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2214


“阿爷,好端端的,你让我去登州干什么?”
宋国公府上,萧瑀正给自己儿子安排任务。
“目光短浅,为父让你多留意一下朝堂动静,你都当耳边风了吗?如今楚王殿下去了登州,长安城有何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萧锴一脸郁闷,“不就朱雀门那边多了一个什么鲸鱼骨架嘛,我也去看了,壮观是壮观,但是谁知道真假啊。”
“嘭!”萧瑀听了大怒,“无知!如此事项,楚王殿下哪敢欺君?”
“阿爷,哪怕是真的,哪又如何?难不成你让我也去登州,出海抓一只回来吗?有何意义啊!”
萧锴作为长安城顶级的勋贵,每天日子过得潇洒自如,不是去怡红楼喝花酒,就是去天香阁听小曲,自然是不愿意离开长安。
“你!你能不能有点脑子?就你这种挥金如土的过日子,我们家还能供你挥霍多久?你就不会想想怎么增加家族的收入?”
到了萧瑀这个级别的人物,对于士农工商之类的说法,看的已经非常透彻,自然不会觉得家中有人去经商是多么丢人的事情。
事实上,整个唐朝,商人的地位都要比明宋时期要高。
“阿爷……你……你不会是真的要人我去登州捕鲸吧?”
“为父没有让你亲自去出海捕鱼。但是这鲸鱼关系重大,之前楚王鼓捣出了羊毛,我们错过了;更之前的蜂窝煤就更不用说了;如今这鲸鱼我们萧家一定不能错过了,浑身是宝,我们萧家的造船匠人水平是大唐首屈一指的,相比其他家都是有优势的。”
萧锴感受到自己不去是不行了,低垂着头道:“那我去了登州要干什么啊?”
“放心,为父自有安排,只是你去了,让楚王殿下感受到我们萧家合作的诚意就可以了,具体事情都听管家的。”
……
珍宝阁。
香儿经过一年来的历练,已经很有点后世女强人的风采了。
“王管事,我们这鲸油蜡烛真的只卖十文钱一根吗?别家一样大小的牛油蜡烛都卖一百文钱呢?”
王玄策刚到长安城没几天,完成了李世民寿礼的呈现任务,登州来的第二批鲸油蜡烛和鲸鱼肉干就运到了。
鲸油蜡烛关系着整个大唐的照明大计,王玄策自然是知道李宽非常重视,所以珍宝阁开售鲸油蜡烛的第一天,他亲自过来看看情况。
“香儿姑娘,小号鲸油蜡烛十文钱一根,中号五十文钱一根,大号的一百文钱一根,是王爷亲自定下的。牛油蜡烛卖的那么贵,是因为牛油来之不易,成本高昂,但是我们鲸油蜡烛哪怕是十文钱一根,利润也是极其丰厚的。”
“王爷也真是的,有钱也不知道挣。我们鲸油蜡烛比牛油蜡烛更亮、更耐烧、烟雾更少,哪怕是卖一样的价格,也算是卖便宜了呢。”
香儿现在是典型的商人思维了,估计她也可以算是西市最有名的女商家了。
毕竟珍宝阁的玻璃镜子是大唐一绝,香儿在一定程度是代表着楚王府来掌管珍宝阁。
不过,李宽看问题的角度自然是和香儿不同的。
“香儿姑娘,这话你在我面前说说没关系,要是在外人面前这样说,传出去了,哪怕是王爷不介意,来福叔也不会轻饶你的。”
李宽有多纵容身边的丫鬟们,王玄策是深有体会的,看到香儿这么说话,也是一阵无奈。
“王管事,我知道了,我就是随口说说。”香儿吐了吐舌头,俏皮的回答。
……
永平坊,东方平正准备出门,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书籍出版。
自从《三国演义》开始,新华书店隔三差五会推出一些新书,或者翻印一些以前的古籍,价格十分实惠,已经成本东风平的定点书屋了。
很多时候,新华书店看书的人比买书的人多,许多买不起书的士子就在书铺里待一整天,默默的看着书,新华书店也不赶人。
“东方兄,走,快跟我去一趟珍宝阁。”
一个胖胖的学子气喘吁吁的来到东方平面前,拉起他的手就要往外走。
“苏兄,我准备去新华书店呢,珍宝阁我就不去了。”
来人是学馆的同窗苏成冠,家境十分优越,但是为人却是很和气,是东方平唯一的好友。
“珍宝阁新出好东西来了,不去你会后悔的,赶紧走。”
虽然是大冬天,但是苏成冠额头上却是出汗了,也不知是刚才跑的太累还是因为太胖。
“苏兄,我真的不去了。”东方平有点无奈,“珍宝阁的东西太贵了,我这囊中羞涩,实在是买不起啊,有这时间,我不如去新华书店看看书呢。”
“这次不一样,蜡烛,鲸油蜡烛,十文钱一根的鲸油蜡烛,去晚了可能就没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跑过来叫你呢。”
“啊?鲸油蜡烛?十文钱一根?”东方平有点不大相信。
小时候家道没有中落的时候,东方家也只能勉强备着几根蜜蜡,现在这个情况,根本就用不起蜡烛,一到晚上,除了上床睡觉,别无他事。
“真的,我骗你干啥。赶紧走,去晚了就没了!”
