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5/2214


另外各种箭矢刀剑,也需要从永平港那里运输,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长安城的西市的人市里头,是哪个部落的奴仆都有售卖。路过蒲罗中的时候,听说他们那里也仿照西市设置了一个市场,下次我们可以让商人们去蒲罗中购买一批奴仆卖到我们这里来。
不管是突袭人还是高句丽人,疑惑是倭国人。哪怕是林邑人活着天竺人,我们都要。反正不能让太子港里头的澳洲土人的数量超过二成。”
李承乾毕竟也是当过太子的人,一些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嗯,上一次我本来就想跟那些商家说,不过正好碰到太子港附近的土人部落给我们提供了一批人手,所以就没有提了。这一次我肯定会跟那些掌柜好好的谈一谈,让他们知道跟我们太子港做生意,绝对是稳挣不赔的。”
“老二希望我们在太子港好好的发展农业,到时候不仅可以解决我们自己的吃食问题,还能向蒲罗中提供牛肉干和羊肉干、羊毛、奶粉等物资,这就足够养活几十万了。”
李承乾现在的目标就是把太子港建设成一个跟蒲罗中差不多的大港口,重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主要有个几十万人口,我们太子港绝对可以成为一座繁华的城市,所有的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哪怕是长安城的百姓都比不上。”
长孙家庆对太子港四周的条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广袤无边的草场,怎么捕捞也捕捞不尽的海鱼,这要是不能过上比长安城百姓还要好的日子,他都觉得自己应该买一块豆腐装死得了。
“从永平港到太子港,路途太过遥远了。一路上,我们其实也碰到过许多好的港口,如果能让更多的大唐百姓占领这些港口,我们各个港口之间互通有无,那么太子港想要变得繁华,就容易很多了。”
李承乾一下就看到了太子港最大的问题。
孤悬海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去一趟永平港都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哪怕是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又怎么吸引大量的百姓过来呢?
除非能够找到金矿,许多许多的金矿。
“迟早会有这一天的!郎君,厨子已经准备好火锅了,这么冷的天气,吃一顿火锅是再适合不过了。”
“好!把我们带来的烧刀子开一瓶,我们好好的喝两杯!”
说到火锅,李承乾的脸上总算是有了些许笑意。
美好的食物,是慰藉受伤心灵最好的东西啊。
……
“杨提督,这已经是往蒲罗中运输奴仆的第三艘海船了,看来天竺那边的局势是彻底的乱起来了。”
齐王港中,李祐跟杨七娃坐在码头上的一张大伞下面,迎着海风,品着青雀葡萄酒。
如今的齐王港,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成为西洋最大的白糖交易中心,不管是大食过来的商家,还是天竺而来的商人,都在齐王港购买白糖。
而甘迪这些从广州运输白糖出海的糖商,也都是把白糖运输到了齐王港,就不再往前了。
继续往大食而去,安全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别以为大食人会跟你讲什么大道理,人家觉得你侵害了他的传统利益,分分钟送你去见安拉。
而出了白糖之外,奴仆交易,如今也是齐王港快速崛起的一门生意。
不管是李祐的人从泰米尔王国购买奴仆,还是大唐来的人去天竺捕捉、购买奴仆,亦或是大食商家运输奴仆过来,基本上都乐意在齐王港交易。
一方面,齐王港的奴仆价格跟蒲罗中的差异不算特别大。
大家再折腾一顿的话,虽然也能多挣一些钱,但是跟花费的时间相比,其实并不划算。
另外一方面,齐王港到蒲罗中的海域,如今已经被蒲罗中市舶水师给控制了。
没有杨七娃这个市舶提督点头,擅自闯入这一片海域的商船,很容易遇到“海盗”。
茫茫大海,你要是出了港口之后,被人黑吃黑了都没有地方找人说理去。
谁知道你是不是不小心触礁沉船了呢?
