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2214


“楚王殿下,这个措施我已经想好了!针对一些晒盐场,登州府衙可以提前要求收回出租的土地,或者是重新确认当初的土地购买手续是否合法;对于那些捕鲸船,我们会联合市舶司,从严审核确认,取消一批不符合要求的捕鲸船,制定一个捕鲸业的标准;至于那些造船作坊,我建议联合大唐皇家专利局,对于侵犯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专利的行为,严肃处理……”
淳于难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稍微愣了一下之后,立马就把话给顺利的圆了下去。
不过,李宽的回答却是再次让他感到意外。
“我说的措施跟你说的有点不一样!晒盐场的规模,不管是哪家勋贵的,都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扩大规模,让登州成为大唐最大的产盐地,至于以前租赁土地或者购买土地留下来的问题,没有必要太过纠结,过去了就让他过去了。
而对于出海捕鲸的船只,不管是谁家的,登州刺史府都应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捕捞海产和鲸鱼获得的收益,市舶司不应该征收市舶税,也不需要进行审核。
甚至你可以联合造船作坊,制作更加适合外海捕鱼的渔船,同时扩大登州的制冰作坊规模,为渔船提供更加廉价的冰块。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捕鱼的范围向外扩张,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至于造船作坊,那就更加不应该施加限制。大唐如今对船只的需求是一年比一年多,如今不仅登州有造船作坊,扬州、明州、泉州、广州等地的造船作坊规模也不小。
你要让登州坐稳大唐最大造船作坊的位置,就应该进一步的鼓励造船作坊的发展,为他们解决扩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个……这个……”
淳于难吱吱呜呜的好一会之后,生生的把自己的思路掉了一百八十度的头。
“楚王殿下的建议实在是太有道理,非常有远见,实在不是我等可以比拟;不过,其他勋贵的产业发展了,必定会进一步压缩楚王府的相关产业的发展,真的没有关系吗?”
“虽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但是我不觉得这些人跟在楚王府后面做事就能超越我们,如果他们真的能够超越,本王倒是很乐意看到这种进步。我们楚王府的作坊,从来都不怕竞争,不怕别人超过我。”
李宽说这话的时候,可谓是底气十足。
有他这个金手指给各个作坊指明了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下还能被人超越,那么这个作坊的掌柜就得考虑换人了。
“下官明白了!”
淳于难心中松了一口气。
李宽能够有这样的态度,这比他预想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淳于家在登州除了发展捕奴业之外,其他的行业介入的并不是很深。
特别是主流的造船、捕鱼、捕鲸、晒盐之类的,淳于家都没有作为家族重点去发展。
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发展这些产业,也不是他们不想去发展这些产业,而是生怕自己介入到这些产业之后,跟楚王府形成了竞争,最终危及到淳于难的登州刺史之位。
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如今李宽明确的表示不介意大家进入这些产业,那淳于家还犹豫什么?
淳于难这个家主,回去之后立马就可以安排人开始准备,不管是收购也好,还是从头开始,立马进入到这些产业。
这么一来,家族中那些暗地里反对自己的声音,恐怕立马就要消失的一干二净了吧。
“本王觉得你不明白!”
“啊?”
淳于难再一次的愣着了。
楚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刚才是在考验我吗?
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掩饰好表情,让楚王殿下看到自己的喜悦之情,所以他后悔了呢?
淳于难心中一下子就纠结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他也有点搞不懂李宽到底要做什么了。
“淳于家想要涉足这些产业,本王都是没有意见的。但是这些产业如今已经有许多勋贵参与其中,多你一家不多,少你一家不少。如果你没有什么独到的优势的话,哪怕是依靠登州刺史府的扶持,也不见得能够搞出什么成绩来。”
李宽这话,像是一盆冷水一样的泼在了淳于难的头上。
是啊!
这些产业,如今都已经有许多勋贵参与其中了
别看自己是登州刺史,但是对上这些勋贵,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
到时候把淳于家这些年挣的钱财全部投入到了新的产业之中,如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自己这个家主的位置,可能都要坐不稳呢。
“楚王殿下,您是大唐公认的财神爷,登州要如何发展,下官全部都听您的。您说要重点发展哪个产业,登州刺史府就重点支持哪个产业。而我淳于家,自然也是牢牢的跟着楚王殿下的意见来前进。”
反正自己都想不通,那淳于难就干脆不想了。
自己只要抱紧李宽这条大腿就行了。
“淳于家经营登州府多年,自然有你们的优势。这些年,淳于家的船队专注于从朝鲜半岛和倭国运输奴仆,也算是获利不菲吧。”
“一点点小钱,只是挣了一点点小钱而已。”
淳于难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指比划着。
那场面,有点滑稽。
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登州刺史该有的表情。
“这钱是你们淳于家该挣的,,也是本王允许你们挣的。不管你们这些年挣了多少年,都放宽心,没有人敢拿捕奴这个事情来难为你。
大唐如今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不管是镇北道、河东道还是辽东道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哪怕是岭南道和江南道,也一样缺人。
所以淳于家的生意,不仅没有必要转行,还可以把现在的业务发扬光大。如果船只不够,可以直接跟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联系,让他们优先给你生产海船;如果是人员不够,你可以直接跟东海渔业联系,让他们安排一批护卫加入到你淳于家的捕奴大军之中。”
大唐缺人,很缺人。
淳于家反正都已经不干净了,那就继续不干净下去吧。
“继续捕奴吗?”
淳于难听了李宽这话,脸色有点纠结。
“楚王殿下,朝鲜半岛沿海的百姓,如今已经被抓的差不多了;倭国这些年也至少有五万名青壮被运输到了大唐,要想扩大规模,难度很大呢。”
“淳于家前阵子不是安排了船只前往天竺吗?只要你们把重心转移到天竺,转移到西洋去,捕奴的难度就立马会下降。在哪里,你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船只能不能装下那么多的奴仆。”
李宽觉得淳于家完全可以成为大唐最大的奴隶主。
这个角色,也只能是淳于家的。
总不能让楚王府的人手亲自参与到这个注定会留下污点的行动之中吧?
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学院
淳于难不是什么好人!
对于淳于家如今在干的事情,他也没有什么愧疚之情。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产业能不能一直干下去,能不能继续为淳于家贡献大量的收益。
只要这个担忧能够解决,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天竺的奴仆真的那么容易抓吗?”
“根据本王目前掌握的情报,整个天竺有几千万人口,你只要从那里搞个一百万回来,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李宽也没有指望淳于难一家就把天竺这只肥羊给薅光了。
一百万青壮的话,基本上可以缓解大唐用工紧张的局面了。
当然,在运输一百万青壮的过程中,会有多少人丢掉性命,就不是李宽想要考虑的事情了。
“一百万?”
淳于难心中充满了震惊!
淳于家进入这个行业以来,总共也就搞了十来万人回来。
这还是多年努力之下的结果。
现在李宽一开口就是一百万!
这得是多大的一门生意啊?
按照登州人市的行情,一名青壮奴仆至少可以卖十贯钱,甚至卖二十贯钱。
一百万的话,那就意味着一千万贯以上的售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