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214


“既然这书有那么大的库存,那么你明天就去一趟三味书屋,一次性买下两千本《夫子编译》,然后看看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引起孔颖达的兴趣。
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孔府好好的结识一下这位大唐儒学的名人。
久保田,我有一种预感,如今的大唐已经开始进入到鼎盛时期,虽然有观狮山书院的科学在一旁作乱,但是国子监为主的儒学经典,也会变得越来越普及,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今年刚刚举办的春闱,就已经加大了考试规模,不管是明经科还是进士科,参加的人都创造了历史性记录呢。
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办法跟孔颖达搞好关系,将儒学在倭国发扬光大。”
加藤浩之说着话的时候,脸上充满了期待。
刚开始的时候,大唐很乐意帮助倭国发展儒学,这让一些人欣喜若狂,但是也让一些人充满了顾虑,认为大唐限制各种科学进入倭国,却是不对儒学进行限制,是不是因为儒学要被大唐淘汰了?
但是,当九条信一和加藤浩之都表示儒学在大唐的发展,其实也是处在增长之中。
只不过其他领域增长的更加厉害,所以让大家感受不到儒学的发展。
“那个孔颖达虽然跟楚王殿下不对付,但是其实也一样是看不起我们倭国人。前几次我都是带着厚礼去拜访他的,但是他压根就理都没有理会我们。
眼下借着这个机会,,哪怕是花掉几千贯钱,只要能够顺利的搭上孔家的大船,对我们倭国的发展绝对是很有好处的。”
加藤浩之满脑子都是倭国利益,根本就没有在乎其他的东西。
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来说,肯定也是喜欢这样的人。
但是实际上,这些人的同僚,往往却是不想跟这样的人共事。
“确实如此,《夫子编译》跟《海上旅行故事集》在同一个时间售卖,偏偏销量又差的很远,这对孔颖达的打击应该是挺大的。我们在这个时候投靠他,绝对是最合适的时候。
以孔家在大唐的地位,只要孔颖达不要去造反,基本上就能很舒服的在长安城待着。
这也方便了我们跟孔家打交道。
一直以来,我们倭国的货物,许多都是从河南道的登州运输过去的,这孔家的大本营就在河南道,只要我们跟他搞好了关系,到时候只要孔家随便出一声,就会有很多人追随。”
加藤浩之会把宝压在孔颖达身上,除了孔家在大唐的特殊地位之外,孔家的老家在河南道,离登州不算很远,这也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了。
“加藤君,那我现在就去三味书屋,跟那个郑掌柜好好的聊一聊,看看能不能拿到一个更加实惠的价格回来。做买卖嘛,肯定不能他们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久保田说干就干,听完加藤的吩咐,立马就准备出门了。
“行吧,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反正跟孔家搞好关系,没有什么坏处。再不济我们也可以在河南道跟孔家进行一些合作,提高孔家每年的收入。这个做法,可是比直接送钱要来的复杂多了,效果也要好很多。”
加藤浩之这话,明显表示他对大唐的礼仪做过了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不管是任何一个番邦属国的使臣,礼部都会好好的教授一下他们大唐的礼仪,免得面见李世民的时候,闹出什么笑话出来,那就尴尬了。
“请使君放心,对付这些读书人,应该使用什么招数,我已经找到规律了。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道理用在跟大唐的文人大交道上面,非常的贴切。”
久保田说完这话,就朝着门外走去,准备去国子监找孔颖达。
而加藤浩之也是跟着出了门,不过他是去西市,准备在新书书店和三味书屋转一转,进一步搞清楚情况。
第1035章
给晴儿一个交代
当长安城百姓把《海上旅行故事集》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时候,城外楚王府的庄园之中,土豆已经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专门成立了两个研究团队,一个负责土豆的种植研究,一个负责辣椒的种植研究。
所以眼下的土豆,种植时间前后相差半个月以上,每片地里的土豆种子也都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法。
有些直接一整个埋在地里面,有些则是对半切了一下之后再埋进去,还有的则是切了好几下之后,再埋进去。
研究团队几乎每天都泡在地里面,研究不同地里面土豆长势的不同。
“师父,这些土豆还真是有意思,哪怕是被分成了八块之后埋在地里面,基本上也都长得好好地,一点也不影响发芽。现在唯一好奇的就是这种不同的种植方法,到时候对产量是否会产生影响了。”
刘元作为李宽的大弟子,本来是算学院的教谕,如今却是亲自过来农学院帮忙研究土豆和辣椒的种植。
“这土豆的习性,跟山药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农学院不是有一块地专门用来研究山药的种植吗?把一些山药种植的经验搬到土豆种植上来使用,也是没有问题的。
就像是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土豆切块当种子的事情,,其实是很有疑问的,但是山药其实就是这样种植的,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这些土豆也都顺利的长出了嫩芽,说明切块当种子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你可能会觉得山药长得慢,产量也远远达不到亩产千斤的程度,但是土豆毕竟不是山药,它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等到秋收的时候,土豆产量到底如何,就一清二楚了。”
