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5/2214


这种对个人和朝廷都有好处的事情,他这个尚书左仆射没有理由不支持啊。
“玄龄说的有道理,楚王殿下的这个提议着实可行。一旦镇北道出现几座跟朔州一样繁华的州城,那么镇北道就算是彻底的发展起来了,大唐的北疆将变得稳如泰山。”
萧瑀也是站出来支持李宽的观点。
他姐姐就曾经被突厥人俘虏去当了突厥人的王后,对于消灭草原部落给大唐带来的潜在危险,他比谁都积极。
“虽然按照楚王殿下的计划,户部需要额外的支持一大笔钱财,不过从长远来看,哪怕是不考虑边疆稳定的事情,单从赋税收入上考虑,其实也是对朝廷有利的。
当年的朔州,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赋税缴纳给朝廷,反而朝廷每年还要划拨不少的钱财来养兵。但是现在的朔州,每年上缴的赋税超过一百万贯钱,朝廷当初的那点投入,早就挣回来了。”
户部尚书唐俭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
虽然李宽的提议短时间内会给户部带来压力,但是已经有过经验的户部,却是可以看到以后的好处。
“父皇,儿臣也觉得二哥的这个提议不错。土豆是一种新的庄稼,借着这个机会解决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北疆胡人问题,绝对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治这话,算是给了李世民最后一击,他立马就同意了。
“好,既然诸位都觉得宽儿的这个提议可行,那就按照这个方向来处理!”
李世民的眼光又不会比其他大臣差,自然不会再反对李宽的提议。
相反的,看到这么多人支持,李世民准备把这一次的规模搞得大一点。
没办法,大草原那是真的太大了啊。
第1148章
土豆宴
土豆挖掘仪式很成功!
看看长安城的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讨论土豆就知道了。
“云雀,你今天重新整理一下观狮山书院的船队出海探险,在南美洲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土豆的故事,然后明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讲述寻找土豆的故事。”
回到了五合居,郭得志立马就给自己的关门弟子下达了一个新的指令。
“师父,这寻找土豆的故事,之前不是已经被许多酒楼的说书人都给讲过了吗?现在再拿出来讲,也不会有什么新意了啊。”
朱云雀显然觉得自己应该说一些别人没有说过的东西,像是寻找土豆这样的故事,都已经被说烂了。
“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今天上午的土豆挖掘仪式有多么轰动,你又不是没有看到。这个时候我们重新把寻找土豆的故事翻出来了,再做一些改编,让故事显得更加波澜起伏,更加激动人心,岂不是很符合长安城百姓现在的想法和需求?
我们说书的,不用在乎那么多这个那个的,只要客人喜欢听我们讲的故事,那么说明我们就是成功的。相反的,那就是失败的。”
郭得志人老成精了,知道怎么蹭热点。
今天这么好的热点要是不蹭一蹭,那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啊。
“可煮、可焖、可巢、可炖,可以单吃,可以作为配菜,这个土豆的吃饭还真是丰富。唐尚书,户部以后的日子要好过了。”
李绩坐在唐俭旁边,很是感慨的摸了摸自己的肚皮。
吃的实在是太饱了。
没想到简单的一个土豆,居然有如此多的吃法。
单单这一点,就不是粟米、小麦和稻谷可以比得上的。
当然,这也间接的说明了李绩对于小麦和稻谷的用处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在后世,各种各样的面食和米粉制品,绝对不是李绩的双手双脚可以数的清的。
“你们兵部以后的日子也舒服啦!只要在边疆地区慢慢推广土豆的种植,那么以后不管是幽州还是凉州,不管是伏俟城还是肃州,大军都可以快速过去,不需要特别担心粮草短缺的问题。
只要大唐的军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就可以给予各种宵小充分的震慑,进而实现大唐的长治久安。”
唐俭今天的心情很不错,跟李绩来了一场商业互吹。
本来,户部和兵部的关系是不大好的。
原因很简单,兵部总是希望户部能够划拨更多的资金给他们,用来给将士更新装备,给边疆的军堡增加床弩等器具,给将士们更加优厚的待遇。
