽然意义非凡,但是说关系到大唐的繁荣昌盛,还是言过其词了。
楚王府别院的那些鸡鸭鹅,今年已经在西市开始贩卖,长安城现在并不怎么缺少肉食。
“陛下,自然是有的。按照楚王殿下的说法,鲸鱼身上最有意义的其实不是肉食。”
“不是肉食?”李世民脸色一变,这是忽悠自己吗?
“鲸油,陛下,鲸鱼身上最有意义的是鲸油。”王玄策看到李世民面色不善,不敢再卖关子。
李世民没有再接话,只是用眼睛盯着王玄策。
“这鲸鱼体型巨大,而海里面非常寒冷,为了保持体温,鲸鱼皮下面有非常厚实的油脂,这些油脂可以提炼成鲸油,而鲸油可用来制作鲸油蜡烛。像是眼前这只鲸鱼,从它身上提炼的鲸油可以制作几十万根蜡烛。”
蜡烛这东西在后世用处已经不大,一般人感受不到它的重要意义。
但是对于大唐这种一到夜晚就是一片漆黑的国度,数量充裕、价格低廉的蜡烛,它的意义绝对是非常重大的。
王玄策自己是个读书人,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一只鲸鱼就可以制作几十万根蜡烛?”
李世民也被王玄策口中的数字给震惊了。
要知道,太极宫算是整个大唐消耗蜡烛最多的地方了,但是据李世民了解,宫里一年也就用掉几万根蜡烛而已。
当然,这和李世民提倡节俭也有关系,毕竟一根牛油蜡烛,造价着实不低;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即使有钱,也不是要多少就能买到多少的。
“没错,并且楚王殿下说这鲸油蜡烛比牛油蜡烛更加耐烧,燃烧的时候还几乎没有异味,没有黑烟,是最佳的蜡烛材料。”
“陛下,这是王爷的礼单,老奴看着礼单里面就有一万根鲸油蜡烛。”来福站在一旁,听着李世民和王玄策的对话,适时的插了一句。
“不是一只鲸鱼就能制作几十万根蜡烛吗?怎么就只送了一万根给朕,哼,这个孽子,越来越小里小气了。”
“陛下,宽儿去了登州府也没几个月,这鲸鱼也是前段时间才猎杀的,想必鲸油蜡烛的制作也只是刚刚开始。这刚刚制作出来就给陛下送过来了,宽儿这孝心可嘉呢。”
长孙皇后在一旁见到李世民如此说话,就知道气已经消了。
“除了肉食和鲸油,这鲸鱼还有其他用处吗?”
被长孙皇后这么一说,李世民脸上有点挂不住,赶紧转移话题。
“陛下,自然是有的,楚王殿下说了,鲸鱼浑身是宝嘛。”
“嗯?还真有其他用处?”
李世民原本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居然是这个答案。
“是的,鲸鱼皮是上佳的雨伞材料,鱼骨可以粉碎成为上好的饲料……”
王玄策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彻底对鲸鱼提起了兴趣。
第140章
登州热
王玄策和李世民的对话,并没有特意的保密,周边跟随过来的官员基本上都听到了。
这年头的官员,极少是寒门出生,基本上都是各地的世家地主,家中基本都有一些产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