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6/2214


虽然这个是去年才刚刚开始大规模实行的措施,可是对于吸引大家去就学,作用简直不要太大。
毕竟,这么小的孩子,哪怕是帮忙干活,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可是如果送去学堂的话,就不用浪费家里的粮食了。
“聪明”的百姓,自然很积极了。
当然,等到孩子到了十岁,不少人就改变主意了。
除非自家孩子在学业上面很成功,或者家中很重视教育,要不然大部分十岁以上的孩子,就没有机会上学了。
好在几年的学习之后,这些人已经摆脱了文盲的范畴。
李宽也没有指望在这个年头搞什么九年义务教育,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过个十年能够把六年义务教育给搞起来,就算是前无古人的大事了。
“阿耶,你不是说玉米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还可以烤着吃吗?可是我觉得这根本就没有办法吃啊。”
小玉米满脸委屈的声音,打断了李宽跟李耿之间的交谈。
“这明显是晒干了的玉米,肯定没有办法生吃了。只有那种刚刚掰下来的玉米,才适合生吃。”
看到小玉米手中的玉米,李宽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个小丫头,直接拿了一根这么黄的玉米棒子,并且还是那种晒干了的玉米,能够咬的动就算不错了,更不用说吃了。
“没错,楚王殿下知识渊博,我等远远不及。为了更好的储存,这些玉米都是在太阳底下曝晒过的,只能用来煮着吃。
但是刚刚掰下来的玉米,却是香甜可口,都可以当成水果来吃了。”
李耿自然也是知道楚王府家的“小霸王”。
虽然两年多没有见过了,但是还是一下就认出来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等会本王在王府中设宴,给不远万里探险而回的勇士们接风洗尘。码头上的事情就交给其他人负责了。
我估计再等下去,来看热闹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想走也很难走出去了。”
李宽看了看四周,发现越来越多的马车停靠在码头附近,人群也明显的在变多。
长安城中,盯着渭水码头的人可是有不少。
专门打出海回来的船只的主意的商家,更是多如牛毛。
眼下“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回来了,自然会吸引无数人的关注。
第1189章
杨本满的超前建议
颐和园中,李世民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伸了伸懒腰,准备迎接贞观十九年的到来。
今年发生了不少的事情,特别是上半年关中大旱,闹出了蝗灾,可是着实把李世民吓了一大跳。
不过好在有惊无险的渡过了。
进入了下半年,大唐的发展速度很明显更快了。
特别是明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如今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已经打算在明年开工,计划使用两年时间修建完成。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蛋糕。无所的作坊都在纷纷扩产。
不管是制作水泥的,制作精钢的,还是生产各种铁锹、锄头等器具的,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而这些变化,间接的又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比如成衣铺子,今年冬天的生意就非常好。
大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一家又一家的成衣作坊和成衣铺子开业。
愿意在家中自己缝制衣服的百姓,正在快速减少。
“陛下,‘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回来了,带着玉米回来了,属下今天想请一天假。”
从来没有跟李世民请过假的李忠,今天却是难得的开了这个口。
“‘妖言惑众杨本满号’终于从美洲回来啦?太好了,那么久都没有消息,朕还一直在担心呢。”
李世民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立马就露出了笑容。
那个玉米,他之前可是没有少去了解。
虽然李世民还没有见过玉米的真实样子,但是李宽之前说过的关于玉米的相关文字,李世民却是翻来覆去的不知道看过都是遍了。
他很清楚这是一个可以跟土豆媲美,甚至比土豆的价值还要高很多的农作物。
因为玉米容易储存,而土豆虽然产量也高,但是储存起来其实不是很方便。
“是的,他们已经到了渭水码头了,百骑司第一时间就把消息送过来了。”
“李耿这一次立下大功,你直接过去把他带到宫中来,朕要见一见他,听一听他介绍一下美洲的事情。”
李世民自然知道李忠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儿子见面。
毕竟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之前连他是不是还活着都不确定呢。
“好的,属下现在就去。”
听李世民这么一说,李忠也不提请假的事情了。
长安城中,那么多勋贵子弟,有几个可以有机会得到李世民单独召见的?
特别还是那种立下了功劳之后得到李世民召见的,更是屈指可数。
如今李耿有这么一个机会,以后的前途就有着落了。
把玉米从美洲带回来,只要李耿这辈子别涉及到谋反这种事情,可就相当于有了免死金牌了。
……
楚王府的宴席,李耿是没有机会参加了。
还没等开席,他就被李忠给压着去见李世民了。
“你这回到长安城,不先想着回家,倒是往楚王府跑的很勤快啊。”
李忠去渭水码头跑了一圈,结果没有找到李耿,以为他是迫不及待的回家了。
可是问了一圈,却是知道他们居然去楚王府了。
这难免让他这个老父亲有点吃味。
什么时候开始,楚王殿下在李耿面前说的话,比自己这个父亲要管用了?
“阿耶,将士得胜归来,都是先去衙门做好交接,从来就没有谁是直接先回家的。这次出海,虽然不是代表朝廷出征,但是也算是在完成楚王殿下安排的任务。
如今从海外回来了,我自然要去楚王府先把任务完成的情况给说明一下啊。”
李耿这话,让李忠无话可说。
“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还真不是朝廷的船只,而是属于人家楚王府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耿是在替楚王府做事。
“等一会陛下肯定会询问你这次出海的事情,像是从长安城到希望港这一段路途中发生的事情,陛下之前已经详细的听李义协说过了。
你今天就重点说一说北美洲的故事,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玉米的,然后把北美洲的风土人情给陛下介绍一番就可以了。
当然,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找观狮山书院经学院的学员合作,看看能不能把这次出海的经历整理一下,出一本书也是可以的。”
文官鄙视武将,武将看不起文官。
这在哪个朝代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文武双全,肯定是皆大欢喜的。
李忠可是知道《大唐日报》下面的一个普通写手,跟着李义协他们出海回来之后,凭借着《海上旅行故事集》而名扬天下。
自然而然的,他也希望李耿能不能也有名扬天下的机会。
“写东西就算了,我不希望。不过船队的瞭望手陈四儿,很是喜欢记录东西,到时候他写一个《美洲奇闻记》,让他把我的丰功伟绩多记录一下就可以了。”
李耿武将子弟出生,从小就不喜欢读书识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