李宽看着那并不熟悉的土豆幼苗,心中很有底气。
虽然不管是前世今生,他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土豆苗,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土豆产量的信心。
哪怕是达不到后世亩产几千斤的恐怖产量,亩产千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爷,这里自从种植了土豆之后,都快成为长安城新的一景了,每天都有人专门跑过来看一看土豆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大唐日报》上面甚至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版块,用来介绍土豆的生长情况。
看来不仅是长安城的勋贵,百姓们其实也是非常关心土豆的情况啊。”
武媚娘看着四周不时的有一群群踏春的百姓,忍不住插话道。
“楚王殿下,侧妃娘娘,这段时间,由于《海上旅行故事集》的热销,让大家对土豆的发现和美洲的情况充满了兴趣,所以来这里凑热闹的人就多了很多。甚至我听说新华书店那里售卖的地球仪,都要卖断货了。”
刘元这话,让李宽颇感意外。
楚王府情报调查局虽然很强大,每天也收集到了许许多多的消息。
但是《海上旅行故事集》热销和球仪卖断货这样的消息,显然不见得会被展现在李宽的桌面上。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那《海上旅行故事集》是谁写的?”
刘元:“文达明,《大唐日报》的写手,是骆宾王专门安排他跟着‘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出海的,会到长安城之后,他除了在报纸上撰写一些文章,还把自己在路途中编纂的书籍拿去印刷作坊出版,最开始几天在新华书店独家销售的时候,买书的队伍都排了上百米呢。”
武媚娘:“王爷,说起来这个文达明写这《海上旅行故事集》,对于降低大唐百姓对出海的畏惧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明明是一些非常危险的事情,在文达明的笔下就变得妙趣横生,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很显然,武媚娘作为楚王府的商业负责人,已经看过了这本热销的书籍。
事实上,大唐如今的书籍出版数量相比十几年前虽然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但是跟后世比起来,还是少的可怜。
整个长安城,平均每天出版的新书,不会超过十本。
《海上旅行故事集》热销之后,自然也就引起了武媚娘的注意。
“王爷,我听说五合居那里,昨天开始有说书人将《海上旅行故事集》改编成说书故事,很是吸引了不少客人呢。我估计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长安城许多说书人都会把这本书当成是说出的素材呢。”
刘元看到自己师父对《海上旅行故事集》似乎很感兴趣,便忍不住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都说了出来。
“文达明这么一搞,倒是给我提了一个醒。鼓励大家出海,其实不能仅仅是依靠暴利的刺激,从舆论上进行充分的引导,降低大家对出海的恐惧之情,提高大家对海外生活的向往之情,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宽觉得自己似乎忽视了一些东西。
不过现在重新捡起来,似乎也不晚。
武媚娘:“王爷,虽然长安城百姓的识字率是大唐最高的,但是长编大论的故事,能够有兴趣看下去的,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多。《海上旅行故事集》的热销,其实也就是刚开始那么几天而已,现在的销售就已经慢慢的冷淡了下来。
当然,这也跟消费需求被透支了有关系,毕竟买一本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晴儿,你不是很喜欢画画吗?要是让你以海上冒险的故事为主题,以各种画画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再配以一定的文字描述,你有兴趣去搞这件事情吗?”
李宽回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晴儿,突然冒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晴儿是最早跟着自己的丫头,如今也一直任劳任怨的伺候着自己。
如果通过某种方法能够让她青史留名的话,想必她的内心一定会激动无比。
这也算是对她这些年的奉献的一个奖励了。
“啊?王爷你是说要我去跟文达明一样,用画画创作一个故事吗?”
晴儿稍微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很显然,她也是有一个作家的梦想!
第1036章
海贼王
大唐是一个尚武的国度。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对文学没有感兴趣,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后世经典传颂的诗歌了。
特别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告诉发展,百姓们的口袋里慢慢的有了点钱财。
所谓饱暖思淫欲,这人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慢慢的就开始追求一些其他的东西。
像是各种各样的和戏剧变得热门,其实就是一个侧面佐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