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6/2214


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
现在,明明李宽只是一个亲王,但是市舶都督府、教育部、警察总署,这些新设立的部门,都是属于楚王府的掌控之中。
哪怕是凉州、朔州和登州这些大唐的繁华州府,也基本上是楚王府的势力范围。
他还在位的时候,自然一切好说。
但是有一天李世民不在了,会不会有什么祸事出来,就只有天知道了。
“经学院最好的要数国子监,其他几个学院都是我们观狮山书院最好。这各个学员不断的参加各个书院的考试,也是蛮折腾的。
延族,你可以考虑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长安城各个书院的入学考试统一一下,由教育部负责出题,所有有意就读长安城各个书院的学员都可以参加考试。
最终是进入到哪一所书院,就要结合报考人的志愿和考试的分数,不同书院不同学院的分数,自然也是有所不同,这个可以各个书院自己去设定,教育部也可以介入其中。”
李宽觉得是时候给大唐的学员们来一个大唐版的高考了。
各个书院自主招生,自然也有一些好处。
但是对于大唐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统一考试、统一招生,显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废除各个书院的自主招生,只是要把大部分的招生名额,统一到教育部主持的高考之中来。
以后,大唐的秋考,就是高考了。
“统一考试吗?王爷这个提议确实非常好,只是不知道其他书院会不会同意呢。”
要是由教育部组织统一考试,相当于把各个书院招生的权利给收了上来,许敬宗自然是非常乐意去推进。
但是这年头的书院,九成都是私人书院。
要钱的时候,把你教育部当成是大爷。
不需要钱的时候,不理你就不理你。
没办法,能够站出来举办书院的人家,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这些人可不怕许敬宗这个教育部部长。
“难度自然是有的,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让各个书院感受到统一考试的好处,自然就不会拒接了。”
大唐如今一半的书院都在长安城,统一了长安城各个书院的考试,基本上就算是统一了半个大唐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对于这些书院来说,教育部最能够掣肘他们的就是教育经费了。
当然,许敬宗也可以慢慢的增加教育部的权利,让朝廷颁布法令,让教育部可以施加更多的管辖权利到各个书院之中。
这一点,李世民还是有信心说服李世民的。
毕竟,不管谁当天子,都不希望治下有一堆书院是不受朝廷管辖的。
到时候这些年轻的学员要是被人利用了怎么办?
那不是在找死吗?
“属下明白了,回去之后我马上就安排这件事情,让贞观十九年的秋考成为统一的高考。”
李宽既然已经表态了,许敬宗自然要迎难而上。
……
“杜兄,听说昨天观狮山书院的入学考试,足足有超过一万人参加,人山人海的,观狮山书院都快被人挤爆了呢。”
点都德中,韦思仁跟杜构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聊着天。
“哎,没办法,当初观狮山书院刚刚修建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它会成为大唐的最高学府。现在最烦的估计是国子监的那帮人吧,不仅第一学府的名誉被人抢走了,就连国子监的官府职能也被教育部给拿走了。
如今的国子监,就是一个单纯的学府了,偏偏人家还被观狮山书院死死地压在下面,连大唐第二学府的位置都坐的不稳。”
杜构看问题看的很透侧。
虽然杜家和韦家联手修建的曲江书院跟观狮山书院一对比,也显得差距很大。
但是有国子监这个更加倒霉的家伙冲在前面,大家就不觉得那么难受了。
毕竟,人要是倒霉的时候,最好的安慰就是找到一帮比自己更加倒霉的人。
对比之下,就会显得自己的生活其实还不错嘛。
这种精神胜利法,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非常有效的。
就比如月收入三千块钱的人想要躺平,就跟月收入不到两千的人比较。
而月收入一万的人想要躺平,就跟月收入几千块的人比较。
“观狮山书院第一,国子监第二,渭水书院第三,我们曲江书院第四,太原王氏的终南书院第五,崔家的无涯书院第六,这个格局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动了。不过,让人很难接受的就是观狮山书院一家的吸引力,比我们后面五家加起来都要大。”
韦思仁显然还是有点不满意曲江书院的地位。
在他看来,冲一下第二名,还是有希望的。
“要想追上观狮山书院的步伐,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的模仿。它们设置什么学院,我们就跟着设置;它们修建什么研究所,我们也跟着修建。正好大唐皇家科技奖颁奖典礼那天,孔颖达和长孙司徒不是逼着楚王殿下同意帮助各个书院修建研究所吗?
