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4/2214


所以现在他也不敢完全把李治当成是小透明了。
“不管怎么说,让雉奴向我们靠拢一下,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如果陛下真的有重新立储的苗头,那他就更会向我们靠拢了。”
“嗯,多跟雉奴联络一下,我也会找时间多去教诲一下他,免得他整天就知道跟于志宁那些人混在一起个。”
长孙无忌思索了一番,心中也有了打算。
……
海底捞最近的生意非常火爆。
天气越冷,就越适合吃火锅。
特别是加了辣椒的调料,让许多辣党欲罢不能。
“房遗爱,叫你跟二哥要一些辣椒种子,就那么困难吗?几百亩的辣椒,那得有多少种子啊,你要个几斤算什么呢?”
美美的吃了一顿麻辣火锅,高阳公主又开启了指摘房遗爱的节奏。
他们这对夫妇,也算是奇葩中的战斗机。
房遗爱这舔狗也算是舔出了境界了。
搞的程处默和尉迟环他们都不想跟他待在一起了。
“我没法开这个口呢。不过高阳你放心,我已经找人去渭水码头,只要有从美洲回来的船只,都先问问他们有没有辣椒种子出售。”
房遗爱一边继续大快朵颐的吃着牛肉,一边跟高阳说着话。
这几年,伴随着大唐对周边草原的控制力的增强,耕牛在各地已经不是那么的紧缺。
边疆来的牛肉,也能够不时的出现在勋贵们的餐桌上。
像是海底捞这种专门吃火锅的地方,自然不能没有牛肉。
“现在几乎各个勋贵家族都安排了商队出海,偏偏就我们房家除了在广州那边有一些产业,基本上就没有船队离开长安城了。趁着德妃娘娘下西洋带起来的新一轮出海热潮,我觉得可以从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购买一批新式飞剪船,我们府上也逐渐一个商队,去下西洋做生意。”
高阳原本对钱财没有特别大的概念,所以总是花钱如流水。
但是,前几天去到杨氏茶叶大厦逛街的时候,发现顾氏金银铺子里头,有一些珠宝首饰居然能够卖到几十万唐元一件,她就彻底不镇定了。
因为她发现房家根本就支付不了自己随意买这些首饰的花费。
现在长安城的人都在讨论出海的事情,都知道海外的钱财比长安城要好挣很多。
只要你有船队,你有货源,随便去到南洋哪个国家,都能挣钱。
当然,挣大钱还是挣小钱,就看你的能力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阿耶一直都反对我们把精力放在经商上面呢。”
房遗爱有点纠结。
他也想要更多的钱财。
味之素的那些收入,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夫妇的胃口。
“房家如今就靠着他在朝中支撑,所以还维持着长安城顶级勋贵的体面,但是阿耶的身体这几年也变差了不少,父皇不可能一直都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到时候房家没有其他人顶上去,很快就会没落的。
趁着阿耶还在位置上,我们组建几支船队出海,难道非得再等个几年,到时候跟在别人后面挣一点辛苦钱?
南洋的商机,我们基本上是错过了,但是西洋现在才刚刚进入到大家的视野,肯定还有非常多的机会。
你不是整天都盯着地球仪看吗?你难道看不到在西洋还有广袤的土地,还有许多的王国吗?”
高阳是很聪明的。
只是她的聪明很少用在正事上面。
“我回头跟大哥先商量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办吧。”
房遗爱也被说的有点心动。
不过房家现在也好,将来也好,都不是他当家。
“要尽快,晚了就又要后悔了!”
……
“于师,舅舅这段时间似乎对我的态度有些变化,你有注意到不?”
东宫之中,李治一如既往的跟于志宁请教着。
“我也看出来了!以前的时候,无忌一个月也不会来一趟东宫,但是最近一个过来好几次了,语气也不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样子。我觉得背后可能有什么变化是我们说不知道的。”
于志宁人老成精,李治都能看出来的东西,他自然也能看出来。
“会不会是因为土豆的丰收,让楚王府的声望更上了一个台阶,所以舅舅感受到了危机?”
李治找不到答案,只能是自己在那里猜测。
“土豆的丰收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可是无忌的变化,是最近半个月的事情吧?”
于志宁这话,显然是否定了李治的猜测。
“说的也是,舅舅确实也就是最近半个月才有那么明显的变化。就连一向不来东宫的表哥,最近也来了两次了。”
大家都不傻,虽然找不到原因,但是坚信背后一定有什么情况发生。
“我看可以好好的梳理一下,最近一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特别是前半个月左右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于志宁这么一说,李治倒是回想起了一幕。
“于师,德妃娘娘前段时间下西洋,当时专门让父皇屏退了左右,不知道说了什么。我一直很好奇,但是什么风声都没有传出来。舅舅的这个变化会不会跟这个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最近一个月,大唐各地都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过,报纸上都在热烈讨论下西洋的事情,这让李治想到了这一波出海热潮的缘由。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下次无忌过来的时候,我跟你一起见一见他,看看能不能套出点东西出来。”
于志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么提议了。
第1188章
又见妖言惑众杨本满号
虽然是大冬天,但是渭水码头却还是非常忙碌。
流动的渭水,哪怕是在冬天,也很少会结冰,不影响大部分船只的航行。
不过这就苦了码头上工作的苦力了。
就在过年前的一天,渭水码头又迎来了一支从海外返回的船队。
有经验的苦力,能够轻易的辨认出那些船只是从海外回来的。
像是眼前这三艘海船,哪怕看不到斑驳的“妖言惑众杨本满号”,他们也能根据许久没有维修的船体,判断出这是一艘出海回来的船只。
而有了“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这一串大字,那就更加确定无疑了。
“快,快去楚王府,跟楚王殿下汇报,说李郎君的船队从美洲回来了。”
市舶司的胥吏一看到这个船队,立马就激动了。
这个时候,大家也不嫌弃外面天寒地冻,纷纷跑到了码头边上,准备看看“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这一次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惊喜。
经过了《大唐日报》等各个报纸的宣传,还有文达明出的新书,长安城的百姓对美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像是渭水码头这边的人员,更是对海外的事情感兴趣。
“陈四儿,这一次我们虽然没有找到地瓜,但是能够带着玉米回来,也算是功成身就了。大唐有了土豆和玉米这两种高产粮食,以后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站在甲板上,李耿黝黑精壮的身躯迎着寒风,却是那么的挺拔。
“是的,我们这一次在北美洲折腾了将近一年,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依靠船舱里的那些玉米种子,明年开春以后,至少可以一次性的种植几千亩玉米地。只需要等到后面,立马就可以扩大到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亩。
到时候,整个大唐的人都会记住我们的。也让国子监的那些人知道,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名垂千古。”
陈四儿现在也很激动。
马上就要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了,是个人都会充满了期待。
“这一次我们紧赶慢赶,除了在蒲罗中修整了一天之外,可谓是一口气直接来到了扬州城,然后停靠当天就继续朝着长安城而来。我估计连楚王殿下也没有收到我们回来的消息,你想要的那种热烈迎接场面,估计是没法碰到咯。”
等到船只停好,准备下船的时候,李耿才意识到自己一行人走的太急了,都没有留下时间给人去通风报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