多搞几次这样的事情,大家就不想碰这条航线了。
特别是那些大食商人,常年在海上行走,类似的事情干多了。
一感觉到不对劲,立马就调整了经商的范围。
齐王港作为中转点,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选择。
往西是大食人的传统利益范围,往北很快就是天竺大陆了,而往东则是大唐水师的地盘了。
“大唐国内,哪个地方都缺少人手。单单广州,就至少可以消化掉十万的奴仆,区区几艘船的奴仆,哪里够呢。”
杨七娃也是得到了指令,要全力配合这些商家来天竺捕奴,来齐王港购买奴仆。
至于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损伤天理,压根就不是杨七娃需要考虑的事情。
“那倒也是!二哥在朔州北部大规模的推广棉花种植,又在辽东道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不断的开垦土地种植水稻,需要的人手太多了。
不过现在只是一个开始,我听说天竺有几千万人口呢,到时候源源不断的奴仆被运到各个种植园,我大唐人手紧缺的情况,应该可以大大的缓解。”
李祐现在非常感激李宽,他很清楚,要是没有李宽,,估计自己最好的结局就是被圈禁。
最坏的结局……
“嗯,说的也是!回头我再跟楚王殿下写个申请,给蒲罗中市舶水师多配备几艏战舰,把齐王港的水师规模给搞起来,免得到时候被人偷袭了。”
杨七娃没有拿过李祐的好处。
但是他却是很清楚齐王港对于大唐的西洋战略来说,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齐王港背靠的陆地,就是印度洋上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啊。
对于想要进一步往西发展的大唐来说,意义绝对是重要无比。
“多谢杨提督,市舶水师在齐王港有什么需求,请随时跟我提出来!”
李祐一听,心中大喜。
自己的安全有保障了!
第1128章
大唐的高考
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入学考试。
一般在这个时间之前,想要来长安城的书院学习的人,都会提前过来备考。
这个规模,已经大到可以影响长安城的住宿和餐饮价格了。
春闱秋考!
这是最近几年慢慢形成的两个消费旺季。
春闱的时候就不用提了,整个大唐的士子都集中在长安城,为了鱼跃龙门而放手一搏。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长安城本地的,吃喝拉撒自然都要找地方。
再加上不少家底厚实的士子,第一次来到长安城,就被这里的一切给征服了。
考进士是不可能靠上的,但是长安城来都来了,自然要好好的玩一玩,吃一吃,喝一喝。
平康坊的姑娘们,最喜欢的就是这些出手大方的士子了。
特别是有些经验不丰富的,三下两下就缴械投降了,但是钱却是没有少交。
至于秋考,虽然历史底蕴不如春闱深厚,但是你架不住长安城所有的书院都在这段时间举办入学考试,招收的学员数量又比进士要多很多。
所以算起来,其实这段时间来到长安城的外地人,比春闱时期还要多。
特别是有些参加秋考的学员,年纪还不是特别大,家中不放心的话,父母可能还会陪着过来。
这么一来,在七月初七前后的这段时间里,你在长安城的街上走一走,随随便便就能碰到外地来京参加秋考的人员。
“楚王殿下,今年各个书院汇报到教育部的人员名单当中,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次,比去年足足涨了两成多。当然,不少人都是一次性报考了几所书院,只要考试时间没有冲突的,他们都报考了。所以真正的学员数量,可能要减少一半,但那也是创造一个新的历史记录了。”
许敬宗坐在李宽的书房里头,在那里汇报着教育部掌握的第一手消息。
大力发展新式教学,这是李宽给许敬宗的指示,也是教育部存在的主要目的。
许敬宗颓废了半辈子,好不容易碰到出头的机会,自然会好好的抓住。
所以现在的教育部,简直就是楚王府的一言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世民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但是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当年李承乾明明是太子,但是李世民却是对李泰宠爱有加,各种破格的赏赐,那是一点也不吝啬,导致李泰以及他身边的人都产生了错觉,也让李承乾感受到了危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