反正,户部给再多的钱,兵部都是不会嫌弃少的。
不过,这几年户部的赋税收入比较充裕了,给兵部的军费也很是痛快。
所以唐俭和李绩这两个部门老大的关系,自然也开始变好。
“借你吉言,我现在就希望楚王殿下的对策实施之后,镇北道真的能够稳如泰山,那么就可以节约大量的军力,进一步的往外拓展了。”
李绩知道大唐不可能一味的扩大军队的规模。
事实上,府兵这种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士卒,才是大唐最主要的兵力。
后世那种职业军人,在这个年代还是太少了。
而大唐如今主要的布防方向就是东北、北边、西北和西南方向。
如今辽东道和镇北道的建立和发展,让这两个方向的威胁大大的减弱,兵部可以将大唐的边疆继续往外拓展。
“镇北道要是能够稳如泰山,那么朔州北部的棉花种植区域也可以向镇北道方向拓展,再加上土豆的种植,牛羊的养殖,大唐的边疆将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了。你看那个朔州,如今的赋税收入,已经进入了前十名了,实在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确实很厉害,除了长安、洛阳这些老牌的赋税大州,凉州、登州、朔州都是这些年撅起来的赋税大州,再加上扬州、苏州、杭州、泉州和广州,这可是大唐税赋收入最高的十个州府啊。”
大唐这些年的变化,李绩跟唐俭都看在眼中,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
“这土豆如此的重要,楚王殿下如今鼓励大家去镇北道发展,于公于私,我都要安排家中人员去镇北道走一趟。李兄,到时候我们两家的地可以划在相邻的地段,彼此也好有一个照应。”
唐俭作为户部尚书,到时候李世民赏赐功臣,自然也有他的份。
镇北道太大了。
与其放在那里抛荒,等着胡人去占领,不如分给各个勋贵。
所以这一次李世民很大方,已经透出了风声,将会给所有的勋贵都赏赐一块镇北道的土地。
“没问题,唐兄你这个主意太好了,我还正想着怎么跟你提呢!”
李绩自然不会拒绝唐俭伸出来的橄榄枝。
……
“掌柜的,买到了!我买到了一百斤的土豆呢。虽然都是受伤了的,不能存放太长时间,但是我敢说这是长安城的各家酒楼之中,第一个有土豆菜式的。”
五合居中,潘伟一脸兴奋的来到了潘旺身边。
“楚王府居然愿意卖土豆了?我昨天本来还想着去找一找王玄策或者王富贵,询问一下他们的土豆卖不卖,结果没有得到准信。没想到你今天再去的时候居然买到了。”
潘旺有点诧异的看着潘伟。
买到了土豆,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一时半刻,他有点搞不懂楚王府怎么会把土豆卖给他。
“不仅买到了土豆,人家还赠送了一本菜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使用土豆制作菜肴呢。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楚王府的人居然有这么大方的一天,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你说什么?他们还赠送了菜谱?”
这一下,潘旺是彻底的坐不住了。
五合居为何被逼的依靠稀奇古怪的特色菜肴来取胜?
还不是因为点都德和味之素能够轻而易举的从楚王府中获得最新的菜式,从而吸引顾客不断的去他们那里尝鲜。
像是土豆这种新出现的东西,除了楚王府的厨子,其他人是不知道要怎么烹饪的。
哪怕是潘旺已经在《大唐日报》上面看到了,说土豆有许多种吃法,五合居仍然需要不断的琢磨如何制作。
可如今潘伟居然直接把土豆的菜谱给搞回来了,那可就剩下了不少时间了。
只要简单的试一试,五合居立马就可以推出新式菜肴了。
到时候,长安城里第一家提供土豆制作的菜肴的酒肆,就是五合居了。
“是的,掌柜的,您看!这些菜谱说的很清楚,只要按部就班的制作,就可以做出美味的佳肴。不过我买土豆的时候,看到了味之素和点都德的采办伙计,他们也买走了一筐的土豆,我估计很快也会推出相应的菜式。”
作为长安城前三的餐饮铺子,点都德、五合居、味之素之间的竞争其实还是挺激烈的。
当然,长安城的市场很大,竞争再激烈也好,还不至于让谁活不下去。
毕竟,能够坐到现在这个位置的酒肆,肯定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马上通知跑堂的伙计,我们五合居今天就可以开始提供使用土豆制作的菜肴,名字就直接使用菜谱上的名字,不过价格要搞的高一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