……
珍宝阁的鲸油蜡烛,就像是一阵风一样吹进了长安城千家万户。
十文钱一根,但凡是家中薄有资产的百姓,都是买的起的。
反正买了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用,偶尔应应急,一根蜡烛可以顶一个月了。
至于勋贵人家,那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用牛油蜡烛或者蜜蜡,虽然价格贵,但是一家之主的书房里头必定是有几根的。
如今鲸油蜡烛是十根才等于以前一根的钱,用起来压力立马就下来了。
与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商人涌向了登州,有的是为了从登州进货,有的则是直接考虑有没有可能自己也生产鲸油蜡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哪怕是以前和楚王府有矛盾的世家,也都各自派了人去登州。
第141章
小日子
今天是除夕,东海渔业也好,各个作坊也好,都让帮工们回家过年了。
天空有点阴沉沉的,傍晚时分,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开始纷纷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码头,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阿娘,我回来啦。”
陈四儿紧赶慢赶,总算是除夕夜前回到了老家。
由于道路上有积雪,平时一天的路程,愣是花费了两天时间,要不是现在钱袋里面有钱了,陈四儿还真怕自己给冻死在路上了。
“四儿,四儿,是你吗?”
一个老妪弯着身子,颤颠颠的从炕上爬了下来。
“四哥,四哥回来啦!”
一个小丫头飞奔到陈四儿怀里。
“五妹,快帮四哥把这些东西放下。”
陈四儿背上背了一个东海渔业发的背包,肩膀上还各自挂着两大包物品。
“阿娘,我是四儿,我回来啦。”陈四儿放下东西之后,赶紧过去扶住了自家娘亲。
陈四儿有兄弟姐妹六个,两个姐姐外嫁了,一个哥哥早年在海上打鱼没了,最小的弟弟也是夭折了,现在家里就剩三口人,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也不会扔下生病的老娘和妹妹去出海。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老妪双手扶着陈四儿的两臂,眼泪直接流了出来,“变壮实了,我们家四儿终于变壮实了。”
“四哥,锅里煮了粟米粥,你一定饿坏了吧,我去给你盛一碗。”
“莫着急,我包裹里有很多吃的。”
听到妹妹说大过年家里也就吃粟米粥,陈四儿鼻子一酸,赶紧打开包裹。
“这一包是咸鱼,是我们船队在大海里面捕捞的大黄鱼腌制的,味道非常不错;这一包是鲸鱼肉干,你们一定没有吃过吧?还有这一包是新鲜的冻黄鱼,也就是现在天气冷,要不然前途捕捞回来的黄鱼还真是没法带回来。还有这一包是……”
陈四儿一包一包的从包裹里面取出各种各样的吃食。
“还有,这里有两件羊毛衣,阿娘和五妹你们每人穿一件,可暖和了。”
“四儿,这几个月,多亏了几家邻居接济我们娘两,要不然你可能都见不到阿娘了。这些吃食,你给家里留两包,其他的都给邻居们分了吧,也让大家都过个好年。”
陈四儿所在的村庄在登州府的角落里,文登县城发生的变化,还没传到这里来,大部分庄户的生活都还处于穷困状态。
“娘,你放心,以后你们再也不用挨饿了,楚王殿下来登州了,四儿现在给楚王殿下做事,再等一年,我就在文登县城买一个小院子,把你和五妹接过去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