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214


反正土豆的数量非常有限,卖的贵也好,便宜也好,可以卖的份数是相对固定的。这个时候,单价越高,就能获得越大的利润。”
潘旺是一个商人。
并且还是那种颇有头脑的商人。
所以,听到潘伟汇报的消息之后,他立马就有了决断。
“现在就开始通知吗?厨子都还没有尝试做过呢?”
这一下,轮到潘伟惊讶了。
自家掌柜的,这也太着急了吧?
“时不待我,只要拖延一下,点都德他们就抢先了,这对我们五合居的发展来说,是一件不利的事情。”
潘旺现在已经有点抓到了李宽的想法。
土豆是个好东西,但是除了产量高之外,土豆的其他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
这个时候放出一部分土豆给到各个酒肆,对于土豆的推广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毕竟,哪怕是产量很大,但是口感差和口感好,还是会对大家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的。
“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让伙计们开始给客人介绍土豆新菜的售价,争取一次性打响我们五合居的名声。”
潘伟说完这话,就屁颠屁颠的跑去通知其他的伙计了。
而五合居,也顺利的成为了大唐第一家提供土豆菜式的酒肆,很是让潘旺嘚瑟了几天。
“可是师父你之前不是已经给我准备了另外一个故事,用来给我作为首次正式登台说书的内容吗?”
没有经过充分地社会毒打的朱云雀,显然是对于自己准备妥当了的故事耿耿于怀。
“你那故事就留着以后讲吧,明天就讲寻找土豆的故事,不过,我们要对故事进行一些改造,让它充满更多的波折,这样才能凸显土豆的难得。”
郭得志一锤定音的做了决定。
而土豆挖掘仪式当中,亩产一千多斤的消息传开之后,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仅仅是郭得志要蹭热点。
不说无数勋贵百姓在想着怎么要搞到一点土豆的种子,单单是喜笑颜开的李世民,带着众位大臣回到了颐和园之后,立马就安排了御厨准备了一场宴席,准备好好的庆贺一番。
但凡是有大的喜事,总是要庆祝一下的,这一点,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之前,宫中的御厨已经学习过土豆的做法了。
只不过之前的土豆数量有限,只有少数几个大臣品尝过土豆的味道。
今天就不一样了。
那么多土豆挖出来,肯定是有不少被挖伤了的。
这些受伤的土豆,就是今天最好的美食材料。
很快的,朝中百官就按照各自的官职大小,纷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御厨们操办宴席的经验也很是丰富。
再加上土豆的做法比较简单,不管是跟哪种食材搭配,需要的时间都不算很夸张。
所以,当众人刚刚感到有点饥肠辘辘的时候,散发出阵阵香味的土豆宴,就正式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孔祭酒,这个土豆焖排骨,上面撒了一点葱花,味道还真的是很不错呢。”
作为国子监的两位大佬,孔颖达和司马才章自然也在今天的宴席名单之中。
当然,他们的位置离李世民稍微有点远。
毕竟今天长安城中,一堆的国公王爷都出席了这个宴席,他们两个的地位还是有点不够看的。
“嗯,确实还可以。”
虽然孔颖达对李宽非常的不满。
但是在香喷喷的土豆焖排骨面前,他也说不出违心的话来。
“还有这个清炒土豆丝,也比我想象的要好吃很多。土豆的产量那么高,一旦普及开来,这清炒土豆丝就可以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食,这对百姓们来说,实在是一件福音啊。”
司马才章每一道菜上来,都要先品尝一下。
宫中的御厨,虽然不见得比楚王府的厨子水平高,但是绝对不至于暴殄天物的浪费食材。
所以司马才章等人吃到的菜肴,味道自然是不差的。
“可惜现在只能在镇北道种植,要是关中大地都种上了土豆,那么大唐的粮食问题就真的解决了。至于镇北道,其实是可以慢慢的图之。”
孔颖达的眼光,终究还是看的不那么长远。
对他来说,先把好处落地,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镇北道,他是不觉得那里可以长治久安的。
哪怕是想要长治久安,也得依靠儒学的传播,让草原上的牧民们都信奉圣人,草原自然就安稳了。
“按照当初朔州那边的封赏情况来看,孔祭酒您府上应该也是可以封赏到一片土地的。我估计到时候西市人市的奴仆价格又要上涨一波了,如果孔祭酒您准备安排人去镇北道开发土豆地的话,那可就要早点动手了。”
司马才章转移了一下话题,显然不想跟孔颖达继续说土豆的怪话。
“嗯,这个老夫自然是明白的,等宴席结束,我就亲自去走一遭!”
嘴里有着各种意见,但是涉及到家族利益的时候,孔颖达还是很诚实的。
……
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东西,没有买到
土豆挖掘仪式结束之后,楚王府的土豆地,虽然没有当日那么多人了,但是用人流如织来形容,却是一点也不夸张。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土豆被人偷挖走的情况,搞得王玄策立马安排了人手,加大了挖掘的力度。
这么一来,反过来又吸引了一些还没有亲眼看过土豆挖掘的百姓过来凑热闹。
这可乐坏了长安城各家报纸的写手。
每天只要往楚王府的土豆地一站,就能找到当天的文章的素材,根本就不用烧脑,不需要担心掉头发了。
不过,他们高兴了,有些人就不高兴了。
“孔祭酒,长安城各个书院和一些作坊的匠人,剪头发的越来越多了。虽然从整体的比例来说,只有极少数人是剪头发的,但是现在走到街道上,时不时的却是可以碰到一些短头发的人,而百姓们似乎对这个变化已经接受了。”
国子监里头,司马才章把这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了孔颖达。
他有点担心孔颖达头脑一热,再次组织国子监的教谕和学员去游行,那就丢人了。
“这李宽的运气怎么就那么好?每次都有其他的事情帮他转移了话题,让他躲过了一劫。唐元是这样,明作铁路也是这样,如今剪头发的事情还是这样。我就不信他的运气能够一直这么好。”
孔颖达很是不愤的捏了捏拳头。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这个时候,他孔颖达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那个唐元,现在也流通的多了起来,特别是拿到了俸禄的胥吏们,发现在楚王府的所有铺子里头,都可以方便的直接使用唐元,所以慢慢的去大唐皇家钱庄兑换成铜钱的人就变少了。
毕竟,铜钱的携带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一贯钱就重达两三斤,一点也不方便。”
司马才章摸了摸自己怀中的唐元,心中忍不住为它点了个赞。
要是长安城里所有的铺子都接受唐元的话,那以后的生活可就要方便很多了。
“前阵子在《大唐日报》上面做了这么多的宣传,多少肯定是有一点效果的。不过,这唐元的推出到底是好是坏,还真是不好说。指不定到时候李宽自己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孔颖达显然是觉得唐元没有金币银币来的靠谱。
当然,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再去阻拦唐元的发行。
毕竟,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孔颖达是不会做的。
“那倒也是,接下来就看唐元是不是真的能够跟宣传中说的一样,成为流通天下的货币,为我大唐的发展做出贡献。”
……
“主人,您要的东西,没有买到!”
在长安城的一处院落之中,刚刚回到长安没多久的瓦哈拉尔垂头丧气的来到了甘迪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