我们曲江书院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全面模仿观狮山书院。虽然这种模仿的情况下,我们想要超越观狮山书院是非常难了,但是也没有关系,只要能比其他所有的书院都强,就足够了啊。”
杜构一点也没有要跟观狮山书院一较高下的想法。
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他很清楚观狮山书院的优势到底有多大。
曲江书院要是愿意给观狮山书院当小弟,一切都以观狮山书院的想法是从的话,指不定还真不用几年就能超越渭水书院和国子监。
那样的话,韦杜两家也算是可以出人头地了。
“杜兄,你这个样子,相当于我们彻底就倒向了观狮山书院,以后国子监和渭水书院等其他书院,估计会给我们穿小鞋呢,我可能要回去跟家中的长辈商量一下。”
韦思仁虽然在韦家中的地位不低,但是毕竟不是掌舵人。
像是这种全面倒向观狮山书院的决定,他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来独自承担。
而杜构就不一样了,他现在是杜家的族长,他说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这年头族长的权利,比后世大的多了。
“没问题,反正我们可以先跟着国子监和渭水书院,让观狮山书院协助我们修建一批研究所嘛。至于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过几个月再决定也不迟。”
杜构很清楚韦思仁如今的处境,自然不会去逼他。
再说了,这事情还真没有要去逼人的份。
……
许敬宗的动作非常的快。
长安城各个书院的秋考刚刚落下帷幕,他就开始放出风声,说教育部准备统一组织明年长安城各个书院的秋考。
“郑兄,这楚王府的人也实在是太过分了吧?他们今年吸引了那么多的优秀学员就别提了,如今还想着把各个书院秋考的权利都给收过去?他凭什么啊?各个书院都是我们各家自己出钱修建的!”
五合居中,长孙冲一脸气愤的跟郑海抱怨着教育部放出来的消息。
“长孙兄,教育部如今掌管着全国所有的教育经费,偏偏这几年的教育经费非常的充足。除非我们放弃向教育部申请经费,否者的话,很难不加入。
特别是人家已经放出风声来了,所有统考进入书院的学员,教育部会给每个学员每年五贯钱的教学补贴,这基本上可以覆盖掉学员培养的一般性成本了。
这么大的补贴力度,我估计很少有哪个书院舍得放弃。毕竟教育部也只是拿走了八成的招生名额,还有两成留给了书院自主招生。”
郑海心中权衡着利弊,觉得自己很难拒绝教育部的方案。
在他看来,学员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书院不重要,重要的是书院还是按照长孙家跟郑家的意思在运作,那就没有问题。
那一个统招考试换取一年几万贯钱的补贴,绝对是划得来的事情。
至于过个几年,教育部会不会把这个补贴取消了,就不是他现在能够考虑的事情了。
“那个许敬宗,真是个奸佞小人,一手拿着棒子,一手拿着红枣,让各个书院都不敢轻易拒绝,不舍得轻易拒绝。”
长孙冲恨的牙痒痒。
这种憋屈的感受,他一点也不想体会啊。
“确实如此,不过不得不说,这许敬宗办事的能力还是挺强的啊。当初观狮山书院能够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成为大唐第一书院,跟他的付出也是有几分关系的。”
郑海对许敬宗其实颇为看重的。
在他看来,渭水书院就是太缺少许敬宗这样能干事的人才。
脑子灵活,手段高超,哪个领导不喜欢?
至于名声不名声的,许敬宗自己都不在乎,当领导的人又怎么会在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