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2/2214


你长孙无忌是牛掰,但是也别当我不存在一样好不好?
“灭掉各种害虫的农药,就不是毒药了吗?能够毒死虫子,只要加一点剂量,毒死人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这一次的话并没有什么漏洞,自然不会任由程咬金在那里怼自己。
他也是要脸面的人。
朝中很多人不敢跟程咬金斗嘴,因为最后往往没有赢家。
但是他长孙无忌是什么人?
长孙党号称占据朝堂半壁江山,他哪能真的怕程咬金一个左武卫大将军?
“这切菜砍柴的刀,在普通百姓手中,干的就是切菜砍柴的活,但是了某些人的手中,就成为了杀人越货的凶器。
这农药也一样,用好了,自然是帮助提高庄稼收成的好助手,但是你要是不用在正途,那么就有可能成为祸害百姓的工具。比如你直接把一瓶农药导入池塘之中,可能一池塘的鱼都要死翘翘了。
这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罪恶之分,有分别的只是使用东西的人。长孙司空这么纠结农药研究所研究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毒药,说明你着相了啊。”
在玄奘的影响下,这段时间佛经的一些东西在长安城流传的很快。
李宽一句“你着相”了,立马让长孙无忌哑口无言。
“农药研究所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生产出来的农药,必须物美价廉,要不然百姓们根本就用不起啊。”
眼看着长孙无忌跟李宽已经较量完毕了一圈,李世民才说话。
这就像是电影里面,总是得到战斗结束了,警察才“威武威武”的到来。
“陛下体恤百姓,高瞻远瞩,一眼就发现了这农药生产的要点,微臣实在是佩服的很。如今的农药研究所,正在考虑如何针对稻瘟病开发处一种高效的农药,解决水稻的最主要病害问题。
一旦成功的制作出这种农药,那么大唐的水稻产量有望提升个半成呢。这可一点也不必使用化肥的增产效果差呢。”
在后世,农药已经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标配的玩意。
不管是在幼苗期,还是在开花结果期,都有各种各样的农药需要喷洒。
否者农作物的产量必定下一个台阶。
但是,在大唐,农药这个概念,从来没有人提出来。
碰到了虫害,百姓们除了自认倒霉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有效的办法。
顶多就是一些常见的虫害,百姓依靠双手一只一只的去清除。
不过这种清除,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实际效果约等于零。
“二哥,这农药,跟砒霜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差别不?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是农药呢?”
李治听到李宽在那里不要脸一样的拍李世民的马屁,很是无语。
看来自己的脸皮厚度还有待增强啊。
“是啊,这农药的效果,有没有砒霜和丹顶红之类的药效强呢?”
很显然,刚刚长孙无忌虽然被李宽怼了,但是他说的话还是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李世民。
毕竟是英雄榜上被李世民排在了第一位的人物,不管是他怎么作死,李世民对他都是信任有加。
“这个还在研究之中,农药研究所正在跟化学院在合作,考虑别出蹊径的从化学合成的角度制作出一些新的药物出来,不过目前来看,还没有什么进展。”
李宽自然不能说砒霜之类的毒药,效果太差了。
自己分分钟可以念出一堆毒性更强的药物出来。
不过除了从系统兑换之外,观狮山书院的任何一个研究所,短时间内都难以自己生产出来,所以李宽也就忍住继续往下吹的想法。
毕竟,超出大家想象的东西,又拿不出什么实物出来,那就真的成为吹水了。
既然今天带李世民一行人在研究所里参观,李宽自然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让朝廷进一步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李世民意识到各个研究所的发展对大唐的促进作用。
而不是让人感到每年花费了那么多的钱财,结果什么东西都没有研制出来。
“说了半天,这农药研究所现在就只会给人画饼啊。”
高士廉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话,让农药研究所的学员又是悲愤,又是羞愧。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正常态度。如果什么都知道了,还需要研究什么呢?想要创新,就得耐得住寂寞,要不然高尚书等着天上掉下来农药给到百姓们使用吗?”
李宽自然不会任由高士廉在那里打压农药研究所的士气。
他可是真的看好农药研究所的未来,知道等到化学院中各种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农药的出现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你刚说这旁边一溜都是各种研究所,要不我们再去其他研究所看看吧?”
李世民懒得听高士廉和李宽在那里斗嘴,直接转移了话题。
第1126章
又搞一个新机构
能够跟着李世民参观各个研究所的人员,总共不到一百人。
个个都是身份煊赫,没有普通百姓。
不过,《大唐日报》、《长安晚报》和《曲江日报》这三大报社的写手,却是各自获得了一个参观的名额,把他们搞的喜出望外。
特别是祝之善,作为长孙家旗下的《长安晚报》的负责人,参加完今天的颁奖典礼之后,他是没有指望自己有机会去参观各个研究所的,没想到观狮山书院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既然让他也进来了。
这一下,别说是今天的新闻,他连未来一周的许多新闻稿都有了想法了。
蒸汽机研究所、飞行器研究所、农药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燃料研究所……
一个接一个的,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是也算是打开了众人的视野,让人见识到观狮山书院里头,乱七八糟的研究所还真是多啊。
“这烹饪研究所是干什么的?看到这名字,朕都觉得肚子饿了,看完这个,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已经转悠了一个多小时,明显是到了吃饭时间了,李世民指着前方的烹饪研究所,脸上颇为好奇。
楚王府的美食,别说是在长安城,哪怕是放眼大唐,也是出了名的好。
莫非宽儿为了发掘美食,还专门在观狮山书院里头成立了烹饪研究所?
这个有点过了吧?
“顾名思义,研究的是跟烹饪有关的事情。各种厨房里头会使用到的炊具,都是烹饪研究所研发的方向。比如这铁锅,如今在长安城已经比较常见,烹饪研究所就在考虑怎么才能制作出不粘食材的铁锅。
再比如这个勺子,我们烹饪研究所开发了漏勺、汤勺等十几种勺子,充满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
再比如这个蒸馒头的蒸笼,烹饪研究所就在考虑怎么提高效率,研发一种一次性可以蒸更多馒头的器具。
甚至他们还在考虑,,有没有办法研究出一种炊具,能够让煮饭煲汤的时间大大缩短,让米饭在十来分钟内就变熟,让骨头在十几分钟内就变烂呢。”
虽然烹饪研究所干的事情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却是观狮山书院里头产学研搞得比较成功的一个研究所。
作坊城中,如今已经有一家专门的作坊生产烹饪研究所研究出来的各种东西。
甚至连金太打铁作坊跟烹饪研究所都有合作。
“原来是研究烹饪炊具的研究所,我还以为是研究菜式的地方呢。”
李世民有点失望的样子。
显然,烹饪炊具的重要性,他还没有意识到。
好在李宽也不以为意。
观狮山书院里头那么多研究所,总不能个个都受到李世民的喜爱吧?
这些研究所又不是金币?
怎么可能让李世民一直喜欢呢?
……
“楚王殿下,观狮山书院研究所的设立,对于各种技术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单纯的依靠观狮山书院的力量,终究是比较有限的。
我们国子监也有意成立几家研究所,到时候楚王殿下能否安排几个人帮忙列出需要的设备清单呢?”
眼看着李世民要结束今天的参观了,孔颖达抓住机会给李宽抛出了一个问题。
观狮山书院的研究所,大部分都是教育部划拨的经费来建设的。
以前孔颖达是对修建研究所不感兴趣。
现在发现这种好事要是错过了,似乎非常可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